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知青在林家庄待很久了,林村长对他还挺满意,就任命他当知青点的队长,负责管理知青的各类事务。
等村长吩咐完事情,就重新坐上驴车,去牛棚的路上正好他顺路。
“哎,那个女知青怎么不下车?”知青点一个男知青眼尖,数了人数不够,看到驴车上还坐着一个人。
“哦,祝子期是大力家亲戚,她不住在知青点。”林大力就是林姥爷的名字。
村长说完就上了车,林二舅驾着车离开了知青点。
新老知青们面面相觑,有亲戚就是好,都不用和陌生人挤在一起。
“据说祝子期亲戚家房间很多,还是青砖房,她肯定可以自己住一间。”有知青羡慕不已。
他们刚来的时候,也想过搬出去和乡民们合住,林姥姥家的青砖大院是最受待见的。
但村长听说其他地方知青和当地人同住,已经闹了不少事。
不是女知青被村民或领导强迫,就是男知青和姑娘们搞出了感情,却不肯负责任,把村里搞得乌烟瘴气。
林村长怕麻烦,就不允许知青和村民同住,除非是像祝子期这样的情况才可以。
“建国,我先回去了,你把驴车送过去,记得锁好门。”村长交代一句就回了家。
林姥姥家位置偏,过了牛棚还有一段路。
林二舅害怕祝子期走不动山路,把行李都扛在身上。
天黑了下来,祝子期身体经过优化,夜视也轻轻松松能看清东西,走的很稳。
远远看过去,林姥姥家的灯亮着,给两人指引了方向。
晚上七点,祝子期终于到了林姥姥家。
门口有两个小孩子,看到她们两个连忙进屋里去喊人。
“爷爷奶奶,表姐来了,表姐来了。”
“表姐好漂亮啊!”
祝子期站在门口,心中说不出的酸涩感,她知道这是原主残留的情感。
原主对帮过她的外祖一家充满感激,没有他们,她在乡下的日子只会更辛苦,甚至可能早就熬不住,随便找个人嫁了。
“姥姥,姥爷,大舅……”
祝子期喊了一圈人下来,眼眶微红。
林姥姥心疼的不得了,上前把她搂在怀里无声落泪。
她这么大年纪了,本以为能看着子女成家立业,儿孙满堂,没想到大女儿这么早就离世了,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
“妈,进屋吧,子期坐了这么久的车,恐怕也累的不行了,让她吃点东西,早点休息吧。”
大舅妈在旁边劝慰,林姥姥很快收住了泪水,一家人这才进屋。
“子期都成大姑娘了,上次见到你还小呢,个子不到我腰这里。”二舅妈见缝插针和祝子期搭话。
“上次那都是十几年前了。”林姥姥眯着眼睛,似乎也想起来上一次见面的场面。
祝子期也配合着笑笑。
“子期,舅妈把东西放你房间里了,等你吃过饭再去整理。”三舅妈匆匆来迟,“面都做好,在厨房里,快来吃吧。”
这细面条轻易家里不会做的,也就是祝子期来,林姥姥才掏出压箱底的白面,给两人做上一碗面。
第7章 被鸠占鹊巢的下乡知青07
“这么晚了,你们都先去睡吧,都围在这里,让她们怎么吃饭。”
到了厨房,林姥姥感受到周围人对细面条热切的目光,开始赶人了。
大家虽然失望,却也知道,家里没那么多白面,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吃到。
祝子期看着眼前海碗里的一碗面,虽然没肉,但里面卧了一个鸡蛋,还加了香油。
饿了一天,她也没有再客气,不过这么多面她显然是吃不完了。
“姥姥姥爷,我胃口小,这些面吃不完,你们也吃。”
说着,祝子期从旁边的橱柜里上拿出两个空碗,拨了一半的面进入其中,推给林姥姥。
“不用不用,我们晚上吃过了。”林姥姥摆摆手。
“姥姥姥爷,我一个人真的吃不完,你们也吃。”祝子期说着就开始吃面。
另一边,林二舅的面已经吃了三分之一,他胃口大,吃的又是难得一遇的细面,自然是狼吞虎咽,无视外界的人和事。
林姥姥林姥爷看着吃饭正香的外孙女,以及旁边没个吃香的儿子,顿时觉得还是女孩子贴心。
不过他们确实不饿,现在家里劳动力多,粮食还是够吃的,虽然吃的都是杂粮,但这时候能吃饱就行。
林姥姥林姥爷吃了几口面条,看到门口蹲着的两个小孩子,招招手让他们进来。
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老大家的小儿子林伟鹏,老三家的小女儿林冬雪,他们人小,往角落里一蹲,黑灯瞎火的也没人看到。
尽管两个小孩子都馋的直流口水,但还是没有直接上来抢,林姥姥开口了,他们才欢天喜地的跑过来。
“奶奶,面条真香。”只有3岁的冬雪说话很利索。
另一边的林伟鹏埋头吃面,连话都没时间说。
等祝子期把面吃完,端着碗准备去洗的时候,就被林姥姥拉住了。
“姥姥去洗碗,你快点去休息吧。”
祝子期不太想松手,她有手有脚的,怎么能麻烦老人家洗她的碗。
林姥姥拗不过她,只能松了手。
吃过面条,林姥姥把两个孩子送回他们父母身边,这会早该睡觉了。
大舅妈闻着儿子身上的香油味,笑得眼眯成一条缝,她就说跟着祝子期有好东西吧!
