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蕤不想县城因为此事乱起来,两天后立即召集所有人开会。
一开会,她立即将铜溪镇青山村必须分到一笔订单的事定下。
有的乡镇就不乐意了,凭什么一个小村子可以分到价值数十万的订单?
“啪!”
傅蕤一脸冷峻地大力拍响桌子,“凭什么?我就跟你们各个乡镇说一说青山村凭的是什么。”
“县里鼓励各个乡镇寻找经济增长点,可我巡察过每个乡镇,就只有铜溪镇下面的青山村村民自主发展中药材种植,他们村是我们县中药材种植的示范村。”
“另外,和我们签订订单最多的康城药业,主要是看陈大夫的面子。不然人家首都的大企业,为什么偏偏选择我们偏远的云川县?”
“最后,目前青山村的两户人家完全掌握相关种植技术,其他乡镇的种植户想要学习,选择青山村的种植户帮忙更加方便。”
三个理由说下来,刚刚还反对的人一个也不敢出声了。
尤其是提到了陈茵的名字,谁不知道陈大夫就是铜溪镇青山村的人?
会上,铜溪镇镇长时不时感觉后背发凉,似乎有什么人在盯着他。
他摸了摸开始有些光滑的头顶,再一次感慨自己的幸运,有陈大夫在,他的仕途必定一路亨通。
会议初步确定了各个乡镇分到的种植任务,青山村的名字也在大家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茵在其中主要起辅助作用,现在一切走上正途,她也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
由于临近毕业,齐闻仲回校参加大考,陈茵只能叫上护士帮忙叫号。
杨云湘听到陈茵交代的任务,把胸脯拍的啪啪作响,“陈大夫你就放心吧,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
说完,立即快步走到门口,对着等候的人群喊道:
“一号!”
一号一进门,杨云湘手疾眼快地合上房门,不给其他人反应、插空的机会。
陈茵诧异地看着杨云湘的动作,等对方回过头来,微微一笑,立即开始今天的看诊。
或许是她昨夜很晚才到,外地的重症患者并不知道她回来,并未及时赶到,手里的病人几乎没花多少时间就解决了。
上午所有的挂号看诊结束,距离下班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
杨云湘见没什么事需要做,转身回到自己的工位。
就在这时,三楼的住院部突然传来一阵奇异的苦笑交织的声音,让人听了忍不住脚底发凉。
杨云湘当即选择爬楼梯,快速迅速声音找到病人居住的病房。
只见病房中患者整个人平躺在病床上,时不时抽搐,嘴里发出她刚刚听到的苦笑声。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这个病人是昨天刘大夫收下的。
刚用了一副药而已,怎么就变成了这副样子?
刹那间,杨云湘心乱如麻,努力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却没有什么成效。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陈大夫不是回来了吗?
“家属别着急,我这就去把陈大夫叫来,麻烦你们先控制一下患者,别让她自残自伤。”
第133章 癔病
听到陈大夫回来,患者家属手里的力度不自觉放松,喜悦的情绪快从心里溢出来。
她们夫妻俩本就是为了陈大夫而来,没想到陈大夫却去了外省出差,听到回来的消息,死寂的心开始加速跳动。
杨云湘叮嘱好家属,加快步子往陈茵的诊室奔跑。
急促的脚步声在宁静的医馆走廊格外瞩目,医院这类医疗机构基本上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
那就是在医院医护人员不可以奔跑,这种举动有大概率会引起大面积的慌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陈茵听到脚步声时,还以为是有了忘了。
刚准备出门叮嘱一声,忽然发觉脚步声离自己越来越近。
一打开门,闯入视线的赫然是刚刚才离开的杨云湘。
“杨护士,有什么急事吗?”
