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归是咱们不如贵妃娘娘尊贵,连带着儿子也不如四阿哥尊贵。”
德妃在一旁只是笑, 默不作声。
惠妃和荣妃相视一眼, 方才只顾着嘴上痛快一时忘了这个四阿哥真正的生母还在旁边呢。
“说来啊这第一个孩子总是和旁的有那么几分不同,自己辛苦生的孩子改到了别人名下德妃妹妹心里也不是滋味吧?”荣妃瞥了一眼德妃说道。
德妃的表情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仿佛她们说的是一个和她完全不相干的人。
“两个公主都还小,胤祯更是才两岁, 妹妹实在是抽不开身, 贵妃娘娘能照顾胤禛自然是好的。”
惠妃还算和德妃有点战友情打断了这个话题又聊起来畅春园里的景色,正好有宫人来报说五公主在寻德妃,德妃便借故先走一步了。
“你当着德妃的面提四阿哥做什么,谁不知道德妃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儿子。”惠妃见德妃走远了才低声说道。
她和荣妃也算是相伴相争多年了, 如今早年宫里的嫔妃也就她俩算是熬出头了坐在了妃位上。
“不过随口一说罢了。”
“本宫是管不了这么多闲事了。”惠妃说道, “胤褆的婚事就够让我忙昏头了。”
“听说大阿哥明年过了孝期就大婚?”荣妃提到儿子们的婚事显然比刚才有兴致多了。
惠妃也忍不住露出有几分得意的笑容来:“皇上心疼胤褆,这婚指了已经有三年了眼看胤褆都要二十了可不得抓紧点,皇上在胤褆这个岁数皇子公主都好几个了。”
荣妃难得深有同感的点头。
她们都是有儿子的人也是盼着儿子能够长大娶妻成家立业的。
“胤祉的婚事皇上的意思是再等两年和四阿哥一起办, 能有什么法子。”荣妃感叹道。
起初康熙还是想着让儿子们早些成婚的被文珊坚决地给拦下了。
三阿哥她管不着,但是胤禛绝对不能十四岁就成婚,十六岁已经是她的底线了。
康熙看她这么坚持也没办法只能同意把胤禛的婚事再延两年,胤祉就比胤禛大一岁康熙琢磨了一会就干脆大手一挥让他们兄弟俩一块大婚行了。
两人边聊边慢悠悠地往寿萱春永走,路上还碰上了来贺寿的董鄂夫人,也就是三阿哥未来的岳母。
圣旨已下董鄂夫人也算和荣妃是亲家了便一起进殿入座说了几句话。
文珊和宜妃是一块来的,到的时候人已经来了一半多,嫔妃福晋们入席的地方是后殿,见文珊进来了都起身向她行礼问安。
文珊笑了笑让大家都不必拘礼,就和宜妃一起走到了左侧,首位是特意给她留的位置,宜妃正好坐在她下首。
今儿钮钴禄贵妃是寿星所以位置安排在了上面坐在康熙的身侧。
从十阿哥往前的几位阿哥都被康熙带去了前殿,剩下的年纪较小的阿哥和公主都跟在自己额娘身边。
所以文珊身边也只有胤祥一个。
文珊最近在后宫风头正盛,多了个儿子而且四阿哥在皇子指婚里简直赢麻了加上文珊近期深居简出很难见着人,所以一落座就不住地有嫔妃和大臣夫人们过来攀谈。
文珊对这种社交场面有些疲于应对,有些她只需要点头微笑能推就推但是有几位她就不能这么敷衍了。
比如胤禛未来的岳家马齐的夫人。
富察夫人对自家闺女被选为皇子嫡福晋这件事倒是没有太惊讶,他们家的出身背景在这里女儿做皇子嫡福晋绰绰有余,指给四阿哥也不算出乎意料,毕竟年龄相仿。
但是连带着还指了两个家世不错论起来也能做嫡福晋的侧福晋富察夫人就有点担心自己女儿嫁过去之后不好弹压管理后院了。
恰逢钮祜禄贵妃芳诞皇上下旨大办她这才有机会来和宣贵妃娘娘说上几句话。
若是宣贵妃娘娘能多关照自家女儿几分那日子就好过多了。
文珊和富察夫人聊着,前殿里马齐也正打量着自己新鲜出炉的女婿,正襟危坐在他对面的四阿哥胤禛。
马齐和佟国维此时是尚书房里排名靠前的大臣,两人品阶相仿位置也被安排在了一处,佟国维落座之后便向马齐贺喜。
“马齐大人,还没恭贺您和皇上成了儿女亲家。”
马齐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女儿嫁给四阿哥做嫡福晋他自然是高兴的,但是皇上还指了费扬古和诺敏的女儿做侧福晋,这压力就不是一丁点的大了。
费扬古还好说前两年就已经致仕,如今只是有一个一品大员的虚衔也不在朝中行走了,可诺敏确是实打实的刑部尚书,不说日常碰面就是政务上马齐也是经常要和他往来的。
如今自家闺女压了诺敏的闺女一头,诺敏怎么说心里也不舒坦,自从圣旨颁发了之后就没给过他什么好脸色。
“佟大人咱们是多年的同仁了,你也别拿我开涮,没看着最近诺敏对我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马齐苦笑着说。
