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然当娘的,就更会吃了,剁椒酱抹匀,一个煎蛋两筷子土豆丝,加了肉松,然后还放了半个流油的咸鸭蛋。
鸭蛋腌得很香,里面金黄流油,已经泛沙了,做粥常用这个。这回出门孙氏带了不少,就馒头就粥吃,都很好吃。
看着流油的咸鸭蛋也被夹在了馒头里,不知道有多香。
几个镖师走南闯北,活虽不轻巧,可每年赚的钱却不少,从不亏着自己的嘴,金鼎楼都去了多少次了。但出门在外,简单凑合是常事,今儿他们也不想吃金鼎楼的红烧肉,他们就觉得馒头香。
汤圆看林秋然做,这会儿后知后觉,“娘,我没有放咸鸭蛋,能不能给我咬口你的?”
林秋然就给他咬了口,汤圆眼睛一亮,嚼嚼嚼咽嘴里,“娘,放咸鸭蛋的更好吃,里面口感好丰富呀,什么都有,土豆丝脆脆的,蛋黄软软的,肉松香香的……”
林秋然想让汤圆别说了,镖头那边的人和车夫他们不管吃什么,这会儿正在啃饼子吃烤鱼。
还没等林秋然开口,徐镖头走了过来,“林娘子,你这个酱是什么酱?能不能卖我两罐。”
土豆丝鸭蛋鸡蛋不好开口,酱看着很香。
林秋然喊了声林春,林春就去车里拿了两罐酱过来。
林秋然笑着道:“自家做的东西,不值什么钱,镖头拿去吃吧。”
这方子林秋然已经送给了徐远珩了,她肯定是不会再往外卖。但做了很多,可以给几罐。出门在外与人为善,没准儿就有用到这些人的时候。
徐镖头道了几声谢,汤圆看着,笑嘻嘻和林秋然道:“娘做的东西,很多人都喜欢。”
真好,眼光可好呢。
林秋然点点汤圆的鼻尖,“是,汤圆不也喜欢,快吃吧,一会儿该凉了。”
孙氏觉得也是,说道:“汤圆,祖母新做了个加咸鸭蛋的,你吃这个,祖母吃你那个。”
汤圆都说了加咸鸭蛋的好吃,孙氏肯定愿意孙儿吃好吃的。
林秋然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她觉得,既然孙氏要帮忙汤圆没用,自己做的就该自己吃,不能给别人。
汤圆想自己做,虽然说主要是为了玩儿,但林秋然也是愿意的,能锻炼自立能力,可若做得不好就给别人,那以后玩闹的心思更重。
这些都是粮食,哪儿能好吃的自己吃,不好吃的孙氏吃。
可在这外面,孙氏又是好心,林秋然也不好说什么。
汤圆又咬了口自己的馒头,“祖母,不用,我的只是不那么好吃,但也很好吃的,你吃你的就是了。”
汤圆觉得,明儿要还吃这个,他可以学娘,把咸鸭蛋给放进去。
孙氏又问汤圆,“真不用?”
汤圆认真地点点头,“真不用,祖母你吃吧,一会儿该凉了。”
说完,汤圆又咬了口馒头,里面内馅儿很丰富,口感也一层一层的,和牛肉大蒸饺是不同的味道,很好吃。
吃完饭,把东西收拾好,又休息了一会儿,一行人又启程了。
十月份天冷,林秋然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没这般冷,可能是因为一路向北,也可能是因为一直赶路,马车狭小,不似屋舍能遮风挡雨。
饶是林秋然,愿意出门愿意去京城,此时此刻也嫌路程磨人,盼着早些到,快点安定下来。
汤圆不抱怨,但也会问,“娘,咱们到哪儿了?”
孙氏偶尔会抱怨两句,“出门在外,不比家里好。”
林秋然一开始是安抚,后来眼见城池越来越紧密,城内越来越热闹,笃定道:“快了。”
的确快了,十月初三晚上,徐镖头和林秋然道:“明儿下午就能到,林娘子在京城可有人接应?”
第八十五章 初到京城
汤圆冒出一个脑袋, “有的有的!我娘说了,铜锅涮肉来接应我们!”
