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被她遇到了,也不算完,以后有的是她们展现实力的机会。
第335章 三个问题
药酒是周桂芹亲身试过的,效果没得说。
听了赵静舒说的之后,她也对她们的药酒生产有了大致了解。
现在她们的面前有三个问题要解决。
第一:药酒的销路问题。
这个周桂芹自已就可以解决。
第二:订单生产。
要是周桂芹给他们弄来了订单,可赵静舒她们不能定期交货,没有人手生产,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第二:那就是工人跟厂地建设的问题。
现在田家父子俩就在自家酿酒,赵婧姝也是自已在家做。
这要是以后订单多起来肯定是不行的。
还有工人上面,有了订单;酒厂之后,生产方面就会需要大量的人员上岗。
第一周桂芹可以帮赵静舒解决,可第二、第三她就帮不上忙了,只能靠赵静舒自已想办法。
人员招工都不是问题,这里面最难的就是厂地。
现所有的土地建筑都是属于国家的,个人想要私自建厂干私营企业,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像之前赵静舒跟田有明她们、这种小打小闹给供销社送点活,那没问题,可要是大规模干起来,那就不是一回事了。
周桂芬:“我听小王说,你住在军队的家属院?”这里的小王就是王建设。
“是的,我爱人是一名军人。”赵静舒点头承认。
周桂芹:“那你问问你爱人,看他能不能给想想办法。”
赵静舒知道周桂芹这是误会了。
当初杜健林给供销社那边打过电话,这件事肯定在供销社内部传遍了。
周桂芹现在这样说,肯定是觉得她身后关系硬的很,让她找人走后门呢。
“周婶,我回去想想。”
从周桂芹家离开,赵静舒一路上都在想怎么找杜健林说这个事。
她觉得自已开不了这个口,人家帮她跟供销社打通了关系,要她的药酒可以给供销社送货。
要是现在又要杜健林给她找人批一块地建厂,这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
可现在有了周桂芹的帮忙,就这样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赵静舒还真不甘心。
回去的一路,她都在想这个事,可都看到家门了也没想好该怎么办,该拿什么让杜健林能帮她拿一块地出来。
刚回家,赵静舒想着换身衣服去洗个澡,跑了一天身上都是尘土,她觉得膈应。
可她还没去呢,林淑芬就又跑了过来。
一过来,就拉着赵静舒的手不放开,不用说都知道这是弄清楚上午孙宝山去刘蔓珠是为啥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林淑芬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这事:“刘蔓珠的确是想让部队的领导出面给她安排一份工作,孙宝山上午来就是给她说这事的。”
赵静舒:“那结果是什么?”虽然知道刘蔓珠不可能得到一份工作,但她还是很积极的给林淑芬捧场。
“结果就是你说的那样,竹篮打水一场空。”
林淑芬现在也跟刘蔓珠同情了,一言不合就觉得她们两人是同命相连。
“你说这女人在家里既要生孩子,还要带孩子,可这些落在男人眼里那就是毫无用处,你说这是凭啥啊?”
她就想不通了,凭什么男人在外边挣两个臭钱回家,我们就要供着他?
赵静舒摊摊手:“男人嘛,当然是既要又要还要喽。”
“你这话说得对!”林淑芬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来。
想要分工作难;想要顾家又顾孩子难;想要找个好男人更难。
“看到现在的刘蔓珠,我就忍不住想起我刚生了大毛那会。”
一个人生孩子;一个人带孩子;一个人天天围着这个家转悠,可男人还觉得你啥都不干,一点用都没有。
一说到这个,林淑芬就忍不住掉眼泪。
赵静舒看到她又哭了,递给她一个帕子:“光掉泪珠子可没用,那些狗男人可不会心疼你,更不可能让他们觉得你有价值。”
她这话林淑芬也明白,“不说远了,就说咱们家属院里有多少军嫂是没工作的,在家里的地位就是不如那些有工作的。
赵静舒突然被点醒了,她知道要怎么跟杜健林开口提厂地的事了。
“你看看王雅兰跟高鸿雁,他们家的男人就是跟我们这些人不一样,这端着铁饭碗的就是底气足,在家谁的脸色都不用看。”
林淑芬没有注意到赵静舒的变化,还在喋喋不休的说女人有工作的好处。
等她发现赵静舒一直没说话已经是十分钟后的事情了。
“你在想啥呢?”
