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287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许金虎其实一直担心他自己也会被清算,可上面好像就这么忘了他,让他在吴城公安局局长的位置上待的稳稳的,好似没有他这个人一般。

  许金虎和江天旺对孟福生倒是没啥好说的,主要是对许明月和阿锦说:“要是京城待不下去,就回来,家乡永远都有你们的位置!”

  在江天旺看来,等许明月大学读完了,以她大学生的身份,随便在吴城给她安排一个位置,都轻轻松松。

  许金虎离开前对许明月说:“也是将近四十岁的人了,做事心里也要有数,男人什么的不重要,以你的品貌,想找什么样的男的没有?”

  说着还瞥了孟福生一眼。

  这是他的心里话,在他看来,只要许明月掌握了权势,别说孟福生这样一个曾经瘸了腿的男人,二十岁的男的,只要她愿意,她照样娶的到!

  想到这里,他不禁搓了搓自己的老脸。

  他过了五十岁后,人就肉眼可见的变老,现在头发都白了一半了,可许明月同样人近四十,却仿佛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似的,人丝毫不见沧桑模样,精气神都年轻的吓人,他小闺女许红荷这几年脸上都开始有岁月的痕迹了,许明月却好似没有多少变化。

  许明月哭笑不得,对于江老安排的事,她又不能和许金虎和江天旺他们说,只笑着说:“二叔,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以后你就知道了。”

  许明月她们离开的那天许金虎和江天旺他们并没有回来送行了,一来他们本身就事务繁忙,二来吴城至今依然没有通火车,许明月她们去京城,是做邻市的火车,他们只越好,将来多写信,多电话联系。

  许明月她们的录取通知书本来就到的晚,本地到京城坐绿皮火车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她们本就在二月下旬才收到的录取通知书,距离开学时间也没多少天了。

  临走前,许明月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首先就是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大河以南各个大队的干部们,来她家,恭贺她也好,叙旧情也罢。

  还有赵春华和马秀梅夫妻俩,高顺和吴二姐夫妻俩,她们都来向许明月道别。

  许明月也有一些事情要安排。

  首先便是她在荒山的房子,房子肯定要住人的,不然再好的房子,过个两三年,就荒废了。

  这时候没有什么避孕措施,这几年赵红莲和闫春香又分别生了个小女儿,闫春香也有了两个儿子,两人分别有二子二女和一女三子。

  随着许爱国和许爱党的逐渐长大,他们原本还算宽敞的屋子,也逐渐显得狭小而局促起来。

  许明月便想让许凤台和许凤发夫妻在自己一家离开后,帮着看一下屋子。

  “阿锦的房间就继续让小雨和贵芳住着,要是以后贵芳的弟弟妹妹来临河上学,就让他们也祝过来,女孩子就住阿锦房间,男孩子就住到堂屋后面的小房间。”她说:“要是你们的房子不够住,家里姑娘们也可以搬到我和福生的房间来住,就是东西小心点,别弄坏了。”

  这些老房子今后肯定还是要拆的,她现在不在水埠公社当书记了,但公社当初分给她的房子,还在给她留着,过年她和孟福生、阿锦、阿瑟还想回来的话,还可以住在公社分的房子里。

  现在公社的房子,有许凤莲一家在帮她看着。

  许凤莲现在也有两子一女,眼看着公社的房子不够住,她以后要是让自己的孩子住在她公社分的房子里,她也无所谓的。

  她未来的世界肯定是不在这里了。

  对于许明月将要离开,最惶恐不安的是赵贵芳。

  这里是干妈的家,她才能住在这里,要是干妈不在这里了,她又有什么理由还住在这里呢?

  许明月却只是摸摸她的头,让她安心的在这住着:“你好好念书,好好学习,将来也考到京城去,来姑姑家里玩,姑姑永远欢迎你,知道吗?”

  赵贵芳并不知道她对许明月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有些茫然的点头,记住了许明月的话。

  许明月又去陪老太太说了几句话。

  老太太老的躺在床上,行动已经不太方便了,知道大女儿考上了大学,也只是言语不清的用她浑浊的眼睛看着许明月,点头说:“好,好,好孩子,你和姑爷好好过日子。”

  她还想下床,可她现在的行动已经十分迟缓,被赵红莲按在床上劝着:“老太太,现在天冷,你别冻感冒了,不用起床的,你好好躺着休息!”

  老太太晚年是靠赵红莲这个儿媳妇照顾的,她和大儿媳妇相处的好,也十分听赵红莲的话,闻言点头,用她牙齿都快掉光的嘴巴,语言不清地说着:“好,好。”

  赵红莲怕她担心老太太,笑容爽朗地对许明月说:“大姑姐你放心的去上学,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会照顾好老太太的!”

  年龄正值比狗都嫌的许爱党也在人群外大声地说:“大姑姑你放心,我也会照顾好阿奶的!”

  躺在床上已经有些糊涂的老太太,听到许爱党喊‘阿奶’,又要坐起来,嘴里念叨着:“哪个喊我啊?是不是爱党啊?”

