叶迎雪没和温夏多话,朝她远远点了点头,就转身进了自家院子里。
几分钟后,拿着镰刀和麻袋去了地里。
温夏倒是没太介意叶迎雪的态度,反倒在看到叶迎雪直到她这边的事情解决了,才收拾东西锁了大门去地里,对她又多了几分感激。
还在地里往木板车上装玉米秸秆的许泽,还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中午温夏去地里送饭的时候也没提这件事,直到晚上许泽回家,她才将事情说了一遍。
“我把你那件衣服扔了,”温夏见许泽洗完脸,随手将一旁的毛巾递到他手里,“破成那个样子也穿不成了。”
“嗯,”许泽倒是没多在意,擦完脸才扭头道:“你知道她家的具体位置吗?”
“不知道,太远了没去过,”虽然许泽没指名道姓的说,但温夏还是瞬间明白过来他问的是谁,“摇了摇头,只知道叫福兴生产大队。”
许泽没说话,半晌,点了点头。
今天晚上的晚饭是温夏做的,别说厨房里面,就是站在大门口都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许泽原本吃饭的速度很快,但和温夏他们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时候,下意识会放慢速度,偶尔还会开口问问许熠最近学写的那些生字的情况。
“大,小,多,少,还有人,口,手,我已经全部会写了,”许熠暗自挺了挺小胸膛,“爸教的数我也能数到一百啦。”
许熠说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还带了个愉快的小尾音。
“一一真棒,”温夏立即夸道。
说完话,还给许熠夹了一块肉。
许熠笑着跟温夏道完谢之后,又去看许泽,眼神中的期待都快化成水流出来了。
“确实很厉害,”许泽也没有吝啬自己的夸奖,见许熠还盯着他看,抬手在他脸蛋儿上捏了捏,“是我见过的小孩里面,最厉害的。”
“真的?”许熠脸上的笑意更浓。
“真的,”许泽点头。
许熠坐在凳子上愉快的晃了晃脑袋。
一顿饭吃完,一家人心情都不错,不过,在吃完饭收拾碗筷的时候,许泽才跟温夏说,大队长下午的时候说村里可能要办小学,最晚等到秋收结束,就要开始招收学生了。
“老师确定了吗?”温夏问。
“没有,连学校的位置都没确定好,”许泽将袖子挽起来,接过温夏手里的碗筷放进锅里,开始洗刷,“听说是公社上面的领导提出来的想法,具体要怎么实施还没定呢。”
“哦,”温夏点头。
但她脑子里却将原书的剧情又梳理了一遍。
书里面好像也是这个时间段成立的小学,学校不是新盖的,反正也没几个学生,大队长就直接将原来单独盖的几间用来堆放玉米秸秆的空屋子收拾出来,买了点水泥刷在靠着门的那面墙上,又用黑墨汁刷到水泥上,当黑板用,最后再在里面放几套桌椅板凳,就算是齐活儿了。
直到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七年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大队长才又重新给学校选址,重盖。
至于现在,能凑合就凑合吧。
不过,自从郑瓷被选上当小学老师之后,她自己出钱将那几间破屋子收拾了一下,也算得上干净明亮。
反正温夏没打算竞争当老师,所以她也不打算过多关注。
却没想到许泽洗完碗之后,问了一句:“咱们要不要考虑考虑把一一送去学校试试。”
“一一?”温夏回神。
“嗯,他一直一个人玩,我想他这个年龄阶段,还是应该多接触一些同龄人,”许泽说。
说完他又思忖片刻,道:“当然,这件事情还是看他自己的意愿,他要是实在不想去,我在家里教也是一样的。”
“我觉得难,”温夏将许泽擦干的碗放回碗柜,“他现在还很怕生人,而且,村里的孩子都知道他是被捡回来的,说不定会在学校欺负他。”
这个许泽倒是没考虑到。
“等会儿回堂屋问问小孩儿,”温夏又道。
果然,没等温夏把话说完,许熠的头就摇成了拨浪鼓。
他也不直接说不去,就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温夏和许泽,一副他们再说下去他就要哭了的模样。
温夏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许泽就先忍不住了。
“不去就不去,等闲下来我带你去山上抓兔子,”许泽修长的手指半兜着许熠的下巴捏了捏。
温夏:“……”
第82章
自从大队长昨天说了学校的事情,这两天整个向阳生产大队的话题就都转到了这件事情上面。
好多人已经暗自打听小学老师的事情。
其中最热闹的莫过于知青点。
知青们在得知要建小学的时候,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一样,争着抢着想当这个小学老师。
“我觉得我当最合适,”李舒霞往灶膛里面塞柴火,一边扯着嗓子道,“不说别的,就我是从北城来的,普通话说的最好,而且我们家还有传承,我姑父就是老师。”
“你姑父是老师和你有什么关系,”田风华正在往锅里倒水,听到李舒霞的话接了一嘴。
“就是,要我看啊,还是男老师比较合适,”王建设道:“村里的孩子多淘啊,前段时间听说还跑去人家果园子里偷杏子,女老师能管得了吗?”
