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以周在这山呼海啸中振臂高呼。
他的银甲被火光映照出刀锋般的冷芒,介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五官渐渐棱角分明,此时却在这狂欢的气氛中笑得像个孩子。
欢呼过后,常以周一手拎起烤肉,一手端起酒碗,而后像模像样地朝旁边的人一“推”,他笑得露出了一口锃亮的白牙。
“长生你不曾随行出征,但幸而有你统筹,否则弟兄们伤亡必然不小。若非你提醒,我都不知连山坞背后还有黑手……”
他咬牙切齿念了几句“阴险狡诈”、“卑鄙无耻”,又环顾一圈,笑道:“——这一杯,敬咱们算无遗策的军师!”
言罢,将碗中美酒一饮而尽。
并未在飞羽军任职,却因常以周的咨询而多次出谋划策,又因常以周长年累月的宣传而被飞羽军上下认定为军师的越殊:“……”算了。随他们去罢。
“喔!喔!喔!敬军师!!”
众人有样学样,一只只手将酒碗高举,满溢而出的酒水泼洒在地,欢呼宛如浪潮。
一道道热烈的目光落在越殊身上。
越殊随大流地举了举酒碗。
“机缘巧合罢了……”
他淡然的解释被欢呼声淹没。
唯有常以周耳尖,听得一清二楚。他顿时翻了个白眼:“是是是,只是机缘巧合……”
只是恰好下山时遇上他出城剿匪,恰好对被剿对象略有耳闻,恰好也对飞羽军的情况知之甚深,于是就随口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嗯,怎么不算是机缘巧合呢?
酒香与肉香四溢,大家敞开了肚皮。
东倒西歪的人群中,唯越殊一人端坐。夜风拂起他的袖摆,火光映着少年道人清淡的脸。他并不好酒,此时神色仍是清明。
而四周尽是“群魔乱舞”。
越殊身边,人菜瘾大的常以周已是抱着酒坛子“控诉”起来:“嗝——阿父偏心!”
“……二哥十六岁就上了战场,同样的年纪都能担任先锋官了,凭什么我就不行?!”
“不公平,不公平!”他抱着酒坛子大声控诉,就差满地打滚了,“阿父偏心!”
此情此景,令越殊心中生出几分微妙的遗憾。要是能有摄像机记录下来就好了……
平时谁都不能欺负自家“傻儿子”,否则盗匪窝都得捅个窟窿,看笑话的时候也最是起劲,大概这就是朴实无华的友情吧?
此时此刻,一帮士卒看着行军时都得戴上恶鬼面具的统领喝醉了酒像个孩子一般,将平日刻意维持的威严丢了个干干净净,神色古怪。一个个想笑不敢笑。
好在关键时刻,朴实无华的友情终于起了作用。越殊一把按上常以周的肩头,制止了他更进一步的“社死”行为。
他缓缓开口:“今时不同往日。常二哥年少即披挂上阵,固然是一腔英雄气概,亦有常伯父初来乍到,军中需亲信的缘故。”
而今扎根幽州近二十年,常玉山的地位稳如泰山。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肯让幼子继续犯险是人之常情。
越殊并未顾及此中内情是否应当让旁人知晓。事实上,看得分明的人本就不少。而常以周不过是身处局中才糊涂至今罢了。
少年的声音比月色还清冷三分。似一捧凉水拍在常以周脸上,令他瞬间清醒过来。
他抱着酒坛子,一时失声。
“可阿父也不能罔顾我的意愿啊!”常以周委屈又不服,“我都能和二哥打得有来有回了!飞羽军也有严格训练,成日剿匪灭盗,练了三年了,何时才能上战场?”
常以周双目中燃烧着憧憬的火焰。越殊仿佛看见多年前那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仰着脑袋宣布:“——我可是要当大将军的!”
“别急。”一只微凉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常以周听见小伙伴一如既往从容平静的声音,“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而今边境太平,常以忠所掌握的贸易线甚至开辟到了草原上——当然,并不包含违禁品,只是琉璃、瓷器等奢侈之物。不必担心助长突厥实力,反而有腐化其贵族高层之迹。
常以周年方十八,不必太过着急。只*要持续自我提升,时刻做好准备,有朝一日边境燃起战火,自然便是他大显身手之时!
只不过……
越殊注视着这张年轻而雄心勃勃的脸,一个念头浮了出来。
……真有这一日,他或许会后悔也不一定。
乱世建功立业,何如盛世将军卸甲?
十八岁的常以周暂时想不到那么多,满脑子都是冲锋陷阵、追亡逐北的梦想。
他看了一眼越殊,热情地发出邀请:“长生,下回剿匪你不如一道去吧?咱们飞羽军成立三年了,总得齐齐整整一回嘛。”
“不了。”越殊摇头拒绝。
“过几日我便离开幽州。”
“???”常以周尚来不及失望,闻言一双眼睛顿时瞪成了铜铃,“……非走不可?”
