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以他这两年的批斗经验来看,会看国外书籍的,一般都是家里有些经济基础的知识青年。

  杜晓雅此时完全不知道阮芷兮刚才汗已经湿透了背衫,此时被窗户吹过来的河风一吹,一股难言的凉意从尾椎骨一直冷到了头皮,她还傻乎乎天真的看着这个领导,人还怪好的,怪关心她们的,笑着说:“我们也是头一次枕这稻草枕套,听老知青讲,等到了秋天,满山谷都是野菊花,到时候摘野菊花回来晒干当枕头,可香了呢!”

  她才十七岁,声音像是还未变声似的,带着几分童音的清脆,她又瘦又长,脸瘦的只有巴掌大,十分典型的瓜子脸,明明是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唇,可总给人还是孩子的感觉。

  听到她的话,已经检查完了女生宿舍的刘主任回头笑了下,说:“是吗?那我就放心了,我还怕你们刚插队到乡下不习惯呢,去年就有好些和你们一样插队到山里的知青,就来吴城跟我们说有人欺负她们的事,你们在这临河大队怎么样?要是有人敢欺负你们,可千万不能忍着,一定要告诉我,知道吗?”

  他对三个女知青的态度十分和蔼,说话温言细语。

  杜晓雅完全没有察觉到刚才紧张的气氛,笑呵呵地说:“那不会,我们来临河大队几个月了,还没遇到敢欺负我们的人呢?大队长和大队书记对我们都非常照顾。”她拉着站在她身边的楚秀秀:“对不对啊秀秀?”

  一直把自己缩成一个隐形人的楚秀秀突然被杜晓雅提到,忙点头:“是啊,是啊!”

  刘主任又在三个女知青宿舍打量了一圈,就抬步离开了,其他人也都一脸紧张的跟在他身后。

  之后就是学生宿舍,宿舍里所有发黄的校服都被收拾起来了,学生身上穿着的全部是他们自己原来的破衣服,因是六月份的白天,倒也不冷,只有几件同样褪色发白的粉色、蓝色小裤衩在走廊的竹叉上晒着。

  那一看就是女生贴身穿的小衣服,刘主任看到了,却不好针对这个找茬,就又来到老知青的男女宿舍。

  两个老知青宿舍,男知青宿舍住了九个人,女知青宿舍住了十个人,哪怕这个宿舍建的足够大,可住这么多人,里面依旧挤挤攘攘,东西显得很是凌乱,连插脚的地儿都没有。

  临河大队因为坐落在在河边,空气潮湿,蚊虫极其的多,哪怕是白天,宿舍窗户门都关的紧紧的,生怕昨晚用蚊香熏死了蚊子,白天开门再把蚊虫放进去,是以里面的光线十分昏暗。

  他只使了个眼色,就有人进去把大门、窗户全部打开了,初夏的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将宿舍照的明亮无比。

  他们都看到了书桌上放的书籍,刘主任也都走过去一一翻过,基本上全部都是初中自动化丛书、《革命的接班人》、《红色宝贝书》《主席语录》,一本违禁的书都没有。

  他回头问几个跟过来,紧张不已的男知青们,问:“你们平时就看这些?”

  他之前查到的那些下乡的知青,看的可不是这些书啊。

  带头的罗喻义听到刘主任问话,走过来精神奕奕铿锵有力地说:“主席说过:一个人如果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他永远不会变得聪明!主席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始终要牢记主席的话,要不断的学习,为建设农村作贡献!”

  他精神饱满,双目炯炯有神,宛若一个精神小伙。

  刘主任静静的看着他,心底忍不住冷哼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书,随手翻看着,看里面有没有写不合时宜的话,在主席语录画不合适的笔墨,要是给主席的话涂涂改改……

  可惜,没有!

  他又去女生宿舍那边看了眼,因为炕上面的竹篙上,飘满了各种女孩子的衣物、包袱,他也不好多看,只大致看了一圈,就阴沉着脸走开了。

  没有查到临河大队的错处,让他心情非常不好,这些人没犯错,他也不能直接抄家式的搜查,只能像现在这个,以关心知青的名义,间接的检查他们的宿舍。

  见他终于检查完了,要出学校了,阮芷兮长长地吁了口气,抚了抚胸口。

  原本走在前面的刘主任却突然转过了头,笑着问阮芷兮:“我记得你是今年插队来的知青吧?你叫什么名字?”

