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变前,元气充沛,武道昌盛。人间王朝周而复始,武道宗师主宰天下大势。
那是古籍记载中的武道盛世。
这样的武道盛世却一朝崩塌。
元气污浊,妖魔现世,最先遭殃的便是普通百姓,许多人“无缘无故”便血肉枯竭、精魂散失,而罪魁祸首甚至连踪迹都无。
起初,对妖魔一无所知的古人将之视为某种蛊虫造就的瘟疫,随着“瘟疫”不断扩散,就连纳气入体的武者都难以幸免,在血肉枯竭、精魂散失之外,他们出现了新的异状——行功之际,或是直接暴毙,或是理智迷失,身体异变,沦为非人之物。
人们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
——天地元气有毒!
或者说,从前有益于人的天地元气中,多出了一种难以分离的未知浊气,每一次武者纳气入体,都会纳入一丝未知浊气,它对人族的体魄与心神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人们将之命名为魔气。
而在魔气中诞生,以人族气血魂灵为食的怪物,就是最早的妖魔。它们天生地养,掌握诡异莫测的妖魔之术,十分难缠。至于因魔气而畸变的飞禽走兽乃至堕魔之人,尽管也被统称为妖魔,但这些后天而成的妖兽与魔物,反而并非人族的威胁。
……
发现问题,不意味着就能解决。
天地元气与魔气混杂,每一次纳气入体都等同饮鸩止渴,终有一日,体内积累的魔气会爆发,每一名武者都注定不得好死。
一时间,人族陷入死循环。
不习武修行,迟早沦为妖魔血食;习武修行,天赋越高,越容易受魔气感染而死。就算侥幸存活,也成了不人不鬼的魔物。
可以说,一日不能化解魔气与天地元气难消难解的问题,此界武道一日不能重振。
一时间,被人鄙夷的外功开始大行其道,炼体功法成了主流。唯有如此,才能在避免魔气入体的情况下,拥有一定的战力。至少在遇上妖魔时不至于毫无抵抗之力。
然而,自古以来武道正统都是内功,外功只是不入流的辅修。从未有人以外功而成就宗师。即便将外功练到极限,最多不过是后天圆满,又如何能抗衡肆虐的妖魔?
困境之下,先天宗师亦难逃一劫。
起初,他们还能仗着一身浑厚真气维持地位不倒。随着真气日渐消耗,他们同样面临吸纳真气入体时受到魔气感染的困局。
有头顶的先天宗师坚持不再吐纳天地之气,结果却是在年老体衰、体气真气十不存一之时,被从前的仇敌之子杀上门来,以后天逆伐先天,一代宗师就此殒命。
活着的先天宗师无不兔死狐悲。
他们就像是旧版本的神,在旧的版本颠覆之后被连砍数刀,沦为新版本的下水道。
属于人族的时代同样如此。
天地迎来了新版本,随着魔气在天地元气中的比例不断攀升,妖魔大量出现。它们取代旧版本的霸主人族,成为新版本的霸主,而人族只能在妖魔之灾下苟延残喘。
这是人族最黑暗的一段历史。
这段历史持续了七百年之久。
——直到“武祖”横空出世。
他得天独厚,禀赋非凡,摒弃旧有体系中的内功,在外功的基础上开创气血武道。以淬炼气血为武道根基,不假天地元气,只凭自身雄浑的气血之力来对抗妖魔。
人族从此迎来崭新的时代。
严格来讲,武祖终其一生只开辟出武道第一境淬体,大成时也不过淬体圆满罢了,但他对人族的贡献毋庸置疑。武道第二境真种境正是后来者根据他的猜想所开辟。
气体武道时代,淬体法门遍传天下。淬体圆满的高手实力等同旧时代的先天宗师,随着层出不穷的淬体境武者诞生,衰弱的人族迎来曙光,又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
