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224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阿锦是个特别贴心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睡的时候,她都会轻手轻脚,不打扰妈妈睡懒觉,就默认大人都是要睡懒觉的,每天早上和许小雨一起起床,两个小朋友都会轻手轻脚出门,自己洗漱,自己吃早餐,再一起开开心心上学。

  她房间的大炕非常大,睡三个人,张医生都还能单独一个铺盖,竖着铺在火炕上。

  孟福生已经在厨房做好了早饭。

  现在许明月不方便,孟福生每天早上都要早起,给她们娘俩做早饭。

  许小雨是最开心的了,她在没来姑姑家之前,都不知道早饭可以这么丰盛,她是个不挑食的,给什么她就吃什么,吃的香喷喷的。

  阿锦从小就是个饭渣,看许小雨吃的香,她也会在她的影响下,跟着多吃一些。

  这一点是孟福生和许明月最满意的,两个人都愁她个子咋老不长,再过几年,许小雨的身高都要赶上她了。

  许小雨不愧是遗传了许凤台身高的基因,又因为从小跟着阿锦,在许家吃住的比较多,营养均衡,身高就跟前世的阿锦似的,那是库库往上长。

  反倒是阿锦,也不知是不是小时候身体亏的太狠了,补了这么多年,进展缓慢如蜗牛,都十一二岁了,身高还低于这个时代小孩的平均水平,这个年代又没有生长针可以打,许明月就尽量在食物上给她搭配均衡。

  临河小学也有食堂,可食堂的早饭永远都是糠米粥配红薯。

  阿锦前世今生吃过最大的苦,就是三年干旱期间吃大食堂苦菜粥和荷叶粥,在大食堂被解散后,就再也没吃过那样的饭菜了,让她吃学校食堂的红薯可以,喝糠米粥简直要了她的命,她总说有米糠卡在嗓子眼,吞不下去,刮的喉咙眼儿疼。

  偏偏她还娇气的很,感受到喉咙眼儿不舒服,就要立刻回家张开嗓子给许明月看,让许明月看她嗓子眼是不是有粗大的米糠被吞下去,粘在喉咙上了,哪怕许明月也没办法给她弄出来,她给许明月看看,许明月抱抱她也是好的。

  许明月很操心她的身高问题,每天早上都要早起给她准备四种颜色的食物,鸡蛋(白色),胡萝卜或红薯(红色),青菜、黄瓜或者西蓝花等(绿色),水果或者虾、肉,营养搭配的十分均衡。

  如今她身体不便,为阿锦准备早餐的事情就落到了孟福生头上,现在不光阿锦需要四种颜色的食物搭配,许明月同样需要。

  张医生睡到了第二遍学校铃声响起,才又惊醒过来,转头看到阿锦已经不在房间,就知道她已经去学校了,挣扎了一会儿,还是起床去了厨房,就见到孟福生已经在煤炉前,看着陶罐在炖骨头了。

  张医生看着灯光下,孟福生眼下的黑眼圈,略带歉意地低声询问:“昨晚没睡好吧?你快去睡个回笼觉,厨房的事情交给我。”

  孟福生一连两个晚上没睡好,他也同样看到了张医生眼下的黑眼圈,摇摇头,“没事。”说完就不说话了。

  张医生经常会怀疑,小孟同志日常是怎么和许明月交流的,如此闷葫芦的性子。

  张医生也没勉强,自己洗漱完,也没去打扰还在熟睡的白杏,而是轻声问孟福生:“小孟,昨晚上没吵着明月吧?”

  孟福生一想到晚上睡的雷都打不醒的许明月,唇角就不自觉的漾开一抹清浅的笑来,眉眼也柔和了许多,摇了摇头失笑:“她睡眠质量好。”

  他都羡慕她能在夜晚睡的如此香甜。

  看到一提起许明月,脸上就不自觉带笑的孟福生,张医生心底不由好笑,走到砂锅前,手里拿着把芭蕉扇,倒是不用扇火,而是要一直看着煤炉。

  早上刚换的新煤炭,下面的通风口还开着,此时火还小,等最上面新换的烽火煤燃起来了,炉子的火就会变大,他要守着炉子随时关注炉子里面的火,要是煤炭火太大,就要及时将下面的通风口堵上半个口子,下面的通风口小了,上面的火焰也小了。

