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今年校队多了不少好苗子,其中就包括吴刚这个中锋位的天才,实力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二来越殊的科学训练法与从前相比简直领先几个版本,为校队的实力带来了全方位的加成。要不是联赛在即,给他们更多时间,他们能有更大的提升。
试问哪家校队能有一位医学大拿贴心制定食谱和训练方案,方方面面考虑周全?严格来讲,国青队都未必有这样的待遇……
——既然如此,从前不敢想的目标现在倾尽全力有望争取,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吧?
“譬如呢?”越殊好奇地问。
给队员们灌了一通鸡汤的李教练用确定、笃定,以及肯定的语气开口道:“譬如,拿到省内前三的名次,进入全国联赛。”
校队全员:“!!!”
瞳孔地震过后,一帮篮球少年都不禁呼吸急促,一个个兴奋起来,肾上腺素飙升。
“要是真能做到,咱们是不是就能为青澜一中开创纪录,以后挂上校队荣誉室?”
吴刚的一句话让队员们越发激动了。本来就是敢想敢干的年纪,些许畏难情绪与开创记录的成就相比微不足道。更何况坚持训练带来的进步让他们如今充满了信心。
“干就干,闯入全国联赛!”
“……俺老方要校史留名!”
见状,李教练露出“计谋得逞”的微笑。而配合他的鸡汤演讲,鼓舞众人信心的越殊也轻轻弯起嘴角,眼底露出几分期待。
……作为他理论结合实践的初步尝试成果,这支队伍究竟会走到什么地步呢?
说干就干,随着篮球联赛开幕时间临近,校队训练丝毫没有松懈,反而愈发刻苦。
补习小组每每结束当天的补课,从篮球场路过时,都能看见他们在场上积极跑动的身影,有时甚至听见他们震天的口号。
曾经操练过军队的越殊能感受到每个人的精气神在熊熊燃烧,好似一团粗糙的铁胚在锤打之下逐渐成型,即将被铸成利剑。
——剑指接下来的篮球联赛。
——而越殊,就是铸剑之人。
第60章 冠军教父15
◎据说世界冠军都是我弟子◎
“咔嚓——”
闪光灯闪过,一张照片就此定格。青澜一中校篮球队在这一年的征战也就此走到尾声。
照片上,一身白色球衣的篮球少年们站成两排,一个个笑得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两道身影被他们簇拥在中间。
左边的中年男子扯着嘴角露出笑容,像是第一次拍这样的合照,明显十分不习惯。他额头浅浅的抬头纹在笑容中尤为明显。
右边的少年唇角轻扬,目光极为明亮,一身休闲服,气质宛如清风流云一般。
他混迹在一方人高马大的篮球少年中,没有身高上的优势,气场却自然而然盖过众人。每个看到照片的人总会第一个注意到他。
众人身后,是一座恢宏的体育馆。密密麻麻的座椅上,许多观众正在退场。而有幸登上全国联赛舞台的他们同样该退场了。
“结束了……”走出体育馆的刹那,难以形容的失落感从心头席卷而起,队员们不由频频回望,“我们的比赛结束了……”
以B省亚军的身份进军全国,最终止步全国八强,这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最终成绩。
以往最好的成绩不过是入围省级联赛,青澜一中校篮球队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实现了昔日放下的豪言,他们的大名足以登上校队的荣誉室。这个结果自然令每个人高兴不已。
直到走出体育馆,即将坐上返回B市的火车,失落与不甘的心情才猛然冒了出来。
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甘心就这样离开赛场,还想要继续前进。前所未有的大突破算什么,曾经只觉得进入全国联赛就满足,如今的大家却想要得到更多。
前往火车站的大巴上,这个念头前所未有的强烈。队员们忍不住在记忆中反复回顾刚才的比赛,都觉得之前的发挥不够好。
“要是我那两记三分没有投歪就好了……”
“我的,我的!是我在防守端没给对面造成足够的压力,我应该打得再凶一些!”
“都怪我今天太紧张了没发挥好,再加上手感不行,还是赛前投篮练得少了……”
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自觉分锅。
见状,本来也有几分惋惜的李教练摇头道:“行了,别搁这开批评大会了。接下来是不是轮到我这个教练自我检讨?”
队员们疯狂自省的心思顿时被他拉了回来。
相处这么久,大家对李教练的观感早就从起初的又敬又畏到如今的亲近随意。
吴刚哈哈笑道:“老李你要是想自我检讨的话不是不可以,咱们都认真听着呢。”
队员们连声附和,一个个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顿时让李教练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自我检讨是不可能的,顶多是拉着越殊对之前的比赛重新复盘,回顾战术上的过失,或者找出球队的不足。
这一回,参与其中的不止他们,还有校队的所有成员。
在越殊的引导下,大家回顾过去一年的赛程,有大胜,有险胜,有小败,有大败……一番回顾下来,对于自身和球队实力的成长,大家突然有了实感。
尤其是当他们回顾与越殊初次相识的那场比赛,队员们满是不可思议:“几个月前我们还和二中的菜鸡打得难舍难分,结果几个月后都征战全国了?要是现在再和二中约一架,保管能揍得他们哭爹喊娘!”
