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府虽然没受温家太多牵连,只是于家男丁被新帝贬谪,于家没有被抄家,但窝藏温家人就相当于是窝藏朝廷钦犯。
于家的家主和继承人,分别是温嘉荣的嫡亲外祖和舅父,当然不忍心把温嘉荣推出去送死,可是于家人口众多,不是谁都愿意为了一个温嘉荣赔上全家性命的。
因此于家产生了纷争,没多久于家就主动交出了温嘉荣。
跟于家整个家族子弟相比,温嘉荣这个外孙的分量就不够重了。
于家主再怎么不忍心,也只能交出自己的外孙。
这一点大概温家主也是考虑到了的,所以才宁可把温嘉荣托付给奴仆,也不愿意托付给亲家。
新帝登基之后清洗政敌,他的主要政敌是以前跟他夺嫡的兄弟们,那些人才是他的重点关注目标。
像温家这种站队失败的势力,只是新帝为了剪除政敌党羽随手捏死的小角色,根本没放在心上,也不觉得温家是什么大危险。
所以温家只有成年男丁被斩首,少年被流放,孩童被送入宫中当太监,女眷充入教司坊。
不过养尊处优的温家主子们怎么受得了这样的苦,虽然真正被判死刑的只有温家的成年男丁,但被流放的少年、被宫刑的孩童、被充入教司坊的女眷,不是身娇肉贵的受不了苦被折腾死了,就是心高气傲受不了折辱选择自尽。
死到最后只剩下温嘉荣这个有男主光环的孩子还活着。
但男主光环只能保他不死,却不能保他不受宫刑。
温嘉荣就走回了自己原本应走的道路,受了他原本应受却被林忠给代为受过的苦楚。
温嘉荣小小年纪就成了宫里的小太监,罪奴,小荣子。
已经六岁的他知道自己落得了一个怎样的下场,深深的怨恨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司源则是在官兵抓到温嘉荣之后不再全城警戒时带着林忠离开了京城。
京城的达官显贵太多,虽是天子脚下,但仗势欺人令人家破人亡的事情反倒是屡见不鲜,只是死的都是平民百姓,这些冤案不会上达天听,让京城还维持着表面和平。
司源如今的身份,带着一个九岁的儿子,居住在京城不是没法子过得更好,但肯定容易惹眼招惹上达官显贵,倒不如去外地,天高皇帝远的,就算遇到一些官匪,他暗地里下杀手也不怕引起太大的风波。
至于从京城去外地定居的路上,有各种拦路打劫的盗匪怎么办?这还难得倒司源吗?这种能用武力值解决的盗匪反而不是什么问题。
司源决定去江南,原剧情中原主决定带着温嘉荣去江南,就是因为如今各地风波不断,时有天灾人祸,各地起义军难以杜绝,只有江南这个富庶之地还保持着一定的和平,最适合定居。
而且原剧情中对原主和温嘉荣在江南黎城定居之后的生活环境描写得十分详细,特别是黎城各方势力的介绍,这让司源为了省事,依旧决定带着林忠去了黎城定居。
原主一个没什么实力的人都能带着温嘉荣一个六岁孩子从京城走去黎城,虽然其中是因为有温嘉荣的男主光环让他们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也足以证明黎城离京城说远还是不算太远的。
如今司源带着林忠去黎城也就比原剧情中的原主和温嘉荣更轻松一些了。
只不过没有男主光环的保护,这一路上司源可遇到不少盗匪拦路打劫。
这些盗匪都是活不下去的流民落草为寇,也是各地起义军的有生力量。
司源凡是遇到拦路打劫的,只劫财的,他也反过来只劫对方的财,但如果是劫财还要害命的,司源也毫不手软的取走对方的性命。
他才不会去管这些人谋财害命之前有什么苦衷有什么悲惨过往,他只知道这些人想害他和林忠的性命,那就要先把他们送走。
司源展现出来的强大武力让九岁的林忠震惊崇拜不已:“爹爹好厉害!”
九岁的林忠不算特别聪明有见识,毕竟一个从小被养在庄子上的小孩子能有什么见识?甚至因为他跟原主每日相处时间不长,司源忽悠他都不需要找什么完善的理由,随便说说他就信了,一心想跟司源习武。
这个小世界灵气十分稀□□武是没什么希望获得超凡之力的,顶多是修炼气血武道,让自己变得更强壮,再练一些杀人技提升战斗力。
不过学习气血武道是需要摄入大量营养的,所谓穷文富武就是如此。
第196章 我才不当忠仆呢!
