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赵红莲也随着跟着她姑姑进了大食堂当厨娘,也迅速的融入了村子和许家。

  赵红莲当了厨娘后,对许家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她给许家人打饭时,哪怕同样是满满一碗粥,许家几兄妹碗里的鱼片就是能多一些,把许凤莲、许凤发激动的满口嫂子,亲热的不得了,也让赵红莲也高兴的喜笑颜开,迅速的融入进了许家。

  许明月和小阿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蚊香点上。

  这蚊香还是她自己做的,用艾草和满地都是的辣蓼草。

  原本她还觉得她的帐篷没啥用,可到了夏天,她的帐篷真是救了大命了。

  要说她们住在荒山,有千般好,只有一点不好,蚊子实在太多了!

  荒山后面是溪流,前面是田沟,靠马路方向是大水沟!

  三面都是水!全是蚊子聚集地!

  夏天蚊子多到简直能把人抬起来!

  偏偏小阿锦又是极招蚊子的类型,一不留神,胳膊上,腿上,就都是大蚊子包,还是那种特别毒的花蚊子。

  今年一直不下雨,荒山又闷热,晚上睡觉要是不开窗,简直能热死,开窗了蚊子又多到能把人抬走。

  关着房门点蚊香睡就更不行,蚊香里面的辣蓼草的味道又辣又呛,呛的小阿锦直流眼泪不说,还咳嗽。

  小阿锦又是不能热的体质,一热就浑身长湿疹,没空调、没电扇,晚上关门睡觉,热的她整晚上都睡不好,满炕爬的打滚,想找块凉快地,她行李箱中有那种手拿的充电小电扇,充满电大概能吹两个小时,但是风很小,她就对着小阿锦的脸吹,还是不行,头上全是汗。

  许明月半个晚上都在手动给她扇风。

  每当这个时候,她都内心感慨,她对小阿锦可真是真爱啊,她这辈子都没为别人这样打扇过,她对自己爸妈都没有这样过。

  她自己都热的不行呢!

  小阿锦真是把许明月折腾的没办法,就把帐篷上面的纱窗都拆下来,将家里所有窗户都钉上纱窗,又在两个房门和大门上,都缝了两个纱窗门,白天院子里的各个角落,都点上蚊香,尤其是厕所那块地方,这才让小阿锦稍微好点,没再被蚊子咬的满身包,哭着喊痒。

  许明月做了蚊香后,还给许凤台那边送了很多去,包括大队长家和许凤翔、许凤起家。

  大队长没想到许明月居然还会做蚊香,得了许明月做的蚊香后,就对她更好了。

  蚊香的材料在农村遍地都是,在供销社也不值什么钱,问题就在于,他们想买蚊香没有票,自己也不会做。

  村里人得知许明月会做蚊香后,很多人想过来跟许明月讨要蚊香,她们也不白讨要,会带一些河里摘的菱角、莲蓬过来给小阿锦当零食,不值什么钱,就是个心意。

  许明月也不拒绝,只要是来开口的,语气不那么理所当然的,她也都会给一些。

  原本这事只在许家村三房传开,可不知道怎么,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许明月会做蚊香,从她那里能换到蚊香,就都来找她换。

  蚊子困扰的不只是许明月一家,那是整个临河大队都深受困扰,大队书记和大队长这些能拿工资的人还好些,毕竟有票,能去供销社买一些东西,平时村里人面对蚊子,真的就靠拍!

  晚上热的受不了怎么办?就搬着凉床,来屋子外面睡,第二天起来,就全身包!

  许明月本来做的蚊香数量,就只够她和许凤台家加上大队长家,能用一个夏天的,虽然多做了些,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讨要,跟大家说蚊香没了,要再做一批后,村里人恨不能代替她上工,让她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蚊香。

  实在是许明月的工作,他们代替不了。

  于是,许明月每天早一点上工,晚一点的上工,都没人会说什么,都想让她多一点时间去把蚊香做出来。

  有舍不得用菱角、莲蓬来兑换蚊香的人家,就问许明月还需要什么。

  许明月想到今年开春没下雨,她怕太干了移栽荆棘丛种不活,就一直没在院墙边种荆棘藤和枸杞树,就说:“拿山上的荆棘丛、金银花、月季花、刺梅来换都行,我院墙一周都还没种荆棘丛呢!要是有桃树、杏树、柿子树、板栗树的,我也要!”

  这些全都是田间地头,山里随处可见的玩意儿,不要钱,拿个铁锹就能去挖。

  一时间,许明月家门口堆满了各种荆棘丛,还有干活爽利的人家,直接就帮她在院墙外面把荆棘丛给种上了。

  现在荒山大水沟里全是河水,也不怕没有水种不活,种完直接从大水沟里舀水泼上去就行。

  很快,她家院墙外面,就全是荆棘丛,由于送来的荆棘丛太多,原本许明月只打算围着院墙种一圈就行的,结果愣是种了两三圈,等闲有人敢爬许明月家的院墙,根本不可能!

