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要是能省下来给她就好了,果然是小年轻,不懂得生活。
背着一袋子蔫巴巴的青菜,祝建飞有些无奈,祝婆子这是专给他捡地里半死不活的菜。
一群人送着祝子期一家人出了门,祝子期扫了一眼人群,没看到祝老大。
他今早就没露面,早饭还是祝婆子端过去的,恐怕是觉得昨晚的事丢脸,没脸见人了。
祝子期被傅香莲用绑带绑在后背上,她晃悠着腿,想要下来自己走,但父母是不会同意的。
临走前,她看到院子里趴在围墙边的几个堂哥堂姐,他们皆是眼巴巴的看着祝子期一家人。
虽然这群孩子还小,但他们也知道,去镇上是享福的,所以他们特别羡慕三叔家的妹妹。
眼看祝建飞快走过拐角处,祝婆子突然跑了过来。
“老三,把三丫头留下来吧,我帮你们带,我舍不得这丫头,正好你们夫妻俩也早点再要个儿子。”
祝婆子目光落在祝子期头顶,她虽然嘴上说着舍不得之类的好听好,眼神却阴森森的,不怀好意。
祝子期探头看她,猜测她想利用自己,胁迫祝建飞和傅香莲。
要是父母真的爱自己,肯定会经常回来看,回来看就要拿东西,怕家里人对孩子不好,他们还要给家里人准备东西,讨好他们。
祝婆子还真是算计到位,祝子期仔细一想,就能明白。
昨晚祝婆子的计划没成功,没能拿捏住祝老三,所以今天她就换了种柔和的方法,想要用自己拿捏父母。
“妈,这都没影的事,你别操心了。”祝建飞不认为重男轻女的祝婆子会突然改了性子,善待自己女儿,于是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她。
“妈,侄女还小,离不开妈,留在咱家也照顾不好,您犯不上这么辛苦。”祝老二媳妇跟上来,劝着祝婆子。
眼看三弟和弟妹对这闺女那么宝贝,肯定不可能把孩子留在农村。
而且虽说祝子期只是个小丫头,那也是要吃饭的,她多吃一口,自家孩子就要少吃一口。
她实在搞不懂,老婆婆怎么突然搞出这一茬,之前她对老三家的女儿还很看不上。
难道婆婆这是想在外人面前装好奶奶,换个好名声?
祝老二媳妇越想越觉得自己猜到了真相,更加卖力拉着祝婆子,嘴上却喊着:“妈,我知道您舍不得三丫头,老三,你就让三丫头多住几天,也不碍什么事。”
祝婆子瞪了眼用力拉着自己的二儿媳妇,心中暗骂:你既然知道我舍不得三丫头,不去拉着老三,拉我做什么?
她用了点力,掐着老二媳妇的手,趁着她吃痛一把推开。
“镇上的东西可不便宜,多养个人就要多花钱,你们夫妻俩还要费时间去照顾她,那得少挣多少钱。”
“妈说的对。”祝老大媳妇跟着附和。
她们两人的嘴脸暴露,祝婆子哪里是舍不得孙女,明明是怕孙女在镇上享福花钱。
“妈,我把子期放我妈那里,正好我二嫂怀孕在家养胎,能帮我看一段时间。”傅香莲搬出娘家人,想搪塞过去。
“老婆子,你闹什么,快回家。”祝老头听到儿媳妇发话,不痛不痒的批评了祝婆子几句。
然而他心底却是赞同祝婆子的做法,老三前途一片大好,必须要有个儿子续上香火。
三丫头要是跟过去,儿子儿媳妇还得费心照顾她,什么时候老三才能有儿子?
祝婆子不依不饶,继续道:“你二嫂怀孕,那就更不能让她照看着三丫头,万一她也生下个,记恨你们怎么办?”
看着祝婆子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祝子期恨不得上去给她一巴掌,让她清醒清醒。
傅香莲被怼的说不出话,只能看着祝建飞,让他和祝家人撕扯。
“妈,我知道您念着子期,但作为儿女我也不能把她留下给您增加负担。公交车快到了,晚点就赶不上了,我们要先走了。”
从祝营去镇上只有上午的一趟公交车,赶不上就要走过去,起码三四个小时。
祝建飞拉着媳妇飞快往前走,“妈,您就别费心了。”
“把孩子留下呀。”祝婆子眼看祝子期被带着越走越远,突然迸发出一股力气,飞快跑到傅香莲身后。
她的几个儿子儿媳妇跟在身后,心里埋怨着,老太太这时候跑的可真快,怎么一干起活儿来,就总念叨着没劲儿。
祝子期感觉自己的胳膊被祝婆子拉着,她似乎想要把自己整个抱出去。
这怎么行?
祝子期挥舞着拳头,砸在祝婆子拉她的胳膊上,然后露出一个甜甜的笑。
想让她留在祝家喝锅底稀汤,那是不可能的。
傅香莲感受到身后的拉拽,脚步慢了下来并往后看。
祝婆子因为胳膊处的剧痛,已经放开了手,痛到深处,她张张嘴,一句话都喊不出来。
“妈,别难过了,孩子跟妈亲,等她长大了就知道你对她好了。”祝老二媳妇还以为婆婆在演戏,配合着安慰了几句。
“妈,您真舍不得啊?”祝老大媳妇也被这几句话和祝婆子的表现搞迷惑了。
刚才出门的时候,不是说好了假装舍不得把孩子留下来,看婆婆这难过的样子,难不成是真的喜欢上孙女,舍不得她走了?