  要是没人看着炉子,要么就是火大起来后把砂锅给烧干,或是把砂锅炉烧烈,或者就是新换的蜂窝煤还没被昨晚余下的煤炭点燃,就封堵了通风口,彻底把煤炉的火给堵灭了。

  现在村里能奢侈到每天使用蜂窝煤的人家,只许明月家一家,别人家最多自己用板车拉些不要钱的煤石回来,自己用石头砸碎,做成煤饼,和蜂窝煤的烧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地很多人家现在连煤炉都没有,炉子都是自家用黄泥巴加石头砌的。

  张医生要看煤炉,孟福生也没强留在这,直接绕过后门去前门,进了他和许明月的卧室。

  似是察觉到他上床的动静,许明月不自觉的窝到他肩窝里来,迷迷糊糊地问:“几点了?”

  “还早,睡吧。”

  许明月睡醒,就知道此时应该不早了,她不知道白杏夜里睡觉不安,会一直惊醒呓语的事,见他起的这么早,拉着他的手,给他暖手:“福生,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孟福生的另一只手理了理她鬓边睡的乱蓬蓬的发丝,失笑:“傻子,辛苦什么,你才辛苦。”

  他是真觉得许明月辛苦,见过她过去总是强壮如能撑起他和阿锦一片天空她,如此虚弱、嗜睡、不断的孕吐,她所有的辛苦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她睁开眼,近距离之下,看到孟福生眼下的青黑,以为是这段时间照顾她和阿锦起居造成的,往床里面移了移,拍拍身边的位置:“你再上来睡个回笼觉。”

  孟福生很困很困,大脑皮层又十分活跃,根本睡不着,这种感觉十分难受。

  他脱了外套,躺在许明月身边,呼吸间满是她的味道,抱着她,又满足了。

  七点,各地来的知青们基本上该来的人都来了,临河小学的大门终于打开了,等在校门口稻场上的知青们终于被允许进入学校。住在临河小学宿舍的知青们也都从食堂出来,往二楼的考试教师去,相较于紧张的其它大队知青,已经准备了一两年的她们,比别的大队知青们要从容的多。

  他们都是之前考试没考上教师的人,在临河大队干了一两年的活,皮肤晒的没有刚来时白了,却依然穿着得体,精神饱满。

  再看别的大队的知青看他们时羡慕的眼神,临河大队的知青们吃着红薯,下巴都不由太高了几分,尤其是当初同样被分配到五公山公社山里的知青们,心中更是庆幸。

  虽说他们当初被拉到山上的采石场干了两三月的苦力,现在想来,只要能留在临河大队,干一年苦力他们都愿意!

  张医生也准时喊醒了白杏,带着她刷牙、洗脸、梳头、吃早饭,送她去学校考试,等她到了学校,校门口已经没了人,等待在这里的知青们已经全部进了考场。

  哪怕上次报名时已经来过临河小学,再一次进入临河小学,他们依然被山里和山外的差距之大所惊到。

  明明是同一个地方,离的也不远,临河大队同样与外界隔着一条大河,可临河大队的精神外貌和山里,完全就像是两个世界。

  这里有学校,开阔,人的精神头都是积极向上的,山里面则是封闭、落后、愚昧、封建,还很危险。

  白杏来到校门口已经没人,只有一辆停在校门口门卫室边上锁好的自行车。

  是叶冰澜的。

  和刚来这边插队时,穿着光鲜,皮肤白皙,明媚夺目不同,经过一年的下乡生活,如今的她已经学会用暗色粉底液藏起自己的美貌,变得泯然于众人。

  对于她越来越黑,相貌越来越不如刚来时的模样,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一个双抢下去,不黑才是怪事!

  她同样是一早就来了临河大队,等在学校外面,却没有引起任何的注意。

  白杏此时对外界的感知很低,被张医生扶着进了考场,因为她穿着许明月前世那宽阔肥大的羽绒服,将她隆起的肚子都遮盖了些,看着并不很明显了。

  已经等在教室外边的许红荷看到她过来,也没有露出丝毫的异常,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打招呼说:“来了?进去坐着吧,不着急啊,考试八点才开始!”

