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真的在单纯的讨论这个问题,索伦举着玛格丽特的手指看了半天,用白纸简单的写了几行数字,确定了样式。
一起用了下午茶后,她开始处理工作,慢慢的写稿,今天汉娜去帮她挑选制作麻将的材料了,空书桌有索伦来使用。
她将要写的新书《曼卡丝小姐》大纲拿出来给索伦看,让他打发时间,并给个评价。
索伦虚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举着她的手稿,一点点默念了出来。
起初的情节十分类似于浪漫的爱情小说,两个主角的相识过程写的很细腻,中间忽然剧情急转直下,后面又花费了许多的笔力来收尾。
可看到最后,他莫名地觉得很悲伤,觉得女主角很命苦,感觉好像结局实在太现实,都不像个小说了,莫名让人觉得很揪心,那她写的时候会不会也正伤心呢?这里面有她对自己生活的影射吗?
他想了想,还是什么也没问,只说写的很好看,他觉得很好。
玛格丽特本还以为能得到什么一针见血的评价,却没想到他是个气氛组,也不知道看懂了什么人性的扭曲和女主成长线没有。
玛格丽特摇了摇头,她看向索伦的脸庞,目光里充满了怜爱。
“算了,这还是有些为难你,今晚留下来陪我吧……”
……
第101章 二更
事后的清晨,玛格丽特穿着质地宽松的棉睡袍坐在床边,屈起小腿穿袜子,到现在为止,脚裸还是有手指印,如同随意涂抹开的颜料,呈现淡粉色,可见昨天晚上她受了多大的苦。
索伦这个人,穿上衣服听话的要命,一旦不穿就原形毕露,相当的不好说话。
她尖利地想着,呵,男人,这个物种的本质还是一样的,只不过她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受虐倾向,希望通过刺痛和被摆布来放松大脑,否则根本不会爱上他,他们属于是臭味相投。
玛格丽特一瞥脸,就能看见他在床尾捡起昨天穿来的那件衬衣慢慢往身上套,遮盖住了他的身躯。
实话讲,她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能做到这么丝滑的切换两种状态,他这会儿又理智的不像话,一边扣衣服一边提醒她今天可能会下雨,上午她忙工作,他亲自去看一看计划中要准备订婚宴会的地方,说夏洛蒂已经自告奋勇去找裁缝看礼服的布料了,下午应该会来找她,如果她没时间招待,他回去就跟夏洛蒂说一声。
态度体贴温和,无微不至,有种已经结婚很长时间,又要使用过保鲜剂的奇妙感觉。
玛格丽特说她已经交了几篇稿,今天不太忙,又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还是觉得索伦这样子有点太礼貌。
她憋着真实想法,从床边起身,慢慢走过去抬手帮他弄扣子,将凌乱的衣领一点点抚平,顺便揩油,手指触碰,弄得人一大早上也不得安生,咬牙切齿了半天,总算气急败坏了起来。
玛格丽特以前就对玩弄索伦很有一套,现在更是精进,不过她不能沉迷男色,还有正经事要办。
将索伦送出套间,波茨太太送来普森先生的长信,以及一封来自梅兰妮的信件。
她有些疲倦,窝在起居室的沙发里喝茶,也不用拆信刀了,直接撕开来看。
不用怀疑,普森先生一定是会告诉她,关于万花筒的销量数据。
要说,枫丹白露曾经也不是没有做过其他的短篇刊物,但大多发展个一两年,就因为续订量持续走低,承担不起成本,逐渐被历届主编削减掉,有一段时间,是需要普森这种副主编去低声下气求出名的作者把合同签到枫丹白露,给出高价得到这些作者的选择,以求为出版社留存曝光度。
既然给成名作家的钱变多了,那么留给不出名的小作家,稿酬就压的很低了,不过不这么办,他们也没有办法生存。
今年是卡昂做主编的第三个年头,熬到了今年,枫丹白露才决定开始做短篇刊物。普森先生的便条里,话写的很多,有对主编的看法,他真不知道这位主编到底是聪明还是懒惰,做什么事情都是一阵一阵的。
不过,便条里对玛格丽特的恭维更多,说续订量已经超过了五万册,新合同生效,玛格丽特昨天送去的与匠人有关的故事,已经开始准备印刷上下一期了,他们内部对这个短篇的评价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另一位副主编认为,内容有些太下沉了,似乎并不足够夺人目光,现在更流行讲豪门贵族的抓马短故事,例如粉眼那样的,很能满足普罗大众对上流社会的窥探欲,以及上流社会不愿承认的展示欲。岳格