  阮芷兮被吓了一跳,却还是镇定答道:“我叫阮芷兮。”

  刘主任突然顿下脚步,问她:“之前看你就很紧张,怎么?你很怕我?”

  他一双三角眼倏地眯起,带有几分压迫性的问。

  阮芷兮出身京城官宦家庭,哪怕她父母不是官,可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之前紧张不过是因为在床铺下面藏了基本外国的书籍,知道现在外面有多乱的她,在看到刘主任手就抚在她床铺上时,她才紧张的说不出话来,现在他们都要走了,她也不怕了,反而笑着露出两朵小梨涡,摇头说:“是您的革命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的感染着我,您对我们知青的关怀,更是让刚插队来的我敬佩感怀不已!”她眨眨眼,突然落下两滴泪来,感动地说:“下乡这么久,突然受到您的关怀,让我不由想起了我爸妈。”

  她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垂头擦了擦眼泪,抬头又笑了笑。

  她本就生的如娇花一般,此时美人落泪,饶是刘主任铁石心肠,也不由柔下了眉眼,叹气道:“要是以后有什么麻烦,可以来吴城革委会找我。”

  阮芷兮展颜一笑,用力点头,满眼感激:“谢谢刘主任,我会的!”

  刘主任这才又深深滴看了她一眼,学校外面在指挥着村里壮劳力们把发电机设备卸下船,正往水电站搬的许金虎见他们出现在校门口,大声喊道:“你们那边好了没?发电机要进站了,要拍合影了!刘主任,就等你了!”

  建水电站是一件大事,这样的政绩,哪怕是革委会刘主任都想蹭一蹭,闻言也不在学校耽搁,带着革委会的红小兵们一起,又乌泱泱的一群人往江家村大队部下面的稻场上集合。

  阮芷兮等知青们,见这群革委会的人带着红小兵们都离开学校了,才长长的舒了口气,阮芷兮更是等不及,拔腿就往楼上的宿舍里跑,被她身边的楚秀秀一把拉住胳膊,凑到她身边压低声音说:“你的书被我收起来了,先去水电站,回头再把书还你。”

  阮芷兮心里一惊,看着楚秀秀厚厚的刘海下平静无波的眸子,紧张到跳跃不止的心脏还是被她强压下情绪,点了下头,跟着众人一起往水电站那边走去。

第266章 阮芷兮不知道楚秀秀说……

  阮芷兮不知道楚秀秀说的, 她的书已经被她收起来了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替她收走的,她为什么要替她藏书, 她又有什么目的。

  她刚才之所以急着回宿舍,就是因为她的书就放在了床铺下面压着, 正是当时刘书记手拂过的地方, 当时她心脏都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

  可此时她什么都不能问, 什么都不能说,额上、背上全是沁出来的冷汗,僵硬的跟在楚秀秀身后。

  楚秀秀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多管这个闲事, 她本来打算好,下乡之后,靠着自己的这个一亩地的种田空间, 保护自己、吃饱肚子,看看戏吃吃瓜, 平安的度过这艰难的十年,等到高考消息放出来, 再考个好大学,跳出这个贫穷又偏僻的村子。

  可没想到,来到这里两个月, 和她知道的情景完全不同, 杜晓雅、阮芷兮、魏兆丰和苏向阳四人并没有陷入你爱我, 我爱她, 她爱他,他爱她的四角关系中,从而关系恶化,上演爱恨纠葛荡气回肠的故事, 反而因为这里莫名多了个新建的小学,这批新来的知青全都受到老知青们的影响,一心想要在下次的教师考试中,考上临河小学的老师,一天天的书不离手,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全都来看本地版本的初中自动化丛书和《革命的接班人》了,根本没有时间搞什么我爱你,你爱她的爱情游戏,她自然也什么瓜都没有吃到。