  她是看到那么多人站在学校门外,河风又冷的很,有些人身上还没有合适的棉袄御寒,这才把人都提前放了进来。

  此时的白杏短头发,穿着干净肥大的羽绒服,看上去虽有点胆小和畏缩,但并没有人察觉出有什么不对。

  许红荷让她去教室后面去坐了。

  白杏则自己紧张的往窗户外面看。

  临河小学的窗户大,是玻璃的,因为河风的存在,此时的窗户基本上全都被关上了。

  张医生就站在走廊朝她安抚地笑了笑,留在这里没有急着回荒山。

  白杏的情况很不好,七八个月大,要是有什么事,随时可能生,现在许明月不需要她照顾,她在临河大队也没有什么其它的事,就留在这里看顾白杏。

  等张医生和白杏走后,孟福生才又抱着许明月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浅眠状态。

  此时日光已经透过恍惚照射进房间,许明月自然也看到了孟福生眼下的青黑,本来她这个时间该起床的,怕自己一动,孟福生就醒了,就闭上眼睛也跟着睡,本来只是想小米一会儿,谁知道眼睛闭上没三分钟,就又沉沉睡去。

  一直到日上三竿,许明月是被饿醒的。

  她一动,孟福生便也跟着醒过来,伸手拿了下放在床头柜上的手表,一看已经九点多,有些懊恼地起身:“你饿了吧,你别起床了,我去给你端过来。”

  许明月见他看时间,睁着还不算清醒的双眼问他:“几点了,考试开始了吗?”她掀开被子起床:“躺不住了,我起床洗漱。”

  主要也是憋不住了。

  等她梳洗完毕,孟福生已经将早饭已经盛好放在客厅的桌上,是他一大早就一起来煨好的骨头汤面。

  家里没有外人,只有夫妻两人坐在饭桌前吃早饭,孟福生觉得空气都清新了。

  吃完早饭许明月要去学校看看,他也不放心许明月一个人在家,送她去了临河小学,他自己则去了大队部,叫人去万家村木匠家,让木匠赶紧把剩下的板凳、桌子、木盆、炕柜都送来,又派了人去炭山买铁锅。

  孟福生还想叫人去邻市买砂锅和水缸,但此时竹子河河水的水位还没涨上来,划个三人小船去蒲河口还勉强可以,去邻市的话就很麻烦了,很多河滩都是淤泥,没法上岸,要是买了砂锅和水缸,肯定是要挑上船的,就没法弄。

  这也难不倒孟福生,许明月刚来时,就去邻市买了很多水缸和砂锅在家,孟福生实在受不了白杏再继续在这里住下去,自己去地下室收拾了一个东西装的不多的大水缸出来,用绳子绑在大水缸的四周,利用滑轮,独自将大水缸给搬了上来,再叫了许凤发来帮他一起,将大水缸,砂锅,抬到了知青点的厨房。 。

  做完了这些,他才去临河小学去找许明月。

  许明月来学校只是看了眼,张医生在楼上看到许明月,朝许明月挥手打招呼。

  许明月上去看了眼两个考场正在考试的考生,低声问张医生:“没出什么事吧?”

  “你放心,我看着呢。”张医生身体虽然疲累,精神头却很好,有了事情做,就不像过去,情绪总沉浸在悲伤的回忆中难以释怀。

  “你早饭吃了吗?没吃的话厨房还有排骨煨在那儿,你煮碗面吃。”

  张医生伸手将许明月耳边的碎发给她理了理,想到孟福生,她不由噗嗤笑道:“吃了,你家那位这一点还算大方,不护食。”

  许明月一听就知道应该是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只为孟福生辩解:“他没坏心,您多担待。”

  张医生叹息道:“是我们这些人多亏你照拂,你和小孟多担待了才是。”

  许明月有手表,看了眼时间快十点了,估摸着考试也快结束了。

  她不知道这些知青来之前吃过早饭没有,不过从临河大队回去有不少的路要走,她和张医生招呼了一声,就去校长室,和老校长说让食堂多备些饭食,别让这些知青空着肚子回去的事。

