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连忙差人去把大师请了过来。
文珊小声问胤禩:“你又打点好了?”
“宫里头做事的就算是出家人也是八面玲珑,还用打点什么。”
果然大师来了之后说了一大通佛揭文珊也听不太明白,最后还占卜了一下总之得出了佛祖并未怪罪的结论,只说让太后再斋戒一月诵读百遍经书即可大成。
太后听了果然喜笑颜开,连念了几声阿弥陀佛才把大师送出去。
“这下您可算放心了吧。”文珊笑着说。
太后松了口气:“这下可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还是我们胤禩机灵,皇祖母得多给你点什么。”太后看着胤禩笑着说。
胤禩赶忙推辞,太后还是从库房里翻出了一套文房四宝来送给了胤禩。
“他们都以为哀家老了就眼盲心瞎其实这点事能瞒地了谁。”太后突然说道,“皇帝这几年纳的人一个赛一个的有心思,这宫里以后是越来越热闹了。”
太后果然是什么都知道只不过是一时气上头了。
文珊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把昨天康熙跟她说的云黛的婚事说给了太后听,想转移一下太后的注意力。
“皇帝也算是花了心思了,罢了,不提这些了,眼看快到午膳的点了,命妇们也该入宫朝见了,你赶紧回咸福宫准备着吧。”太后开始赶人一门心思想去小佛堂里念佛了。
文珊无奈告退了,回去的路上和胤禛几个说:“太后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么信佛,明明以前太后也没去上过几次香。”
也就是这两年的功夫太后才突然笃信佛法。
“好似年纪渐长大多最后都会皈依佛法。”胤禩挑了挑眉,说道:“四哥从前最后不也一心向佛了。”
胤禛:“……”
这话题怎么又跑到他身上了。
几人回到咸福宫,用完午膳珍珠就进来回禀说富察夫人带着富察小姐来了。
胤禛几个得避嫌,哪怕已经赐了婚也不好见面所以兄弟三人就去了东偏殿。
富察夫人是第一次来咸福宫,来之前也仔细打听了文珊的喜好,带了一堆礼物过来。
富察小姐也就是胤禛未来的嫡福晋是富察夫人的次女,长地也是花容月貌,举止落落大方,文珊心想胤禛还真是好福气,盲婚哑嫁的还能娶到这么标致的媳妇,性子看着也很温和,一看就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女儿。
“小女亲手给贵妃娘娘绣了一条抹额,手艺粗陋还望娘娘不要嫌弃。”富察夫人笑着让身后的侍女把手里的盒子送上去。
珍珠上前接过交给了文珊,文珊打开一看这条抹额缝地很是精细,上面绣着祥云的图案,边边角角都是用金银丝线细细勾起来的,上面还嵌了两颗硕大的蓝宝石,一看就是精心做的。
“这还叫粗陋,夫人也太谦虚了。”到底是儿媳妇送的文珊让珍珠带下去小心收好。
文珊左看右看都觉得对富察小姐的眼缘极好,招了招手唤她上前坐在自己身侧说道:“皇上昨还跟我提起说再过两年等胤禛和你都满了十六岁便让你们大婚,今儿我见着你倒是恨不得立刻把你娶回来了。”
胤禛和富察小姐也是巧了正好是同龄,胤禛比她要大上几个月。
富察小姐羞涩的笑,脸上也升起两团红晕。
“胤禛呢,哪哪都好,就是性子冷了些但是绝不是冷酷无情的,是个最面硬心软的,而且为人正直定会好好待你的。”文珊拍了拍她的手,继续说道:“日后你嫁过来,家里的事还得你多替胤禛操持着。”
富察小姐点了点头,轻声细语地说道:“贵妃娘娘说的话臣女都记住了。”
富察夫人也很疼爱这个女儿,看着文珊喜爱她也是忍不住的高兴,听闻女儿还能在家再待两年心里头就更高兴了,一旦嫁进了皇室自然是没有在家做姑娘的时候舒坦了,富察家虽然如今没有嫁进宫的姑娘,但是富察夫人出身钮钴禄氏,虽和孝恭皇后以及钮祜禄贵妃不是同出一支但论起来也是她们的堂姐,关系还算近。
