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我,呼风唤雨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金玉满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3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7:08:01

  “貂蝉的本事,我自然信得过。”陈昭轻叹一声,放下朱笔,温柔安抚貂蝉,“只是政务繁多,我闲着也无事……”

  “主公以音律怡情,略做休息。”貂蝉眼波流转间立刻收了眼泪,换上一副贴心模样,细声细语道。

  她唇角微扬,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

  她可是拉满了察言观色的技能,今日一早她刚到此厅中,就观察到了躺在自家主公案上的玉笛。当时便心下了然,暗记在心。

  投其所好!

  主公少干一点,她就能多干一点,升职速度就能更快一点!想到这里,貂蝉藏在袖中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袖,眼眸中的兴奋几乎要压制不住。

  陈昭一想到自己从备战开始,前前后后足有半年都没有陶冶情操了,心中不禁一痒。

  要不然……我打了这么久的仗了,享受享受怎么?

  不行,业精于勤荒于嬉,要奋斗,不能享乐啊。陈昭猛地摇头,额前几缕碎发随之晃动。

  她又没有四处搜刮美人享乐,只是吹吹笛子怎么了?又不消耗民脂民膏,吹笛一个时辰也就消耗两碗大米饭……陈昭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案头的玉笛。

  陈昭深沉叹了口气,退了一步:“那今日就批十份文书,批完就休息。”

  貂蝉闻言眸光一亮,立即脚步轻移迅速挑了十分最简单的文书呈给陈昭,都是些祭祀流程、死刑犯准许文书,一般看完批阅一句“知道了”就行。

  诸如晴雨粮价、官吏审核等比较复杂的文书,她悄悄将这几卷竹简往自己案几方向挪了挪,都留给自己先统计简化一番,再递给主公批阅。

  不到一个时辰,陈昭便批阅完了十本文书,伸了个懒腰,脖颈发出轻微的咔响,而后手指像被磁石吸引般不知不觉间摸上了笛子。

  “呜~呜~”

  一道比袁谭趴在袁绍棺材板上哭爹的哭声更凄厉的笛声响起。

  厅内贾诩貂蝉两个谋士加上几个负责研墨跑腿的仆从婢女齐刷刷地僵住了动作。贾诩执笔的手悬在半空,墨汁滴在书页上犹未察觉,仆从们低着头,不动声色悄悄往墙角挪了半步。

  只有貂蝉在片刻的僵硬后立刻神色如常,眨眨眼睛,仗着挡在她面前的文书厚厚一摞,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好神色,抬头露出仰慕的神情。

  “主公技艺略生疏了些,可曲调中的意境,比之先前却更胜一筹。”貂蝉语气中满是惊叹。

  左手半丈外的桌案之后,贾诩顶着一张痛苦面具缓缓扭过头,死死盯着貂蝉。

  陈昭略带疑惑道:“是吗?经此一战,我倒是对统兵后勤之事略有感悟,对音律倒是……”

  这场大战牵扯大半个中原腹地,涉及诸侯就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加上她五方势力,参战军队九十万,牵扯庶民以百万计,也是陈昭第一次组织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团作战。

  陈昭正面侧面背面试了个遍才拿下这场升职,感悟收获都写完了五本。

  可音律……她似乎没有学到什么跟音律有关的经验。难道是因为阅历增加了,心境改变所以音律也跟着变化?

  陈昭恍然大悟,嘴角顿时扬了起来,还谦虚道:“我之音律还远不及文姬。”

  贾诩望着陈昭,神情震惊。

  蔡琰在如今东汉音律界的地位就等同于吕布在武将中的地位。主公与蔡琰在音律上的差距更胜过郭嘉和吕布在武力上的差距吧?

  不过想到蔡琰对自家主公的偏心程度,贾诩又低下了头,面无表情翻阅文书。

  他那位同僚只会转着圈鼓掌称赞主公音律无双。

  厅内时不时传来的凄厉之声,贾诩手中批阅奏疏的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时候,贾诩手指都要翻出了残影。

  往日批两本奏章就要搁笔歇息片刻的习惯,今日全然不见;每隔半个时辰必要起身踱步、活动筋骨的惯例,也被他抛诸脑后。贾诩伏案疾书,眉峰微蹙,朱笔挥舞飞快,拿出了当年寒窗苦读、力争上游的劲头。

  谁还不曾经是个卷王了,他年少也是也是凉州士子中唯一跻身洛阳太学的卷王。

  一个时辰!

