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我,呼风唤雨_分节阅读_第147节
小说作者:金玉满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3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7:08:01

  “且慢。”荀彧喊住了赵溪。

  赵溪扭头,沉声道:“荀从事有何事?彭城曹氏与外敌勾结,要反叛主公,物证在此,抵赖不得。”

  荀彧按按额角,看着神态凶恶的赵溪和长相凶恶的罗市,用哄家中小辈的语气温和劝说:“将此信送入曹豹府中,待到曹豹回信之后再入府搜查,人证物证具在更抵赖不得。”

  赵溪眼神瞬间清澈了下来。

  一个时辰后,光·溜溜的送信士卒欲哭无泪看着一个边穿衣裳边骂骂咧咧的男子走出了牢狱。

  “真臭,没看过昭侯写的长生术嘛,衣裳要勤洗……”

  送信士卒敢怒不敢言,他一路三百里加急送信,一天就睡两个半时辰的觉,哪有时间换洗衣裳。

  曹府,门可罗雀。

  曹豹正在府中怏怏不乐看舞姬跳舞。他暗中勾结曹操,本打算趁着袁绍陈昭交战之时猛然投敌,给陈昭一个重创。

  结果——陈昭根本没带他。他堂堂徐州前第一猛将,陈昭出征居然不带他?

  他身边曹劭唾沫横飞鼓动:“兄长您看看,全徐州都知道陈昭不喜欢兄长,对咱家避之不及……”

  “那陈氏的门槛都要被踩烂了!谁让陈昭姓陈,还和那下邳陈氏沾亲带故呢。”

  一道高大身影匆匆步入厅内,在曹豹耳边低语几句,曹豹郁闷之色一扫而空,他豁然起身:“终于来了!”

  曹豹两三下推开了人群,快步走入书房,接过传信士卒递上的密信,细细看了三遍,万分惊喜,当即就提笔回信:

  【贤弟之言,愚兄当从……】

  想到陈登那厮竟腆着脸认陈昭作姑母,曹豹鼻腔里挤出一声冷哼。他岂是这等摇尾乞怜之辈,曹操来信都尊他一声”贤兄”。

  待墨迹干透,他将这封字字铿锵的密信小心用火漆封缄,又塞进书架后夹层。临出门前还不忘回头确认,墙上还挂着一副书画遮掩,任谁也想不到书画之后还有玄机。

  曹豹神清气爽合衣躺下。

  既已决意起事,明日须得亲自拜访几位掌握城防的老友。今夜定要养足精神,这徐州的天,明日就要变了。

  夜半时分。

  数十支火把突然在街角亮起,像一条吐信的火蛇,无声地游向那座朱漆鲜艳的府邸。

  铁甲相击的轻响中,五百昭明军已列成围阵。火光映在他们冷硬的眉骨上,照出一张张冷峻的脸。火把的阴影在围墙上张牙舞爪,投在墙上的阴影像是一条条狰狞的野兽。

  赵溪站在最前方,火光投影在她脸上,恍惚间,神色有三分与陈昭相似,她沉默抽出长剑,剑尖直指朱漆正门。

  没有呼喝,没有号令,只有数百把长刀同时出鞘的声音。冰冷刀刃映着温暖火光,狰狞肃杀。

  街角处,荀彧静立如松,一阵夜风卷起他素白的袍角。荀彧注视着血腥气冲天而起的曹府,他双手交叠于广袖之中,火把的光在他眸中跳动,双眸依然如两潭古井般平静端庄,像一尊直立的冷白玉雕。

  “为何要背叛呢……”

  久久,一阵叹息随风而去。

  陈留郡中,相似的事情也在发生。

  陈宫拍着桌案慷慨陈词,在他对面,陈留太守张邈面露为难。

  “我与孟德多年好友,若背叛孟德,实非仁义之举啊。”张邈左右为难。

  他和陈宫是旧相识,和曹操亦是多年好友。陈宫登门来拜访他的第一时间,张邈选择了隐瞒,没有立即告诉曹操。

  陈宫指着府外:”人人皆言‘海内鼎沸,豪杰并起,孟卓为之倡首。’汝素有仁义之名,汝且看看这陈留街上有多少白骨!”

  “曹操在兖州大肆劫掠粮草,百姓死了多少汝能数的清吗?汝饱读诗书,难道不知‘仁’?”