“这是圣旨,是皇上的意思,若有什么不满让诺敏找皇上说去。”佟国维不以为然,“你就给你闺女准备着婚事等着出嫁就成了,理他做什么。”
马齐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没人喜欢看别人的冷脸又想着女儿出嫁之后后宅恐怕不宁才有些烦心罢了。
但是康熙的这次指婚马齐总的来说还是春风得意的。
不仅成了皇上的儿女亲家,富察家还压了马佳氏和乌拉那拉氏一头,自然也是恩典。
想到这马齐也笑着说:“说来四阿哥曾在孝懿皇后膝下抚养过几年,这么算来我和佟大人也算是沾亲带故了。”
马齐这么说纯粹是在夸张,但是私底下说话为了讨个巧没那么讲究,四阿哥确实在佟佳皇后膝下养过几年,硬要扯也说地过去。
佟国维今儿显然也是来跟马齐搞好关系的所以也没说什么扫兴的话。
而他心里盘算着的则是八阿哥和四阿哥一起养在宣贵妃膝下,虽说如今看来四阿哥更亲近太子一些,也不清楚四阿哥知不知道八阿哥的心思但是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保不准四阿哥以后就会支持八阿哥,那么马齐作为四阿哥的岳父可不就是自然和他们一党了。
所以从决定要支持八阿哥之后佟国维就开始刻意地和马齐交好。
康熙和今天的寿星钮祜禄贵妃还没来,殿里众人也是各自三三两两地凑在一块说话,皇子们也是这样。
佟国维冷眼瞧着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看着更亲近一些一直在说笑,而四阿哥却被三阿哥拉去和太子说话了。
五阿哥和七阿哥一个天资不足一个身有残疾是决计没可能继承大统的佟国维便没放在心上。
三阿哥和四阿哥婚事都定了下来,大婚之后就都可以入朝理政了,皇子们一个个地长起来很多人都在背地里有打算了。
而太子对于三阿哥和四阿哥的婚事却出乎意外地非常冷静没什么反应,还心情颇好地给胤祉和胤禛道了喜。
“皇阿玛的意思是让你们俩一起大婚,到时咱们定要好好热闹热闹。”太子拍了拍胤禛的肩膀笑着说。
三阿哥起初还以为太子也会不满胤禛的婚事但是没想到太子此次表现地这么大方还有点惊讶。
太子之所以表现地这么淡定确实是康熙私下已经和他交过底了,之所以指婚跳过了太子是因为康熙给他看好了从一品都统石文炳的女儿瓜尔佳氏,瓜尔佳氏的母亲姓爱新觉罗,她的外祖父常阿岱是礼烈亲王代善的孙子,巽亲王满达海的长子,一门双亲王,在皇室里也是格外尊贵的了。
瓜尔佳氏又是根基深厚的满洲贵族所以康熙选来选去最后挑中了瓜尔佳氏。
只是瓜尔佳氏年纪比太子小上好几岁所以要再等两年指婚。
而且不止太子妃,侧妃的人选康熙都过了一遍心里有个数了。
皇阿玛这么用心为自己打算太子虽然性格容易冲动了点,但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再表现什么不满的表现来。
而且胤禛和胤祉都是太子认为的自己人,皇阿玛抬举他们多少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只要不是恩赏总是和他唱反调的大阿哥就行。
说起大阿哥如今他的这些兄弟们慢慢大了都有自己的心思了。
太子环顾了一周,除了几个小的被各自额娘带在身边没在这之外,剩下的分帮结派简直是一览无余。
大哥独自一人一向都不屑于和他们这几个兄弟往来,三弟和四弟在他身边说话,八弟和九弟,十弟凑在一处,五弟和七弟不提也罢,这两人是老好人跟哪个兄弟关系都说地过去。
胤禩和九阿哥,十阿哥在一旁聊天,这两个同一年出生如今也七岁了,很多事都比之前明白多了。
“八哥,下个月十三弟就满三岁了该来尚书房了吧?”九阿哥突然问道。
十阿哥本来在旁边吃果子,听到九阿哥的话也抬起头来有些懵懂地看向胤禩,他和胤祥不怎么熟悉,但是知道这是和八哥一起养在宣贵妃娘娘宫里的弟弟。
“八哥,十三弟来了你可不能偏心。”十阿哥急急地说。
胤禩失笑:“你们都是我的弟弟,自然是一样的。”
“八哥肯定还是最喜欢我们的,你看四哥也和十三弟一样是和八哥一起长大的,八哥不还是更喜欢和我们在一块。”九阿哥昂着头说。
仿佛胤禩成了什么稀世珍宝谁能被他多看一眼是无上荣幸一样。
胤禩心想这两个还真是始终如一地喜欢他,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行了,不说这些了。”胤禩哭笑不得地打断了这个话题,问道:“给钮钴禄贵妃的寿礼你们准备好了吗?”
