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床上的老太太早醒了,靠在床边听外面讲话。
“你过去看看,万一在呢,记住别声张。”李香丽心里又急又气。
儿媳妇半夜跑回娘家,外人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编排祝家。
祝爱国闷声应了一声,就往外跑。
“奶奶,大哥也不见了。”
李香丽听到这句话,眼前一黑,该不会大儿媳妇带着大孙子一起跑了吧!
“可看仔细了,你大哥会不会是去上学了?”李香丽想起今天是去上学的日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没有,他课本和作业都在桌子上,书包也在。”
“奶你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心口疼。”李香丽被人搀扶起来,捂着胸口半天喘不过来气。
祝子期推开门,形色如常去厨房做饭。
院里正是混乱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祝子期藏人的地方格外狭窄,任谁都不会想到鸡圈上面挂着两个人。
所以一家子屋里屋外找了个遍,却没看到祝卫强和祝大嫂。
很快,祝爱国回来了,他垂头丧气,身后空无一人。
李香丽看到他,像是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扑过去问道:“你媳妇和你生气了,所以没回来是不是?”
祝爱国一脸悲痛的摇了摇头,“娘,我丈母娘说她没回去。”
李香丽听了,一下子撅了过去。
祝大山皱着眉蹲在一边抽烟,很快落了一地的烟灰。
“爹,这该怎么办?她们不会是跟着别人跑了吧?”祝爱国也有些六神无主。
要是他媳妇跑了的消息传出去,村里人肯定会在背地里嘲笑他是个没用的男人,连个女人都拴不住。
“不会,你媳妇都多大了,她就是想跑,谁能要她,卫强也那么大,都记事了,肯定不会跑的,我怀疑是有人把他们抓走了!”
祝大山脑子也是一团乱,但他的猜测还是很接近真相的。
祝子期坐在屋里,笑眯眯给老太太喂饭。
要是祝家人能提前找到祝大嫂母子,那就算他们运气好,要是找不到,只能挂几天,等她心情好了再放下来喽。
吃过早饭,祝二嫂去喂鸡,她捏着鼻子不情不愿的站在鸡圈外,草草将鸡食扔进去就离开了。
鸡圈里挂着的两个人睁大眼睛,他们互相可以看得到,但无法开口说话。
在听到外面祝二嫂喂鸡的时候,他们两个拼了命挣扎,可惜没搞出太大动静,只是架子晃了两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这声音很寻常,且很快淹没在鸡群的叫声中,祝二嫂根本没发现不对劲就离开了。
鸡圈中两人听着祝二嫂离去的声音,眼中充满了绝望,臭气不断涌入他们的鼻子、肺腔,让人无从躲避。
祝家人好面子,祝大嫂母子俩不见的消息不敢往外张扬,更别提请人去找了。
连着好几天,祝家的氛围都格外奇怪,李香丽被气的卧床不起,但一日三餐没少吃。
差不多过去五天,祝子期把奄奄一息的祝大嫂和祝卫强放了下来,他们已经饿的说不出话来。
祝子期把两人放到门口,笑着开口:“这几天在鸡圈里待着,滋味不好受吧,希望大嫂和大侄儿你们能记住,不该做的事别做。”
第203章 不受宠的老来女18
祝大嫂和祝卫强这会儿哪里还有反抗的想法,拼了命的摇头,生怕晚一秒再被挂上去。
“好了,快起来吧,洗洗澡去,这么大的味儿,熏的人早上都没胃口了。”祝子期嫌弃的捂着鼻子,回屋继续睡回笼觉。
第二天,祝家众人看到祝大嫂母子俩,自然是好一番询问。
但两人是怕极了祝子期,谁问都不开口,只一个劲儿的吃吃喝喝。
“算了,让他们吃吧,瞅瞅我大孙子,都瘦脱相了。”李香丽有些心疼的看着祝卫强,不住的给他夹菜。
还没等歇上一天,祝卫强就背着包要回学校了,李香丽再三挽留都不管用。
“奶奶,学校的课不能落下,我必须要回去,等我毕业工作了,一定好孝顺您二老。”祝卫强这套画饼话术说的十分熟练。
祝大山和李香丽还真就吃这一套,对他们来说,家里能出一个工人或是领导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祝家没了人闹事,祝子期也终于过了阵安稳的日子。
她在饭里加的饲料越来越多,祝家其他人像是吹涨的气球,迅速胖了起来。
祝大山和李香丽两个年过半百的人,原本脸上的褶子深的能夹死人,现在变胖了,皮肤竟然平展许多,显得十分年轻。
祝子期也长高长胖不少,虽然比起家里其他人还是很瘦,但也没引起怀疑。
