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92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江天旺看她这精神不济的样子,还以为她还想着那被拐的男娃子呢,笑着说:“是惦记那男娃娃了吧?要我说,那娃娃要是找不到他父母,你就带回家,给阿锦当弟弟得了。”

  他刷着牙,喉咙里咕噜咕噜着漱口水。

  还没等他们刷完牙,两个民兵就用牛皮纸包了一大包早餐回来,居然是几个大肉包子。

  他们早上起来的早,招待所的早餐是一晚稀的没几粒米的白米粥加两根红薯。

  招待所的工作人员还好心的告诉他们:“出门左拐再右拐就是国营饭店,早上有肉包子供应,你们现在去的话,说不定还能赶上有肉包子,迟了就没了!”

  工作人员的话音还未落,江天旺就抽出来两块钱和几张粮票、肉票给两个民兵,两个民兵是拔腿就跑,排了好一会儿的队,买了十二个大肉包子和几个菜包子回来,要不是肉票不够,他们恨不能全买肉包!

  他们这次出来算是出公差,一路上的吃喝住行都是能报销的,两个民兵都是头一次来省城,还没吃过省城国营饭店的肉包呢,江天旺给他们多少钱多少票,他们就紧着最高规格的买。

  这时代的大肉包那是真的大啊,比成年男性的拳头还大,猪肉也是这个年代的土猪肉,肉质鲜美,国营饭店的大厨也都是原来各私营酒楼出来的大厨,水埠公社国营饭店的厨子完全不能比。

  饶是许明月前世带着阿锦吃过不少地方的美食,省城国营饭店的大肉包,依然是她吃过最好吃的!

  几个人都是最能吃的年纪,每个人分了三个肉包一个菜包。

  许明月吃不下三个大肉包,藏了两个放车里,准备带回去给阿锦和孟福生也尝尝,她又吃了个菜包。

  现在天热,包子不能放,他们哪怕有心想给家里孩子留两个,也存不住,全都塞到了肚子里。

  江天旺他们不知道许明月藏了两只,还以为她一个人吃了四个包子,也不由的笑起来,略带得意说:“还是省城的肉包子好吃吧?”

  许明月意犹未尽的点头:“不知道国营饭店中午有什么菜,咱们中午还来!”

  水埠公社出外差的机会极少,来省城的机会就更少了,江天旺他自己艺高人胆大,出门多少趟,都是一个人,也就确定了发电机设备那次,多带了几个人出去,这次也是多了许明月这个女干部,才多派了两个民兵保护,不然水埠公社的人哪里有机会出外差?

  这可是个抢手的活,既可以包食宿,还能有去城里增长见识,增加吹牛资本的机会。

  现在听小许主任说中午还要去国营饭店吃饭,两个民兵眼睛都亮了!

  吃完早饭,他们顺路又去不远处的公安局看了下那幼童。

  幼童已经醒来,一个女民警正在给幼童喂蛋羹。

  大约还记得许明月给他喂过鸡蛋,见到许明月他立刻笑着露出只有几颗牙的嘴,张开双臂要许明月抱抱。

  江天旺用手背拍了下许明月的胳膊,稀奇地说:“嘿,这小娃娃还记得你哩!”

第280章 江天旺看着小娃娃是越……

  江天旺看着小娃娃是越看越喜爱, 瞧他那长的白白嫩嫩的模样,合该是大兰子的儿子。

  许明月却完全没有这么想,也完全没有要去抱这幼童的意思, 只是朝幼童打了声招呼:“醒来啦?”

  喂蛋羹是个女警,三十岁左右的年龄, 脸上有些沧桑, 明明脸上看着不太大, 两鬓却有星星点点的白发。

  她昨晚并不在,不认识许明月他们,见他们过来, 还以为是有什么警情,没想到是认识这幼童的,“这孩子昨天是你们抱来的?”