看她的这两个堂妹在宫里过地如何她心里就明白了,所以刚刚指婚的时候她还有些不情愿,不愿女儿嫁过去,可后来一个是圣旨难违,另一个则是四阿哥这一年以来在诸位皇子里、实在拔尖,马齐每每提到对四阿哥也是赞不绝口说他为人正直品行端正绝不会亏待了他们女儿,她这才放心。
宣贵妃又是个和气人日后自然更不会磋磨儿媳。
两人说了一会话富察小姐始终保持着得体的笑意在一边陪坐,是个很规矩的孩子。
富察夫人思量了一会到底她也是钮钴禄家出身便问了一句钮祜禄贵妃的近况。
除夕之夜钮祜禄贵妃被太后罚跪了一夜,这事不仅在宫里传遍了,宫外但凡有点人脉的也都知道了。
文珊这才知道富察夫人竟然也姓钮钴禄,果然这几个大家族之间都是盘根错节的。
“不过是一点小事,如今钮祜禄贵妃已经回宫歇息了,夫人若是挂念待会也可去探望。”文珊说道。
富察夫人思来想去觉得进宫一趟不去不合适,在咸福宫又坐了一会就带着富察小姐去永寿宫小坐了片刻。
富察夫人走了之后胤禛几个就过来了。
“额娘怎么样,富察氏您还喜欢吗?”胤祥跑到文珊身边问道。
文珊看着他好奇地眨巴着眼睛就有些好笑:“你四哥都没问你倒是先着急上了。”
胤祥抱着她的胳膊撒娇非让她说说。
“挺好的,是个不错的姑娘,胤禛见了自然也会喜欢。”
胤禛近日来被文珊和胤禩胤祥调侃他的婚事已经免疫了,只木着一张脸说道:“额娘喜欢就好。”
除夕夜宴的事虽说最后就这么草草地了事但是钮祜禄贵妃心里门清是小佟佳氏动的手脚,很快也开始反击,两人从年下一直互掐到初夏也没分出个所以然来,算是互有胜负。
文珊本来每天看戏看地津津有味,结果康熙突然下旨要让胤禛和胤禩出趟远门。
今年前往曲阜祭孔康熙出人意料地点了三阿哥前去,还特意让胤禛和胤禩陪同。
往年祭孔可都是太子去的。
这一下子换了人后宫朝野中又多出了不少闲言碎语,有的人甚至已经押宝康熙厌弃了太子早晚会废掉。
但是康熙又很微妙的让太子的铁杆支持者三阿哥代为前去就让很多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尤其给三阿哥陪衬的还是这两年来十分受康熙喜爱的四阿哥和八阿哥。
曲阜虽然不远但这一来一回加上祭孔的仪式也得小半月,幸好是胤禛和胤禩一起去文珊也放心一点。
太子对这事自然是不乐意的,虽说祭孔不像是祭拜宗庙一样象征意味那么强可是自太子十岁之后祭孔的事都是太子去办的,这几乎已经成了定例,这次却派了别人去,虽说是和他一向交好的三阿哥可太子心里还是不舒坦。
连夜就召了索额图来毓庆宫商量。
“叔祖,您说皇阿玛这次又是何意啊?”
太子有些焦躁,他现在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透康熙了,明明他年幼时父子两人亲密无间几乎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可这两年他却觉得皇阿玛对他越来越冰冷了。
太子自从禁足结束之后也算是循规蹈矩,虽没什么出色的地方但也没出过错,在康熙面前还唯唯诺诺了不少,所以此时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康熙是怎么想的。
索额图说道:“这便是皇上的帝王心术了,太子殿下,此时您定要沉得住气。”
“您看这次去祭孔的人,主事的是三阿哥,而近来备受宠爱的四阿哥和八阿哥却只是陪同,您就没想过皇上为何要这样安排?”
“我若是能猜得出皇阿玛的心思便不必让叔祖深夜来此了。”太子苦笑道。
索额图叹气摇了摇头道:“太子您最近心不静,很多事都看不明白,皇上这是在探您和四阿哥的性呢!”
事到如今索额图也不得不承认太子的地位确实不是无可动摇了,四阿哥就是皇上心里的另一个人选,只不过太子立了多年又没有什么大错,妄言废立会动摇国本加之皇上在太子身上付出了多年心血还有那么点指望所以才一直没动作。
太子抓了抓头,思量着说:“您是说皇阿玛是要看我和四弟谁更坐得住?”
