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萧小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10-09 12:07:17

  司源唇角早已扬起了欣慰开心的弧度。

  这时系统在他的识海中咋咋呼呼的喊道:【卧槽进度条起飞了!】

  然后司源面前就出现了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进度的进度条,难怪系统都被惊得声音劈叉了。

  司源淡定的道:【惊讶什么,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系统茫然道:【难道宿主你又做了什么我不知道的动作吗?为什么进度条会原地起飞啊?】习惯了进度慢如龟爬,突然看见进度起飞,系统有些懵逼。

  司源心中懒洋洋的说道:【因为长卿考上了状元啊,而原剧情中本该考上探花的男主李长闻,如今只考了个第十名。二甲进士和状元在官场的起始点可是差了不少,长卿初入官场就是六品起步,李长闻还得从八品或者七品小官慢慢熬起,他起步就落后于长卿。这种情况下,你猜外人看见他们堂兄弟俩的成绩之后会怎么想呢?】

  系统幻化出一只小手挠了挠头:【会怎么想?】

  司源:【……他们会想,李敬源一个进士教的儿子还不如李司源一个纨绔教的儿子厉害。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又拼赢了李敬源,并且因为这次恩科影响深远,这么想的人众多,所以进度条才会爬得这么快。】

  系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进度条攀升不是因为宿主做了什么动作,而是因为李长卿这次科举考试比原男主李长闻考得好啊!

  司源:……行叭,这么想也不算错。

  司源转移话题:【不讨论这个了,反正进度在增加是好事,我带你去看长卿状元游街吧。】

  系统想起它看着长大的炮灰崽崽,高兴道:【好呀好呀!】

  司源也对余雁说道:“夫人,马上就该是长卿的状元游街了,我早就订好了酒楼的位置,正好可以从窗户看到长卿从下面街道走过。”

  余雁听到司源的话,高兴的对他夸道:“还是夫君想得周到,那还等什么呢?我们快走吧。”

  夫妻俩带着贴身丫鬟和小厮来到了司源早就订好的酒楼,司源订的包厢在二楼,打开窗户就能看见从楼下路过的新科进士。

  司源作为新科状元,他就是打头的那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英俊少年郎,身姿挺拔的坐在马背上,高大又没有一丝杂毛的骏马身上还戴着一朵大红花,再看坐在马背上宛如玉树临风的状元郎,引得围观新科进士打马游街的少女们春心萌动,看着状元郎的眼神就仿佛看着骑着戴着大红花高头大马来娶自己的新郎官一样。

  女孩子们一个个的将手里早就准备好的花朵儿和手帕或者荷包香囊之类的东西往自己看中的新科进士身上砸过去,李长卿作为长相俊美的状元郎是受到青睐最多的那一个,其他进士们加起来都没有他被砸的花朵儿和香包多。

  但不管什么东西,一旦多了都是有些令人窒息的,李长卿坐在马背上东倒西歪的躲避着朝自己砸过来的香囊等物品,要不是他的骑射水平也相当不错,被花朵儿和香囊淹没的他根本躲不掉,只能坐在马上硬抗这份‘爱的攻击’。

  忽然李长卿在众多花香中嗅到了一股肉包子的香气,然后他就被松软的大肉包子给砸中了额头,肉包子掉进了他的怀里,他下意识的捧着肉包子朝来处看去,正好看见身边这家酒楼的二楼窗户全部打开着,其中一扇窗户旁边站着冲他挥手的人,正是他的阿爹阿娘。

  李长卿一阵无语:“……”他就知道能做出用肉包子打他这种行为的人,只有他那个狗到不行的阿爹了。

  不过这个肉包子还挺香的,让他闻得肚子都饿了。因为在皇宫之中出恭不方便,大家都不敢多吃多喝,肚子扁扁的,现在他是真的想把阿爹扔给他的这个肉包子给吃了。

  李长卿最终还是没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这个肉包子啃了,只是抬起手对司源和余雁挥了挥手。

  跟司源和余雁在同一个方向的人们都激动了起来,他们都以为年轻英俊的状元郎是在跟他们挥手呢,尤其是那些情窦初开的少女们,一个个心中激荡了起来,于是花朵儿和香包她们扔得更多更快更准了。