  而她原本打算的,在空间里种地,以吃饱肚子,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也根本用不到,这里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多出来七千多亩地的良田,一年四季,种满了红薯套大豆、水稻、冬小麦等,不仅不缺粮食,临河大队还是附近十里八乡少有的产量大户,家家户户实现了吃饱自由。

  她的这一亩地空间似乎除了可以种些水果、蔬菜解解馋,好像不需要额外种任何东西。

  哦,不对,还是要的,要种棉花。

  除了棉花,临河大队什么吃的都不缺,正值春末夏初,堤坝两边一颗颗水灵灵红彤彤的新鲜野生枸杞子挂满藤蔓,两边的田野上,到处都是红的、橙的、酸甜可口的刺霉,小许主任所在的荒山门口,种的桃树、杏树、桑葚挂满枝头。

  因为小许主任家的桃树、杏树、桑葚树长的好,村里不少人家都从小许主任家里换了树苗,和孟技术员讨教了这些嫁接过的果树的种植方法,许家村不说家家户户门口都种了桃树、杏树,基本上也都差不多,就连开春后,老校长都从孟技术员那里弄了好些棵桃树、杏树、桑葚树在操场边上种上了,只需等上三年,就能开花结果。

  现在楚秀秀的种植空间里,除了种了些黄瓜、番茄、西瓜等蔬菜瓜果外,一半种了棉花,一半种了油菜。

  她空间里种的西瓜苗,还是跟小许主任要的西瓜种子,据说这是小许主任的爱人孟技术员培育出来的西瓜,结出来的西瓜又大又甜,是十里八乡都出了名好吃的西瓜,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里,都会种个一小块,夏天双抢太热了,镇在井里解暑,还有人偷偷往黑市上卖,好卖的很!

  这些都是楚秀秀听老知青说的,一时之间,她居然觉得,她这种田空间,除了可以在危险的时候躲进去,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好像也没啥用了。

  哦,还能存存东西。

  比如阮芷兮的这几本书,就是她在进宿舍第一时间,悄悄给收进空间的。

  此时她和其他知青一起,给学校学生们组织纪律,安排学生们排队,因为昨天和早上都已经彩排过,学生们很是乖巧听话,一个个站的笔直。

  记者看到这一幕,也是对着下面年轻富有朝气的老师、学生们咔咔拍了两张照片。

  因阮芷兮生的好看,记者还特意给心不在焉的抬头望着台上领导们的阮芷兮拍了张特写,和她站在一起的杜晓雅、楚秀秀等人自然也拍进了镜头里。

  记者拍完了老师和学生们,又拍脸上挂着淳朴憨厚笑容的村民们,穿着破破烂烂的麻布背心,露出精装腰身、抬着发电机设备的壮汉们,自然也是要拍的,许凤台作为大队部的小队长,又是全村第一高,虽然瘦,这些年被许明月养的身强体壮,干活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积极,他站在发电机后面,肩膀上挑着扁担,和他身边的许凤发一起,目光专注的看着发电机,穿着蓼叶草鞋的脚沉稳的踏在干燥的黄泥路上,脸上是纯然的质朴的笑。

  许家人生的好看,哪怕是历经沧桑的许凤台在记者的镜头下也眉目清秀。

  之后就是壮汉们在几个县领导的帮助下,脸上满是喜气洋洋的笑容一起抬着发电机设备进水电站水泥房的刹那;设备抬入设备房,领导们站在已经打开的发电机设备前,认真指导着村民们如何安装设备的画面,最后是领导们共同站在水电站的红色木牌前,学校的小同学们,手里捧着刚摘的新鲜映山红,向领导鲜花的画面。

  一张张照片,拍的细腻且生动,完美的诠释了县领导干部与村民一家亲的画面。

  拍完了这些照片,上午的水电站建成仪式和领导欢迎仪式终于搞完了,学校老师们也带着学生们回到学校上课,周县长和刘主任在江天旺、许金虎的带领下,继续参观临河大队,主要是带着领导们看临河大队这一年多的劳动成果,七千多亩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接天莲叶无穷碧间数百只水鸭子钻入其间。

  江天旺像一个努力了一年,积极向老师展示自己劳动成绩的学生,向现如今负责吴城经济这一块的周县长介绍他们的养鸭场:“这鸭厂是去年刚建的,去年最初只有一百只鸭苗,今年已经增长到五百只鸭苗,要是饲养的小球藻和浮萍够多,后续还会再大鸭苗数量,争取到明年,就能稳定的向公社供销社、肉联厂和吴城供销社、肉联厂,供给咸鸭蛋和鸭肉!”