  仅用往日四分之一的时间,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已被他批阅殆尽。

  贾诩顿时松一口气,把案上文书呈给陈昭之后立刻寻了个理由跑路。

  宛如逃命一样两条腿越抡越快的迅速逃出了州府治厅,直到身后索命一样的笛声渐渐消失,贾诩才松了口气。

  “该催赵将军速速来邺城。”贾诩自言自语,他急需赵云把他那一堆同僚送来与他一并分担大事。

  若有直言直语的同僚能点出主公音律实在差劲之事就再好不过了。可惜他生性谨慎,秉承能躲就躲绝不出头的守则,宁可耳朵受点罪也做不出直言劝谏之事。

  厅内,陈昭望着贾诩送过来的一摞文书,有几本甚至墨迹都没干透。

  陈昭轻声喃喃道:“看来此时也有鲶鱼效应……”

  貂蝉一来,(OIgl)贾诩干活都利索多了。

  收到贾诩密信之后,赵云立刻加快了行军速度。命太史慈带领步卒打扫战场,自己则先一步护送一众柔弱文臣先前往邺城。

  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城门下的青石板路还凝着夜露,邺城城门就已然大开。

  沿街两侧的茶楼酒肆二楼,挤满了探身张望的脑袋。街道两侧亦有不少人挤着看热闹,几个胆大的孩童钻过人群缝隙,被巡街的衙役一把拽住后领扯回去。

  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得益于城中那几位识相开城门的官员,邺城没经历过多少战乱就被陈昭拿下了。邺城百姓也不似饱经战乱地方的庶民那般听见马蹄声就宛如惊弓之鸟,而是纷纷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来看大军入城。

  ”让开些!让开些!”

  一队亲兵小跑着在前开路,铁甲相撞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赵云面色严肃,轻提缰绳,身下雪白战马放缓脚步,却仍昂首阔步。他身后铁甲精骑鱼贯入城,马蹄铁踏在青石板上,铮铮作响。

  “好俊俏的将军。”

  “那女郎也好看。”街边人群交头接耳,难掩看热闹的兴奋。

  赵云一骑当先,身后依着官职次序跟着蔡琰、郭嘉等一众谋士。他方才派出去收拢沿途城池的将领们尚未归来,此刻随行的多是文官。

  “这就是昭侯麾下的第一大将赵云了,出身常山赵氏,和你外祖家中算是同乡。”酒肆二楼,一位约莫三十岁的妇人端坐在窗边。她身着深色长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端庄却素净。

  她身侧立着个年轻女郎,约莫十余岁年纪,一袭鹅黄色衣衫衬得肤光胜雪。甄宓整个人几乎要探出窗外,手指不自觉地抠紧了窗棂,目光越过赵云头顶,直直钉在蔡琰身上。

  “阿娘,那个女郎是谁?”她的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却掩不住其中的灼热。

  蔡琰落后赵云一马身,端坐在青骢马上,腰背挺得笔直,一袭深青色官袍,面上带着和煦浅笑,衬得她威而不肃。

  张岚顺着女儿的目光望去,唇角微扬:”这应当就是蔡琰了,蔡公之女。”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听说她颇受昭侯重用,如今已官至徐州别驾。”

  甄宓望着蔡琰官袍上绣着的云纹,不再言语,只是眼底满是渴望。

  她不自觉地向前倾身,窗棂上的木刺勾住了她的袖口也浑然不觉。直到蔡琰的背影消失在街道转角,甄宓才恋恋不舍收回视线。

  “过几日我领你去拜访你叔祖父。”张岚望着自家女儿,忽然道。

  她的叔父张抚,正是带头迎昭侯入城的官员,消息应当更灵通些。

  陈昭早已在州牧门外等候了,远远看到自家主公,赵云立刻翻身下马,整理好衣冠甲胄,快步走到陈昭身前,单膝下跪,低头道:

  “不负主公之命,昭明军已破袁绍大军,杀敌五千三百余人,俘虏七万三千四百余……”

  “入府细说。”陈昭弯腰双手搭在赵云肩膀两侧,略微用力,赵云就顺势起身。

  “末将先将士卒安顿好。”赵云低声道,垂目望着面前月余未见的主公,视线一动不动。

  陈昭拍拍赵云胸前甲胄:“速去速回,府中已经备下了接风宴。”

