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颖不是工人,没有工作证,也不是村里人,她得用户口本。
但她的户口本不在这里,虽然是假结婚,林颖的户口也是迁了的,最开始林颖不是很想迁户口,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户口这个东西,都很麻烦。
林颖之前高中的同桌就因为这件事在高三下半学期这样关键的时候,为了户口这件事,和她妈妈跑了得有七八趟才搞定的。
当时她同桌父母离婚,她跟了妈妈,弟弟跟了爸爸,她妈妈想要把户口迁回原来的村里,但却不被接收。
最后弄了很久也没解决,还是她妈狠下心,贷款在城市边缘买了一套四五十平的小房子,才解决这件事。
林颖原本不想迁户口的,但是她结婚了,虽然是假结婚,但外人眼里看就是真的,她结婚后一直没迁户口这件事其实很奇怪,至少对于苏玉兰来说是很奇怪的。
她还特地问了林颖:“怎么还没迁户口,是邵医生太忙了吗?”
林颖只能把户口迁到了邵家,但邵家是全家人共用一个户口本,并没有分开,一个小小的户口本上有邵家全家的名字。
从邵保国、周婉心到邵红峰、李莲花,再到邵明扬一家、邵明远、邵明心,全部都在一个户口本上。
她迁过去之后,自然也在上头,只是如今这个户口本在邵家放着,要她现在去取,实在是太远了,来回得一个下午呢。
还好对于林颖的问题,邮递员道:“当然可以。”
能用准考证就好,林颖松了一口气,她就不用跑来跑去了,这大冬天的,出门就冻的厉害,刚刚她着急出门,没披衣服,现在都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凉的。
林颖连忙跑回去把自己的准考证取了过来,给邮递员看。
邮递员看着准考证上林颖的照片,仔细辨认了一下,确定是林颖本人,将录取通知书从包里拿出来:
“呦,北城大学,还是个高材生啊。”邮递员道,“还有你们院里的那个苏贝贝,怎么还没来?”
林颖将录取通知书抱在自己怀里,道:
“苏贝贝上班去了,现在不在,家里老人腿脚不便,你看你是等一会儿她马上中午下班回来,还是说放到她家里去。”
她原本想的是她替苏贝贝签收了,但后来又一想,这又不是快递,还是要认真点。
看邮递员不肯让别人碰,也一定要等她拿出证明身份的东西,就知道她是个相当负责的人。
“那我等一会儿吧。”
天空中忽然飘起雪花,林颖看着邮递员:“要不到我家里等?我和苏贝贝是邻居?”
邮递员看着林颖,再看看手里的第二本北城大学录取通知书,笑了:“这高材生还扎堆儿啊,行,那我进屋等。”
林颖进了屋子,给邮递员倒了热茶,又抓了一把瓜子放在桌子上。
这个时候,林颖才打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查看。
右上角是编号和鲜红的印章,中间写着北城大学学生录取通知书这两行字。
林颖同学,经学校批准,你被录取为我校理学院数学力学系学生。请于1978年2月27日-2月28日持本通知书到校报到。
的确,1977年的第一届高考,报到时间是差不多二月底,三月初,提前了半年入学。
这也就意味着,还有短短半个月,林颖就要去上学了。
如今的数学和力学还没分家,林颖报的时候,其实也是有点犹豫的,但最后还是大着胆子报了,再难也不过就是毕不了业,这个时候就算是毕不了业,也还是会有工作的。更别提林颖本身也不需要这个工作养活。
没多久,苏贝贝回来了,她一听消息就来敲门了,还有些气喘吁吁的。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苏贝贝还是有些兴奋。
等她兴奋完了,林颖凑过去看,和她的差不多,就只有专业的区别。
苏贝贝同学,经学校批准,你被录取为我校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学生。请于1978年2月27日-2月28日持本通知书到校报到。
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林颖忽然想起来了为什么苏贝贝要报这个学院,这好像就是著名的华光管理学院原型?
