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帮文珊一起包饺子,说是帮倒不如说是在捣乱,笨拙的手指头是怎么也不听使唤,饺子包地和包子一样还弄地满脸的面粉。
胤禛忍无可忍亲自把他拎走清洗去了。
今儿的饺子馅是他和八弟好不容易寻来的野菜,别都让这小子给糟蹋了。
自从文珊给他们做了一次野菜之后这两兄弟就惦记上了,经常琢磨着到哪再去弄一些,胤禩知会了手底下管采买的人才从宫外弄了点来,如今不是季节,宫外也不多。
胤禩抱了个兔子靠枕歪在塌上看文珊包饺子,眨了眨眼睛突然撒娇:“额娘,今年我也不想去,想陪着额娘。”
“我看你是想陪着我做的饭吧?”文珊失笑。
木兰围猎是大事,但凡年纪够的皇子都要去,文珊知道胤禩只是在撒娇,但是面对胤禩她总是最没有办法,这三个孩子里论相貌最出众的就是胤禩,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缩小版,让文珊最爱不释手。
文珊笑着说:“胤禩,你卫额娘这次也去,不在宫内你也不用每天去尚书房,正好你多去陪陪她。”
胤禩点头,这一世他常去延禧宫探望,额娘心绪比从前放开了许多,没有那么郁结在心,身体也好了很多。
马上要离开文珊两个月胤禛和胤禩都有些舍不得额娘和弟弟,最近这段时间一下学就腻在咸福宫,还撒娇让文珊做一些能保存的吃的让他们带到木兰围场去。
“蒙古那边的吃食我是吃不惯。”胤禩知道文珊是从后世来的不是蒙古人之后对蒙古的评价也直接了很多,“还得是额娘做的,否则我和四哥回来一定要瘦上不少。”
胤禛虽没说话但是也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
胤祥现在已经能吃很多东西了,一听这话立马就飘飘然了,哼哼,他可以在宫里跟着额娘,想吃什么额娘都会给他做,比去木兰围场舒服多了。
而且他上辈子去地实在太多了,四哥于骑射上差了点,登基之后连木兰围猎这种联络蒙古贵族的大事都懒得亲自去,每年都是让他过去代皇帝进行木兰围猎,所以胤祥早就去地烦了。
想起这事时他还在咔嚓咔嚓地吃着文珊刚烤出来的饼干,心想这回总可以他和八哥轮着去替四哥木兰围猎了吧?
那地方乍一去景色是挺漂亮,但是耐不住每年都要去一次和那些王公贵族们周旋客套,实在是顶不住。
嗯,这活还是更适合八哥,以后都让八哥去!
在一边收拾行李的胤禩还不知道自己又被十三弟莫名其妙地给安排了,还在想着从蒙古带些什么回来给额娘和弟弟。
额娘喜欢花,蒙古那边有很多他们宫里没有的奇花异草,上次额娘去的时候就颇为喜爱,只是觉得路途遥远不好运输就作罢了,这次一定要给额娘带回几盆来。
至于十三弟,多打一些羚羊狐狸给他做件皮子穿。
到了九月份康熙就带着皇子和嫔妃大臣正式出发前往木兰围场了,钮钴禄贵妃这次随行,文珊留在宫中看顾剩下的嫔妃,德妃因着十四阿哥刚出生没几个月也没去,剩下的高位嫔妃除了荣妃在闭门思过之外都跟着去了。
胤禛和胤禩在一辆马车上,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出宫门的时候胤禛挑起车帘看了一眼,果然看到了穿着侍卫服侍在一旁弯着腰恭敬地送皇帝出行的明珠。
一朝首辅沦落到如今这种境地。
胤禛放下车帘,说道:“为人臣者当忠君爱国,上不愧于天,俯不愧于民,此后咱们也应当以明珠为戒。”
胤禩也无聊地看了两眼,点头说道:“明珠的心太大,好在他还算聪明,待到皇阿玛把他重新启用,就不再掺和这些事了。”
对于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个从康熙年少时分就一直陪伴在身侧的老臣,康熙对他们还是有所不同的,总会感念那几分年少护持的情分。
“我听说张廷玉这次也跟来了?”胤禩突然问道。
胤禛在马车上也还在看书,自从知道了八弟和十三弟都是重活一世的人之后他就更用功了,八弟和十三弟有着前世的才华和经验还愿意辅助他,那他这个日后要为君者更得刻苦努力才是。
起初看着胤禛这悬梁刺股,废寝忘食一样的认真学习把文珊给吓着了,生怕孩子把自己逼出什么毛病来。