普森先生说,不过他从未在故事册子里见过玛格丽特所写的这种题材,例如她的第三个短篇写了守丧人的一天,守丧人多数时候都是病人快要死亡时替家人守在旁边,好第一时间安魂的职业。
守丧人与死者的家属在病床前讨价还价,互相心里博弈,死者的家属认为死者绝对还会撑两天,但为了更低的价格,言说死者在今天就会去世,然而,守丧人也有自己的打算。
这一段十分精彩,当然,普森先生还点评了前两篇。
第一篇的裁缝助手拥有十分精湛的手艺,明白使用何种镶边可以让布料更为具有光泽,但一身华服却是她永远也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她越能意识到金钱可以给生活带来更多的美丽事物,越是要用更多的,超乎常人想象意志力来面对捷径的诱惑,但她的人格十分完整,坚韧的如同一块磐石,细腻而符合文风的文笔更是锦上添花。
普森先生认为,不论任何一片文章,只要在行文的氛围上与题材契合了八成,那么这个故事的可读性就不会很低。
然而,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文字更是公平的展示着每个作者的优点,缺点,痛点,在一切拥有结果之前,耳畔的杂音不必去听,观众的选择,市场的选择,自然会检验这种故事的价值。
普森先生算是苦口婆心,也是一种职业性非常强的安抚,玛格丽特思考着,也算是安了点心。
她给普森先生写了一封回信,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将《曼卡丝小姐》的文章简介写下来,塞进了给普森先生的信封。
其实,鹅毛笔的主编夫人,二月出版社,依靠现在的名气,玛格丽特可以试一试去投长篇,获得更稳定的曝光。
可她是个感性的人,看了普森先生的这一席话,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有文学审美的编辑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更能借人之口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曼卡丝小姐》这本书,玛格丽特依旧打算交给枫丹白露来出版。
之前出版《玛德娜夫人》时,与主编就商量好了,销量超过五千册以上的部分,她能得到分成,下一本书也可以完全不加修改的由着她的意志来决定剧情。
想到这里,玛格丽特就有些紧张,她不知道《玛德娜夫人》的销量会怎么样,但是,这个结果的揭晓,距离她看到,也就两天时间了。
她暂时劝自己沉住气,转移注意力,拆来了梅兰妮的回信。
梅兰妮一开始只接到玛格丽特说要在乡下物色土地的信件,就知道她的写作事业肯定获得了成果,便已经很高兴了。
后又收到一封玛格丽特说自己要订婚的快信,顿时吓的以为她受到了什么骗子的蛊惑,毕竟伦敦有很多无所事事的男人整天就想骗个有嫁妆的白富美,会盯上玛格丽特这种能赚钱的小姐也是有的。
不过,看完了玛格丽特说的事情起始,梅兰妮又尴尬起来,她内心开始怀疑玛格丽特是不是那个骗子,竟然将温菲尔德家的长孙哄的要订婚了。
看完她信件的末尾,才彻底放下心,原来他们二人都是出于爱情,爱情,谁说得准呢,它都能令莎士比亚写出那样动人到流传百年的诗歌。
出于经济考量,梅兰妮也认为,玛格丽特很适合寻找一位本身就有钱的丈夫,这样就不用害怕对方善于伪装,婚后贪图她的钱财而左右她的创作,将她当成工具。
梅兰妮说,她已经告知了姨妈姨父这个消息。
起初二老也面面相觑,感觉玛格丽特不仅是他们所想的聪慧,而是心机深沉了,毕竟他们不相信一个女仆和一个少爷能产生什么真爱,不过是她手段实在高明罢了,但经过梅兰妮的解释,才勉强接受了这个更好听的说法。
梅兰妮说,姨妈很担忧她能不能应付的来上流社会里的那一套弯弯绕绕,怕她以后会吃苦头,还劝玛格丽特不要着急决定,即便是订婚,也可以退婚,总之她又不是养不起自己,如果有一点疑虑,就不要为了钱和地位去勉强自己。
梅兰妮评说,她母亲的这种想法是为她好,虽然有些现实,但不得不考量。
还说等玛格丽特收到信的时候,他们已经就在启程来伦敦参加她订婚宴的路上了。
玛格丽特看了梅兰妮信里的心路历程,也会心一笑,其实她原本与姨妈所想的差不多,反正她自身也承担风险的能力,为什么不勇敢一点呢?