“我看赫然比较合适,”又一个人道。
“我觉得郑瓷合适,”田风华道:“虽然她没当过老师,但她以前就很招孩子喜欢,当老师再适合不过。”
“哎,我说田风华,”李舒霞不乐意了,瞪着眼睛道:“你这狗腿子当的真称职,处处向着郑瓷说话。”
“你再说一遍,”田风华听到李舒霞的话,顿时将手里的水瓢往桌子上重重一放,扭头瞪着李舒霞。
“我说的有什么不对,”李舒霞也来了火气,“一次两次也就算了,你次次站在郑瓷那边,帮着郑瓷说话,也不看看人家能不能看得上你,平日里和王晓慧玩的时间都比和你玩的多。”
“也就是你,要换成别人,早不用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了。”
“啊——”
李舒霞刚说完,就被田风华扑上来扯住了头发。
由于李舒霞坐在灶膛旁边,被这么一推搡,差点直接将半边脸贴在往外冒火的灶膛上。
站在一边看热闹的两个女知青见状,也顾不上看热闹,赶紧将两个人拉开。
也亏得其中一个眼疾手快的挡住了李舒霞的头,不然刚刚那一下怎么都得直接毁容。
“田风华!我和你拼了!”
李舒霞推开拉着她的知青,伸手也往田风华的辫子上抓。
厨房顿时一阵鸡飞狗跳。
而,话题中心的人物——郑瓷和周赫然两个人,此时正站在距离知青点不远处的一棵树下说着话。
“你别听王建设的话,就缝了几针,哪能用得着五块钱,”周赫然将郑瓷之前给他的钱又往前递了递,“本来前两天就想还给你,一直没找到机会。”
郑瓷没接钱,低头往周赫然腿上看了看。
这几天虽然能下地走动了,但周赫然腿上的绷带还没解开,偶尔还会有血渗出来。
知青点排做饭班次的时候,都没排他。
“真没事了,”周赫然见郑瓷关注他的伤势,心里就是一阵高兴,“而且,你千万别把他那天的话放在心上,我帮你是因为我想帮你,我不需要你为我做同样的事情。”
“但你确实是因为和我换了活,才成这个样子的,”郑瓷说,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愧疚。
“你可千万不能这么想,”周赫然最见不得郑瓷这个样子,赶紧出声哄道:“这事要怪,就只能怪大队长,要不是他把这种粗活累活分给你们这些女同志,压根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郑瓷没说话,但明显表情好了一点。
周赫然再接再厉:“再说了,咱们可是高中生,是知识分子,咱们来这里插队,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的,他们这些泥腿子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还故意刁难咱们,本来就是他们的错,我这条腿就是他们害的,和你真没什么关系。”
虽然他这么说,但郑瓷还是没接周赫然手里的钱。
“你总这么照顾我,我也不好意思,这钱还是留着给你买些有营养的吃食补一补,”郑瓷说。
“没事儿,”周赫然脸上的笑意更浓。
“我一个大男人,这么点小伤,需要补什么啊!倒是你,我看你这段时间一直心事重重的,吃饭吃的也不多,这钱还是你拿着买点想吃的东西吧。“
周赫然这次没给郑瓷拒绝的机会,直接将钱塞到她手里。
“但是……”
“没什么好但是的,”没等郑瓷的话说完,就被周赫然直接打断道:“我做的一切都是我自己乐意的,你不用有负担。”
话一说完,周赫然就直接转身往知青点走了。
郑瓷站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什么,最后还是将钱重新装回了贴身的衣服口袋里。
温夏是隔了一天才听说知青点打架的事情。
前两天,她还因为要做衣服,得去李荷花家用缝纫机,最近几天,她基本上大清早起来收拾完就带着许熠去山上挖野菜,回到家之后再将野菜挑出来,放在笸箩里面晒干,找袋子装了留在冬天吃。
基本上都没怎么和村里人接触过。
今天也是因为李荷花和温之福来家里吃饭,听李荷花在饭桌上提起了这件事。
“哎,别看知青点的女知青们看着文文静静的,打起架来,大队长都分不开,”李荷花边说,边夹了一筷子菜。
“为什么打啊?”温夏问。
“还能是为什么,为了小学老师的名额呗,”李荷花哼了一声,“这大队长还没说从他们这些知青当中挑人呢,他们就先争上了。”
“要我看啊,”温之福也插了一嘴,“大队长之前可能是想让自己侄子去当。”
“他侄子?谁啊?”温夏听的有些糊涂。
“就前几年花了二百块钱,在城里买了个工作的那个,郑伟,一个屠宰场看大门的活儿,在村里趾高气昂了几天,”李荷花说,“后来听说谈了个城里媳妇儿,但一次也没往家里领过。”
“哦,”温夏点了点头。
原书里面好像没有描写知青点打架的这一段。
当时村里通知要重新办小学之后,自然而然就让郑瓷当了小学老师,也没人争也没人抢。
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