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
“宋栀子。”
“你怎么在这?”宋栀子惊讶地看着陈茵的身影,目光下意识地在陈茵和站在她身旁的温年来回移动。
温年的身份她清楚,但是陈茵是怎么和他有联系的?
宋戌听出孙女的口吻很是熟悉,下意识地问道:“栀子,遇到认识的朋友了?”
不只是宋戌对两人的关系很好奇,其他人也一样。
尤其是清楚陈茵身份的温年和钟芮两人,不明白两个年轻的小姑娘,一个在东俞,一个在羊城,是如何认识的?
很快,宋栀子的回答给了几人答案。
“我们俩在旭华大学是舍友。”
这个答案把钟芮惊的不轻,毕竟宋老在她们华南名声赫赫,为什么会选择让孙女去西南读书?
不管是留在羊城读大学,或者是直接跟着宋老在自家医馆学习,都是更好的选择。
听到孙女的答案,宋戌的目光停留在陈茵身上的时间明显更长。
但他很快就移开,转向温期华。
温期华没想到妻儿比自己更早找到大夫来为母亲诊治,双方没有提前交流而造成的尴尬情况,就此形成。
他看了一眼宋老,又看了一眼救下母亲的陈茵,在一番纠结之后,还是将希望放在宋老身上。
“烦请宋老给我母亲看一眼。”
宋戌点点头,朝着病房靠近,准备给温奶奶看诊。
温年不赞同地瞪了一眼父亲,明明是陈茵先来,为什么要让宋老先开诊?先来后到的道理不明白吗?
这种不尊重陈茵的举动,让他的内心很难受。
“爸,还是先让陈大夫看一眼吧?”
此言一出,病房内的气氛瞬间陷入凝滞。
宋老惊讶地看了一眼温年,停留在陈茵身上,没想到温家竟然已经请来了大夫,还是一个和自己孙女差不多年龄的大夫?
钟芮和温期华看向儿子的眼神中满是不赞同。
虽然陈茵是救下母亲的恩人,但是和宋老享誉全国的国医称号比起来,她们还是更看重宋老的医术。
宋栀子作为在场和陈茵最熟悉的人,更是难掩心中的惊讶。
在她的印象中,陈茵的学习成绩在专业中的排名并不是很理想,现在怎么成为了在家属的口中能够抢在爷爷前面看诊的大夫?
她一脸好奇地看着陈茵,想要从对方的口中得到答案。
就算是她,在爷爷面前也不敢在这种情况下还如此镇定。
刚开始,宋戌对温年口中要在自己前面看诊的陈茵并不在意,可当她对上陈茵镇定的眼神,突然来了兴致。
宋戌当即后退一步表示:“既然是小友先来,小友先看诊吧?”
此情此景,推脱不是陈茵的性子。
她微微颔首示意,“既然如此,我恭敬不如从命,待会儿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宋老指点。”
话音刚落,陈茵重新回到凳子上,为温奶奶看诊。
-----------------------
作者有话说:一般中午十二点没有更新的话,下午六点左右会更新。其他情况会写请假条说明
第73章 内出血
昨日她对于温奶奶的诊治,只是在遇见车祸后进行的临时性止血救治,对于病患的病情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所以,陈茵坐下来的第一时间,是向站在对面的钟芮询问患者平日里的情况。
“你好!我想要先了解一下患者平日里的情况?具体有什么基础性疾病?”
钟芮没想到陈茵看诊的顺序竟然是向自己提问,她诧异地看了一眼宋戌的方向,发现对方没有露出什么阻拦的意思,立即将老太太平日里的情况一一道出。
老太太年近花甲,年老体弱,虽然她们一家不缺钱财看顾,但依旧有些基础性的疾病。
最严重的当属老太太前些年去港城做过开腹手术,这些年一直在家中仔细养着,好不容易出一次门,还撞上车祸这种倒霉的事。
“差不多就是这些,老太太主要是在心脑血管方面有些小毛病。”
陈茵颔首表示了解,将自己的身体朝着患者的方向继续靠近。
表面看起来,患者是因为经历了一次大出血,因而面色苍白欠华,精神萎靡,少气,四肢湿冷。
但是这种由于失血引起的症状,并不会使人昏迷到现在都不清醒。
陈茵探出手,在众人好奇的注视下,翻开患者的眼皮,露出里面苍白的眼睑。
紧接着是嘴巴,扫一眼,可见其舌质淡白娇嫩,边缘有齿痕。
在陈茵检查的时候,作为病房内的另外两位医生,也跟着弯下腰,跟着一起检查患者的情况。
宋戌对陈茵并不了解,但是仅凭刚开始亮的两手,他认为陈茵的基础还是打的可以的。
宋栀子对陈茵的认识更多,看着陈茵行云流水的动作,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陌生的感觉。
如果不是她再三确认,都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人竟然是自己认识的陈茵。
虽然陈茵以前在专业课上,展现出的专业水平也挺不错。
但是和现在比起来,宋栀子总觉得陈茵身上多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让人看着就忍不住产生信赖感。
难不成一间小镇上的医馆如此锻炼人吗?