  穿不过去,根本穿不过去!

  这事不知道怎么被江家村的人也知道了,江家村也缺蚊香啊!

  大队书记听说了这事,就过来对许明月说:“你入党申请书已经交上去了,估计过段时间就有结果,一般要考察半年到两年时间,你别急,肯定有结果的。”给许明月吃了颗定心丸后,又问她:“听说你会做蚊香?还有没有多的?要是有多的,有多少,我们村的人都想拿东西来跟你换,我听说你缺荆棘丛是不是?”

  已经不缺荆棘丛的许明月:……

  可江家村的人才不管你缺不缺荆棘丛,你缺也得缺,不缺也得缺,到了荒山,见许明月院墙外面的防火带和防盗带上,已经种满了三层荆棘丛,他们就去山上挖更大的荆棘丛,往她院墙周围的荒山上种,那真是里三层,外三层,除了给许明月在大门口留了条路,真的是把她这荒山小院围的跟个铁通一般!

  她要的桃树、柿子树、板栗树、桑葚苗等果树,也全都被他们送了来,种到了院子里。

  听说许明月连河沟旁满地都是的‘小辣椒’藤都要,更是挖了好多,种在了许明月院墙的里面,沿着院墙,前院墙边种满了枸杞树,后面墙边种满了月季、蔷薇、刺梅。

  刺梅树全是山上现成的生长了多年的,一颗刺玫树的藤蔓起码三米多长,直接搭在院墙上,密密麻麻爬了满墙,谁要不长眼摸上去,准能扎的你怀疑人生。

  一时间,许明月的院子生机勃勃,安全等级直线上升。

  许多过来亲自摘种了荆棘丛和荆棘藤的人,看到许明月家周围重重叠叠的荆棘大军,也不禁感慨:“这谁要是不长眼,晚上跑来荒山……”

  “野猪都不敢来,野猪来了都得刮下来一层皮!”

  “这谁能穿的过去?”

  “别说爬院墙呢,到了荒山能全须全尾离开荒山,我都服他!”他们看着院墙方圆二三十米都种满的荆棘丛说。

  就连来到临河大队,一直都没怎么和人说过话的技术员孟福生,都拎着两株金银花一瘸一拐的来到荒山,跟许明月换蚊香。

  再冰冷阴郁的气场,都抵挡不住临河大队的蚊子。

第49章 别人从许明月这里兑换蚊……

  别人从许明月这里兑换蚊香, 都是从山上挖荆棘丛或小树苗,孟福生因为伤了一条腿,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 腿部使不上力气,山路难走, 他每日跟着村民去山脚下, 指导他们种植粮食, 走路都困难,更别说去山上挖什么荆棘丛了。

  许家村的山还处于完全没有被开发的原始的状态,完全不是他现在能上去的, 即使是他腿脚完好,这里野生的荆棘丛,也不是他一个外乡人可以对付的。

  野生荆棘丛的利刺比他见过的任何荆棘的刺都要长, 又硬又锋锐,能扎破野猪皮的那种, 又是成群成群的出现,本地人想挖荆棘丛都不容易。

  没办法上山, 他就只能在荒山与溪流之间找到几株盛开的正香的金银花,用傍晚下工后大家送到大队部的铁锹,一点一点的挖, 因为腿使不上力, 他纯靠手两只手的力气, 一直挖到天黑, 才挖了这么两株金银花,好在他做事细致,将金银花的藤蔓一起细细的收了,拎着来到荒山。

  他是利用从大食堂回来之后的时间去挖的, 别人家这个时间段,要么在河沟里洗澡,要么在池塘里洗澡,等他沿着荒山与溪流之间的深沟,爬上荒山,天已经黑透了。

  他是没有夜盲症的,就着刚入夜的星光和月光,慢慢的从溪沟里爬上荒山。

  深深的溪沟,遮挡住了他走近荒山的身影。

  这也是他特意选的时间段。

  他虽来到临河大队不久,因听不懂临河大队的土话,不知道许明月的身份,以及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但他有眼睛看,会观察。

  他下工回江家村大队部的路程,和许明月回荒山的路,有大部分都是重合的,知道她是孤儿寡母两个人住在荒山。

  这种情况无外乎要么是村里死了丈夫的寡妇,要么是其它什么原因寡居于此,不论什么情况,不论是在哪里,她们的这种情况,都不适合有男人去打扰,会给她带来不好的麻烦。

  让孟福生高看临河大队一眼的是,临河大队愿意接纳一个寡居的女人当大队部的记工员。

  哪怕京城和外界很多地方,都已经是在喊着‘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实际上在农村,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从水埠公社下面十五个生产大队,没有一个大队书记和大队长,是由女人担任,就可见一斑。