司源带着林忠在赶路, 自然是没办法好好安排林忠习武的,只能等安定下来了再说。
不过这一路上穿山越野的,也没少顺路挖一些用得上的药材, 山里的猛兽也能猎来当做食物来源和资金来源。
毕竟原主给他留下的那点家资实在不算什么, 都不够吃喝嚼用的。
这一路从京城赶到江南黎城, 反倒是让司源攒了一笔钱,正好可以在黎城买下一套房子定居。
关于户籍的问题,司源之前从陈管家那里把原主的卖身契给拿到手了, 他已经去官府把原主的奴籍给销了。
不过司源还是没有用原主的原户籍,而是趁着如今天下不太平,流民众多,户籍管理混乱的时候,给他和林忠都换了假户籍。
如今林忠也改名叫林柊。
给这孩子改名叫林柊, 是因为他还年幼, 怕给他改其他读音的名字他不习惯, 然后在别人面前露出了破绽, 倒不如改一个同音字。
反正他以前也没上过学,不识字,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中的那个zhong字到底是哪个字。
再加上司源想给林忠改名时,正好看见不远处有柊叶,就给林忠改名为林柊, 同音不同字, 不会露馅。
司源使了手段弄了新户籍,自然就抹去了他们父子曾经为人奴仆的过去痕迹, 如今都是良籍。
在黎城落户之后, 司源就伪装成一个从外地逃难过来的普通百姓,手里有点小钱, 不算穷但也不至于受人觊觎,能够送儿子去私塾念书,但也不至于有钱到让人眼红,表现得普通又低调。
因为最近从北边逃难过来的百姓实在太多了,那些身无分文无法入城的流民都被拦在了城外,有家资的才能入城落户。
黎城以前也不是什么大城,对于这些有家资的百姓还是欢迎落户的,不过那些没钱没粮食的流民就不欢迎了,把他们放进来会引起治安问题,还会增加黎城的负担,所以黎城的官员一致决定将流民挡在城外。
这些事情与司源关系不大。
因为这个世界的任务非常好做,可以说他一穿越过来就完成了。
男主温嘉荣的父亲早已被当今皇帝斩首示众了,人都死了,唯一能压原主这个炮灰他爹一头的就是身份了。
温家主被新帝斩首,罪名网罗了一大筐,已经沦为了罪犯,而司源如今是良籍良民,论身份自然也赢了温家主这个男主父亲。
再就是在男主心中的地位。
原剧情中温家主同样是早就被斩首死了,同样是罪犯,但在温嘉荣这个男主心里温家主这个父亲就是比原主这个曾经是奴仆的养父更高贵。
哪怕原主这个养父舍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来保护他,他也从来不认可原主这个奴仆是自己的父亲,他只拿原主当奴仆使唤,认为原主拼尽一切保护他是应该的,是奴仆该尽忠的。
温嘉荣的这种想法很常见,这些大人物们若是被外人救了,为了名声都要对恩人报恩,可要是被自己的侍卫或者家丁奴仆给救了,那能给赏钱或者是抚恤金就已经算是好主子了,不闻不问的都有,毕竟他们都觉得奴仆拼死保护自己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怎么能叫救命之恩呢?
原剧情中温嘉荣就是这种想法,所以在他心里原主的分量从未达到能与他亲生父亲温家主相提并论的地步。
如今司源没有像原主那样护住温嘉荣,而是把人送去了温嘉荣的外祖家于府。
于家选择了放弃温嘉荣这个外孙,将他交了出去,如今温嘉荣都已经成了皇宫里的罪奴太监小荣子了。
温嘉荣小小年纪哪有什么家族荣誉感,他现在心中惦记着的不是重振温家,而是对把他交出去的于家和害得他落到如此地步的温家恨之入骨。
原主在温嘉荣心里虽然没什么地位,只是一个连脸都没记住的奴仆,但可比被温嘉荣恨之入骨的温家主要好多了。
至于说温嘉荣恨不恨将他送到于府去的司源?温嘉荣当然会恨,只是有抛弃他的于家和连累他至此的温家在前,温嘉荣心里根本想不起来司源这个不起眼的奴仆。
所以司源早就已经达成了全方位都比男主他爹更强的成就,完成了系统交给他的任务。
在这个世界,司源就没什么其他事情要做了,只想好好的把原主的炮灰儿子养大就是了。
毕竟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原剧情中又那么可怜,他又不是养不起,为什么不好好养呢?养崽他经验可丰富了。
司源养崽的方式是科学养崽,对林柊采取放任又不完全放任的养法,林柊想学什么他就教什么,既不让他走上邪路歪路,又不让他太过迂腐固执不懂变通。
林柊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不然原剧情中大字不识一个的他被父亲放弃,入宫成为罪奴小太监,又是怎么爬到北厂厂公,当朝九千岁的位置呢?