认真审视这短短几个月的历程,他们才蓦然发现,原来他们已经走出这么远了……
而这一切变化无疑都来自一个人。
众人的目光落在越殊身上。
少年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目光透过玻璃窗眺望京都的街道,他宛如工笔勾勒的侧脸镀着一层浅浅的金光,莫名予人以一切难关都难不倒他的感觉。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越殊微微侧过头来,鼓励道:“你们的实力还有提升的空间。对今年的成绩不满意,那就来年再战。”
“……”队员们齐齐一怔。
队史留名的荣誉,打道回府的不甘,对更进一步渴望,以及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浮躁念头,都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沉淀下来。
……是了,这不是还有秘密武器吗?新式训练方法带给大家的提升显而易见,只是时间太短,等到明年,他们会变得更强!
因输球而失落的队员们重新昂首挺胸,振奋起来:“没错,来年再战!到时候就轮到我们笑看其他队伍打道回府了……”
.
跟随校篮球队回到青澜一中时,学校已经开学两周。
往年校队从来没有闯入全国联赛,也就不存在赛程和学校课程的冲突。因为比赛向学校请假,如今算是头一回。
校队成员也就罢了,基本都是体育生。学校本就不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抱以指望,还不如用学习的时间在赛场上争得荣誉。
越殊这个编外人员却不然。
作为众多老师心中的“状元苗子”,当初他主动请假要和校队一起征战全国联赛时,别说(2)班班主任,连校长都被惊动了。
奈何大家磨破了嘴皮子都劝不住这个不务正业的好苗子,反而被越殊一条又一条振振有词的理由堵得有种还不上嘴的感觉。
对他这种疑似青春期叛逆的行为,老师们也不敢太过强硬,惟恐逼得他厌学,再次恢复昔日“睡神”的风采,甚至犹有过之。
最后,班主任郁老师再次和越殊达成约定,可以放假,但越殊必须保证成绩不下滑。
一旦他回校参加的第一次周考成绩不及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以后就不能再如此不务正业,必须全心全意投入学业中来。
郁老师之所以如此提条件,自然是考虑周全。
越殊目前的成绩遥遥领先年级第二,就算一时下降,依旧是年级第一。如果只是拿年级排名来“对赌”,她很难赌赢。换成让越殊自己和自己比分数就不一样了。
须知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某人距离满分只差十分,简直难以超越。哪怕是他自己,此前也只有一次月考曾考出同样的分数。
换而言之,郁老师的赢面无限大。
这样的想法得到校长和老师的一致认同。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放心地给越殊批假条。
——反正孩子只有这一次出去撒欢的机会了,就让他最后体验一次自由的滋味吧!
事实证明,他们还是想多了。
返校第一周的周考,越殊用实际行动打破了校长和老师们将他掰回“正道”的妄念。
“成绩不仅没下降,还比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两分……”
当红彤彤的分数在学校的宣传栏上贴出来,注视着排在高二年级最顶端的那个名字,不少知道这场“赌约”的学生眼神发直:“季珏他真的还是人吗?!”
“理科一分没扣,要不是作文和阅读理解容易扣分,我怀疑这变态能拿满分……”
“哈哈哈,我就知道,人人平等果然是骗人的!从女娲造人的时候就开始不平等了……”
大受震撼的众人开始胡言乱语。
经历过一个暑假,刚刚送走一届高三生的青澜一中四处都是横幅,横幅上都是考入国家顶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的大名。
此时此刻,大家毫不怀疑,“季珏”这个名字将会出现在将来的横幅上。
事实上,哪怕是今年,他已经夺走众多优秀毕业生的光辉。他回校前,大家议论的都是优秀的学长与学姐,他回校后,仅仅一次周考便重回“青澜顶流”。
……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再厉害,能有这位只要保持成绩,状元之位板上钉钉的变态更厉害?除了几十年前高考尚且宽松的年月,最近三十年,哪位状元的裸分打得过他?
这个结果同样令老师们大吃一惊。
好消息,状元苗子在不做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之前似乎还没逼出他的极限。
坏消息,按照约定,老师们再也不能阻止他不务正业,适当的时候还要予他方便。
越殊不仅一举获得“请假自由权”,就连早晚的自习课都获得了可上可不上的特权。
在他从年级第一的“宝座”上掉下来之前,他都将拥有不务正业、放飞自我的特权。
从此,越殊算是彻底成为了校队的一员。
当然了,助理教练的编制是不可能的,哪怕李教练再怎么看好他,一个没有相关证书的未成年高中生,根本没有担任助理教练的资格。他在校队的名义是替补队员。
此前与校队一起去参加全国联赛时,为方便入场,越殊就曾被登记为替补队员。而现在,这个临时身份成了他的正式身份。
尽管校队全员都知道这是个根本不会上场的替补队员,写作“替补”,实为“顾问”。不参加训练,反而可以训练大家。
成为替补的好处在于,以后校队不管去哪里参加比赛,越殊都能光明正大随队。
不过今年下半年校队只有一些区级、市级的小比赛,大家的重心都放在训练上。想到来年再战全国,队员们都充满了斗志。
作为“顾问”的越殊,更是隔一段时间就更新训练菜单,理论结合实践,校队成员实力提升的同时,他的能力同样逐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暑期的另一成果,苏子衿与路远这对补习二人组,同样进步不小。
路远本就聪明,只是从前没有在学习上用心,老老实实跟越殊补了一个月的课,他的成绩噌噌上升,开学后给了郁老师好大一个惊喜,几次周考下来对他连连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