  以临河大队举例,整个临河大队,真正算得上‘干部’这一层的,目前一个女人都没有,包括管理着大队食堂的大队长媳妇,也不是干部。

  这个时代的‘干部’是分级的,从30级开始,到最高的一级,像村里的各个小队长就属于最低等30级干部,大队会计29级,大队长28级,大队书记是27级干部。

  许明月说是大队‘干部’,实际上她是没有进入‘干部’等级,是没有工资的,只有公分。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年代,农村女性在‘干部’里面的比例有多低。

  许明月一个寡居女性,能够进入到大队部,有个不用干繁重农活的工作,在这个年代也是非常难得的。

  此时他还不知道,就临河大队挖河沟引水、圈河滩为良田的方案,都是出自许明月之手。

  他只知道,许明月身份敏感,为了避免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最好不要让临河大队的人看到他来过荒山。

  已经见识过人性的至暗面的他,半点都不怀疑,人性的黑暗,可以黑暗到何种程度。

  此时,许凤台他们都在荒山上开小灶。

  这段时间到了长豆角和葫芦、扁豆之类得农作物疯狂生长的时节,大食堂内也终于从顿顿荷叶粥,换成了长豇豆粥,水煮葫芦,水煮扁豆之类。

  因为没有铁锅,大食堂的饭食一律都是水煮出来的,又没有一滴油,虽填了肚子,但真不好吃。

  实际上许明月这里给他们做的也是这些食材,她每天去河滩上,早晚都用车子后备箱,从河滩带上一后备箱的河土回来,从后院开始填,到前院的墙角,现在逐渐将整个院子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肥沃的河土。

  许家村因为挖通了大河沟,山脚下取水不便,农作物收成不如往年,但许明月的荒山却是不缺水的

  春天不忙的时候,许明月就叫许凤台帮她在院子里种了青椒、茄子、豆角、黄瓜、丝瓜之类的农村常见的蔬菜,尤其是黄瓜和丝瓜,种在那里,和村里让它们野蛮生长不同,许明月会很仔细的给它们搭上架子,将藤蔓迁到架子上,之后完全不用管,它们自己就会结出许多丝瓜、黄瓜,开出的花还漂亮的很,各种蔬菜结了一茬又一茬,根本吃不完。

  许明月今天给他们做的就是擂椒茄子烧豆角、凉拌黄瓜、丝瓜蛋花汤。

  茄子蒸熟,辣椒烤成虎皮状,豆角过油炸一下,再将它们撕成条状,撒上姜蒜末、小米辣,倒上提前调好的料汁拌在一起,香的嘞!

  可惜没有皮蛋,不然放些皮蛋擂在一起,更香。

  这回许明月没有再放肉片,连猪油都没放,只用烧热的花生油浇在姜蒜末和干辣椒上,激发出姜蒜末的香味,再放点辣椒油。

  看着清淡,偏偏是有油水的。

  黑暗中,许凤台他们看不见,只觉得同样是豆角、茄子、黄瓜,妹妹烧出来的简直好吃到让人停不下来,和大食堂煮出来的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两种食材!

  没有铁锅,荒山的食材几乎全都是炖煮蒸为主。

  许凤台、许凤莲、许凤发他们每人都能干下小半盆。

  知道他们能吃,加上最近院子里结的黄瓜、豆角实在太多了,她车里也有很多,所以她每次都用搪瓷盆来装,一拌就拌一大盆,黄瓜和丝瓜汤,就用她从陶瓷厂买的陶盆来装。

  许家一家子都窝在许明月屋后的厨房里,捧着各自的大陶碗吃的喷香的时,突然听到前院传来敲门声。

  许明月几人都默默对视一眼,放下了筷子。

  村里人都知道许明月身份敏感,加上荒山有鬼的传言,即使是来换蚊香,也都是村里妇人白天来,到现在没有遇到一个这么晚来的。

  许明月就拿起厨房的粗木棍,许凤莲、许凤发看到她动作,也都一人拿了个跟大粗棍子,走到前院来。

  许凤台不舍得擦嘴上的油,用舌头舔了舔,到前院的大门前,问了声:“谁啊?”

  方言的‘谁呀’,和普通话的‘谁呀’,是毫不相干的三个字,甚至都无法用普通话的音翻译出来,孟福生自然是听不懂的,他听到里面是男子的声音,就大大方方的用普通话说:“我是住在大队部的技术员孟福生,过来想换点蚊香。”

  许凤台一听是新来的技术员,就放下了戒备,实在是孟福生看着太瘦,状态太差了,加上他初到临河大队,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他求生欲望低,还有大食堂的饭菜也让他难以下咽的地步,他从来到这里后,就吃不好睡不好,又心中郁郁,整个人状态奇差无比。

  他还瘸了一条腿,别说他是个瘸子了,就是他是个正常人,也不够许明月一脚踢的。

  所以听到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许凤台就确定真是他,全村唯有他是说普通话的。

  他门栓还没打开呢,小阿锦就屁颠屁颠的跑出来,用普通话甜甜的喊孟福生:“大胡子叔叔,是你呀?”

  不怪小阿锦这么热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