“就是这个理。”索额图说道,“不过是一个祭孔罢了,不是什么大仪式,您若是因此失了章法做出些不智之举来反而让皇上失望。”
“相反四阿哥若是恃宠而骄洋洋得意起来也是不如皇上的意。”
太子想了想还是觉得不通:“那皇阿玛直接让四弟去祭孔就是了,为何又让三弟主事还拉上了八弟?”
“这就是皇上高明的地方了。”索额图感叹道:“让三阿哥主事更显得皇上在您和四阿哥之间摇摆不定,比直接让四阿哥去可是要勾人的多。”
这就相当于直接告诉胤禛你只差临门一脚就能扳倒太子。
“何况身边还有一个八阿哥,若是此次祭孔真的有人起了什么心思三方还能互相制衡,对外能堵住悠悠之口,对内又能挟制四阿哥。”
太子听了忍不住感叹道:“经您这么一说我才算是算明白了,叔祖您真不愧是当朝宰辅,论起对皇阿玛心思的揣摩,您真是无出其右。”
“所以太子殿下您此时一定要坐地定,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约束着手底下的官员别为此事嚼舌根。”
太子赶忙点头一一记下。
索额图沉思了半晌最后还是说道:“还有一事,日后咱们的眼睛不能只放在大阿哥身上了,要多看看这两位新鲜出炉的四阿哥和八阿哥。”
第73章
等到这兄弟俩从曲阜回来之后就开始琢磨着要把炼钢的方法献出来。
也多亏了这半个月的祭孔之行胤禛和胤禩在宫外很多事都方便了很多, 这次炼钢的法子他们没打算自己出面,思来想去把这事交给了马齐。
马齐如今是胤禛船上的人,若是胤禛没有夺嫡之心还好,可现在显然康熙很器重胤禛所以作为胤禛老丈人的马齐就不得不上了胤禛的船, 也只能上胤禛的船。
等到两人从曲阜回来没过多久马齐就正式上疏把胤禛和胤禩琢磨出来的炼钢之法呈到康熙面前了。
自从上次胤禛和胤禩进献完牛痘法之后康熙私底下就派人调查过, 这一看就是胤禛或者胤禩私底下养了一群门人,只不过是太子和大阿哥养的多是些读书人和商人, 胤禛养的却是些匠人。
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康熙也很顺利地查到了京城的园子, 只不过胤禩把自己给隐去了,只留下胤禛。
所以康熙得到的调查结果就是四阿哥在京城一处园子里养了几十个匠人, 整天叮叮当当地不停,不知道在忙活些什么。
顺带康熙也知道了前两年被赶出宫去的那个火器高手戴梓也在胤禛的园子里。
对此康熙只装作不知道,随着胤禛折腾去了。
结果没想到还真让胤禛折腾出来一个大动作。
马齐上报的时候也是真话假话掺着说只说是四阿哥发现了一位能人只是皇子在宫中不方便, 所以便联系了马齐让他帮忙盯着这事, 一有了结果他便立刻呈报上来了。
康熙看着马齐带来的用新法锻造出来的钢,比之旧法更坚硬强韧, 心里已经划过无数可以在兵刃建筑上使用的场景。
“好。”康熙转头对梁九功说:“去把四阿哥请来。”
马齐在底下垂着头心里也是捏着一把汗,皇上心里肯定是门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真不太好说今天能不能按照他们预计的发展。
胤禛很快来了, 向康熙问过安之后就被康熙叫了起。
“胤禛,马齐说这炼钢之法也是你倒腾出来的?”康熙问地很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
马齐的眼神在康熙和四阿哥之间打转,他虽然入朝为官多年但还是摸不透皇上的心思, 现在也是给四阿哥捏一把汗。
“回皇阿玛, 儿臣不敢欺瞒,前段时间儿臣外出巡视时发现民间有许多能人异士,只是多被称为奇技淫巧不为人所喜, 儿臣倒觉得有些匠人确实有大智慧,做出的东西利国利民,所以便以门客之礼待之,如今有了些成效便进献给皇阿玛。”
胤禛一板一眼地说道。
这和康熙调查出来的结果差不多,胤禛也确实没有说谎。
“先前的牛痘之法可也是从你这些门客里研制出来的?”
胤禛:“这儿臣不敢居功,确实是黄大夫行医多年偶有所得,只是恰巧听闻儿臣在京中有这么一处供养匠人之地才上报给了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