  这话听的原本想来临河大队找麻烦的刘主任,都没有话说了。

  领导家里也缺肉啊!

  要是临河大队这个养鸭场真的规模扩大,他在吴城能多点咸鸭蛋和鸭肉吃,也是好的。

  不过不找麻烦是不可能的,他笑眯眯地说:“既然建了鸭厂,就不要小打小闹,要搞就要往大了搞!主席说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看你们今年的鸭苗还是养少了,五百只怎么够?要敢想敢干,要养五千只,五万只!不要光局限在我们一个吴城,要争取做大做强,让市里,省里的老百姓也都吃到我们吴城养鸭场养出来的鸭子!”

  听得江天旺脸都黑了。

  还是许金虎听不下去了,笑意加深地鼓掌叫好道:“好!”

  他紧紧的握着刘主任的手说:“多些领导关心我们基层老百姓的工作,支持我们养殖场。”

  他一副老农民的模样,对刘主任、周县长和周围跟拍的报社记者说:“有了刘主任这句话,我们下面的人做事就有数了!”他对江建军和许红桦说:“听到领导的话了没有?领导叫咱们扩建养鸭厂,咱就得听领导的话,遵循领导的指示精神,跟着领导的步伐前进!扩大规模!”

  他用手指着现有的养鸭场厂棚,“厂棚要扩大,不要吝啬水泥砖瓦!也不要怕养殖小球藻和浮萍的地方不够,这么大的竹子河,怎么就不够养殖小球藻和浮萍了?有多多的小球藻和浮萍,我们才能养殖出更多的鸡、鸭、鹅、猪,才有更多的饲料供给给它们,才能更好的为城市经济做贡献,为吴城、乃至省城的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咸鸭蛋,让省城的老百姓也能吃到我们临河大队养的鸭肉!”

  竹子河面积三四万亩,水埠公社虽坐落在竹子河的水域内,却并不属于水埠公社,而是属于政府左右,属于所有坐落在竹子河边的县、镇、乃至吴城和邻市共同所有。

  之前临河大队的人取巧,利用三年干旱,河床露出河面,从而截取了三千多亩地作为临河大队的良田,又在大河沟多面开发出了三千多亩肥沃的河滩,这才有了临河大队如今的七千多亩良田,此外,还利用修筑堤坝的机会,为临河大队又截取了河道最为养鱼场,这些除了他们常年生活在本地的人,像刘主任这些外来的人,全都以为现在临河大队所有的养鱼场也好,良田也好,都是临河大队原本就拥有的,根本不知道这些全都是通过截取竹子河而改变的。

  现在许金虎这话,便是利用刘主任的话,以后光明正大的在竹子河内养殖小球藻和浮萍,来给临河大队的养鸭场来提供饲料。

  甚至如果可以,他还想利用刘主任,看能不能把养鸭场内的鸭子,弄到竹子河内来养殖。

第267章 不过这一点就有些困难……

  不过这一点就有些困难了。

  临河大队已经位于竹子河的主流大河边, 除了类似临河大队养鱼场这样的河道,好截留外,真正宽阔的大河, 是非常难截留的,太大了!

  比如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也就是临河大队这里河道位置特殊。

  现在许金虎就想通过刘主任的嘴, 正大光明的将竹子河的使用权划入临河大队和水埠公社来。

  刘主任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还在说:“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们临河大队既然有这个条件, 靠在河边,能够养殖更多的那什么饲料,就多养一点, 多承担一点,不要怕苦, 不要怕累,要是人人都怕苦怕累, 那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经济还怎么搞?”