  李长卿被劈头盖脸的一顿砸,吓得他拉紧了缰绳,轻轻夹了一下马肚子,让马儿走得快一点儿,尽快离开了这条街道。

  坐在酒楼二楼窗户旁位置上的司源,一点也不给儿子留面子的哈哈笑道:“这小子还真是受女郎们的欢迎,等他归家,定要好好打趣打趣他,竟然被女郎们的热情吓得骑马落荒而逃。”

  余雁也忍俊不禁,不过更多的还是自豪,毕竟这么受欢迎的可是她儿子呢。

  要不是之前司源已经答应让李长卿婚姻自主了,余雁如今都可以开始为自己儿子相看起未来媳妇了。

  司源依旧看着打马游街的新科进士队伍,真正能坐在马上的只有一甲前三名,从第四名开始的二甲进士都是只能跟在前三名的马屁股后面步行。

  虽然这也是荣耀,但别人骑着高头大马风风光光的,他们却只能步行跟在别人马屁股后面,这落差也是让人心里难以接受。

  那些心态放得宽的进士还好,特别是距离前三名名次差得有点远的,嫉妒不来。

  像是第四名第五名这些距离前三名只有一步之遥的进士就有些想不开了,看着前三名风风光光骑着高头大马接受围观群众们的膜拜,他们跟在马屁股后面多半是被忽视的,心中怎能不嫉妒呢?

  李长闻是第十名,他排在第九名之后,倒是不必亲眼看着前面第三名探花郎的马屁股,但他想到自己在二甲进士人群中泯然众人矣,只比他大几个月的堂兄李长卿却能够骑着高头大马在头一个接受所有人的膜拜,他就心中难忍羡慕与嫉妒。

  他怎么就连个探花也没考上呢?竟是落后李长卿这么多,回到家中,也不知父亲母亲会如何生气……

  心情复杂的李长闻并没有注意到,旁边一家客栈之中探头往外看的人群里,就有他的父母。

  李敬源和谭氏还有谭珠月好不容易从进士人群中找到了李长闻的身影,但对比首位的李长卿的风光,仅仅只是第十名的李长闻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

  手里捏着香囊想对李长闻扔出去的谭珠月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她的目光盈盈的看向第一位骑着高头大马英俊潇洒的李长卿。

  这就是一直被公公和婆婆挂在嘴边比李长闻还要优秀的李长卿吗?

  谭珠月上辈子对李家的事情知道的不多,毕竟她以前根本看不上走下坡路的靖远伯府,李敬源和李司源又是被分家出来沦为李家旁支,跟靖远伯府都没多大关系了,不能算是靖远伯府的人了,所以李家不在她想攀的高枝之列。

  她被继母王氏设计得进了承恩公府,每天日子都不好过,更无暇去关注承恩公府之外的事情了。

  就连李长闻高中探花,备受三皇子看重,成为新帝心腹之臣,这些消息都是她在她前世的丈夫埋怨她时知晓的。

  与外界脱离的谭珠月根本不清楚李长闻高中的这一届科举的状元郎是谁,所以她也没有怀疑李长卿不对劲,毕竟她根本不知道她重生前李长卿是什么样的人生,还以为上辈子李长闻考中了探花,状元郎就是李长卿呢。

  只是这辈子不知是另外一个重生者怎样造成的影响,竟然让李长闻只考了个第十名,根本不是探花郎。

  谭珠月对这种变化心中惶恐,又埋怨李长闻不如上辈子有出息,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她重生一次还是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早知如此,她还不如像上辈子那样嫁进承恩公府呢,虽然可能依旧是丈夫不喜,嫡婆母刁难,但好歹如今承恩公府有太后作为依仗,新帝亲生母亲早已去世,太后是新帝的养母,母子感情不错,对承恩公府也是多有施恩。

  她在李家也是丈夫不喜婆母刁难,在承恩公府也是丈夫不喜婆母刁难,那么她为什么不选择如今更风光的承恩公府呢?