此后三百年,人族气运似乎迎来爆发,英杰层出不穷。他们在先人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气血武道,神定、天人二境陆续诞生。
这就是武道四境的由来。
也是天地异变后第一个千年的历史。
第二个千年,是魔域降临的时代。
天地间元气和魔气浓度稳步上升,新时代的气血武道大放光彩之际,妖魔的实力同样在增长,最顶端的大妖魔已达到四阶。
更可怕的是随机出现的魔域。
若将大地比作一张凹凸不平的纸,那么流淌的魔气就是纸上涌动的墨水,当高浓度的墨水汇聚到低洼之处,魔域就降临了。
魔域的出现宛如天灾,非人力所能抗衡,纵然是武道顶端的天人也挣脱不出魔域的吞噬。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待魔域自然而然散去,依靠强大的实力或运气活着离开。
在这个魔域降临、四阶大妖魔频现的时代,人族经历了披荆斩棘的又一个千年,也是人族摆脱灭亡危机逐渐繁衍的千年。
讲到这里,越微微一顿。
“至于九王……”
“他们大概便是气血武道发展到鼎盛之时结出的果实,奠定了近古至今的格局。”
第92章 道胎魔种9√
◎天上降魔主,人间太岁神◎
或许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眷顾人族的。第二个千年结束之际,“九王”应运而生。他们是当世最为强大的九名天人,年轻时就彼此性情投契,结义为亲,一同斩妖除魔。
当四阶大妖魔之上的天魔突然现世,是九王召集天下神匠,铸九大神兵,联手斩杀天魔——尽管多年后天魔再次复生,展露不死不灭的特性,成为人族最大的噩梦,神兵的震慑却令天魔都选择了遁世不出。
九王逝去,神兵却代代相传。
数千年来,他们铸就的王城成为人族圣地,为一代代武道天才提供安全成长的土壤,也让人族的火种得以代代延续至今。
有着代代庇护人族的恩情,哪怕九大王族愈发霸道,对域内人族聚居地堪称予取予求,世上也少有对王族的不利言论流传。
当然,其中免不了王族实力强横,一般人开罪不起的缘故,甚至是最重要的缘故。
毕竟,“非圣地不出天人”,突破武道第四境的功法秘诀只有九大王族知晓,但凡对更进一步有所求的神定境武者,都会前往圣地进修,求取突破天人之法。王族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十分慷慨,并不强求这些人答应苛刻条件,反而对天赋出众者多有关照。一旦功成,这份恩情必然记在心上。
施恩无数武道天才,施恩一众天人的九大王族,还有什么*力量能动摇他们的统治?
越殊一番简单概括下来,奚轻云轻轻点头:“看来儿时我同你说过的故事,你都记得。而今,我却要再补充一则秘闻。”
“……?”什么秘闻?
越殊好奇地看向她。
奚轻云伸出双手,露出九根手指,而后她缓缓打开折起的右手大拇指,神色郑重:“当年结伴同行的并非九王,而是十王。”
“!”
这一刻,少年眼眸微微瞪圆。
仿佛一枚石子重重投落,饶是越殊的心湖向来波澜不惊,都免不了激起层层涟漪。
“十王?”两个字在他舌尖上滚了一遍,越殊敏锐发问:“第十王做了什么?”为何在人类的历史上被抹去,没有任何存在感?
“你该问的是九王做了什么。”奚轻云这样说着,却又摇摇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所处的时代距今毕竟已有几千年。”
“既然如此,何以断定第十王存在?”