徐镖头先是一愣,然后大笑两声。
林秋然低头看了一眼, 汤圆立刻捂住嘴, 孙氏把汤圆往车里搂了搂, 徐镖头就只能看见林秋然了。
林秋然对徐镖头道:“无人接应, 若是徐大哥有常去的客栈,麻烦推荐一二, 也省得我们找了。”
徐镖头道:“这好说。”
他问就是这样打算的,有人接自然都安排好了, 有宅子住, 无人接应肯定得住客栈。京城客栈多,选择也多,他可以给林秋然介绍靠得住的客栈。
林秋然道了声谢, 放下车帘回头一看, 汤圆捂着嘴,“娘,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林秋然摇摇头,一句话而已, 犯不着说对或是错, 只是童言稚语,听着好玩罢了。汤圆这孩子虽然能跑能跳,说话什么的比同龄人早, 还能背诗算数,可依旧是个孩子,他脑子想的东西和大人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林秋然就没怎么说去京城是为了读书,多是跟他说, 京城又好吃的羊肉,余安不常见的牛乳羊乳京城也有。
林秋然打算到了京城,每日都让汤圆喝,还能做好吃的点心呢。
林秋然还答应到京城第一日,就吃铜锅涮肉。杨娘子说西北羊肉好吃,京城就有,汤圆听久了就慢慢成了第一天就是铜锅涮肉,铜锅涮肉第一天就被他吃,现在就成了铜锅涮肉第一天接应他。
汤圆不说假话,可是会胡言乱语。
徐镖头问的意思是可以有人接应,是问萧家在京城可有亲戚,一般来说出远门有长期短期,短期出远门为了办事,长期自然是投奔。
若有人接应,住处什么肯定都安排好了,本上进城门就有人等着,但萧家没有接应,得住一阵子客栈。初到京城,客栈还是以干净安全为主,若是宅子找不好,得住好一阵子。
比起没头苍蝇似的乱找,自然住徐镖头住过的好一点。这一路过来,萧家也没住黑店。
林秋然和汤圆解释,“接应的意思是你去一个地方,别人准备好,不用担心人生地不熟。”
来京城前,徐远珩回余安的时候问过她,当时说的是他在京城有间空宅子,林秋然可以去那暂住,等买了宅子再搬走。
的确方便,可是住徐远珩的宅子不合适,当初孙氏萧大石带着汤圆住成,她却不行。
时间过得很快,两年时光,徐远珩对她的关照一如既往,林秋然回人情都以稀奇不常见的方子。徐远珩说有用,林秋然只当是客气话,但出门一趟,带着各种酱的确方便。
这让她心里稍安。
孙氏曾问过林秋然一次,“徐家也没个喜事,徐公子如今还没成亲呢?”
林秋然没打听过,以她的身份,问徐远珩不合适,问徐管事就更不合适了。孙氏也不一定好奇,或许是看徐远珩对她好,想提醒一二。
汤圆这么大了,林秋然观念想法也有了变化,前两年还觉得有钱了,感情重要,但有了汤圆,他又这么可爱,她觉得只要萧寻初心不改,没因为升官变得惟我独尊、想要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日后能给汤圆铺条宽敞光明的路,林秋然还是希望汤圆的父亲是他。
林秋然感激徐远珩,所以香料生意多多帮忙,尽量给徐远珩他能用得上的方子。
再说,如今林秋然还是萧寻的妻子,于情于理也不能和徐远珩在私事上有太多牵扯。而且,来京城要从头再来,徐远珩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汤圆:“那涮肉被我吃叫什么?”