  老校长不太乐意给外人吃他们临河大队的米饭,但许明月开口了,老校长虽嘴巴上不乐意,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去了食堂,跟灶房负责做饭的大娘吩咐了这事。

  对大娘们来说,不过是多洗两筐红薯,在大锅里多加几碗糠米的事。

  考试时间两个小时,从八点到十点,很多山里的知青起的太早,来不及做早饭,都是昨晚就留了一根红薯,早上垫吧了一下,一场考试结束,很多人的肚子就已经咕咕的唱起了空城计。

  许红荷并不是监考老师,听到许明月吩咐说让食堂给这些来考试的知青们也准备了午饭,眼看着考试时间快结束,她也赶忙去将两个监考老师叫出来,说了此事。

  等考试一结束,监考老师一边喊着时间到了,一边收卷子,一边通知来考试的知青们:“学校食堂给你们准备了午饭,要在临河小学吃午饭的人,请有序的下楼,去食堂等餐!”

第323章 和此时大山里面大多数……

  和此时大山里面大多数都是一日两顿不同, 临河大队这边自三年干旱期后,都是一日三顿了,从刚开始的早晚两顿稀的, 中午一顿干的,到现在各家的伙食越来越好, 有时候早餐他们自家都还能摊个麦饼或韭菜饼吃。

  听到临河小学居然给他们准备了午饭, 好多知青都有些恍惚, 他们好似好久都没有听到过午饭这个词了,明明才过去了一两年,他却仿佛已经过了好久, 久到若不是他们还看书识字,还记得他们的原生家庭,他们都快忘了他们是从哪里来, 仿佛本该就生活在那茫茫无际的大山里面。

  食堂的几个大娘大婶每天就做食堂的活儿,有人负责洗菜, 有人负责洗碗打扫卫生,有人专门负责灶上的活儿。

  她们从早忙到晚, 此时午饭已经在大米桶里蒸上了。

  是的,蒸饭,不是煮饭, 学校现在四百多孩子, 光是两口大锅, 根本做不了那么多人的饭, 只能用大木桶来蒸,木桶里面放上米,盖上木盖,放在大铁锅上, 开盖蒸,蒸完一锅,换上装好米的木桶,再蒸第二锅,通常要蒸四锅,才够学校里孩子们吃。

  这样的大木桶蒸出来的米饭放的米多,需要时间长,她们一般从九点半就开始蒸,到十点半差不多就能蒸熟一锅,再放入第二锅木桶蒸饭,到十一点半,学生下课,正好可以来食堂是午饭。

  也正是在临河大队这种一日三餐的投喂下,去年很多学生在临河大队只待了一年,身高就库库往上涨,有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还没来月经的,在营养逐渐跟上之后,也逐渐都来了。

  来了月经,在当地很多人眼中,她们就算是‘成年’了,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

  知青们本来都还坐在座位上,皱着眉思索着卷子上的题目,想能迟一秒交卷就迟一秒交卷,可听到许红荷的话,看到其他人都陆续交卷,肚子已然饿的咕咕叫的他们,也怕迟一点交卷,饭就没了,他们有些人没吃早饭,饿的头晕眼花,根本没有思考问题的能力,卷子上很多题目已经不会,只能瞎写,尤其是看到周围有人的卷子写的密密麻麻,心里更是紧张不已。

  临河、建设、和平这三个早有准备的大队的知青,看到与去年前年完全不同的试卷,也有些抓瞎,这次的考试试卷,是几个知青老师们共同商议出的题目,每个老师都出了一题,这也导致,这次的考试题,和前两届都不一样,前两届试卷上的考题,大多数都是从本地的教材中选的,这一次的试卷,只有半数是出自本地教材,还有一半出自天南地北,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北方不同的城市,遇到教材一样的还好,若是遇到教材不同的地区,有些题目就难了。

  好在他们毕竟都复习了一到两年,相比大山里出来的五公山公社的知青们,好了不是一星半点,至少本地题,《革命的接班人》上的题,都能答的出来。

  交完卷子的他们大多数人内心都忐忑不已,对自己的考试结果没有太多信心,只能懊恼的跟着人群下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2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4/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