祝家人不仅不觉得奇怪,反而引以为荣,出去到处炫耀自家伙食好。
这年头,能吃胖就说明家里条件好,祝家基本个个都是胖子,村里人看了,都羡慕的不行。
最近往祝家来的人变多了,基本都是盯着祝卫强的。
在村里,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基本都结婚了。
以前祝卫强不出挑,祝家也不是多好的人家,所以除了自家人,没几个上门牵线的。
现在祝家都吃成了胖子的消息传出去,有合适姑娘的人家都上了心,开始打听情况。
这天休息,祝家人不用上工,但没一个人偷懒睡觉的,全被李香丽指使着去干活了。
早上七八点的太阳光线柔和,却不刺眼。
祝子期找了个躺椅,把老太太抱出来躺在上面,她一直待在屋里,也该出来透透气了。
祝子期闲的无聊,就坐在一边绣花。
这还是老太太指导她的,以前祝子期不喜欢做女红,觉得太枯燥没意思。
可后来,她看着老太太拿出来许多精致的绣样,有些心动。
恰好现在她又没事做,光脑里的玩意被她翻来覆去玩了个遍,再找不到新鲜的。
“这里错了,针怎么能这样下呢?”老太太虽然人老糊涂了,可刺绣却是她从小练到大的,一点也没忘。
“奶奶,我知道了。”祝子期虚心接受批评,立马改正。
她给自己定的目标不高,初步先学学绣花花草草,复杂的满满再来。
十分钟后,祝子期长舒一口气,举起帕子给老太太看,“奶奶,您看我这梅花怎么样?”
“梅花?”老太太瞪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瘪着嘴摇摇头,显然很不满意。
母不嫌子丑,祝子期却是怎么看怎么喜欢,她没得到老太太的夸奖,也不泄气。
刺绣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绣好的,要多练练才行。
“呦,这不是祝家小丫头吗,都长这么漂亮了,还会绣花,真是个孝顺贤惠的人。”
门外走来一个中年妇女,声音洪亮,看到祝子期一愣,然后夸人的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吐。
“这是你贾婶子。”屋里李香丽听到动静,走出来,朝着祝子期说。
祝子期只看了一眼,就认出这贾婶子是当初给原主说媒的媒婆。
她认识的人多,上到公社里的富裕人家,下到山沟沟里的光棍鳏夫。
祝家那时候就是看中这个,想把原主卖个高价才找到她。
没想到如今祝家没找她,她反而主动登门拜访了。
“贾婶好,吃了么?”祝子期敷衍的问了好,又低下头摆弄手里的帕子。
“贾妹子,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啊,快进来说,进来说。”李香丽笑呵呵的,每走一步,脸上和身上的肥肉抖个不停。
贾婶子看着李香丽白白胖胖的脸,心里忍不住感慨,这人的命啊可真是难说。
祝家人个个白白胖胖的,找她说媒的人都变多了。
“老姐姐,今天我是受人所托,想问问你家大孙子可有婚配?”贾婶子试探的问出声。
李香丽早猜到她要说这个,屁股往后坐了坐,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说起这个,我就心烦的很,这些日子,来说亲的人太多,我是怎么看都看不过来,妹子有什么好的人选,可以说来听听。”
贾婶子心里暗骂了句,这不过才发达几天就这么装模作样。
“姐姐,你知道下杨村一户姓张的人家吗,就是那个军儿家,那家有个姑娘刚十五,模样俊的很,能干的很,现如今她家里里里外外的活儿都是她操办,一点错都没出过……”
贾婶子开始介绍自己这边的姑娘,李香丽刚听明白了是谁家的,心中就默默把人划入了。
这家她打听过,那姑娘是能干,家里兄弟姐妹也多,就是她家穷了点。
搁以前她还能看得上,现在自家富起来了,这姑娘就配不上自己大孙子了。
贾婶子说了半天,不见李香丽回话,桌上也没个茶水果子,心里知道她这是被回绝了。
不过这事原本她就不看好,李香丽的态度在她意料之中。
贾婶子舔舔嘴唇,思绪转移到屋外的祝子期身上。
在她这个位置,刚好能看到祝子期的侧脸。
这姑娘长的不错,就是公社里领导家的姑娘也少有她这么漂亮的,就是说个好人家也是可以的。
年龄嘛,确实是小了一点,但现在也可以试着说人家了,大不了先定下来,晚个一两年再结婚。
想到这里,贾婶子心里活泛起来,开始向李香丽打探。
“你家小姑娘可是有十五了?”
“哪里,她犟犟十四。”李香丽摇头,还没听出贾婶子话里的意思。
“十四,那也不小了,可有说人家?”
李香丽愣了一下,扭头看了眼祝子期,这事她还真不敢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