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写完了作文之后,居然还有一道文言文翻译题。
林颖居然也看了关于文言文的知识,但是并没有注重这方面,她尽自己所能的将这篇文言文翻译出来,然后誊抄到卷子上。
林颖相信自己应该是答的不错的。
等从语文考场出来之后,苏贝贝也是一脸如释重负的表情,应也是答的不错。
其实林颖觉得她和苏贝贝对于这场考试是很重视,但这个重视仅仅是因为她们知道这个考试会改变她们的人生。
但与此同时她们同样也知道这次的考试分数线是很低的,林颖记得好像只要二百多分就能够上大学了。
这个分数线不管是对于林颖还是对于苏贝贝,都是很简单的。而等真正的进入考场,发现并没有那么难之后自然也会放松。
反而是周边其他的考生都很紧张,中午的时候也没怎么认真吃饭,大家都拿着一个小本子在背诵和记忆。因为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未知。
林颖忽然想到了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就像是在黑暗中搓洗衣服,这个衣服洗没洗干净不知道。而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多写几遍,这样等到真正天亮的时候才会知道这件衣服究竟有没有洗干净。
考完试了之后,林颖等着邵明远带她回家,她已经考了一天的试,真的不想再骑车了。
苏贝贝则是需要在考场门口再等一会儿,她需要等钟旭考完了之后再带她回家,俩人不在一个考场还是不太方便,尤其是苏贝贝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的时候,好像每次都是钟旭在骑车。
明明是为了结婚买的,但婚后因为钟旭的厂子更远,苏贝贝每次都是自己走路去上班的。
林颖这里的,还是因为邵明远本来就有,家里根本不缺,所以才一直是她在用。
跨坐上邵明远的自行车后座,林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家里有两辆自行车,她为什么不也骑一辆?而是等着邵明远载她?
林颖扪心自问,大概除了懒,还有点别的原因。
甚至她也没问为什么邵明远这几天都空出来了,非常愉快的接受了他会来陪她的这个事实。
风吹着林颖的脸,有点冷,她伸手,环抱住邵明远的腰,往前靠了一点,将脸藏起来。
车子晃了一下,很快又稳定起来,很快到了家。
这种考试的感觉,对于林颖来说,简直恍若隔世,林颖感觉自己只是简简单单的过了两三天高考就这么结束了,当她走出高考英语考场的时候,甚至都觉得这样子重大的事情居然这么结束,有一种很荒谬的感觉。
但高考就是这么样子,无比迅速的考完了。
大杂院里几家欢喜几家忧。
苏贝贝基本上确定自己能够考上大学,哪怕有可能考得不是她所想象中的重点大学,但她也努力了。
而钟旭则是觉得自己真的是沾了自己老婆的光,如果没有苏贝贝的话他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现在他觉得自己或许真的能够上大学了。
那卷子上的题目,他之前就见过同题型的,苏贝贝平时也给他辅导,给他讲题,哪怕是孩子在闹,也会把孩子交给他妈,然后继续学习。
起先钟旭还觉得有点生气,奇怪怎么能有这样的妈妈。
现在钟旭明白了,高考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儿子?
他才不到一岁,他能记住个啥?
另一边的谷永贵则是非常的迷茫,他明明听他妈的话每天都在认真的背诵的那些书,但是等到真正坐到高考考场上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只有语文能够写上几句话。
但如果仅仅只有语文的话,肯定是上不了大学的。
前一个月,谷永贵还真诚的相信自己能够当官,现在美梦破碎,他整个人都跟之前不太一样,连门都不太乐意出了。
与之相反的陈达则是豁达多了,反正他去高考也不过就是为了糊弄他爸他妈。考不上就考不上,考不上他不是还有他爸他妈了吗?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其他的人,有的有很大的把握,已经开始期待自己明年上大学的美好生活了。
有的很伤心,知道自己这次是完全没有希望了,于是开始努力复习。打听那些或许能够考高分的人究竟是怎么做对题的,打听这个数学究竟应该怎么学?他们是不是用了什么技巧看了什么参考书?