“咱俩都考上了,之后是不是能一起上学?”苏贝贝兴奋的问。
林颖点头:“当然。”
“你报的什么系?”苏贝贝好奇的问。
“数学力学系,这是学什么的?有什么用啊?做研究?”苏贝贝两辈子都是纯文,不太理解这个专业。
林颖也没解释只是说:“你看这个新生入学注意事项,两页纸呢,一定很重要。”
随后,林颖就和苏贝贝看起了这个,这个注意事项甚至连提醒学生带入学通知书都写上了。
除开这个之外,还有组织关系、户口和粮油关系都需要带着证明去、学生还要带一寸照片三张、带被褥及生活用品。
除开这个,学校还贴心的写了托运行李的办法,说是只要贴上北城大学的名字,多少千克以下免费,外地学生来的路费大概有多少,入学之后的学生待遇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是相当详细的。
林颖不免有些期待,大学生活啊,当时觉得痛苦,但是经历过真正的痛苦之后,回想起来,林颖觉得大学生活居然已经是她上辈子最美好的时光了。
第120章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 林颖就和苏贝贝约好了要一起去百货商店购物,准备一些宿舍生活能用得到的生活用品。
苏贝贝还特地为此请假一天,其实她原本就在商店工作, 买东西很方便, 但她觉得自己工作的那个商店东西不够齐全, 所以还是打算和林颖一起出去再挑一挑。
这时候的宿舍床也是那种窄窄的单人床,和平时盖的是不一样的, 如果直接将家里的带到学校,尺寸是不合适的。
床单、枕套这种小件还能用, 但是最主要的棉被和被套需要重做, 这是商店里做不了的, 商店里只能买到棉布、棉线、棉花, 但是怎么组装,这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其实这个时候缝被子也是一项基本技能,但很可惜, 不管是林颖还是苏贝贝,都不会,两个人又都不想将就, 于是只能出来买齐东西找别人弄。
两个人先去了最大的那个百货商店, 挑了不少东西, 包括暖水壶之类的必要生活用品,绑在自行车上, 朝着黑市走去。
苏贝贝自从去年生孩子开始就没怎么出去过了, 她实在是没有这个精力既要照顾一个不足六个月的影儿,又要学习,还要在上着班的同时,在黑市卖卤味了。
两家住的这么近, 林颖其实也知道苏贝贝做一次卤肉不容易,要挣钱,那就得卤很大一锅,要不然是个人都来半斤八两的,几斤肉能卖几个人?
所以苏贝贝一般都是十斤起步,弄一下午,然后包好带出去,这样的活儿说着简单,只是卤肉,实际上却是是实打实的体力活,十斤肉可不是简简单单能做好的。
苏贝贝不是超人,只能放弃,选更重要的事情。
而林颖则是自从准备高考也没怎么来过了,她没什么东西必须来黑市买的,就算是肉,吃瓜系统在抽卡的时候会随机掉落林颖想要的东西,如果她真的想吃,会有肉的。
这里的花色和百货商店略有不同,主要是价格便宜一些。
林颖没用多久就找到一条蓝白格子的,当即决定就这个了,她实在是欣赏不了这种大花儿,苏贝贝则是选了绿色竹子,说是看起来就生机勃勃的。
选好布,买好线和棉花,两个人一起去了胡同里一户人家家里。
王大娘在这片是出了名的好手艺,缝被子、弹棉花都能做的特别好,做出来的被子针脚细密,软弹蓬松,特别舒服。
当然,林颖不会给她钱,多带一些布过去,等王大娘做完之后,多余的布头留下,这算是街坊邻居之间的情分。
等林颖全部搞定,带着大包小包的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大概七点半了,冬天天黑的早,这时候路灯都亮了。
屋子内,邵明远蒸了一点馒头和林颖前两天做好的粉蒸肉,烧了个米汤,就算是一顿饭了。
林颖回来的时候,他正好在吃饭。
看见林颖回来,邵明远放下筷子帮她把所有东西都拿进了屋子,看见林颖买了不少,邵明远还有些闷闷不乐:
“买东西怎么不叫我?我还想着陪你一起去买的。”
林颖笑了下:“你工作忙,没想起来找你。”
林颖本身就不是习惯求助他人的那种类型,报道的日子又很近,她懒得等邵明远了。再说她也不觉得沉,自从上次杨向晨的事情之后,她加强了锻炼,还是很有力量的,只是东西太多有点麻烦,不过还好有自行车,所以其实还可以,她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