  许明月看着女警官笑了一下说:“是的, 我们昨天在火车上从人贩子手里抢来的,人贩子从复市站上的车, 大概是复市附近的,我们要来省城公干, 暂时不方便回复市,就带来省城了。”

  女警官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四人一眼,略微有些好奇地问:“公干?”

  江天旺笑着接道:“我们来自吴城县水埠公社, 是去机械厂采买一些发电机设备的。”

  女警官知道这孩子是他们送来的后, 就知道他们不是坏人, 闻言不由地侧头朝里面办公室喊了声:“小刘, 这几位同志是要去机械厂采买设备,你不是对机械厂熟吗?带几位同志去看看!”

  公安局是个两层楼的大院,上下两排,中间一个楼梯。

  里面一个办公室里很快走出来一个年轻板正的青年警官, 穿着便衣,见到他们四人,先是对女警官笑了一下,然后才温声问江天旺他们:“你们要去机械厂采买设备?采买什么设备?”

  t他父亲就是机械厂的工人,还是带徒弟的那种,他从小就在机械厂附近长大,对里面特别熟。

  听到几人要采买设备,也没惊讶,反而跟女警官招呼了一声:“那我先带他们去机械厂看看。”

  女警官在给幼童擦着唇角,眉间有两道深深的褶印:“去吧。”

  江天旺来了省城这么多次,都不知道还能找到机械厂的人带着自己,每次都是自己去机械厂,又是送烟又是送瓜子的,和门卫室的人套近乎,都没想到过找到本地的公安局,找一找看有没有熟悉的人问一下。

  青年警官自己有自行车,看四人都是靠着四条腿,便慢慢骑车带着四人来到公交站:“你们去过机械厂吗?知道在哪站吗?”

  江天旺来过那么多趟,对机械厂比对自己家都熟了,忙点头说:“知道。”

  青年警官这次却是看着许明月说的。

  四个人中,两个没出来过的民兵是一点普通话都不会说,江天旺是自己过去在部队的那些年,跟自己的战友学过一些蹩脚的北方话,但口音特别重,青年警官听着有些吃力,再说话时,目光就不由自主落到会用普通话和他沟通的许明月身上。

  实际上青年警官说的也不是普通话,而是省城方言,但很接近普通话发音了,因为是本省口音,江天旺四人都能听懂。

  许明月没有去过机械厂,但江天旺知道,也就是她知道了,可她还是问了一下要坐哪辆车,到哪站下。

  青年公安说了后,就跨上他的自行车:“你们坐公交车去,我先去机械厂门口等你们。”

  这个时间点的公交车特别拥挤,哪怕是早上,许明月下车的时候依然是一身的汗,加上昨晚还没睡好,整个人精神都不太好。

  江天旺还以为她是晕车呢,说她:“跟你说了我来省城就行了吧?你一个小姑娘,哪里受得了这颠簸的苦?”他嘴里叨逼叨的念叨着:“等到了回去你才知晓厉害呢,我头一次坐运煤车回去,那家伙把我癫的……”

  许明月都不知道江天旺能这么唠叨的,忙小跑了两步上前:“刘警官!”

  刘警官顺利的带着他们来到机械厂的门卫室,给门卫看了他们的证件和证明。

  门卫都认识江天旺了,看了江天旺一眼,对他的到来毫不奇怪,挥手让他们进去,刘警官直接带着他们来到一个中年男人跟前,喊了声:“爸。”

  中年男人正专心的对一个生产线的设备忙碌着,听到叫他的声音,从嘈杂的设备中抬起头,手里全是黑乎乎的油,他拿过一旁同样黑乎乎的布擦了擦手上的油,抬头略带诧异地问:“你怎么来了?”

  刘公安大声地在他爸耳边喊:“这几位吴城来的同志过来机械厂采买一些设备,我就直接给他们带过来了!”