  庆功宴要等清扫余敌的各个将领都带兵回来才能开了,接风宴却没那么多讲究。

  陈昭又挨个看过自己的一众宝贝谋士,对上沮授视线时下意识心虚了片刻,立刻移开视线,和蔡琰交换了一个彼此心虚的眼神,最后视线才落在郭嘉身上。

  “奉孝瘦了。”

  众人步入正厅,陈昭顶着几个谋士控诉的眼神,轻咳一声。

  舟车劳顿难免清瘦了些的郭嘉视线在自家主公身上转过一圈,确认自家主公没有因为冒险举动受伤之后,才幽怨睨了陈昭一眼。

  “嘉乃外人,自然不似能陪伴在主公左右的文和那般丰腴。”郭嘉叹息一声,让陈昭颇有抛弃糟糠之妻的坐立不安感。

  贾诩扯扯嘴角,替自己争辩:“诩可是一路劳累,唯有到了邺城之后,主公以高雅音律为我解乏,才舒服了些时日。”

  他一双死鱼眼盯着郭嘉,意思是“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一提到陈昭音律,郭嘉迅速坐直了身体。

  “文和身体康健,经得住长途奔袭,不似嘉这般体弱,又行事缜密,随主公突袭冀州再合适不过!”郭嘉斩钉截铁道。

  作者有话要说:

  蔡琰的音乐成就:“胡笳之祖”(音乐界对其琴歌的尊称)

  又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余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魏略》

  后来天下战乱不断,又遇上大饥荒,百姓们纷纷变卖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以求活命。当时甄宓家里囤积了大量粮食,便趁机用粮食去换取这些宝物。甄宓当时才十几岁,就对母亲说:‘如今天下大乱,我们却大量收购珍宝,俗话说“普通人本无罪,但怀藏珍宝反而会招来祸患”。况且周围的乡亲们都饿得不行,不如把粮食分给亲戚、邻居,广施恩惠。’全家人都觉得她说得对,立刻听从了她的建议。

第145章

  “咳咳。”沮授猛然发出两声咳嗽声。

  郭嘉挑眉,识趣闭上了嘴巴,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甚至悄悄往席末挪了半尺。

  他听了一百零八遍的“我真傻……主公很听劝……都怪袁绍”,耳朵都被磨出了茧子。偏偏沮公还是他的前辈,他跑都跑不了,只能日日听沮公翻来覆去念叨。

  如今罪魁祸首的主公终于被沮公这位苦主抓到了。

  “哎呦。”陈昭忽然发出了一声惊呼,众人顿时将视线投向陈昭,面上纷纷挂上担忧之色。

  陈昭捂着肚子,面带冷汗:“无碍。先前我带兵伏击袁绍之时,受了一点小伤。小伤而已,不足为虑。”

  沮授面上立刻浮现担忧神色,忧心忡忡望着陈昭:“主公伤势可重?臣这就请军中医令来看……不,臣听闻神医华佗近来在关中一带治病,当派人速请华佗前来!”

  “小伤耳,不足兴师动众。”陈昭轻描淡写。

  她倒是的确受了伤,在战场上哪能不受伤,但是被流矢划过的伤痕,再晚几天,疤都要掉了。

  关中瘟疫渐起,还是让人家华佗多救几条人命吧。

  沮授哪还能想起来自己从三天前就开始打腹稿,就盼望主公下次能“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事。他看着为大计而冒着生死危险深入敌腹的自家主公,久久才斩钉截铁吐出一句话。

  “……都怪袁绍!”

  见没热闹可看,郭嘉又慢吞吞把屁股挪了回去,正色问起了正事:“主公几番催促我等速来邺城,莫非是袁绍麾下旧臣心有不甘,暗中作乱?”

  “他们要是真作乱就好了。”陈昭叹息一声,“我等着抓一只出头鸟来杀鸡儆猴,可左等右等,每个官吏都十分乖巧。”

  因着袁绍重用士族,邺城一城之内的士人数量就比青徐二州加起来都要多,而且日子过得比其他地方士人好上不知多少。按理说,骤然从云边落到地面,应该会有不少人心怀不满。

  可偏偏陈昭到邺城的这半月,愣是没等到一个出头鸟跳出来号召众人反抗她。

  “不清洗一遍,这些官吏不敢用。”陈昭言简意赅,也正是她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这段时日才会日日忙碌,不得空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我,呼风唤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