“陈大夫,昨天刘大夫收治的一个病人突然出现紧急情况,请您抓紧过去看看。”
说完,杨云湘手指三楼的方向,“就在三楼3015病房。”
告知陈茵详情,她快步朝着刘显华的诊室跑去。
作为患者的首诊医生,刘显华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有着重大责任,自然不能忘了。
陈茵听到患者病情恶化,转身拎起背包,大步朝着3015号病房走。
还没进门,她就听到一股粗重的喘息声。
走进一看,病人躺在病床上,全身上下呈现出不自然地震颤,甚至右手和右腿还在时不时抽搐。
病人头上汗珠如雨,鼻子大力吸气,呼吸却依旧断断续续,旁人看了都忍不住揪心。
病人父母听到推门声,迅速转身查看。
姜母一眼就认出来陈茵的面容是张贴在一楼医馆职工成员中排名的那一位。
来人的身份不言而喻,惊喜之下,她缓缓松口按压的力度,激动地喊道:
“陈大夫!”
“你们好,我来看看患者的情况。”
陈茵点点头,走到床尾,进一步观察患者的情况。
然后取出包里的银针,对着身体不自觉抽动的患者的印堂穴和神门穴扎下。
用针不过短短几秒,患者的情绪立刻得到缓解。
两个人都有些按不住的人,突然一下子安静下来,姜家父母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姜父姜母微微松开手,看着平静的女儿,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陈茵见两人依旧维持刚刚的动作,轻声提醒道:
“两位家属可以松开手了,一时半会儿,患者应该不会再发病。”
“是吗?”姜父心有疑虑地说。
姜母对陈茵的信赖度很高,几乎是话一说完,她迅速松开手。
见女儿真的不像之前一样躁动,喜极而泣。
“陈大夫!”
姜母激动地喊了一声,刚刚赶到的刘显华和杨云湘还以为病房里发生了什么意外,急匆匆推开房门。
“嘭!”房门把手砸在墙上,吓得屋内的人齐刷刷将视线转移到门口。
刘显华看着屋内情绪平稳的三人,不好意思地扯了扯嘴角。
“不好意思,我还以为出事了,有点着急,抱歉抱歉。”
“对不起。”杨云湘跟着一起鞠躬致歉。
姜父姜母对愿意收治女儿的大夫感激还
来不及,哪里会计较那么多,更何况女儿丝毫没有发病的征兆。
“是我刚刚太激动了,你们大夫误会情有可原。”
姜母狼狈地擦拭脸上的泪水,双眼含泪地笑着对刘显华说。
紧接着,她手指着病床上的女儿说,“刘大夫你看,陈大夫真的不愧杏林圣手名声,两针下去,珠珠她真的冷静了。”
刘显华沿着姜母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眼就看到了患者印堂穴上的银针。
印堂穴是经气所发之处,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①。
之前患者发病的时候,他怎么就没敢下针呢?
不得不说,陈茵的出现给刘显华无尽的信心,他快步朝陈茵走去,并递去自己写好的病历。
“陈大夫你看一眼患者的病历,我对她的并有些拿不准,和大家商议、斟酌之下,开了一剂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
闻言,陈茵点点头,接过病历,查看上面的内容。
根据患者家属所说,病人突然发病近两月,看过不少中医西医,服过不少药,依旧没有任何效果。
其症状奇特,先是头晕目眩,浑身震颤、右半身麻木、抽搐,无缘无故突然哭笑,或是悲伤动怒,忧虑过度。
现在更是出现了胸闷气短,自汗而喘,失眠多梦的症状。
陈茵看的第一反应也是觉得眼前是一团乱麻,无法从中判断出患者的大致病因。
刘显华观察到陈茵浏览完病历,有些心急地问:
“陈大夫,你觉得患者的病因是什么?”
闻言,陈茵将出现在患者身上的各种症状,一一归类辩证。
“首先,患者喜怒无常,浑身震颤抽搐,这些都是肝失大气之斡旋征兆。”
“其次,心主神明,神志失常,则心失所养。”
“再者,右半身麻木抽搐,乃气运不畅,血不能上下周行运转②。”
刘显华一边听,一边不停地点头。
在他看来,陈茵所说的每一条都与患者的症状契合。
可也正因如此,想要找准主因更加复杂。
看似所有的病都有,那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陈茵将病历还给刘显华,抬脚朝患者右侧的位置走去,取代姜父的位置,站在身侧,准备给患者亲手检查。
她先是取下刺入的银针,打开患者的口腔,观察舌头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