虽然原剧情里林柊只是皇帝养来平衡朝堂的一条疯狗,捏在皇帝手里的一把刀,但能从一介罪奴小太监混到在皇帝面前露面,还获得皇帝的赏识,没有能力和本事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司源初初给林柊启蒙,就发现他的记忆力很好,虽然称不上是过目不忘,但也是读几遍就能背诵下来,最重要的是学习态度极好,对好不容易才有的学习机会相当的珍惜。
本来想把林柊尽快送去私塾的司源,见林柊每天都用渴望知识的眼神望着自己之后,司源还是心软了一瞬,自己亲自给他启蒙了。
算了,就当是担心这孩子去私塾跟不上夫子的教学进度吧。
不过该去私塾还是要去私塾的,不然林柊这一身学识可是难以过个明路。
如果他不上私塾,展现出过于出众的学识之后,又对外说是司源这个父亲教的,难免会被人探究他的这个父亲是什么来历。
司源虽然自认为把身份处理得天衣无缝了,但能够避免节外生枝,还是避免得好。
司源给林柊进行文化知识启蒙之后,然后又开始给他进行习武启蒙。
如今天下不太平,手头上没点本事,想出去游学都有可能被盗匪谋财害命了,自然是要文武双全才好。
林柊也不多问,司源教什么他就学什么。
然后司源就惊喜的发现林柊在习武方面的悟性也很不错,根骨资质虽然不过中上之资,但悟性却是上等。
司源对身体根骨资质并不看重,因为这方面的天资都有办法进行后天改善,只有先天悟性才是一个人修炼的根本。
就像一个人身体强壮还是瘦弱,可以通过后天锻炼来改变,但一个人是聪明还是蠢笨,智商是高是低,这就是先天决定的。后天念书增加的是阅历和智慧,而不是智商悟性。
林柊的天资放在天苍界的那些修仙天才当中比较或许是平平无奇,但放在这个小世界里,跟这些普通凡人比较,他就非常出众了。
不愧是原剧情中能从那种恶劣环境下挣扎着爬出来混成当朝九千岁的人,如果不是陷入魔障中非要找男主温嘉荣报仇,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他说不定还能继续风光下去呢。
司源对林柊最满意的一点就是他的学习态度,不管司源给他布置什么样的学习任务,他第一反应永远不是‘这太难太多了我完不成’,而是‘我要怎么完成这份学习任务’。
光是看这份学习态度,司源就愿意培养他。
在林柊跟着司源学习,文化知识进度赶上了私塾里差不多年龄的同龄人之后,司源就把他送进私塾里念书了。
不过私底下的开小灶还是没有少,去私塾念书也只是给他的学识来源弄一个明面上说得过去的理由。
林柊是个很听话的乖孩子,司源目前作为他的父亲,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多嘴问理由。
就像他跟司源学习学得好好的,突然被安排去私塾跟夫子学一些自己早就学过的知识,还被要求稍微藏拙一点,他也不问原因,直接照做。
司源忽然有点明白为什么林柊在原剧情中能在皇宫那地方混出头了。
皇宫那种阴暗事情比较多的地方,最喜欢的就是林柊这样乖乖听话办事还不问原因口风又紧的奴才了。
不过能从尔虞我诈的皇宫里混出头,想来林柊也不是那种真的愚忠到什么不问也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替人办事的糊涂蛋。
毕竟原剧情里林柊对自己亲爹什么也不问就听话照办的信任,可是给他自己带来了极大的打击,怎么着也要长个心眼了。
如今的林柊在司源这里当然没有经历原剧情中那样的打击,他的听话就是单纯对自己父亲的信任,还带着几分纯稚。
司源暂时也没想立马把孩子往芝麻汤圆方向去教,毕竟孩子还小,才刚学习不久,腹黑之学日后再慢慢教也不迟。
第197章 我才不当忠仆呢!
“林柊, 今日下学了你有时间吗?我请你去吃绝味轩吧。”一个可爱的小胖子背着自己的小书箱凑到林柊的身边,用有些讨好的语气对他说道。
林柊正在收拾自己的书本和笔墨纸砚放入书箱里:“方圆,我都说了不用你请我吃饭, 我帮你只是同窗之间的互帮互助, 随手为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