林颖在刚考完的那周周末就回家了。当天是苏玉兰想要让大家在一起聚一聚也说一说高考的事情。
家里有好几个考生,她真的特别期待自己家里出一个大学生。
林颖回去了之后只说:“我还挺有信心的。”考得上应该是考得上,至于考的什么名次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就不是她能够决定的了。
虽然仅有这样一句话,但苏玉兰对林颖很了解,她知道,如果林颖考不上的话,是绝对不会说这样子的话的。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能拿出来往外说的基本上就是自己,完完全全确定的事情,达到的概率没有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九十。
所以苏玉兰特别的高兴。
但另一边林和和秦雪的状况就不一定了。
林和倒是还有点信心,因为他学了挺久的,但是高考之前他都是随随便便看,也没有特别认真,等到高考之后才冲刺,所以林和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得上。
反倒是秦雪,挺有自信的。
林颖打听过之后才知道。秦雪从小到大学习都很好。本来是能够去读中专的。这样她不用接妈妈的班也能够有一份工作。
但是中专太远了,而且因为林颖考上了那个中专,在比较远的地方,如果要去的话,那他就要负担秦雪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个负担对于秦雪的父亲来说是不乐意出的。
于是秦雪只能上家附近的高中,这个就是走读,秦雪只要吃饭就行了,比中专便宜很多。
等到高考之前复习冲刺的那一个月,基本上也都是林和和秦雪一起复习甚至秦雪的劲头还比林和要大一些。
有的时候看着那个参考的书,都是秦雪带着林和在复习。
秦雪给林和讲题,讲这个语文的词组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方程是怎么解的。
林和也叹了口气:“早知道当初就认真学了,而不是放在一边,想着以后用到的话,以后再学就行了。”他是真心觉得自己之前不应该不好好学习。
考完试回家和秦雪对答案,和周围同工厂的人对答案的时候,林和才知道自己比那些一点都没学的人对的多,又比那些认真学了的人对的少。
这种差不多是最折磨人的,因为就差那么一点点,或许他就真的能上大学了。
林和现在依旧很后悔,话也说的少了,明显不太想提这个话题。
反倒是秦雪还在说:“我都没想到考完试之后我对了那么多,我还和一个数学不怎么样的车间同事对了对,发现我和他的好多都不一样,急得不行以为自己这次绝对完蛋了。
“没想到是那个同事,他最后没几个正确的,我和他不一样,才是好的。”
林和也说:“你嫂子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来着。”
林颖没想到秦雪居然还是个好学生。她还以为在这么困难的环境之下,其实应该没什么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才对。
没想到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之下。秦雪的学习成绩还能不错,她是真的很厉害。
高考结束之后,吕小菊还过来大杂院,找了一回林颖。
本来林颖只是觉得吕小菊应该是过来玩儿的,毕竟高考结束了嘛,大家心里的石头都放下了,这个考试再怎么重要也都是之前的事情了,既然以前的事情不能改变,那就专注于现在就好了,大家也都放轻松了,甚至大大院里面都没有像之前那样灯火通明的备考了。
大家都准备着过年,吃顿好的,休息休息,放松一段时间,什么事情,都以后再说。
谁知道吕小菊过来了之后,先是扭扭捏捏的说:“那个我爸妈想过来看一看你。”
林颖不太明白,为什么吕小菊的爸妈想过来:“为什么?”
吕小菊这才解释道:“就之前我高考不是瞒着我爸我妈的吗?他们一直都不知道我参加了高考。直到高考当天,我跟人家工厂请假,他们才知道的。”
听着吕小菊这样说话,林颖真是佩服,她居然能把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藏这么久,这要是放以前,绝对是个干保密的好料子。
吕小菊继续解释:“但是我高考不是挺有信心的吗?就回去和我爸妈说了。
“我爸妈跟我一起回想了一下之前考试出的题目,然后将我答的怎么样都写出来了,甚至就连作文我都重新写了一份出来,把整个卷子都复述出来了。
“我爸妈还特地找了个老师给我看了一下,说我起码能考到快三百分。这个成绩在所有的高考考生当中,应该算是高的了,我是真没想到我对的那么多,尤其是数学。
“其实我从前数学就学不太明白来着,那老师讲课我都听不清楚,他还老嫌弃我上课说话,每次我一有个风吹草动,就拿粉笔头丢我,让我出去罚站,就这样,我越学越不懂。
“然后我就跟我爸妈说过了一下,那些参考书都是我你给我的,还说你每次周末都会跟我一起学习,你辅导我学数学还有别的科目,我才能考的这么好。
“我刚把这些和我爸妈说完,他们就觉得说是应该过来感谢你一下,我都说了不要了,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要过来。”
现在反而是换林颖,有些不好意思了,她其实没做什么。
“反正他们来你就让他们来,他们就是坐坐说说话应该也就走了,不会耽搁你太长时间了,所以可以吗?”