“儿子,面条好吃不好吃?”
“好吃,妈,我还想吃。”林伟鹏舔了舔嘴唇,回味无穷。
“妈可没有,睡吧。”大舅妈给他衣服脱了,抱着上床睡觉了。
另一边冬雪回屋,三舅妈也闻到她身上的香油味,她循循利诱,盘问女儿刚才的情况。
她知道是祝子期吃不完才分出来的,松了口气,虽然是亲戚,也没有第一天见面就抢人家吃的的道理。
“姥姥,咱家有洗澡的地方吗?我等会想洗个澡,在火车上挤太久,我感觉自己都臭了。”
洗过碗,祝子期走出厨房,找林姥姥询问。
她随手扯扯衣服口袋两边的破洞,这衣服没法穿,明天就把它扔了。
“哪里臭了?我怎么没闻到?”林姥姥还真凑近她仔细闻了闻,然后一脸疑惑的看着她。
祝子期“噗嗤”一声笑出来,“姥姥,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今天出汗太多,我浑身黏糊糊的,有点难受。”
“哦,你想洗澡,在厨房烧点水就行,我让你二舅提点井水来。”林姥姥说着就要去喊林二舅。
祝子期一把拉住林姥姥,她刚才看到林二舅困的直打哈欠,估计一躺床上就睡着了。
乡下人干了一天的活,也没比她轻松到哪儿去,她还是自己来吧。
“姥姥,你告诉我井在哪里,我自己去提水就行。”
“这怎么行,你可提不动。”林姥姥笑着拒绝了。
“姥姥,我能提动的,不信你看。”祝子期伸手把灶台前一个充当凳子的石头抬了起来。
林姥姥目瞪口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幕。
“你小时候也没见有这么大力气呀?”林姥姥嘀咕着。
这石头林大舅一个人搬都够呛,祝子期却轻轻松松就抬起来了。
这下她彻底相信了,带着祝子期来到井旁边。
井在后院的角落,一般人家家里都没有,也就是林家人多有钱,选的房子地方又好,才能挖出来。
祝子期提起井边的木桶,估摸着提三次水就够了。
掀开井上的盖子,祝子期把木桶放下去,很快装满水提了上来。
林姥姥看她提水的动作轻松流畅,像是提一张纸出来那般轻松,就放心了。
来回三次后,祝子期把水倒进煮饭用的大铁锅里,刚好装得下。
林姥爷坐在灶台前,沉默的开始点火、烧水。
林姥姥拉着祝子期问了很多关于祝母的事情,为了不让老人家记挂着,她没有说出真相。
“子期,你在这里就当作是自己家一样,别拘束,晚上你住在我旁边那间屋子里,那是盖房子的时候给你妈留的地方,现在你住也是一样的。”
夏天洗澡水不用太热的就好,祝子期把水装进大木桶里开始洗澡。
林家因为祝母的缘故,也有些讲究,厕所和洗澡间分开,分别在后院的两个角落。
厕所靠近养鸡鸭鹅和猪的地方,洗澡间则靠近排水道,洗完澡直接就能把水倒了。
后院还种了几棵树,祝子期仔细看了几眼,是石榴和苹果,不过它们一副营养不足的样子,想结果应该比较难。
把木桶冲干净放回去,再把各处的门关上,林姥姥带着祝子期来到卧室。
她的房间还算宽阔,房间中间一张大床,足够她躺上去翻几个身,床尾隔着一条小道放着一个两扇大衣柜。
门边窗前一张长木桌,一个板凳。
祝子期洗完澡,感觉自己又精神了,打开自己的包裹,把带来的床单褥子全部铺好。
包里的衣服也通通放进衣柜,可惜的是衣柜里没有衣架,只能把衣服裤子叠起来放。
东西都收拾好,她才安心入睡。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祝子期就听到了屋外其他人起床的动静。
淡淡的烟火气通过门缝飘了进来,人们小声的交谈声也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