  许爱党忙跑回老太太房间门口,朝里面大声回:“阿奶哎!没人喊你哦,我在跟大姑姑说话!”

  已然是满头银丝的老太太又点点头,躺回温热的炕上,点点头:“哦,哦!”

  许明月又将家里的被子、被套、衣服等物,能送的,都送了,大多数都是给了许凤台和许凤发家,少部分留给了学校里穿不上衣服的穷苦孩子们,给学校的,大部分都是阿锦和阿瑟穿小的旧衣服旧鞋子。

  临走前,她又给老太太留了钱。

  老太太不收,她耳朵也不太好使了,许明月就在她耳边大声喊着:“你手里留点钱,想吃啥就买些吃的,想喝啥就买点喝的,喜欢哪个孙子孙女,过年了就给他们塞的压岁钱都行,老太太,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老太太人老了,却还算不得太糊涂,点头说:“有钱,我有钱,你兄弟给我钱,你嫂子和春香也给我钱,你和小莲也给我钱,好孩子,我有钱,你不用给我钱,你自己拿去用!”

  许明月又给许小雨和赵贵芳一人留了十块钱备用。

  她看许小雨,有时候就像是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对她虽不如对阿锦那样无微不至,但这么多年,也没有把她当做外人,道:“要是能考上京城的大学,就考京城的大学,要是考不上京城的大学,就上家门口的大学也是一样,要是想我和阿锦了,以后去京城找我们也是一样!”

  许小雨就哭着点头。

  连她自己都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哭。

  许小雨比阿锦小三岁,虚岁才十六岁,周岁都不到十五岁,她又不是那种顶聪明的姑娘,也不像阿锦,前世就已经在很好的私立小学读过书,两三岁就开始学英语,她所在的私立小学也是有英语课和私教课的,所以基础打的很牢固,来到这个世界后,哪怕同样是孩子,可有基础的八岁孩子的起点,和真正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孩子的学习起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是许小雨报考的是本地的中等师范院校,以她的成绩就被录取了,可她打从内心里就不想和阿锦分开,到哪儿都想跟着大姑姑和阿锦,所以在知晓大姑姑和阿锦都报了京城的大学后,她也报了京城的学校。

  结果自然是落榜了。

  这在许明月夫妻俩眼里算不得什么,毕竟许小雨年纪算不得大,今年没考上,还有明年,还有后年,哪怕再过两年,她也才十八岁,还是个小孩子呢。

  可许小雨自己却十分伤心。

  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后,许明月一家和楚秀秀、叶冰澜、许金凤、江映荷他们就收拾了行李,离开了她们待了多年的临河大队,来到了邻市坐绿皮火车,去省城的去省城,去京城的去京城。

  许金凤和江映荷她们考的大学虽在省城,离的近一些,但她们开学要早几天,刚好和许明月她们一起出发去邻市。

  光是送他们的人,就坐了一条船。

  许凤台一家和许凤发都来送了。

  许爱国和许爱党两人因为要上学,闫春香也要留在学校,他们并没有来送。

  临河小学因为去年年底的高考,走了一半的知青老师,和毕业了好些个考上了大学的学生,闫春香现在在学校根本走不开。

  这时候也看出来,当初给学校招老师时,固定的招一半知青老师和一半本地老师的重要性了,不然知青老师们走了,临河中学和临河小学就要停摆了。

  由于每年都在招收老师,最开始几年招进来的老师们,也没有停止过学习,虽还比不得城里来的知青老师们,可教小学是不成问题的,而这几年学完了初高中课程的新的学生,和这些年不断的学习,从中脱颖而出的部分老师,也逐渐适应了初中教学。

  至于临河高中,临河一直没有高中,只是这时代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而外面的世界因为这十年混乱,基本上没有交过什么实质的文化课,才让临河中学一下子从中脱颖而出,出来了许多的大学生。

  而这样的优势,随着十年浩劫的结束,外面高中课程的恢复,必然不会再有。

  离开的时候,许明月和阿锦的心情是欢快的。

  如今不论是爷爷一家、奶奶一家、小爷爷一家、小姑奶奶一家的命运基本都改变了,他们的日子过的很好,她也就不必一直守在这里,她和阿锦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她离开的时候,心情是轻松的。

  阿锦也是雀跃的,和刚穿到这个世界时,阿锦一直以为她们只是回到乡下老家了,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知道啥叫穿越,以为还能回到城里见她曾经的同学和好朋友们,也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的长大了,现在的阿锦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可她的内心里,还是觉得,自己只要回到城里了,就能看到自己曾经的学校,自己曾经的家,自己曾经熟悉的环境。

  哪怕过去老师同学们的面容已经模糊了,可有时候,许明月问她,“你还记得李老师吗?”