不过看着邵明远眼皮瞬间耷拉了下来,嘴角的弧度也继续往下,林颖道:“下次买东西会叫你的。”
林颖看着邵明远眼睛亮了亮,忽然觉得他也挺好懂的,虽然表情的幅度都很小,但也不是完全的冰块脸,看久了,还是很容易发现不同的。
“我还想着你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不知道买什么呢,你这还买的挺齐全的。”邵明远看着林颖买的东西说。
林颖当然经历过集体生活,甚至就连苏贝贝也是,两个人都买了一些新生注意没有提到,但是宿舍生活会用到的东西。
要是换一个人,林颖还得和对面解释,但苏贝贝完全没起疑心的,只觉得这很正常,宿舍就是要用到这个。
“感觉需要就买了。”她不差钱,不需要斟酌犹豫,就算是买回来用不到也无所谓。
“月底开学,我送你去?”邵明远抬眼看林颖。
林颖看他似乎有些期待,笑了,林颖当然明白他在期待什么, 他自己就是这个学校的,就算是不同的学院,可能在不同的宿舍楼,不同的教学楼,但学校还是那个学校,不会变的。
他期待的,是能给她帮忙。
林颖爽快答应:“当然,到时候我一个人怎么拿这么多东西,还有被子呢,你能去是最好的。”
上学前这段日子,林颖也将身边考上大学的人究竟是上的什么学校全部打听了一遍,这个是吃瓜系统下达的任务。
苏贝贝和她一样,是北城大学,钟旭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是只过了专科线,但也考上了北城师范专科学院,被中文系录取。
钟旭还在院子里调侃:“当老师啊,比之前在厂子里干的活儿轻松多了。”
这个时候的老师不坐班,没有那种乱七八糟的任务,大家也普遍认为老师是文化人,放心让老师教育孩子,除了工资还是一贯的不高,是真的比工厂轻松很多。
他还给赵大妈说:“妈,你看这个师范还发钱呢,多好的。”
赵大妈愁眉苦脸的,当初选专业的时候,她也在,觉得中文系是坐办公室的,就让钟旭选了,谁知道会被录取到师专啊。
赵大妈十分的不满意:“早知道还不如让你考中专呢,这活儿中专也能干。”
她还期盼着钟旭将来有大出息呢,老师是不差,但离有出息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那我当初不是考不上中专吗?”钟旭也不恼,就这么拆他妈的台。
赵大妈气的撇下正在晒太阳的两个乖孙,回屋去了。
吕小菊则是考上了北城外语大学,英语专业,她还特地拿了录取通知书过来和林颖说话。
吕小菊叭叭叭的就说了一堆话:“英语是英国话吗?这咋学啊?我没考这个啊,我当时报的是中文来着,想着这个能看懂,可能是我分不够被调剂了?
“二十岁还要学说话吗?说话要怎么学啊?难道要我和我表妹学?我那个最小的小姨,今年刚生了第二个孩子,才一岁多。”
林颖调侃她:“你这不是挺能说的吗?我感觉你学外语挺合适的。”
林颖真心为吕小菊感到高兴,这个时候的英语还没有烂大街,不是谁都能说的,学好英语,至少在这三十年,绝对不愁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
“我看地图,上边说咱俩的大学离的不远,到时候我去找你玩儿。”吕小菊道。
林颖当然答应:“可以啊,我其实还没怎么出去逛过呢。”
林颖是真的没怎么出去过,一是她本来就有点宅,二是这个时候,天天出去会很奇怪,也很难在外住宿,所以哪怕是去个郊区爬山,也得当天去当天回,林颖实在是不想这么累,索性放弃。
林和则是考去了北城工业大学,机械专业,他觉得自己对这个挺感兴趣的。
至于秦雪,去了北城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秦雪也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学什么,她报的不是这个,但她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