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跟着进来伺候。”
太子进了内室又取出了被他压在底下的一封信。
那是索额图前些日子派人送来的。
上头写着为今之计只有殊死一搏,若待皇上班师回朝那就再无回天之力了。
眼看着四阿哥势头正猛嫡福晋又恰好在这时有孕,若真是生下一个嫡子那么朝中那些崇尚长子长孙的儒臣都有话可说了。
太子本来对索额图的这个计划不说嗤之以鼻也是不以为然。
起兵造反?这怎么可能。
虽然他自认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是在皇阿玛出征期间起兵谋朝篡位他也实在干不出这种事来。
可是方才见到了刚出生的儿子,他又有些动摇了。
若是真的能成,那么他的儿子就不必飘摇一生了,他是他的长子,以后也会是最尊贵的皇长子。
索额图能送进信来也是表明了如今在宫内他们还有人手,而且康熙现在还在畅春园做些动作也方便。
太子一个人默默地在室内坐了良久,最后还是让人给索额图带了话让他今夜想法子到毓庆宫来一叙。
文珊回到自己宫内的时候胤禛胤禩和胤祥都不在,宝全说刚刚胤禩来了一趟本来想着等她回来,结果好像是有急事所以又匆匆离开了,留下话说明早再来请安。
王氏这孩子生下来天也挺晚的了,文珊听了点了点头便准备洗漱休息了,没成想刚准备睡下康熙却来了。
文珊:“……”
真是见了鬼了。
康熙从外头进来还带着些暑气,抬眼一看文珊都已经换上了寝衣。
“朕可是扰了你休息了?”
扰没扰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虽然事实如此文珊还是得陪着笑脸说:“皇上说的哪的话,臣妾也才刚刚回来。”
康熙自然知道文珊方才是去哪了,他来之前也见过了王氏给胤礽生的这个儿子。
康熙让文珊坐下,自己也盘腿坐在榻上,文珊一见他这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不妙,这怎么看起来像是要和她彻夜长谈啊。
果然康熙十分坦诚地和她说起自己刚刚见过了太子的儿子。
“长地倒是和胤礽小时候没有多像。”康熙说道:“只有眼睛还像上三分。”
文珊不敢接话。
她现在根本拿不准康熙对这个孩子到底是什么态度,乱接话很容易踩雷。
果然康熙见文珊小心翼翼抬眼看他的样子叹了口气:“无妨,咱们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
那不能说的可太多了,说地好像他们很熟一样。
“皇上准备怎么安置这孩子?”文珊试探地问道。
若是要养在宫里那么还真得问明白了,毕竟现在协理六宫之权还是在她手里。
康熙屈膝转了转手上的扳指,淡淡地说:“到底是来路不明,不能养在宫里头。”
“……”
文珊的无语以及对康熙随口就来的功夫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刚刚自己还说这是太子的孩子现在就成了来路不明了。
既然不养在宫里那和她也没什么关系,文珊便没再问,康熙默默地待了很久不知道在回忆些什么,直到文珊都快困迷糊的时候才和她一块去歇息。
没隔两天对王氏和这个孩子如何安置就有了安排。
王氏本来是要和家人一样流放宁古塔,可康熙最后还是念在她给太子生了个儿子的份上没再追究,就这么囫囵地让人出宫去就算完了,至于那个孩子,上玉牒是不可能了但毕竟是皇家血脉,康熙把他安排到了一个闲散的郡王那充作是他的儿子,其实也就是帮养着,总不能让这个孩子真的流落民间。
巧的是这样论起来这孩子也是太子的下一辈,按弘字取名,康熙还特许了让太子亲自来取。
忙活完了这一通,康熙第二次亲征准噶尔终于提上日程了。
第90章
康熙出征的时间已经定下了就在半月之后, 本来文珊还操心胤禛要跟着一起上战场对出征这事不情不愿的,如今胤禛留在京中监国她的态度就变成了让康熙赶紧走。
康熙一走宫里头也安静了她也能摸鱼了,简直是梦想中的生活。
只是出征前这段时间胤禛也忙地脚不沾地,他不止是康熙离开之后要监国如今户部也是胤禛掌管。
兵马不动, 粮草先行。
所以胤禛身上的担子也是很重。
这就导致了胤禛已经连着好几天熬大夜文珊是一面都没见着他。
胤禩最近也比往常忙了不少不过相比于胤禛还是闲散些的, 每天早晚都会来文珊这一趟,蹭蹭吃喝然后和胤祥斗嘴。
今天胤禩过来的时候还给文珊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额娘, 您前段日子说的那个制冰机还真有些眉目了。”胤禩一进门就兴冲冲地说道。
文珊正在捡莲子准备做碗莲子汤给胤禛和富察氏送过去解解暑, 一听胤禩的话也是很惊喜。
“这么快?”