林秋然回过神来,这孩子问题怎么这么多,她道:“叫被你吃,行了行了,快下车了。”
今日落脚的客栈是徐镖头选的,挺干净,进城就到了。
今儿依旧要早点睡,明天快些赶路。
一行人下了车,把贵重物品贴身带上,其余的就放车上。林明跟着徐镖头去订房点菜,马车晚上依旧有人守着。时间一长,就觉得这钱花得值了。
晚饭就在屋里简单吃了些,汤圆已经知道家里是开酒楼的,所以出门的时候,总是比外面的菜和家里的。
前几日林秋然就告诉他这样不好,这是在屋里面,若是在外面吃饭也这样说,有踢馆的嫌疑,那就不是吃饭,而是找茬了。
最重要的是,不能挑食。
然后这两日汤圆都是悄悄说,哪怕在屋里,也是小声说,“还是娘做的吃食更好吃。”
他挑嘴,客栈的饭菜不爱吃,吃得也慢。
孙氏道:“秋然,不然跟客栈借下厨房,给汤圆多做点吃的?”
这也快到京城了,现在没啥事,这一路都是干粮,晚上到客栈落脚都是在客栈吃,简单得很。孙氏心疼孙儿,想汤圆多吃点。
汤圆闻言眼睛都亮了,红烧肉麻辣兔丁酸汤鱼狮子头,通通飞到他嘴巴里。
林秋然无奈一笑,“娘,我们出门,一切以简单省事为主。”
而且都赶了一日路,坐了一日马车,林春她们几个也累得不行。林秋然不想动弹,客栈的饭菜又不是不能吃,非另做干什么,巴不得告诉别人,家里有一个招人疼的孩子。
孙氏赶紧点头,“也成也成。”
汤圆眼里的光芒黯淡下来,林秋然心里莫名有些火气,不提什么事都没有,提了让汤圆失望,倒像她这个做娘的不愿意对孩子好一样。
林秋然耐着性子哄道:“汤圆,今儿晚了,明儿到京城,我们吃铜锅涮肉,这是答应好的。今儿晚上把这些吃完,不可挑食。那句诗不是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林秋然哄了两句,“汤圆这些日子多乖呀,今日可是在外的最后一天了。快吃饭吧。”
汤圆点点头,林秋然给他夹了些菜,也都乖乖吃了。在外面,林秋然也没和孙氏说以后不要这样,而且萧大石不在,她怕说孙氏心里不好受。
一千多里跟过来,又是疼孩子,以后再有再说吧。
次日又是赶路,天气阴沉,寒风吹在脸上,冰凉刺骨。徐镖头说京城偏北,下雪早,每年十月份就下雪了,当然,开春也晚。
徐镖头说起京城时,眼里有热烈的光。走南闯北多了,见的东西多了,自然觉得京城好。
马车驶过越来越宽敞的官路,穿过城门,停在的京城的四季客栈门口。这家客栈徐镖头常去,假期那不算贵,老板也仁义,看他的面子上还给便宜了些钱,他权当回报那两罐儿辣椒酱。
徐镖头道:“行了,这就到了,我们还留京城几日,也在这个客栈住,若有事来寻好了。”
林秋然痛快把尾款结了,徐镖头见了银子,眉开眼笑的,不过这钱不都是给他的,他得回去分钱去。
林秋然道:“是有两件事,徐大哥若回余安,可否帮我捎封信。”
徐镖头:“好说,还有呢。”
一封信不占地方,捎着就是了。
林秋然道:“京城哪家铜锅涮肉好吃?”
她答应要带汤圆去吃的。
今日很晚,肯定不会去找宅子,而且有丫鬟小厮,不用林秋然自己去看,问问这边吃食,一会儿好去吃。
徐镖头道:“老金涮肉就不错,就在后面那条街,离得近,里面肉是按斤称的,你们这个时间来得好,有冻羊肉,能切出可薄可薄的羊肉卷来,比鲜肉嫩,其他季节可没有。烫几下久又香又嫩,蘸的还是芝麻酱,咱们余安就不常吃芝麻酱,其实可香了。”
这倒是真的,林秋然在余安只用香油,芝麻酱是很少见。
她道了声谢,“多谢徐大哥,劳累一路,你们也好好休息。”
徐镖头笑了笑,“嗯,以后有什么需要还来找我就是,京城也有余安镖局。”
但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镖局。
林秋然点点头,等把行李都搬进客栈,又把车夫的钱给结了。留了丫鬟看东西,她带上林明和另一个小厮,跟孙氏汤圆一块儿吃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