  阿锦还是点头:“记得!我还记得雯雯教练,还记得笙笙和心蓝。”

  笙笙和心蓝是她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玩到大的好朋友。

  反而是她班里的小学同学们,很多人的名字她已经记不清了,刚开始许明月还能说出她班里一些同学的名字,时间长了,连许明月也想不起来她那些同学的名字了。

  许凤台夫妻和许凤发他们的心情也是欢快的,在他们看来,送许明月母女去读大学,那是天大的好事,又不是不回来了,有什么好伤感的。

  反倒是许凤莲和许小雨,最是不舍,哭的比依萍送别何书桓他们上战场那天还凄惨。

  许凤莲是明白,和阿姐的这一次分别,将来可能一年都见不到几次面了。

  所以火车还没开动呢,她眼眶就红了,随着火车越走越远,她的眼泪也越落越凶。

  许小雨也一样,她舍不得大姑姑是一方面,更舍不得是阿锦。

  她从有记忆起,是阿锦姐姐抱她,带她玩,去哪儿都带着她,她从小跟在阿锦姐姐的屁股后面长大,两人通吃同住同睡,在心中,阿锦在比她亲姐姐都要亲。

  她长这么大都没有和阿锦分开过,现在姑姑一家突然要离开这里,去京城了,许小雨又是不舍又是惶恐。

  火车都走老远了,阿锦还在窗户那里朝她们挥手,声音欢快的喊:“小姨,小雨,我等你们来京城找我玩!”

  许小雨泪眼朦胧中,都能看到她没心没肺的阿锦姐姐龇着的雪白的大牙和灿烂阳光的笑脸,不由又无语地噗嗤一声笑出来。

  看的赵红莲十分无语。

  赵红莲本就不是喜欢哭哭啼啼的性子,这些年作为家中长媳,工作中的干部骨干,越发的爽快干练了,看大女儿哭成这样,不太理解地说:“你大姑姑和你阿锦阿姊是出去上大学,又不是不回来了?你要真想她们,就好好念书,也考去京城不就行了?哭什么?”

  她拿了手帕给许小雨擦脸。

  许小雨回到荒山,看到空荡荡的,没有了阿锦的屋子,心就像跟着空了一样,坐在炕上,难以适应。

  坐在火车上的阿锦,已经结识了新朋友,还是和她们一样回城上学的知青们,她是个社牛,没一会儿就火车上的人混熟了,还带头唱起了《打靶归来》,然后是一首接着一首的红色歌曲,火车上响起了回城知青们欢快又响亮的歌声。

  她是个精力十分充沛的人,三天三夜的火车,饶是体力强悍如许明月,都是一坐一个不吱声,和阿瑟两人累的神情蔫搭搭的,整个人靠在孟福生身上,一句话不想多说。

  楚秀秀也一样,作为一个性格安静且内敛的人,她看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从这个车厢蹿到那个车厢,三天时间,几乎将整个火车上的年轻人的姓名、爱好、哪个学校、地址,全都摸的清清楚楚,还交换了联系方式,约着将来一起去京城找她玩,要相互联系,并且来告诉许明月,她又交到了很多好朋友的阿锦,跟看外星人一样。

  她有些难以置信和难以理解的问坐在她对面的许明月:“许书记,她一直这样吗?”

  许明月却是目光宠溺又欣赏的看着仿佛丝毫不觉得累,还高高兴兴的阿锦,笑着点头说:“她从小就这样。”

第379章 途中不断的有人下车,……

  途中不断的有人下车, 也不断的有人上车。

  和她们一起上车的许金凤、江映荷三人在省城站的时候就下车了,留到最后的,就只剩下许明月一家和楚秀秀、叶冰澜几人。

  叶冰澜的父母已经率先回了城, 回城后就处理她家遗留下来的财产问题,一些祖产都拿了回来, 叶冰澜下车时, 他们就提前来到了火车站来接她, 她便没有和许明月她们一起,自己和终于团圆的父母回了家。

  过来接许明月他们的依然是上次来过临河大队一次的范智博。

  范智博早就等在火车站外面,看到孟福生一家, 还装作一副慵懒的样子,张开了双臂狠狠抱了抱终于回城的孟福生,在他后背上锤了锤, 然后弯腰,将阿瑟一把抱了起来:“哟, 阿瑟!”

  他目光这才转向许明月和阿锦,“嫂子!”然后才眼睛一亮的对阿锦说:“你是阿锦吧?上次来没见着你, 来来来,这是送你的见面礼!”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绣工精湛的荷包来,递给阿锦。

  阿锦看了一眼孟福生和许明月, 在他们含笑点头中, 接下了范智博送给她的荷包, 里面是一块坚硬的东西, 阿锦打开荷包一看,是一块造型精美触手生温的白玉。

  她对这个东西不懂。

  她对玉石的理解,还停留在小时候,她妈妈去灵隐寺, 给她请的护身符玉佩和她在小卖部买的五块钱一串的手串。

  “谢谢叔叔!”阿锦是毫不认生。

  这一声‘叔叔’把范智博给喊的,“哎!大侄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2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7/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