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嬴天尘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47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5:56:41

  ◎人世如洪炉,一念济苍生◎

  辽源县衙。

  原属于县令的宝座换了主人。

  一条身高九尺、燕颔虎须的大汉坐在这里。一眼望去,好似一座巍峨耸立的山。

  室内的空气仿佛受他挤压而变得稀薄,以至于被带到大堂的方先生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默默听完上首这位方天王发出的“招贤令”,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摇头。

  “老夫只是个教书匠,请天王另寻高明。”

  大汉不悦地皱起眉毛,又重重舒展开来。

  想到戏文中看过的桥段,他像模像样起身来到方先生面前,摆出礼贤下士的姿势。

  只是一开口未免“糙”了些:

  “先生是有大学问的读书人,天王军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才,还请万万不要推辞!”

  “这、这……”方先生惊得连退两大步,心说若真在反贼处挂了号,岂非晚节不保?

  身为一名传统文人,他固然看不惯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也同情被敲骨吸髓的百姓,却不代表他能认同暴力反抗的方式。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永远是心怀理想的读书人的第一选择,而非造反作乱。

  他只好含糊其辞地推托起来。

  大汉的眉心再次不耐烦地一跳。他强行按捺下去,扯出个笑容。

  听说越是厉害的读书人越是矜持,天王军首领方鼎决定拿出“三顾茅庐”的耐心:

  “先生不必客气。你我都姓方,指不定百十年前是本家呢!县令都降了,先生何不加入我天王军,咱们共襄那个、盛举?”

  他越是和颜悦色,方先生越是不肯屈就。堂堂读书人岂能与反贼为伍?

  当下作揖道:“老夫只会治学,对行军打仗与治理地方皆一窍不通,天王实在高估我了。”

  言罢,他袖手而立,不吭声了。

  方鼎的脸色难看起来。

  “你这老头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的耐心彻底告罄,笑容逐渐狰狞,“随便到县衙抓个人问问,谁不知你当过州牧府的幕僚?州牧那等大官你能辅佐,看来是嫌弃本王这个粗人啊……”

  尾音犹在堂中飘荡,杀气已从他微眯的双眼中逸散而出。方先生激灵灵打个寒战,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都做了什么。

  ……这可不是从前那些谈不拢就能一拍两散的雇主……他竟然产生了可以讨价还价的假象?真当这位方天王拿不动刀了吗?

  然而,这份醒悟为时已晚。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

  直到被简单粗暴地拖下去,关进县衙大牢里,与昔日的东家辽源县令做了邻居,他依旧百思不得其解,几乎想要以头抢地:

  “???究竟是谁在以讹传讹?老夫真的只是个教书匠,真的当不了幕僚啊……”

  县衙大堂里,方鼎火气未消。

  左右纷纷骂道:“这老小子忒不识趣,竟敢拒绝天王的再三招揽,多半是那狗官死心塌地的狗腿子。什么满腹学问的读书人,我呸,分明是满肚子的男盗女娼!”

  所谓狗官,指的是辽源县令。

  须知辽源县令半夜出逃时带上了全部家当。黄金、珠玉、古董、地契、银票,满满装了两车,另一车则是他最爱的宠妾。

  被他抛弃的城池里,有他的父母妻儿,有惶惶不安的百姓,还有老弱病残的守卒。

  他们面黄肌瘦、衣衫破旧,连兵刃都生了锈。谁又能想象竟然是一县之地的官军?

  辽源县令第一时间逃跑的缘由就在于此。城中守卒的战斗力,谁能比这位常年上下其手、贪墨兵备军饷的辽源县令更清楚?

  哪怕事后被天王军五花大绑扔进县衙大牢,他懊悔的只是自己跑得不够快而已。

  提起辽源县令,众人面上都浮起浓浓的厌恶之色。好色、贪婪、懦弱、无能,如此废物都能忝居县令之位,天王为何不能?

  “我看也不必将那狗官留到明日再杀,不如今日就送他和他的狗腿子一道下去!”有人愤愤然道,“别白白养着费粮食。”

  群情激奋之际,一人匆匆而至。

  “天王,衙门外有人求见。”

  自打攻入辽源城,城中家家户户对他们躲都来不及,竟然还有人主动前来求见?

  方鼎大奇:“什么人?”