他们被安排到了前殿那就不能蹭各自额娘的寿礼了,得单独准备一份,待会皇阿玛和钮祜禄贵妃来了得献礼的。
“都是额娘帮着准备的,每年都差不多。”九阿哥不甚在意。
这种东西就是走走过场而已。
十阿哥也跟着点头,今天过寿的是他自己的亲额娘,自然在宴会上送什么都是钮祜禄贵妃自己定的。
正说着话康熙和钮祜禄贵妃携手进来了,众人都连忙起身问安。
康熙走到上首坐下,说道:“都坐吧。”
钮钴禄贵妃也在他身侧落座,待会要先受了他们的寿礼然后钮钴禄贵妃就会去后殿和妃嫔内眷们一起祝寿。
“胤俄,今儿你额娘过寿给你额娘准备了什么寿礼?”
康熙一坐下就点了十阿哥的名。
钮祜禄贵妃一早就准备好了东西,只需要十阿哥说几句吉祥如意的话就行,于是十阿哥也是中规中矩地恭贺了钮钴禄贵妃寿诞,然后把准备好的一块雕刻成寿字的剔透昆山玉献了上来。
“我说近日总看你一个人偷摸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原来是在雕这块玉。”钮祜禄贵妃笑着看向康熙说:“还请皇上恕罪,这玉是今年胤俄的生辰您赐给他的,不想被这小子翻出来还刻了字。”
十阿哥还小没有门路去准备寿礼,所以钮祜禄贵妃也是特意挑了康熙赏赐给十阿哥的一块昆山玉再稍微雕刻。
下头众人心里都门清,这样既显得十阿哥纯孝又不漏痕迹地捧了康熙一把。
果然康熙也是给了钮祜禄贵妃这个面子夸赞了几句十阿哥孝顺,钮祜禄贵妃便顺势把十阿哥喊来自己身边坐着,她这个儿子一时不看着总怕他惹出什么祸来。
十阿哥献完礼就轮到了太子,随后就按着排行一一上前,大家送的寿礼都大差不差,珍宝古玩玉石首饰,都是些贵重又寓意好的,不会出错。
直到轮到胤禩的时候,他送了一幅字。
这幅字长度足足有六尺,展开之后上头确实是一些恭贺寿辰的如意吉祥话但是一看就是数十个人写的,字的好坏也不一,乍一看还有些乱糟糟的。
“胤禩,你这是送的什么?”
康熙也有点疑惑,不知道胤禩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回皇阿玛,儿臣在民间寻了三十位子孙满堂福气深厚享天伦之乐且年满六十的老人给贵妃娘娘写了幅贺表。”胤禩说道,“儿臣此次去民间寻人,听闻河南有地正在闹蝗灾深感民生多艰便以为贵妃娘娘贺寿的名义在受灾之地布粥三日。”
“河南在闹蝗灾?”康熙微微皱眉,看向佟国维,“怎么尚书房没有把消息递上来?”
佟国维赶忙起身回道:“回皇上,此次蝗灾主要是在南阳一县之地并不算严重,南阳知府田文镜前几日已经递了折子,河南巡抚阎大人已经按着规矩赈济灾民如今灾情已经被控制住了,臣几人本想着待赈灾的折子上来再一同向皇上回禀。”
“哦,是田文镜。”康熙若有所思也没再说什么。
胤禩的贺礼一送大阿哥和太子的表情都很精彩,他们都送些金玉古玩的,胤禩送了份不怎么值钱但心意极好的贺表就算了还顺带赈济了南阳的灾民。
有孝心的同时还不忘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