  一番话说的好像他才是负责整个吴城经济的县长似的。

  周县长也在一旁乐呵呵的不说话,任由他在下面耍威风。

  许金虎也笑呵呵的说:“大家伙儿都听到了吧?这是刘主任发话了,我们临河大队既然临靠着竹子河, 就要把竹子河利用起来, 把小球藻和浮萍在竹子河里养起来, 别小气吧啦的, 就在河圩这么一小块养殖,这么点大的地方,才能养多少小球藻和浮萍?哪里够养殖场的鸭子吃?要放心大胆的干,有刘主任支持呢!”

  刘主任还不知道自己被套路进去, 他是吴城周边公社出身,却并不靠河,不知道河边生存的规矩,只以为这些渔民靠着河边,就能随意在河里打鱼,随意利用河里的东西,就像二三十年后,也无人认识到这边河沙的价值,随随便便就低价承包给了别人一样。

  此时的他反而觉得许金虎这老小子好像也不是那么桀骜不驯,是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的。

  结束了临河大队水电站的落成仪式,刘主任还想在大河以南的其它几个公社看看,他们紧接着又去了隔壁建设大队,看过临河大队七千多亩良田那绿色秧苗,再看看建设大队那零星的几亩种着红薯大豆的田地,就好像一下子从肥沃富饶的公社,进入了一个真实的大河以南。

  刘主任看着贫穷的建设大队,拉起了官腔,不悦地对许金虎和江天旺说:“你们两个,现在也是水埠公社的领导了,别只想着你们临河大队,建设大队也是你们公社旗下的大队,都在一块儿,你看看你们临河大队,再看看建设大队,别什么好东西都只想着往你们临河大队扒拉,也想想别的大队!”

  听的建设大队的干部们心中连连点头,却把许金虎的脸色给听黑了,不悦地皱眉,然后哈哈一笑说:“刘主任,你猜猜我和老江是怎么从两个小小的村干部,升任到现在的公社干部的?”他面色一肃,铿锵有力地说:“就是因为我们在三年灾害时期,不怕苦!不怕累!带领全大队的村民,开荒河滩为良田,为我们整个吴城每年贡献了几百万斤粮食,才有了我和老江的现在!”

  他嗓门极大,说话的时候唾沫横飞:“你以为这良田是随便开荒就能开的?你看看现在这河水!怎么开荒?你看着我们临河大队多了七千多亩地,看似简单,那是我们临河大队的村民整整三年,不眠不休日以继夜的和老天争饭吃,抢来的!现在谁还能在河滩上开荒试试?谁敢在河滩上开荒?”

  一顿口水雨,喷的刘主任脸都黑了,“那也要想办法开发!办法都是想出来的!要是都有私心,别的大队怎么办?别的不说,那么大的小学建在了你们临河大队没错吧?这大河以南的第一个水电站也是建在你们临河大队,这不是你们的私心是什么?”他嗓门比许金虎还大的上纲上线地说:“当人民干部,要想着人民!私心最是要不得!”

  被许金虎毫不客气的一顿冲:“你懂什么你就哔哔?临河小学为什么建在我们临河?因为我们临河大队左边就是石涧大队,施、胡、万三个村子都在石涧大队方向,右边是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我们村正好处在这几个村子和大队的正中间,既方便了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的娃儿们来上学,也方便了施、胡、万乃至石涧大队的娃儿们来上学!就连山里的娃儿想出来上学,都可以通过石涧大队和和平大队、建设大队两个方向过来!”

  许金虎谁都没有怕过,气势比谁都凶。

  他站在许家村稻场的高地上,向下俯瞰着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指着他们下面的村子说:“这两个大队地势这么低,堤坝又是最难修的,洪水一来,最先淹没的就是这两个大队,谁敢把学校往他们两个大队里建?”他指着许家村已经半满的河道,唾沫喷了刘主任一脸地问:“你就看着这河水,要是没有我们村这块高地,学校被淹了谁负责?谁负的起责?”

  刘主任都被许金虎给喷懵了,他只是习惯性的上纲上线的找麻烦,没想到许金虎的脾气如此之差,性格如此之刚。

  也是他不了解大河以南的情况,这才忽略了临河大队许家村的地势条件和建设大队、和平大队的地理位置的问题。

  可以说,整个大河以南,都少有许家村这样既坐落在大河边,距离大河很近,同时又兼具地势高的优越条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