但却没想到会发生昨天那种事情,索伦对她倾尽所有,她如果是个骗子,那么他这会儿就应该去跳泰晤士河了,他赌的更大,赌的是她的爱。
连她都觉得离谱。
玛格丽特看完信,起身去让波茨太太开一间有多个卧室的套间,最好是在她住的这一层,要长租来给姨夫姨妈,以及几位表姐妹居住,直到六七月份婚礼结束。
她思考了一下,原主似乎在曼彻斯特还有一两个有些远房的亲戚,什么做鞋具生意的表姑之类的人,在原主父亲病逝之前有生意往来,也对她有所帮助,至少帮忙准备了父亲的丧事,这次她也打算邀请,反正也没几个人。
他们虽然都是市井小商人,但应该也能因为来伦敦这一趟,得到些往上走的机会。
她的普通出身摆在这里,但好在她的丈夫也是商人出身,祖父开始只是个牧羊人,这事儿天下皆知。
待与波茨太太确定好了房间位置,玛格丽特就回书房写故事,等着夏洛蒂下午过来,好跟她商量礼服的布料用哪个更合适。
……
第102章 一更
在伦敦,又或者说在英格兰,结婚和离婚这种事在几个世纪内都有很繁琐的手续,无论怎样都需要教会的许可,历史上某个国王就是因为离婚所以才推动了改革。
在当代,他们只需要向所在的教区提出申请,然后在父母长辈或者介绍人的担保中签署仪式就可以成为合法夫妻,故而,很多得不到父母长辈担保的年轻男女,就会跑去苏格兰边境著名的私奔村找那里的牧师提交结婚申请,没有任何担保就能通过。
在试衣料的过程中,夏洛蒂向玛格丽特说了许多她身边朋友的婚姻仪式都是怎么办的,还说起别人的八卦,忽然,夏洛蒂提起了自家堂弟凯尔,她一脸唏嘘,询问玛格丽特知有没有听说过他和伊莎的传闻。
玛格丽特正在试戴丝绸手套,听了也不觉得意外,她以前就遇到过这对苦命鸳鸯闹分手,那才真叫小说走进现实。
“他们怎么了?”
“伊莎与凯尔之间有事儿,却因为要跟人结婚,要离开凯尔,但你猜怎么着,她根本就没有什么要结婚的人,只不过是她用来骗凯尔的借口,实际上,伊莎是拿了我婶婶给的的钱,这才要离开他。”
玛格丽特扬眉,这剧情怎么这么熟悉呢。
凯尔眼下得知了索伦的婚事,心里更不平衡,也想不顾一切去找幸福,但却折在摇篮里,他也硬不过父母,只能就此作罢。
夏洛蒂目光锐利地评价道:“所以,玛格丽特,你和索伦真跟一般人不一样,依我看,这与一个人是不是独立有很大关系,只要自身能力足够,一切都是可以争取来的,并且,得双方皆有这种能力。”
玛格丽特听了,乐呵呵地问她打算什么时候答应克林顿的求婚,夏洛蒂又不言语了,别扭的应了两声,说他们还不着急。
克林顿这个人,打第一眼见到夏洛蒂时,就已经倾慕她了,但那个时候她的身份是他堂弟的未婚妻。
起初他看着夏洛蒂不喜欢堂弟,还很心存侥幸,后面看他们二人感情逐渐深厚,又装作若无其事,可到后来他的堂弟却死了,他拥有了追求她的资格,和却内心情绪复杂,既担忧夏洛蒂还爱堂弟不会接受他的追求,又觉得十分对不起堂弟,好像偷走了属于他的幸福,虽然他在家族的授意和撮合之下与夏洛蒂接触,但却十分痛苦挣扎。
夏洛蒂对克林顿的感情也差不多如此,她对玛格丽特说,起初她觉得克林顿只是为了家族的责任,为了几个堂妹和叔叔一家人的利益,直到在伦敦二人时常在社交场合见面,日久生情后互诉衷肠,夏洛蒂才算接受他追求自己。
玛格丽特想起来什么,提起她曾经不小心看过她给索伦写的信。
当时,夏洛蒂给索伦写那封信,就是因为在伦敦对克林顿消除了误解,她不愿意因为长辈的指望和母亲的原因就强迫自己跟一个人在一起,可又不愿意因此刻意的疏远克林顿而失去幸福,所以,她决定把这一切都交给自己的内心来选择,顺其自然的发展。
听完事情的始末经过,玛格丽特顿了片刻,别的不说,就她和克林顿之间的感情纠葛变化这一点,实在是有点好品,于是她将手套盒关起来,十分恳切地问夏洛蒂能不能当她的小说素材,在不暴露隐私的情况下,把设定借她用用。
夏洛蒂一听,顿时乐起来,“真拿你没办法,写吧写吧,记得让我在你的书里的结局好一点,嗯,再让故事里的克林顿追我追的难一些,可以吗?”