越殊微微沉吟。
尽管对云隐山颇有留恋,但有幸得来的第二世,他只想不负此生……更何况,继续按部就班下去,只怕再过三年,直到死劫临头都未必能攒够功德值。
少年道人垂下眼眸,眼底映出一片光幕——
[真名:越殊]
[魂能:7]
[寿数:19]
[功德:4221]
[备注:命运之网即将收缩,时代大势势不可挡。不会有人就此安于现状吧?]
备注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无论是为积攒功德值,还是让第二世的人生不留遗憾,越殊已决心走出去,见识更远处的风景。
于是他答道:“非走不可。”
常以周:“那就去吧!”
他没有挽留。他支持小伙伴行走天下的追求,一如这些年小伙伴支持着他的追求。
飞羽军顺顺当当发展至今,越殊固然不曾直接参与其中,却少不了其规划与建议。
……
清虚道人比常以周更早知道自家徒弟打算离开幽州的消息。
他的反应也更为淡定。
“想当初为师还不及你这般大时,就离家出走,从京师不远千里投奔外祖……”
清虚道人用一副回顾往昔壮举的口吻说罢,便洒脱地挥了挥袖摆:“以你的年纪,是该出去闯一闯,见识见识天下之大了!”
嘴上说得洒脱,待得越殊出发时,清虚道人不仅将观中好手都指派出来与他随行,还额外递给他一个行囊。越殊只粗粗一看,其中信笺便不下二十封。
“咳咳!”清虚道人清了清嗓子,“这些都是为师多年来交的朋友,交情有深有浅,你每至一处,若有事不妨寻他们帮忙。”
担心越殊轻易不肯求人,他甚至提前往四面八方寄出了书信,保证自家徒弟去过的任何一处,只要有他的熟人都能得照应。
而这就不必主动说出来了。
越殊隐隐从清虚道人面上看出了几分心虚,却并未深究,只将行囊收好,认真点头应下了清虚道人的话:“是,师父。”
天光破晓之际,他牵着白霜下了山。
抵达城门时,身后有马嘶声响起。
“长生!”越殊闻声回头,常以周已至近前,“幽州境内,何不让飞羽军送你一程?”
第21章 神医妖道21
◎人世如洪炉,一念济苍生◎
大楚分十三州,郡百五十,县凡一千一百八十。其中凉州、并州、幽州三州之地皆与草原接壤,是异族南侵中原的第一线。
随着突厥崛起,一统草原诸部,而大楚王朝江河日下,边境面临的压力日益上升。
凉州与并州至今仍承受着年年岁岁的战火洗礼。幽州虽另辟蹊径,通过贸易暂时维持和平,但谁知这份和平能维持到几时?
‘一旦某一日战火再燃,眼下这来之不易的安定与繁荣,或许就会毁于一旦……’
天高地远,平坦而宽阔的官道不断向远处延伸。被甩在身后的蓟城成了小小的黑点。
毛发如雪的骏马载着少年道人飞驰在前,他天青色的道袍被风吹得上下翻飞。
目光四顾,越殊突然想道。
无怪乎他会如此想。
而今的幽州早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
短短三年,不说天翻地覆,至少也是日新月异。尤其是蓟县所属的广黎郡。作为州牧府直属治下,繁荣程度堪称幽州之最。
一处处拔地而起的工坊,安置了不知多少无家可归、无田可耕的百姓;一支支受吸引而来的商队,为节省时间物力不惜出钱修路,宽阔平坦的道路令无数人受益;一间间坊区开设的学堂,尽管只传授技术和基础的扫盲,却为所有人破开了一扇窗。
这一切少不了越殊一份功劳。
没有他提供的核心技术,就没有奇珍迭出的工坊与如云而来的商队;若非他慷慨投入的分红,便不存在传授知识的学堂;况且还有逐渐投入使用的种种新式农具……
尽管他自认只是动了动嘴而已。
当白霜飞驰而过,目之所及,山河原野、道路城池,仿佛都印刻着自己在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越殊的心灵不觉变得轻盈。
哪怕只是花了半日工夫搭建好一座积木家园,都足以令人生出发自内心的成就感,何况是三年光阴所雕琢而成的真实地界?
越殊放纵了这份由心而生的喜悦。神色看似与寻常无异,唇角却已轻轻向上扬起。
生而为人,若世间万事万物都无有触动,无喜无悲无怒无憎,岂非与木石无异?
少年道人周身轻快的情绪感染了所有人。最为外放的常以周当即露出灿烂的笑容。
“驾!”他长啸一声,驱策青雷闪电般疾驰,“咱们比一比谁先到下一个县城?”
常以周突发奇想,回身笑道。
“好。”越殊应得利落。
无论是飞羽轻骑,还是随行越殊的四人,都是马上好手,此时不约而同各展所长。
一时间,道路上尘土飞扬。数十骑士竞相追逐,郁郁葱葱的丛林化作他们的画布。
道路一侧,有支起的茶摊。路过的画师见此一幕,思如泉涌,一篇佳作挥笔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