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枳实和枳壳也需要栽种在山上,三种药材可以混合种植,节约钱财和人力。
更何况枳实和枳壳还能是一种果实的不同时期状态成果。
并且这三种对于吴秋丰一家来说,都是熟悉的品类。
第一次创业,他们也不敢一下子把步子跨太大。
想清楚之后,吴秋丰郑重点头,指着书上写有枳实的页面说:
“我看就先选枳实和枳壳、忍冬,三种看起来比较简单,尤其是枳实和枳壳,我看和其他村种橘子也差不多,应该没什么问题。”
闻言,外婆和外公凑上去看一眼,果然在页面上看见了熟悉的果树。
两人点点头,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好!这个好!”
“但是枳实和枳壳成长期长,除了忍冬,大舅你再考虑考虑其他的,不然钱全部搭进去,一时间又没有收获,可能会资金困难。”
柳梦溪看见过自家老爸做生意的模样,忍不住根据自己的判断提醒一下。
此言一出,吴秋丰瞬间陷入沉思。
其他人也开始不说话,默默在心中思考到底应该如何取舍。
陈茵和齐闻仲都知道,柳梦溪的提醒是正确的,开始在心中琢磨是否还有其他的适合种植的药材。
思考一会儿,齐闻仲突然提醒道:“其实青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年生,繁殖快,可以扦插。不错啊,齐师弟这次你的脑子转的挺快的。”
听到齐闻仲给出的建议,柳梦溪当即朝对方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
齐闻仲还是第一次接收到这种眼神,忍不住羞红了脸,低头不语。
吴秋丰是想要种植中药材,但是这种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想清楚的。
于是,他合上手里的书,开口道:
“枳实和枳壳,以及忍冬差不多定下,至于后面一种,我仔细想想。反正也不急于一时,最合适种植的时间是明年春天,我们还有很长时间。”
吴家人本就性子豁达,一听吴秋丰这么说,也纷纷暂时将念头压在心底,开始为明天的义诊做准备。
之前陈茵义诊中都是吴玉树在帮忙,这次有了两个帮手,她自然不会让人闲着。
“明天梦溪你帮着一起看诊,给我搭把手。闻仲你负责算账和抓药的事,先看着,积累经验。”
“嗯!”
两人异口同声地答应下来,对安排没有任何意见。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第二天早上,和之前一样,吴玉树出现在吴家门口,身后跟着两道有些面熟的身影,大概率上一次去小河村义诊的时候见过。
吴玉树看见柳梦溪和齐闻仲手里拿着的东西,迅速把袋子抢过手。
“我们来!我们来!”
“对,这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事。”
“你们大夫的手可不能累着。”
剩下两人也快步上前,瞬间将两人手中装有药材的袋子收刮干净。
两人惊讶地对视一眼,此时柳梦溪才想起自己还打听清楚为什么义诊还要有本村村民陪同的事。
于是在出发走了一段距离后,她特意和陈茵挤在一起,好奇地问:
“为什么他们也要跟来?难不成是担心你在其他村子义诊会被欺负?特意给你壮声势用的。”
柳梦溪觉得自己想到的原因很合理,忍不住点点头。
“差不多。”陈茵肯定对方的猜测。
“那你们这个小地方的民风还真有点彪悍。”
柳梦溪忍不住抱紧双手,打了个寒颤,明显是联想到了镇上医馆隔出诊室的原因。
不管心里是什么想法,六人继续前行,接近八点半的时候,来到通往李家村的路口。
几人的身影刚出现,立即有一群小孩子兴奋的声音在山间回荡。
“来了!来了!”
“村口来了一群陌生人,还有两个特别漂亮的姑娘。”
“陈大夫!你是陈大夫吗?”
一个小姑娘丝毫不畏惧突然出现的陌生人,用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走在最前面的陈茵,看得人心软软。
还不等陈茵有动作,瞥见这一幕的柳梦溪早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直接用两只手捧起小姑娘肥嘟嘟的小脸蛋,笑眯眯地说:
“对对对!她就是陈大夫,小姑娘,你是谁呀?”