  喊的中年男人一激灵,瞪了刘警官一眼,用比他还大的声音喊回来:“喊啥?老子还没聋!”说着甩下手里油乎乎的黑布,向外面走。

  一直到外面嘈杂声没有那么大了,才问江天旺几人:“就是你们要采买设备?要什么?”

  江天旺还没开口,许明月便已经率先开口了,听着周围嘈杂的声音,嗓门也不由的提高了两分,“我们想采买一辆四轮拖拉机、脱粒机、谷糠分离机,这些有吗?”

  这些机械厂还真有,省机械厂就有生产,只是没有质量上和国外进口的有些差距,容易坏。

  刘师傅也没说话,直接带着他们去另一件厂房,一边走还一边大声问:“拖拉机买了会开吗?你们要怎么运回去?”

  江天旺说:“这里有往吴城的运煤车吗?我们跟着运煤的大货车回去就行!”

  刘师傅带着他们进了一个厂房,指着里面一个个崭新的机械说:“呶,这些都是,你们运回去容易,难的是修理,你们最好派两个人过来,学习几天,要是哪里坏了,还能自己修。”

  都是本省人,对于本省的一些城镇还是知道的,吴城又是历史古城,刘师傅知道吴城,却没去过,知道从省城到吴城用大货车拉,起码也得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来回一趟不容易,要是机械设备买回去真坏了,让他们厂的人下去修也不现实。

  太远了,这年头城里的人下一次乡可不容易,路途远都是小事,关键是不安全,谁都不愿意往那老远的乡下跑。

  许明月这个时候才趁机拿出了蒲河口陈卫民他们列的设备单子出来,递给刘师傅说:“刘师傅,我这里有我们水埠公社需要采买的设备清单,您看清单上的这些设备有吗?”

  刘师傅接过清单,看着上面列着一列的东西‘赫’了一声:“还不少!”他抖了抖手上的纸,问许明月:“你们要这么多东西干嘛?”

  许明月笑着说:“您刚才不是说东西坏了没人修吗?我们这次来省城除了要采买一些农具机械外,咱水埠公社今年新建了一个水电站,想着水电站要是出了问题,也得需要设备维修,就一起采买回去,要是有点什么事,不耽误双抢收粮食、灌溉农田,这插完秧要是水电站抽不上来水,无法灌溉农田,那一年的收成就白费了,可不能行!”

  刘师傅这才点头,皱眉看向手里的清单,说:“里面大多数东西我都能给你们凑齐,有几样东西……”他指着清单上个别的几个要的机械设备,还有一些书籍说:“这些东西可不好搞,你也别拿出来问别人了,直接去废品站看看有没有,废品站要是没有就没有了。”

  说着,他脸色有些冷淡了,却没有直接说什么,而是将手里的清单还给了几人。

  见小刘公安还在这里,不由看了二儿子一眼:“你不回去,还在这杵着干嘛?”

  小刘警官讪笑了一下,对江天旺几人说:“行,那我回去工作了,有事来咱们所里找我,回头别忘了过来。”

  他说的是许明月他们抱来的小孩的事。

  昨晚上太晚,公安局的人都下班了,早上一大早,公安局的公安就打电话联系了复市那边,让复市那边帮忙寻找打听有没有丢失孩子的家庭。

  江天旺也对带他们过来的小刘公安很是感激,握着小刘公安的连连道谢:“谢谢,谢谢。”

  这年代的工作特性,让有正式工作的人,对外地乡下来的人很是看不起,江天旺前几次来都碰了老鼻子灰了,哪有这次这么顺利,顺顺当当的就被带到机械厂。

  小刘公安走后,刘师傅就带着他们去后面副厂长办公室去开证明。

  采买机械设备这样的小事自然不需要厂长亲自出面,采买的事情归副厂长负责,需要在副厂长这里开过了证明,手续齐全了才可以。

  江天旺他们是小刘公安直接带过来的,刘师傅刚才没有看他们的证件和证明,此时带他们到副厂长办公室开证明了,才看到他们证件上的信息。

  副厂长也看到了他们证件上的信息:“你们是吴城水埠公社的?我看你这证件上咋写的是蒲河口劳改农场?”