赵静舒:“你说如果现在有一份工作的机会,你会去吗?”
林淑芬毫不犹豫的开口:“去啊,为什么不去?”
她现在别说是一份工作了,就是去大马路上捡牛粪,只要给钱都愿意去。
“可也就是想想,哪有这种好事轮得到我啊。”
家属院里的关系户可不少,就算有也轮不到自已身上,林淑芬对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那要是有呢?”赵静舒反问。
“要是能有这种好事让我碰上,那还想啥,立刻!马上就去,多犹豫一秒钟都是我对工作的不尊重。”
“你说咱们部队的军嫂没工作的能有多少人?”
林淑芬只以为赵静舒就是随便一问,也没有多想:“据我所知,光是咱们这个家属院,不算二区、三区那些,大约估计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赵静舒惊呼出声,她还真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乍然一听到这个数字,都给她吓了一跳。
他们一个家属院就有一百多人,要是再加上二区、三区的,估计能有小四百号人了。
四百号人,这样一算,赵静舒该担心的问题不是她要建的酒厂好不好招人了,而是这四百号人能不能放得下。
幸福感来的太突然,赵静舒晚饭都没顾上吃,就跑去杜健林家,想要尽快把这酒厂的事给敲定下来。
第336章 工人名额
赵静舒的想法很简单,建厂、招工、赚钱。
建厂是现在最难解决的问题。
当然这只是对她自已来说,相对于个人或者是部队的退伍人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帮助这些人解决就业的问题,那她建厂的事想必也不会被人家拒绝。
把自已的想法跟杜健林简单说了一下,赵静舒还想着再说点什么来打动杜健林的,没想到下一秒就给她同意了。
赵静舒从来没想过杜健林答应的这么痛快,“杜叔,你没跟我开玩笑吧?”
“开玩笑?”杜健林没好气撇撇嘴,“你都不知道这段日子,部队里因为退伍军人跟烈士家属之后的安排已经吵翻天了。”
一想到这事杜健林就头疼,部队里能安排的工作真的很有限,他们也只能着重考虑。
每年得到妥善安排的也就那些人,至于像刘蔓珠这样的那就别想了,根本轮不上号。
结果满意的自然高兴,可名额就那些,剩下的人没机会了就开始闹,他这几天可没少因为这事着急上火。
“我这边正愁着这事呢,没想到你就给我送上门来了。”杜健林整个人都舒坦了,这不就是瞌睡来了给他送枕头吗。
见他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赵静舒还真有点不适应。
这样的结果真的真是她没想到的。
来的路上,她还在脑子里想了各种说服杜健林的理由:什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药酒有助于人们身体健康保持原有的劳动力;增加伤残军人的就业率等等等等。
像这样的说法她,想了老多了,可现在一个没用上,还觉得有点遗憾呢。
当然,这个遗憾,赵静舒欣然接受。
“那个建厂的事咱就说定了哈。”赵静舒到现在都觉得不真实,当即就跟杜健林确认。
杜健林答应的很是爽快:“没问题,这事交给我,明天一早我就召开会议商讨怎么开展你这边的工作。”
赵静舒:“杜叔,还有一事,就是药酒厂的工作名额,我这边不能全部给您,咱们家属院里有一些家属都需要照顾,这个咱们不能不管。”
赵静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淑芬跟刘蔓珠两个人。
杜健林也知道赵静舒说的是刘蔓珠,他对此没什么好说的。
“这样,你回去统计一下药酒厂的工人名额,到时候具体怎么分配我们再商量。”
事情说完,赵静舒也松一口气这可算是有进展了。
这事到晚上跟陆志国一说,他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这两天因为刘蔓珠,不少人都闹到了孙政委跟前,甚至还有闹到杜叔那去的。
工作是真的安排不了,不然杜叔也不会这么快就答应你的提议。”
赵静舒点点头:“我知道,也是我运气好,这事要是放一个月前说,那肯定不行。”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刘蔓珠这么一闹,其他家属跟军人都以为找部队领导说说就能得到一份工作,可哪有这么容易啊。
部队的就业机会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哪能是谁去说两句就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