后来还是胤禩和胤祥劝她说四哥就是这么个性子,劝是劝不动,但是他心中有数不会把自己的身子弄坏。
而且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
比如经典的“世宗弓四力半”,在兄弟里面都是垫底的水平。
四哥在武艺骑射上确实少点天分,所以努力过后也认清了这个事实,开始转向文学方向。
所以对于木兰围猎这种事情胤禛也兴致缺缺。
胤禛抬起头说道:“张英师傅此次被皇阿玛亲点随行,还特意让他把张廷玉带上。”
自从张廷玉成为了胤禛的陪读之后在康熙面前出现的几率也高了起来,很快康熙就注意到了这个文思敏捷,聪明伶俐的少年,夸了张英好几次他教子有方,康熙一向喜欢这种年少英才,所以对张廷玉喜爱有加。
而且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胤禛也越来越喜欢张廷玉,二人经常如影随形,连带着胤禩也和张廷玉熟了一点。
胤禩自从太皇太后崩逝以来就开始在皇子中间刻意冒头,张廷玉眼明心亮地自然也看出了这个八阿哥志不止于此,但是作为一个推崇嫡长子继承礼法的汉臣对这种僭越的行为内心其实是不赞同的。
尤其是太子如今看着也还算贤明,没出什么大的差子。
有贤明的嫡长子在前庶出的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在史书上都是用狼子野心来形容的。
所以张廷玉对胤禩只是恭敬却并不亲近。
能与胤禩说上几句话还是因为八阿哥和四阿哥是共同养在宣贵妃膝下。
有时张廷玉还不禁想都是被一个额娘带大的,怎么四阿哥就刚正纯直循规蹈矩,八阿哥就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呢?
张廷玉不亲近他胤禩也没觉得有什么,张廷玉就是这样的性子,上一世在他最鼎赫的时候张廷玉也不站在他这一边。
他若不是这个性子四哥也不会如此喜欢他。
所以最后只剩下胤禛夹在中间难受。
只有他和十三弟知道八弟不是这样的人。
这就是当初胤禛和胤祥坚决不同意胤禩再走老路的原因,就算再小心行事还是会有像张廷玉这样的人误会他。
莫名地遭受这些,作为兄弟他们自然是不忍心的。
只是胤禩十分坚持,磨了他们好久才算勉强同意,但是几人也约法三章绝不能做出一些太过激的事情来。
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木兰围场,刚到木兰围场康熙就带着太子接见王公大臣。
晚上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宴会开在外面的草地上,按着蒙古的习俗吃着烹煮过的大块牛羊肉喝着酒,到后半程康熙有些不胜酒力回营帐去休息了才轮到有人来找他们几个皇子寒暄。
太子和大阿哥身边自然是围着的王公大臣最多的,而胤禛和胤禩这也来了一个身形健硕的蒙古汉子。
“臣参见四阿哥,参见八阿哥!”
胤禛和胤禩连忙一边一个把人扶起来。
“舅舅客气了,您是长辈行这么大礼做什么?”胤禩说道。
来人正是文珊的胞兄,已经承袭了他们父亲的和硕亲王位的班第。
胤禛和胤禩跟着文珊第一次来木兰围猎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了这个很是豪爽大方的舅舅,班第只有文珊一个同母所出的妹妹,打小就疼爱非常,即使胤禛和胤禩不是文珊亲生他也当自己的亲外甥一样疼爱的。
自从见过胤禛和胤禩之后往宫里给文珊送的东西就多了很多这个年纪的男孩喜欢的弓马,准备地很是精心。
“当着这么多人面装装样子。”班第低声说,转而又大笑着拍了拍他们两个的肩膀说道:“两位阿哥又高了,也壮了。”
“赶明舅舅带你们跑马去,再猎几头鹿用冰封了带回去给你们额娘,她最喜欢这个。”
胤禛谢过随后说:“可惜额娘要看顾十三弟,所以今年没来。”
班第摆摆手:“自然是孩子要紧,无妨,想来明年文珊就能带着我的小外甥一起来了,说起来我还没见过十三阿哥呢,你额娘最近如何,可有受什么委屈?”