  江天旺忙堆笑说:“是,蒲河口劳改农场是我们水埠公社在三年困难时期,圈河滩为农田,后来建造的。”他指着许明月说:“这位就是我们蒲河口劳改农场的生产主任许凤兰。”

  机械厂副厂长这才将目光投向许明月,目光深邃:“你知道陈卫民吗?”

第281章 许明月瞳孔猛地一缩,……

  许明月瞳孔猛地一缩, 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装作疑惑不解地看着副厂长:“邢厂长,您问的这人是?”

  副厂长却像是随口一提似的:“哦,是去年从我们省城下放到底下去的黑五类, 我记得就是下放到吴城的一个劳改农场,故而问问。”

  许明月不知他何意, 长长地‘哦’了一声:“这和我们这次来采购的东西有关吗?”

  副厂长抖了抖自己手中的采购清单说:“采买拖拉机、脱粒机、谷糠分离机, 买些装配工具回去倒也能理解。”他目光宛若鹰隼般盯着许明月几人, 唇角往上轻轻一扯:“只是这扳手、螺丝刀等用于零部件安装的装配也就罢了,这起重机,葫芦、车床、铣床、磨床、刨床之类是用来做什么的?”

  他用手指弹了弹手中的清单, “还有这卡尺、千分尺、绕线机、耐压测试仪……”

  陈卫民作为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专家,想要自主研发出属于自己国家的发电机和水轮机等设备,除了动用他自己的关系, 从国外采买回来一批设备外,很多工具、设备都绕不开机械厂的支持。

  当初陈卫民他们的很多设备, 都是经过他的手帮他们搞回来的,此时看到清单上的东西, 自然就想到陈卫民了。

  许明月不知他何意,说:“邢厂长有所不知,我们水埠公社今年刚建立起一个小型水电站, 您也知道咱小地方人, 读过的书不多, 水电站建好后专家们就走了, 留下我们小地方人,哪里懂的水电维修啊?这不采购些设备回去,想着自己摸索,要是今后哪里坏了, 也有工具上手修不是?”

  邢厂长却没有信许明月明显敷衍的话,拿着手里的清单,对许明月他们说:“跟我走吧。”

  他起身往外面走,带着他们来到机械厂一个十分偏僻的库房角落,角落里堆着一个盖着油布的东西,掀开了油布对许明月他们说:“自己叫车来拉走。”

  角落里堆了一堆破破烂烂也不知道能不能用的东西,上面已经落了一层灰,有些还被砸坏了,上面有明显的凹痕和被暴力拆解的痕迹。

  邢厂长说:“还有些东西我这里就没有了,你得去城东的废品站问问,看能不能寻到些什么。”

  当初陈卫民他们出事,能够离开他们的人全部都离开了,连孩子都和他们断绝了关系,就更没人敢收拢他们实验室里的东西了。

  邢厂长也不敢。

  实在是这些设备当初都是经了他手采购的,作为一个机械厂副厂长,他是最知道这些设备的难得,在风波平静了一些后,他才悄摸的叫他媳妇去废品站找回来一些东西,还不敢光明正大的采买,一些上面带有英文标识的东西和书籍,他是半点不敢沾的。

  今天要不是在采购清单上看到这些熟悉的东西,他也不会带他们来拉走这些东西。

  他嘴上虽说着不知道陈卫民他们当初被下放到哪个劳改农场,可看到是吴城的劳改农场,和手里的采购清单中夹杂的私货,他又哪里不明白?

  大环境的浪潮下,很多人就像浪潮中随时可以被浪打翻的小船,自救都困难,何况渡人?况且他和陈卫民既没有太深的交情,也没有深仇大恨,不过是可惜这些经过他手弄来的设备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2/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