从她画了那个图也就过去了两个多月,看起来别院里的那些专家们真是越来越精通此道了。
珍珠给胤禩端了碗冰酥酪, 胤禩咕嘟咕嘟几口喝完擦了擦嘴才说道:“还是个雏形,前两天试了试能出一些冰。”
自从蒸汽机越来越完善之后这些人就琢磨着怎么把蒸汽机的动力运用到别的机械上,制冰机就是头一个被他们拿来实验的, 好在文珊对这个比较了解, 画的图也是一众抽象画作中最详细的,所以才这么快就有了进展。
“可惜如今炎夏已经快要过去了, 想来是赶不上今年的用冰了。”胤禩说。
“这有什么可惜的,明年咱们不就能够想用多少就有多少了。”文珊美滋滋地畅想着明年的用冰自由生活。
胤禩心想就算没有这个制冰机额娘也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 自然是不会缺了额娘这一份的。
文珊高兴了一会又问是哪个师傅这么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就琢磨出来了。
“做出来的是一个姓薛的姑娘, 今年才十六岁。”胤禩饶有兴致地说道:“不少师傅都说她天资聪颖日后必有大成就。”
文珊一听是个小姑娘就更感兴趣了,追问胤禩这小姑娘的来历,是不是家里头父母长辈对此有研究所以才年纪这么小就能有这么强的创造力。
胤禩摇了摇头,说这薛姑娘应当是出身贫苦自小就被亲生父母卖去了一个当官的人家做婢女, 结果也是不巧这家人仕途不顺被革职下了大狱, 家里的奴才自然也就被发卖了出去,薛姑娘便又辗转流落到了一个商贾人家,没过多久儿子比她年纪都大的管家看上了她想娶她做续弦, 威逼利诱之下不成便百般折磨甚至还试图霸王硬上弓,后来还是她机灵找了个机会逃了出去,只是身契还在主家只能偷偷摸摸隐姓埋名地过日子。
文珊听了都不禁觉得惊奇,像这种家奴的卖身契在现在可以说是一座大山了,朝廷规定地非常严苛,一旦逃跑那被抓到了就是死罪,这个小姑娘胆子大又有勇气怪不得这么聪慧。
“后来呢,你们是怎么找着她的?”文珊催促道。
胤禩笑着说:“她算是逃奴没法出去做工养活自己只能四处流浪,不滚他运气还不错正巧流落到了王崇宇的村子里,王崇宇的老母看她一个姑娘可怜,那时又是冰天雪地的便收留了她,原本想着给她一口饭吃让她帮着做工,待到第二年春天天气暖和了再让她离开。”
文珊还记得王崇宇这个人,是当时研究出炼钢之法的那个。
王崇宇家也是普通庄户人家实在养不起多一口人,所以也只能收留她一个冬天。
“结果就是在王家的这几天王崇宇发现这姑娘在这些奇技淫巧上颇有造诣,一问才知道原来她曾是那个官宦人家小姐的丫鬟,也跟着读了些书,小姐对她还算不错见她喜欢看书便随便她捡去看,所以才懂得一些。”
文珊点头感叹道:“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胤禩也点头:“后来嘛,还没有到来年春天我们便找到了王崇宇邀他来京城,他思量再三便把薛姑娘也带上了。”
这样一来薛姑娘的人生就迎来了巨大的转变。
卖身契在主家手里的逃奴身份本来会让她惶惶终日躲藏一生,但是这点事在胤禛和胤禩眼里连芝麻粒大小都算不上,一句话就解决了。
而且这姑娘也确实没有辜负王崇宇对她的力荐,自从来了京城之后比许多钻研多年的老师傅都要出色,蒸汽机能做出来就少不了她的功劳。
文珊像是听了一个励志故事一样,连连感叹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胤禩:“……”
额娘这乱用成语和揭语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啊?
但是仔细一琢磨好像用的还挺合适。
“什么时候带额娘去你们那个别院看看。”文珊笑着说:“我可是一直感兴趣很久了。”
“待皇阿玛出征之后儿子便找机会带您去一趟。”胤禩笑着说道。
文珊掰着指头算:“你皇阿玛再有十天就该走了吧?”
康熙前几天已经回宫了,方便和大臣们商讨出兵事宜,文珊嫌宫里闷得慌加上如今虽然已经快要入秋但是天气也没凉快到哪里去,康熙便也由着她在畅春园再住几天。
自然文珊也不是特例,旁的嫔妃想继续在这再避几天暑的自然也可以跟着一起。
只是康熙回宫了大部分的嫔妃也就都跟着走了,畅春园里也只剩下了文珊,敏嫔,良嫔和密嫔,还有几个本就没什么存在感的答应常在,她们也是想得开,回了宫也没什么机会陪伴圣驾还得受热不如在畅春园痛痛快快地再歇几天。
只有密嫔这个进宫之后一直盛宠不衰的也留在了畅春园让文珊有些惊讶,但是一想密嫔自从生了十六阿哥以后和敏嫔关系越来越好就有些理解了。
想和姐妹在一起不愿意回宫伺候康熙了实属非常正常。
想到这文珊就和胤禩聊起了最近胤祥常往敏嫔那跑的事。
“平常也没见他这么一天三趟地跑着,倒是奇了怪了。”文珊说道。
她并不是吃醋胤祥和敏嫔亲热,只是觉得有点奇怪,往常胤祥也会时常去敏嫔那不过大多都是一天去一趟,有时候忙地忘了还得文珊催着他赶紧去看看,结果最近跑的那叫一个勤快。
事出反常必有妖。
“十三弟这是又去敏嫔娘娘那了吗?”胤禩问道。
“是啊,走之前还带了一堆吃的。”文珊笑着说:“偷偷摸摸地跟做贼一样。”
胤禩想起前些日子底下的人来回禀说胤祥在敏嫔那和五公主越混越熟的事也觉得好笑,明明不久前还烦五公主烦地像什么一样。
胤禩陪着文珊说了会话小顺子进来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胤禩便露出了无奈之色只能先离开了。
文珊做完了莲子汤自己也觉得有些无聊便带着汤去了胤禛的住所。
富察氏有孕更受不得热所以也暂时留在了畅春园。
文珊到的时候正好马佳氏和乌拉那拉氏来给富察氏请安,便一起用了点莲子汤,随后两人便识趣地告退了,留下富察氏和文珊单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