虽说班第在远在千里之外的科尔沁但是紫禁城的消息也是略知一二,去年他们科尔沁的老祖宗孝庄太皇太后逝世后牵连出的一连串和文珊还有几个小阿哥的事他也有所耳闻。
“额娘很好,舅舅放心就是,明年额娘就会亲自前来与舅舅叙旧了。”胤禛回道。
看着眼前这两个已经逐渐从孩子向少年长成的外甥班第心里也很是欣慰,他们虽不是从妹妹的肚子里生出来的但是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好,回去告诉你们额娘,让她不用怕,还有哥哥在呢,科尔沁虽然离得远了些但有什么事也定然不会坐视不管。”
胤禛和胤禩也很喜欢这个略显粗犷的舅舅,他对额娘还有他们几个是真心实意地疼爱。
周边上还有不少王公大臣在,胤禩便丝滑地岔开了这个话题,问道:“端敏姑姑最近身体如何,听说前些日子姑姑刚给我们诞下了一个小弟弟。”
端敏公主是班第的妻子,也是顺治的养女康熙的妹妹,所以胤禛和胤禩应该称呼她一声姑姑,当然同时也是他们的舅母。
就像班第即是他们的舅舅又是他们的姑父,而康熙和班第也是互为大舅哥。
怎么说呢,独属于皇室的亲戚乱套,所以他们也只能各喊各的。
称呼班第为舅舅是随着额娘这边,称呼端敏公主为姑姑则是按着皇阿玛这边。
“好着呢,取了个名字叫乌岱木,那小子长地白白胖胖,端敏疼爱地不得了,只是最近他有点吐奶也起热所以你们端敏姑姑今儿就没过来,在家里照看他。”班第提起娇妻幼子也是一脸幸福洋溢的模样。
“乌岱木长地还有些像你们额娘,尤其是鼻子和嘴巴,和他姑姑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一听这个表弟长得像文珊胤禛和胤禩也来了兴致,和班第约着改日找个时间去看看表弟和姑姑。
一边和几个蒙古王公刚寒暄完的大阿哥走到太子身边戳了戳他:“太子殿下,看那边。”
太子放下手中的酒杯,顺着大阿哥的目光看过去胤禛和胤禩正在和和硕亲王班第相谈甚欢。
“那是宣贵妃的兄长,自然也算是四弟和八弟的舅舅,甥舅好不容易见上一次叙叙亲戚之情不也正常。”太子瞥了一眼又收回了视线。
虽然太子嘴上说着不在乎可是大阿哥对太子实在太熟悉,一听就听出了他语气里的憋闷。
班第是科尔沁如今的当家人,科尔沁又是整个蒙古实力最强的一支,来木兰围猎看着班第和四弟,八弟亲亲热热,太子自然也不会高兴。
尤其是如今胤禩锋芒毕露,在太子眼里现在看胤禩和大阿哥是一样的不顺眼。
“这算什么舅舅,若要这样论佟国维和佟国纲不也是四弟的舅舅,那四弟可真是赚大了。”大阿哥不屑地说。
太子明白了,大阿哥这是纯粹地自己心里也不爽所以拉着他来一块在背后议论胤禛和胤禩,是而当下也没了什么兴致,敷衍了几句也离开了。
大阿哥憋着一口气没处发,正巧一个宫女来奉茶的时候看大阿哥黑着脸有点害怕,一个手抖茶水撒了些出来在桌子上,大阿哥却大发雷霆让人把她拖出去廷杖。
皇上和太子都不在自然也没人能管得了大阿哥,在场的蒙古贵族们脸色都有点难看和莫名其妙,这小宫女也没犯什么大错大阿哥怎么就如此残暴,这廷杖下去怎么可能还有命?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大阿哥如此做难道是为了杀鸡儆猴做给他们看的?
班第看着那宫女哭求着被拖出去皱着眉头问:“大阿哥的脾气怎么越发暴躁了?”
明明前些年还小的时候在外还能称得上是谦逊有礼的,他还夸过大阿哥有长兄之风。
“许是大哥今日心情不好。”胤禩笑着说,“舅舅派人关照一下这个小宫女吧,看着也是怪可怜的。”
班第欣慰地点点头,自家的外甥还是有怜悯之心的。
第二天一早太子领着几个兄弟一起去康熙的营帐里请安,康熙虽然昨天离席地早但是席上发生的事倒是一清二楚,开口就因为大阿哥昨晚无故责罚宫女的事把大阿哥训斥了一顿。
“责罚宫人就算了还当着那么多蒙古王公的面,皇家一向的宽仁贤达都被你记到狗肚子里去了!”
康熙一大早起来火气也是挺旺,密嫔昨夜侍寝如今也在一旁为康熙奉茶,细声细语地劝他消消气。
康熙接过茶喝了一口,又瞪了一眼跪在下首低垂着头的大阿哥,怎么都想不明白小时候那个勤学上进,聪颖懂事的长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康熙冷着脸在发火别的皇子也都噤若寒蝉不敢劝,只有太子还面色如常地上前说道:“皇阿玛消消气,龙体要紧,大哥昨日不过是贪杯多喝了两杯酒,酒后有些荒唐之举也正常。”
“贪杯,他还贪杯!”康熙被太子这名为求情实为拱火的一番话激地气又上来了,“朕是让你来喝酒的吗?若是想喝酒就滚回紫禁城去喝!”
大阿哥也没想到康熙会发这么大的火,在心里恨恨地想着一定是太子在皇阿玛面前告了他的黑状。
“皇阿玛息怒,儿臣知错了。”大阿哥此时也只能俯首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