  张邈闻言神色一沉,闷闷不乐。他对曹操劫掠之事亦十分不满,他是士族不假,可士族也不会把自家郡中庶民往死里逼迫啊。张邈性格豪迈仁义,被称作“八厨”之一,颇有一腔仁义之气。

  “可我听闻昭侯对士族十分严苛……”张邈依然忧虑。

  陈宫信誓旦旦:“那都是以讹传讹。我家主公对世家好着呢,你若投昭侯,昭侯能拿你当亲侄子对待。”

  张邈心动了。

  曹操还不知自己在陈昭后院点的火没能点起来,自家后院反倒要先起火了。

  他正在中军大帐听袁绍抱怨。

  “冀州又有黄巾贼作乱,这些黄巾贼着实讨厌,杀都杀不尽。哪年有旱灾瘟疫,这些贼匪就像蝗虫一样,遍地都是。”

  袁绍放下手中急报:“清河郡冒出一股黄巾贼,四处攻城略地,已经打下了三个小县,往北去了。”

  “我打算分出一万人,命蒋干带人回冀州平乱。”袁绍倒也没有多担心。

  这几年他镇压黄巾贼都镇压出经验来了,唯一棘手的就是黑山军的张燕,那贼子在河北西侧占山为王,自称大贤良师弟子,十分嚣张。可南边青州又陈昭这么一个真大贤良师弟子,张燕就算改了姓,也没能聚拢多少人,其他零零散散的黄巾贼更是不足为虑。

  “报!冀州八百里急报!”小校忽然闯进营中,身后背着一杆红色小旗,气喘吁吁连滚带爬滚到袁绍脚边。

  “我是如此慌张?莫非是我家中幼子又犯了病?”袁绍神情紧张,豁然起身接过急报。

  一目三行看过之后,袁绍神色大变,下意识脱口而出:“陈昭正在二十里外的昭明军大营中,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冀州!”

  闻言,曹操也豁然起身:“本初兄可否让操一观急报?”

  当下曹操也顾不得自己伸手讨要急报是否会惹袁绍忌惮了。

  看过急报后,曹操神色大变,心中第一反应也是不可能,昨日探子还说“陈昭”收买人心,亲自去给流民施粥……

  不对!这一段时间来昭明军太老实了,若陈昭真在军营中,怎么可能还气定神闲施粥,早就该急的用计攻打他们了。

  唯一可能就是对面的昭明军是一个拖住他们的幌子,陈昭真正的目的是效仿霍去病奇兵突袭!

  “此军情是真是假?”曹操越慌乱的时候,反到越镇定,他攥住想要调遣大军回去守邺城袁绍,“不能中陈昭调虎离山之计!”

第135章

  “我家中妻儿都在邺城,邺城有难,我岂可不回援?”袁绍一听陈昭在冀州,立即方寸大乱,当即就要起兵回冀。

  曹操用尽全力按住袁绍,一字一句道:“此若为陈昭调虎离山之计,本初兄便是遂了陈昭之愿,此战顷刻大败。”

  那六十万大军里面不禁有袁绍的五十万大军,还有他曹操押上家底的十万大军!

  袁绍思绪混乱,此时心中只有自己妻儿安危,哪里还顾得上搭理曹操,他奋力一抽,却抽不出被曹操紧握住的手腕。

  “非汝妻儿!”袁绍大怒,狠狠挥动另一只衣袖,把案上竹简铜碟挥落在地。

  “是我妻儿,我亦不能急。”曹操扯扯嘴角,低声呢喃。

  “那你说怎么办?”袁绍发泄完怒气,又下意识想要寻人出策,郭图审配等谋士都不在帐内,袁绍只能选择问曹操。

  见袁绍平复了些许,曹操才松开紧紧攥住袁绍的手。

  “先打探情报,看如今昭明大营中那个‘陈昭’是真是假。”

  袁绍也没有更好的法子,只能先悻悻按曹操之言行事。

  昭明大营之中。

  一早一众文武就纷纷来到中军大帐之后,翘首以盼等待从冀州送来的急报。

  沮授尤为焦急,手中紧握一封快被翻烂的书信。

  ”我真傻,真的,”沮授长吁短叹,嘴上带着两个燎泡,”我单知道主公有想要以身犯险的心思,被我劝住了;我忘了主公最擅瞒天过海之计。我想着劝住主公就行了,我分析利弊,劝主公稳扎稳打。”

  “主公是很能听得进谏言的,谋士的谏言主公大多都采纳。我放心回营睡觉去了,谁曾想第二日一早,我来找主公,主公就不见了。”