第118章 天选背锅侠05
应该不会,祝老大媳妇摇摇头,努力把这个念头甩出脑海。
这边,祝建飞带着妻子走远了,回头去看,还能看到祝婆子站在原地远远望着这里。
“妈这是怎么了,突然这么舍不得子期。”傅香莲也很疑惑。
祝建飞摇头,他也不清楚。
祝子期却看的真真的,祝婆子眼中明明充斥着痛苦。
不开口是因为太痛了,咬紧牙关。
站在原地则是因为动一下,痛一下。
祝子期不怕祝婆子告诉其他人自己打断她的胳膊,毕竟基本没人会信,一个一岁小孩能把大人胳膊打断。
她趴在傅香莲背上,在摇摇晃晃中看着电视剧,很快就到家了。
祝建飞和傅香莲结婚赶上了好时候,单位新房建成,他们夫妻两个分了间单人房。
房子不大,但好歹是不用再租房子了,他们也能有自己的家。
一家三口回到筒子楼,还没上楼就听到里面很热闹,洗菜的、做饭的、聊天的,这栋楼住了40多户,两百多人。
“小祝,香莲,今年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有熟悉的人家看到祝子期一家人,凑过来打招呼。
“今年没那么忙,王婶子,中午要炖鸡吗,你家伙食太丰盛了。”傅香莲笑眯眯回话。
“哪儿有,这不是凑巧老家送来一只老母鸡,我给家里人补一补。”
“婶子,您可真是个实惠人。”傅香莲附和的夸了几句。
王婶子被这么一夸,顿时笑弯了眼,“不打扰你们了,快回去做饭吧。”
她转过身,端着处理干净的母鸡,喜滋滋回去了,一路上还能听到不少人羡慕的声音。
“王婶那只鸡膘肥体壮的,炖汤肯定好喝。”傅香莲感慨,她吃的精,打眼一看就知道那只老母鸡的好,肯定不是乡下送来的。
“你想喝,我也买一只,回去好好给你补补,干了这么久的活,你都瘦了。”祝建飞心里盘算着。
市场上一只老母鸡一块五,他手里还有四块钱。
马上到了月底就会发工资,虽然他提前预支了一部分,但也已经足够下个月的开销了。
“还是算了,我也不是特别想吃,家里钱本来就不多,万一再遇到什么事,也能应应急。”傅香莲拒绝了,她并不馋这个嘴。
“好,等月底发了工资,我再买。”
回到家,祝子期挣脱了傅香莲的怀抱,围着家转了一圈。
这个家确实比较小,一个卧室、客厅、厨房和厕所。
卧室中,一张双人大床就占了一大半的地方,又没有窗户,里面很阴暗。
但在夏天,躲在屋里也没那么热了。
祝子期视角可见的家具边缘都被包上了层层碎布,整个家被打扮的十分温馨。
“我先去做饭,你看着孩子。”傅香莲到厨房开始做饭。
祝建飞也不闲着,把从老家带回来的菜挑挑拣拣,选出一多半品相还算完好的菜,淋上水,不一会儿它们就变得水灵起来。
吃过午饭,一家人午休过后,就出发去傅家。
傅香莲父亲傅军是机械厂车间主任,母亲赵雅是妇女主任,虽然两人年过半百,但不服老,至今还在岗位上挥洒汗水。
她还有两个儿子,大哥傅香水,二哥傅香椿。
傅香水娶了同一个厂里的女工田麦,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八岁,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女儿三岁,还没上学。
傅香椿去年才娶了供销社的售货员安静,安静如今怀孕六个月,在家静养。
今天是周末,祝子期一家人到傅家的时候,发现他们一家都在。
兴许也是刚醒,傅香水正一脸怔愣坐在板凳上仰头看天。
“大哥,你这是还困着呢,怎么不回去睡?”傅香莲伸手在他面前挥一挥,笑嘻嘻打趣道。
“妹子,妹夫,你们这么早回来了,快进去吧。”傅香水回过神,嘴上招呼一家三口进屋,屁股却黏在了板凳上。
因为离娘家近,傅香莲没少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除了在筒子楼有个住处,其他的和没出嫁时也差不了太多。
傅香水早就习惯了,用不着太客气。
“妈,我回来了,这是从建飞家带回来的菜,你们也都尝尝。”傅香莲随手把菜放在一边的地上,抱着祝子期坐在沙发上。
回到娘家,她放松不少。
不过她可以这么随意,祝建飞却不会,他看到傅母在摆弄柜子,立马上前帮忙。
“建飞,这个柜子我总觉得晃悠,你看看是不是这里要垫个东西?”
“是有点,我来看看,妈您去坐着吧。”祝建飞也发现柜子有点不平,蹲下身开始修理。
“我就说吧,老头子还说我闲的慌,眼花了。”傅母抬高音量,故意说给屋里的傅父听。
“你们怎么这么早回来了,不是说要住半个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