  只是谭珠月完全没想到上辈子是新帝心腹的李家,这辈子竟然完全没有发达的迹象,只因为新帝从三皇子换成了二皇子。

  心中后悔的谭珠月知道自己后悔也没用了,她已经嫁给了李长闻,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尽早怀孕生子,在李家站稳脚跟。

  李长闻虽然没有前世有出息,但好歹也考中了进士,即将入仕为官,她未来还指望着夫荣妻贵,也有个诰命傍身呢。

  只是谭珠月计划得挺好,奈何李长闻根本不想配合她。

  他对她实在厌烦,更加厌烦婆媳纷争不断的家庭氛围,于是在鹿鸣宴之后,李长闻就跟自己父亲李敬源说起了自己的日后打算——他想要外放为官。

  李敬源说什么也不同意,不入翰林就不可入内阁,他这辈子的前途可以看得到头了,指望全在儿子李长闻的身上,希望儿子日后能够入内阁成为阁老,给他争光。

  所以李敬源说什么都要求李长闻去考庶吉士。

  但李长闻对自己被父母压制控制十几年,只觉得喘不过气来,再也不想忍受这种日子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逃走,逃得离父母远远的,脱离他们的掌控。

第29章 状元郎的爹是个逢赌必赢的神棍!

  之前李长闻未娶妻成家, 又没科举入仕,还只能算是一个依靠家中的孩子,没有对抗父母的资本。

  但如今他已经成家, 又科举入仕, 可以独当一面了, 他自认有那个资本反抗父母了,他不想再受父母的掌控了。

  于是李长闻阳奉阴违的对上申请了外放。

  等李敬源知晓时,已成定局, 他根本无法更改吏部的决定,只能回家无能狂怒:“混账东西!你竟然放弃了进入翰林院!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你放弃进入翰林,直接外放为官,以后再想调回京城难上加难, 你知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李长闻却神色平静的说道:“我知道, 但我不在乎能不能调回京城。”反正都是当官, 在哪里为官都一样, 只要能够离父母远远的就好,他再也不想被父母操控他的人生了。

  不过李长闻心知自己这种想法是非常的忤逆不孝,他没有说出来,只是找了其他理由:“我科举入仕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做一个好官, 做百姓的父母官, 去外地任官,为一地父母官, 正好是我心中所愿。”

  李长闻此言说的十分冠冕堂皇, 大义凛然,自诩为君子的李敬源竟然被堵得无言反驳。

  李敬源自己对外也是这么宣扬自己的, 但他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谁要为那些泥腿子请命啊,他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成为李家最有出息的那一支,压过靖远伯府一头。

  不过他心里这么想,人也是这么做的,但话却不能直接这么说,毕竟他也不想自己伪君子形象明晃晃的曝光。

  于是李敬源教育儿子的时候,也是用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万万没想到竟然把儿子教成了真君子。

  李敬源一时间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他瞪着李长闻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要说什么呢?难道要告诉自己儿子,其实为父是个伪君子,之前教给你的那些大道理都是说说而已别当真?

  好面子的李敬源根本开不了这个口。

  李长闻看着自己父亲难看的脸色,眼底闪过一抹嘲讽。

  他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伪君子,这些年来李长闻早已看清了,所以他是故意用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堵住自己父亲的嘴,让父亲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他外放。

  虽然李敬源同不同意也不重要,李长闻外放的旨意已经快下来了,李敬源改变不了事实,但李长闻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堪。

  毕竟他只是想远离父母脱离父母的掌控,并不是想跟父母断绝关系,他觉得远的香近的臭,离父母远点儿,让父母对他的掌控长鞭莫及,可能父母和他之间的亲子关系还会更好一些。

  解决了李敬源这边,李长闻又去安慰自己的母亲谭氏,比起看重利益又看重面子的李敬源,谭氏对他这个儿子的爱要纯粹了那么一点,但纯粹得不多,不然谭氏也不会非要自己儿子娶娘家侄女。

  李长闻对谭氏说道:“母亲,我外放为官不能在您和父亲身边尽孝,就让谭珠月留下来替儿子尽孝吧。”

  在这个时代,外地为官的官员将妻子留在父母身边代替自己尽孝是很正常的事情,别说是古代了,就连现代都有很多这样孝心外包的行为。

  所以李长闻的话在谭氏听来一点都不奇怪。

  她却不知,李长闻就是单纯的讨厌谭珠月,不想带着谭珠月去上任罢了,他可不想每天工作回来还要面对无理取闹的谭珠月。还是把谭珠月留给母亲吧,反正谭珠月是母亲非要他娶回来的亲侄女。

  谭氏抹了抹眼泪,本想说让儿子带上谭珠月这个妻子随行照顾,但想到谭珠月的德性,不要她儿子照顾就不错了,还能照顾好她儿子?