看着吕小菊眼巴巴的样子,林颖还是同意了:“来是可以来,但是我真的没做什么,虽然我是劝了你要参加高考,但能考什么样子的成绩,能学到什么样子,终究还是你自己的努力。”
吕小菊看着林颖,真切的说:“我也觉得你要是没有你的话,我可能就直接去下乡,然后在那个地方能不能找到学习的东西,还不一定呢。肯定就要错过这次考试了。我觉得你就是我最棒的朋友,这辈子我有你当我的朋友我很高兴。”
尽管吕小菊是个活泼开朗的人,但这样的话在这个时候说还是有些太过真挚,甚至都让林颖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林颖也能看出来这是吕小菊的真心话,她也很高兴能够帮到吕小菊。
所以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大概腊月二十号左右,吕小菊的爸妈就拎着一大兜子礼品来到大杂院里了。
林颖甚至都只是随便瞟了几眼,就发现了肉红糖鸡蛋茶叶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可是过年时候的硬通货,要不少钱。
林颖也没想到吕小菊爸妈这么客气。
看着吕小菊爸妈的打扮,面相,感觉都是很好相处的人,所以才能生出吕小菊这么活泼开朗的孩子。
但林颖还是觉得这些东西有些贵重了,她真的受之有愧:
“叔叔阿姨你们好,感谢你们对我的厚爱,但是我实在担当不起这些礼品,还是请你们拿回去吧。
“我只是劝她参加高考,但实际上吕小菊能考什么样子的成绩,还是她自己的努力,我作为她的朋友,是真心希望凭他自己的能力,能够考上大学证明自己的。”
很多时候,老师都已经把饭喂在学生嘴里了,那种不学的学生,不依旧还是不学吗?
学习这种东西,是真的只能靠自己,其他所有人都只是帮忙而已,就像是她同样把东西给了林和,但林和在高考之前就只是随便翻了翻,远不如吕小菊这样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尽管林颖不要,但吕小菊爸妈既然来都来了,他们肯定还是坚持要把这个礼物送到的。
“话是这么说,可有的时候就是缺那么一句话,你不知道,我和小菊的爸爸偶然的一次机会,得知小菊原本要去的地方出了事儿,有个女孩儿,本来是该回城的年纪,回不了城,生了孩子只能留在当地,我们真是后怕的很。
“如今高考也是,我们有想过让小菊试试,但是也想着她从小就不是这块儿料,再怎么学,能学成设么样子呢?还不如就在厂子里熬着,熬着熬着,就出头了,惭愧的是我们作为父母也不相信孩子,还是你这个做朋友的相信她,给她支持,所以今儿这些东西,真的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
“你和小菊是朋友,你们也是同学,阿姨是真心希望你和小菊越来越好的,所以别说什么贵重不贵重的话,我们还嫌这些不够呢。
“阿姨你的长辈,都亲自过来了,难道你还要阿姨再大老远的拿回去不成?”
吕小菊妈妈的一番丝滑小连招,林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了,最后林颖还是收下了这些礼物,并且还想着等过年的时候再送点什么东西给吕小菊,全能还她了。
很快就到了过年。
大概是的确有什么东西不太一样了,今年过年大家都比以前要开心许多。
唯一不同的是今年林四清的父母给林四清来了信,说让他今年过年一定要回家一趟。
林颖其实不太知道她的爷爷奶奶是什么样子,因为林四清和苏玉兰都不怎么提林家的事情。
林颖到现在也不知道林家究竟有几个人,他们究竟生了几个孩子?她有几个堂兄弟姐妹。
甚至连他爸的排行也都是从名字四清推测的。四清,那就是家里的老四,这个时候的人取名字都十分的简单粗暴。
甚至就连小时候的记忆,都没有林家人的身影,林颖唯一有印象的,大概是林四清每隔几年过年回家一趟,以及每次发了工资,苏玉兰总是会问:“给家里寄了多少钱回去?”
林四清回答:“跟以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