基本的检查过后,陈茵开始对患者进行脉诊。
她将三指牢牢地扣在患者手腕,加大力度,才能够感受到其脉多细弱,尤其是关脉尤其微弱。
随即,她松开手,对上温家人担忧的眼神。
“患者因为之前的车祸,气血亏虚,阳气虚衰,中阳不足。加之脉象呈现出脾阳虚损的情况,脾主中气,气为血帅①。我怀疑患者表血已止,内里热血妄行。”
此言一出,别说温家人,宋戌和宋栀子都掩藏不住眼神中的震惊。
毕竟陈茵的言外之意,就是在怀疑温奶奶目前有内出血的情况。
作为陪护在老太太身边最久的人,钟芮下意识地想要反驳,但想到陈茵银针止血的手法,迅速解释道:
“陈大夫,今早刘主任巡视病房的时候,把昨天拍的片子都给我们看了。老太太除了腿部因为自带的扇子被割伤之外,身体各部并没有什么异样。老太太至今昏迷不醒,会不会是其他情况造成的?”
不是钟芮不相信陈茵的医术,而是在更多的时候,她更相信科学。
毕竟医院的MRI可以一次性将人体里里外外都看透,如果老太太体内真的有内出血,怎么可能一点都看不出。
目前为止,老太太的血压、心跳也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陈茵对于家属的这种想法并没有表现出异样,作为一个大夫,她对此司空见惯。
就在这时,听说宋老到达医院的领导们,也纷纷赶过来。
其中还有被刘峰邀请而来的老师——褚旬章。
他今天原本只是为了陈茵而来,没想到还能见到宋老一面,立即跟着中医科的人一起进入病房。
大家进入后,看见的就是宋戌站在床尾,陈茵站在床边的画面。
很
明显,刚刚在病房内进行诊治的陈茵。
看到这种场景,在场的人都不免被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宋老可是国内现存的拥有名号的国医之一,一个小辈,怎敢在宋老面前班门弄斧?
真的是不知所谓!
此刻,这就是褚旬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算是有本事的人,在中医届的前辈面前也应该恭恭敬敬的。
竟然敢在宋老面前出手,待会儿必定要出丑。
年轻人,你需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就在褚旬章不满陈茵抢在宋老面前布鼓雷门时,钟芮将刚刚陈茵对老太太的诊断道出,想要请为老太太做手术的创伤外科医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刘主任一听,顿时眉头紧蹙,对于温老夫人的治疗,他们科室几乎是提心吊胆地在做。
怎么可能忽略内出血如此严重的病症呢?
他的第一反应是陈茵这个小姑娘在胡言乱语,但想到对方银针止血帮助手术顺利进行,他的嘴不会轻易说话得罪人。
刘主任思考片刻,转身看向为温老夫人主刀的刘强,问道:
“刘医生,现在陈大夫说的诊断,你是怎么想的?”
“陈大夫说的自是有她的道理,我相信她的判断。”
此言一出,准备让刘强出头的刘主任,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
钟芮也有些疑惑地看着刘强,要知道对方不仅是老太太的主刀医生,也是目前老太太的主治医生。
如果老太太真的内出血,对方却没有判断出来的话,对方要承担全部的责任。
顷刻间,钟芮也开始有些相信陈茵的判断。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陈茵一眼,朝追问刘峰道:
“既然刘医生也认为老太太有内出血的征兆,为什么老太太昏迷一整夜了才说出来?”
“因为我们从患者的影像资料上并未看到出血的迹象。现在听陈大夫这么一说,我也隐隐有些怀疑患者已经出现了内出血的情况。”
“只是这种情况很微小,仪器无效,只能根据其他的检查报告推断,例如粪便样本检查。但是目前为止,患者并未排便,我们在这方面有所疏忽,是我们的不对。”
自从见识过陈茵犹如神仙一般的手段之后,刘强对于陈茵的诊断奉如圭臬。
因此,他也开始怀疑病人体内有出血的征兆,不然也不会如此长的时间也没有苏醒的迹象。
现在的刘强俨然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赌在陈茵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