  于是她到了嘴边的话又换了:“那你带上我身边的两个大丫鬟,她们擅长伺候人,有她们照顾你我放心。”

  李长闻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

  李长闻要外放为官的消息谁也没想过去告诉谭珠月,谭珠月还满心以为李长闻会跟上辈子一样留在京城翰林院。

  结果等到李长闻要动身出发的那一天,谭珠月才知晓他要外放为官,并且没打算带她一起。

  谭珠月顿时火冒三丈的去找李长闻算账,虽然李长闻就算告诉了她,想带她去外地,她也不会去的,毕竟外地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哪里比得上她从小长大的繁华京城呢?

  但她去不去是她自己的事情,李长闻连告诉都不告诉她,显然是没把她这个夫人放在眼里,她必须找李长闻算账。

  李长闻现在看见谭珠月就跟躲避瘟神似的,本来还在李府门口跟自己母亲谭氏道别,耐心听着谭氏的殷殷叮嘱,他抬眼一看见气势汹汹提着裙摆朝这边走来的谭珠月,立马就打断谭氏的滔滔不绝:“母亲,时间不早了我先走了!”

  然后蹭的一下就上了马车,催促着车夫快点驾车离开。

  匆匆出来的谭珠月只能咬牙恨恨的看着马车离去的背影,转而目光不善的看向谭氏:“姑妈,表哥要去外地为官的消息为什么没人告诉我?”

  谭氏倒打一耙:“你还好意思问我?你要好好反省一下为什么你作为长闻的妻子,连长闻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清楚?你有没有把你的夫君放在心上?”

  谭氏认为就算他们没有人告诉谭珠月,谭珠月也应该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夫君,自己去打听消息。这在府上又不是什么秘密,毕竟给李长闻收拾行礼,筛选随行人员,请护卫,都是不小的动作,消息灵通的下人都知道这件事。

  谭珠月这个少夫人竟然完全不知情,显然是没把自己夫君放在心里。谭氏越想越气。

  谭珠月更生气,连下人都知道的事情,竟然没有一个人告诉她!

  婆媳俩的又一次大战开始了,但这一切都跟远离战局的李长闻无关了。

  与外放为官的李长闻不同,身为状元的李长卿直接被授予翰林院六品修撰之职,初入官场起步就是六品,远高于其他普通进士。

  因为在科举时给皇帝留下的印象,所以皇帝在听翰林讲学时,有时会特意点李长卿给自己讲学。

  李长卿从小就接受司源的兴趣教育长大,睡前各种益智寓言小故事,于是李长卿在给皇帝讲学的时候,会用风趣的语言将枯燥乏味的历史故事讲得趣味横生,本来不是很喜欢听枯燥历史的皇帝听得兴致盎然,李长卿给皇帝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于是皇帝经常会招李长卿伴驾,在遇到犹豫不决的问题时,也会询问李长卿的意见。

  李长卿想起自己父亲小时候对自己讲道理的教育方式,他对皇帝的劝谏或者建议,从来不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用史书上的小故事,或者是自己编纂的故事,来暗喻自己的意思。

  皇帝是个好面子的人,对自己名声很看重,表现得十分虚心纳谏的样子,但同时他又有着君王的霸道专横,真要是有人意见与他相悖还非要对他劝谏,他表面上虚心纳谏但心底会记小本本。

  但李长卿用小故事暗喻的劝谏方式,哪怕有时候李长卿的建议与皇帝的想法相悖,皇帝也愿意多考虑一下李长卿的建议,甚至在考虑之后觉得李长卿的建议更好,就从善如流的改变自己的想法,真的虚心纳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3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3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