  坐在沮授身侧的郭嘉面无表情,低着头趁人不注意从袖中掏出两个小布条,团成团塞进耳朵眼里。

  主公离开了十七日,他已经听了这番说辞四十二遍了。

  他也发现了自己一向尊敬的长辈沮公的性格缺点——这也太悲观加啰嗦了。当年高祖皇帝刘邦打天下的时候不也得亲自去赴鸿门宴,自家主公孤身前往敌军腹地,这不就是第二个汉高祖……反正人去都去了,往好处想起码还能安慰自己多好。

  可惜布条隔音效果实在太差,沮授的声音还是不住往郭嘉耳朵里钻,郭嘉无奈掏出布条:“沮公不比忧虑,主公英明擅谋,又得天庇佑,定能大胜归来。”

  沮授抚须又道:“主公自然英明擅谋,咱们主公乃是世上顶顶好的主公。我那日如此顶撞,主公还好言好语安抚臣子,连离去都瞒着我,还特意留书解释。”

  “唉,若是袁绍,定会将反驳他的臣子打入牢狱……而且主公已经快两年没有行莽撞之举了,主公已经改了性子,这次若非袁绍步步紧逼,主公也不会孤身犯险。”沮授越想越觉得都是袁绍之错。

  他家主公上次让他震惊还是忽然掏出来传国玉玺呢,都是快过去两年的事情了。先前主公可总是做什么毒杀先帝,拐带天子……之类的事情,对比起来这回只是深入敌军腹地,这已经很好了!

  总之,都怪袁绍!

  郭嘉沉默许久,替自己哀叹一声。

  沮授的习以为常尽管可怜,可对郭嘉而言,最惨的是他从沮授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模样……

  未来不会是主公一脚把天子踢下龙椅取而代之,他们都还围在主公身边鼓掌夸她聪明勇敢有志向吧?

  郭嘉还沉浸在自己对天下“大势”的预测中,身披陈昭甲胄的蔡琰气喘吁吁迈入了帐内,浑身无力往椅上一摊。

  陈昭平日身上的轻甲和长剑加起来有二十多斤重,陈昭穿着能跑来跑去,对只比郭嘉强壮一点的纯文人蔡琰而言却是个了不得的重量。

  “文姬且在忍忍,已过半月,想必袁绍也该收到了冀州那边的急书,只看他何时生疑了。”郭嘉安抚蔡琰,蔡琰有气无力卸下腰间长剑,累成一滩蔡泥。

  两军对垒之时,敌方原本十分活跃的主将忽然不见了,这件事瞒住三五日容易,时间一长定然露出尾巴。能瞒住袁绍半月,已经足矣。

  袁绍在营中来回踱步。

  ”报——!”马蹄声碎,斥候滚鞍下马时几乎栽倒。袁绍听到声音径直掀开帐帘,斥候喘着粗气把一颗蜡丸交给袁绍。

  袁绍劈手夺过蜡丸,迅速返回帐内,取出细刀拨开蜡丸,展开细帛浏览,看到一半就面色大变。

  “那营中‘陈昭’真为旁人假扮,邺城危矣!”袁绍瘫倒在椅,面色煞白,口中喃喃。

  此次出征,他妻儿全都放在了邺城,若邺城被陈昭攻下,他全家哪还能有活路?袁绍丝毫没有怀疑过陈昭能否打下邺城,他自己实实在在率领六十万大军与十五万昭明军僵持了两月不分胜负。

  他此次出征把军中精锐抽调一空,邺城内只有三万士卒守城,哪能是昭明军的对手?

  “速传令各军,拔营返回冀州!”袁绍豁然起身。

  全家性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袁绍瞬间就改掉了“多谋少断”的性子,他的命令从未如今日一般坚决过。

  军令传达到各营之后,不过半个时辰,曹操就满头大汗一路狂奔来到中军大帐。

  “本初兄何故命大军返冀?”曹操刚听到消息时候还以为自己这几日头疼牵扯得耳朵不好使了,再三确认命令是真之后两眼一黑,险些一头栽倒。

  缓过气之后立刻来寻袁绍试图趁着大军收拾完营帐之前劝好袁绍。

  袁绍此时心中仿若火烧一般焦躁,看到三番五次阻挠他回家去救妻儿的曹操更是火冒三丈:“汝还有脸来见我?若非你昨日阻拦,我早就动身回冀州了!”

  他一把将斥候送来的秘帛狠狠掷向曹操面门。

  帛书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曹操侧身一闪,帛书擦着他的耳畔飞过,”啪”地一声撞在帐柱上,又软绵绵地滑落在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我,呼风唤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