于是,玛格丽特与夏洛蒂讨论了一傍晚要如何创造一个感情故事的大纲,到夜里玛格丽特还不忘记给夏洛蒂讲解麻将的规则,她让汉娜去木匠店里买回来了一堆小木头块,在上面用墨水仔细的描了样子,大晚上的,还与夏洛蒂带着这幅麻将去找了珀利两口子。
经过玛格丽特的循循善诱,又有珀利和她丈夫的天分在,几人很快就顺利的打上了麻将。
珀利和她丈夫本就好这口,上了手之后更是沉迷不已,陪着玛格丽特和夏洛蒂玩到了凌晨,直到夏洛蒂出去了一天没回贝兹先生那里住,才引起了亨利的注意,小报告打给了在外面忙着订婚仪式累了一整天的索伦。
索伦知道了都是哪些人跟玛格丽特在一起玩,也就不管她了,他今天和舅舅舅妈出去选了很久,最终决定把订婚宴的位置定在西伦敦的一座御赐宫殿,那地方是一位公爵的祖传家产,公爵与索伦关系不错,现在也是股东之一,那地方与曼彻斯特的温菲尔德庄园差不多大,周围还有百亩的私家山林,远离污染,环境优美,在伦敦算是十分难找的地方。
既然说要大办,那就不只是嘴上说说,只有那里的才能够容纳得下他们几方列出来的上千宾客,还不显得拥挤,能尽情的施展开手脚布置。
当然了,玛格丽特的时间要用来处理她那边的准备工作,这些事也是索伦来操办,他知道自然界有种雄鸟,会用鲜花来装饰自己巢穴吸引雌鸟,在与公爵一起见了十几名园艺师,商量用什么花材,怎么布置草坪和室内,好不容易才找到满意的方案之后,索伦感觉自己其实也跟这鸟差不多了。
转眼,五月中旬来到,在见了许多的裁缝之后,玛格丽特也选定了订婚宴上礼服的款式,按照流程,订婚时双方都要发表自己的演讲,等晚宴结束后的舞会开场,她和索伦需要领一场舞。
结婚仪式要一个月后在教堂办,他们选择了圣保罗大教堂,这教堂里的仪式就当对简单了,只需要在牧师的见证下签署契约就好,在场的宾客也都是一些近亲。
在这中间的一个月,他们会在伦敦自己的宅子里办几次宴会,用来答谢宾客,贝兹先生有一些不宜出入缺乏安保的大庭广众的好友,也会在这几场晚宴里登门拜访。
礼服环节之后,玛格丽特就收到了邀请函的样品,邀请函是里外两层,外面是描着烫银的花纹,上面有玛格丽特与索伦的姓氏首字母,打开来看就是一张要写具体邀请对向的内页,内页有刻出来的花边,样子很好看,算他办事很用心。
她只需要把她这边的宾客名单列出来,送到索伦那里去,他会让人把邀请函写好,一个个发出去。
玛格丽特请的绝大多数是文字行业的人,有这么多天与她接触过没接触过的各种出版社的主编,副主编,出版商,还有印刷厂的老板,以及俱乐部认识的那些同行,以及她的朋友们。
相比起来,新人双方的好友和有商务往来的人加起来都只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是温菲尔德家以前纺织行业里的的合作伙伴,还有三分之一则是索伦家中长辈们的客人,尤其贝兹先生,宾客大多身份不简单。
不过,玛格丽特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准备,她每天打发完婚礼流程上的事,就要时刻关注普森先生送来的便条,好得知《玛德娜夫人》上架后的销量。
作为一个作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时刻关注市场,出入名利场什么的,她每天除了雷打不动耗时半日的写作计划之外,空出来的时间稍微与朋友们聚一聚也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