越殊不解地再次发问。
奚轻云似乎陷入回忆,眼神渐渐放空,回过神来,她看了越殊一眼:“第十王必然存在,他的名号在后裔中代代相传。世人曾唤他为武王,他是武祖的直系血脉。”
明示到这个地步,越殊继续一无所知就太不礼貌了。他神色恍然:“唯有武王的后裔中还流传着他的名号,这么说来……”
“你我的体内都流淌着武王之血。”奚轻云的声音同时响起,“他就是我们的先祖。”
“……”
越殊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很快就消化掉这个惊人的事实。
这个世界的超凡力量来自武道修行而非源于血脉,九大王族的子弟之所以实力强大,只是因为占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资源。
因此,武祖武王后裔这个身份并不能让越殊觉醒什么血脉上的天赋,反倒是一旦暴露,可能给母子二人招来危机。毕竟,谁也说不好武王的存在为何被抹杀。
所幸越殊同样没有这个需求。
几世以来,深信命由人定的他,从来就对所谓的“血统论”不感冒,一个生而强大者代代强大的世界,该是何等绝望与无趣!
“无用的虚名而已。”奚轻云注视着她生来不凡的儿子,少年人以惊人的速度消化掉突然获知的真相,语气淡定异常,“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先人荣光于我何加焉?”
闻言,奚轻云露出笑容。
“没错,先辈的荣耀已经过去。阿辰,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王族不是好相与的,圣地更没有世人所想的那样光鲜。”
“……那不是你该去的地方。”
十王变成九王,武王在历史上隐身,其中有多少黑暗的隐秘,谁也无法想象。既然如此,历代以来获得圣地栽培的武道天才,未必不曾付出世人所不知晓的代价。
别说奚轻云不想去赌这未知的风险,母子俩的真实身份已注定是王族的一生之敌。不躲着也就罢了,怎么可能主动送上门?
想到儿子已经长大,晋入神定境,倘若始终一无所知,必然前往王城求取突破天人之秘,奚轻云终于道出隐藏多年的秘密。
她的视线对上越殊的眼睛:“更何况,我姓奚,你也姓奚,难道要自投罗网吗?”
“……原来如此。”
终于引导奚轻云道出身世之秘,越殊对母子二人不用再藏着掖着的未来感到满意。
按理而言,越殊此时应该瞳孔地震,大叫一声“难道我就是被通缉的天生魔种?”,奈何他早就通过金手指得知这一世的身份,也没兴趣用演技敷衍奚轻云,因此,他的反应堪称平淡无奇,等于没有反应。
没能看到他变脸的奚轻云反而大为失望。她忍不住问道:“你就没什么想问的吗?”
奚轻云和她孕育的天生魔种被通缉的故事世人皆知,实在没什么好问的。反正无条件相信他娘的越殊对悬赏附带的传闻一个字都不信,既然奚轻云无罪,有问题的自然是悬赏他们的人,将来自然予其报应。
越殊想了想,问:“既然姓奚,辛辰就是假名了。不知您为我取的真名是什么?”
不是,突然发现亲娘是勾结妖魔的妖女,自己是史上身价最高的通缉犯,你就只有这点疑问吗?你的关注点会不会歪得有点离谱……奚轻云一瞬间有很多的槽想吐。
#关于我那情绪过分稳定、骤然得知自己身负亿万悬赏却只好奇自己真名的儿子#
压制住源源不断的吐槽欲,她露出怀念的微笑:“辛辰谈不上假名,算是你的小名吧。当初我生下你时,恰逢辛辰之时。”
人有生辰八字,分别指向年、月、日、时四柱,“辛辰”就是越殊诞生当天的时柱。
况且,辛辰,星辰也。这个巧之又巧的谐音,也让这个名字被赋予一层新的祝福。
奚轻云为自己的取名水平暗暗点赞。哪怕当初是在逃亡之中,她也不曾亏待儿子,一个隐藏真实身份的小名都颇费心思呢。
至于真正的大名,她当然早就想好了,直到今时今日,奚轻云终于能光明正大告诉儿子:“奚濯尘,你的大名是奚濯尘。”
无声默念了一遍这一世真正的姓名,越殊黑得纯粹的眼眸有种自然而然的自信与平静:“这些年来多赖阿娘保护,而今我破入神定,阿娘也该相信我的实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