  “……是个道士。”传话的手下似乎觉得太过含糊,补充道,“很年轻,很不一般。”

  时间回到十月十八日的夜晚。

  深夜出逃的辽源县令被天王军堵在城外;没能提前离开的方先生在家中心忧如焚;而城西的医馆,则被急促的叩门声敲醒。

  一个脏兮兮的小乞儿叩开了医馆的门。在他背上,是另一个昏睡不醒的小乞儿。

  “小六发烧了,烧得好重……”

  月光映出他惶急的小脸。见到出现在眼前的少年道人,憋在眼眶的泪水终于落下。

  “小道长,求你救救他……”

  片刻之后,医馆敞开的门再度合拢,门口已空无一人。从始至终,仿佛无事发生。

  医馆深处,一豆灯火点燃夜幕。

  有人在灯光下切脉、施针、熬药。

  深夜拜访的小客人乖乖坐在一旁的胡凳上,双眼一眨不眨盯着躺在床上的同伴。

  床是雕花梨木,青色的床帐仿佛雨洗过的天空,与小道长的道袍一般颜色。

  犹记得半个月前第一次在这张床上醒来时,他还傻傻地以为这是死前做的美梦。当时的他一动不敢动,唯恐从梦中苏醒。

  那个时候,小六就坐在如今的他所坐的胡凳上,眼也不眨地看着他。看见他呆呆的以为自己发梦的模样,小六还笑他傻了。

  他这才知道自己没有死。

  也知道是小六将他背到了这间医馆。

  是医馆的主人出手救回了他的性命。

  “小道长是好心人哩,咱们没钱可以干活抵偿……”犹记得当时的小六手舞足蹈,险些从胡凳上摔下去,当场摔个大马趴。

  一只手及时将其稳稳扶住。

  床上的他圆睁着眼睛,看见手的主人,一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小道长。他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气息胜似窗外的月光。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小道长。

  而这是第二次。

  只是如今躺在床上的成了小六,而守在床边的成了他。明月依旧,月下的人依旧。

  城中不知何时起了火光,喊杀声、叫嚷声响彻不休,惶惶不安的百姓都被惊动。隐约能听见有人在喊:“贼军杀来了——”

  附近的左邻右舍一阵骚动。

  不大的医馆中仍是安静如初。

  窗外火光映着月光,窗内一灯如豆。少年道人微微低头,伸手轻轻探上小乞儿的额头。

  而后,他微微一笑:

  “……烧已经退了。”

  床上的孩子醒来时,天已微亮。

  一夜之间,辽源城换了新的主人。

  靠着“杀富户”武装起来的天王军个个精神抖擞,衣甲之完备犹在城内守卒之上。军卒分成一支支小队,接管了一处处街道。

  砰砰砰!

  医馆的门板被大力拍响,隔壁左邻右舍亦是如此,隐约能听见门口传来的喊话声。似乎是天王军军卒在向家家户户“宣旨”。

  ——既然这座城池已经换了主人,方天王成了这里的天,宣的当然是方天王的旨。

  方天王的规矩很简单:只劫富户,不伤小民。百姓只要本本分分、各安其职就好。

  简单的规矩却令百姓们安下心来。他们老老实实接受过盘问,便重新闭紧了家门。

  王阿大主动开了门。

  医馆的旗帜下,他点头哈腰,接受盘问,忙不迭地应下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面上带着些愁苦,看上去再老实巴过不过。

  毫不客气地收下了他主动交的“保护费”,向他“宣旨”的小卒心满意足地走了,临走前难得好心提醒他一句:“……城中戒严,这几天别出来瞎逛,尤其是晚上!”

  王阿大连连应是,千恩万谢。

  他的目光机敏地在街上扫了一圈。

  只见一扇扇门扉被粗暴地推开,有惊慌的百姓探出头来,不知同门口的军卒说了什么,大多数人都是松了一口气,点头哈腰地将人送走。

  却也有少数人倒在血泊中。

  与此同时,医馆深处。

  一道轻若无物的身影悄然攀上树梢,在重重绿荫遮蔽下,他居高临下望向四方。

  以医馆为中心的区域,仿佛整座县城的缩影,他看见起初井然有序的天王军渐渐骚乱起来,看见“不伤百姓”的规矩被某些人践踏为废纸,看见血腥之气开始弥漫,看见脆弱的秩序被人心的贪欲导向混乱……

  “东家,东家!”王阿大从前院匆匆走进来,“……不好了,方先生出事了!”

  后院中枕戈待旦的几人齐齐朝他看来。而一袭青袍轻飘飘落地:“方先生怎么了?”

  王阿大为人机敏,方才自告奋勇出门打探消息,果然套到不少话。譬如昨夜张、王两家投降献城之事;再譬如今日天王军入城后,数家大户都被破家灭门,唯有张、王两家幸存;再再譬如,县衙被天王军霸占,一干文吏都被方天王强征。其中就包括不属于县衙文吏编制的方先生。

  作为死活不肯效力方天王的代表人物,他被下了大狱,择日就要与县令共赴黄泉。

  越殊:“……”

  “狗腿子”这个称呼,他实在很难套到方先生身上。县衙文吏数以十计,方先生区区闲散人士,究竟做了什么才独享殊荣啊?

  不得不说,他的好奇心起来了。

  王阿大巴拉巴拉说完一通,只觉口干舌燥,端起一碗茶灌下肚,这才缓了过来。

  他放下茶碗,就见沉思的少年道人站起身来,抬步向外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0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