“我是妈妈最喜欢的女儿。”
如此可爱的回复,顿时将在场的人逗的哈哈大笑。
尤其是柳梦溪,笑得花枝乱颤,对着小姑娘和豆腐一样嫩的小脸一顿揉搓。
“你真是太可爱了,姐姐给你……”
她下意识地将手伸回来,往衣服口袋摸去,却什么都没摸到。
她忘了自己在铜溪镇待的时间长了,早已经没有往口袋里塞糖的习惯,只能尴尬地僵硬蹲在原地。
就在这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为首的是一个身形壮实的中年女子,小姑娘看到对方就像是看到救星似的,立刻从柳梦溪的掌控中逃出来。
一股脑跑到中年女子身后,小手紧紧抱着对方的腿不放,撅着嘴说:
“奶奶,有想要骗小孩的漂亮姐姐。”
“别乱说。”李桂英已经认出陈茵几人的身份,一把将孙女从地上抱起来,不好意思地看着陈茵一行人。
“你肯定是陈大夫吧?我是李家村的村长——李桂英。”
闻言,陈茵快步上前,“李村长你好,我是陈茵。不好意思,我的朋友有些喜欢逗孩子。”
“没事儿,谁不是这样过来的?”
李桂英不在意地摇摇头,有些疑惑地看着柳梦溪和齐闻仲两人。
虽然她对青山村的人不太了解,但是仅一眼,她就看出来这两个年轻人身份不一般。
果然,在一行人跟着李桂英到达村委准备的诊室后,陈茵介绍的两人身份和她猜测的一样。
“这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个大夫,你们叫她柳大夫就行。这个是我们市医科大学的学生,跟着一起外出学习。”
一时间,李家村村委成员望向两人的眼神都变得热切起来。
柳梦溪不禁回想自从进村来
看到的画面,知道生活在这里的人看病是很难的。
不止是路途遥远,存在距离上的难,还有经济上的难。
面对众人炽热的目光,她有些心虚地移开视线,不敢回应。
齐闻仲对自己医学生的身份非常感激,心想:应该没人会找他看病吧?
李桂英听到陈茵的介绍后,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之前义诊只有陈大夫一个大夫,只能一个个排号。现在多了柳大夫,是不是可以一次性看两个人啊?”
实在是村里人知道第二个义诊村子是她们李家村之后,天天在她耳边念叨,希望自己能排在前面。
可她去青山村和小河村打听一番后,才知道大家都是发号码,按号看病。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有些人熬夜排队的事发生。
李桂英也忍不住在心中感慨陈茵的聪慧。
只是她同时打听到,义诊看病的速度很慢,一天能看上三十个人都是快的。
这次多来了一个医生,村民们虽然不能答应她们排在前面,但尽快看病还是可以的吧?
面对李桂英期待的目光,柳梦溪再一次意识到自己学的还不够,不然就不会看着这么多病痛而束手无措。
陈茵出声缓解了她的自责,“不是,柳大夫作为首诊,分辨病症轻重,我则是在遇上没有自我发现的重症时,及时上手救治。”
“是这样啊。”
对此,李桂英等人难掩失望,但想到是义诊,还是扬起一张笑脸。
“这样也好也好,号码我们昨天已经排过了,现在就可以开始看诊了,对吧?陈大夫。”
“可以开始,麻烦李村长叫一下第一个病人。”
闻言,李桂英喜笑颜开,立即带着村委其他人离开诊室,对着等候在门口的村民提醒。
屋内,早已经有经验的吴玉树几人,立即将所有的袋子打开,将药材按照拼音排序摆放。
柳梦溪则是紧张地来回踱步。
出发时还很激动,可马上就要亲自上场,一颗心紧张的差点直接从嗓子眼跳出来。
她忍不住凑在陈茵身边,忐忑不安地问:
“茵茵,你觉得我真的可以吗?”
陈茵并没有出声安抚,而是一连问了好友几个问题。
“你大学期间,荒废时光了吗?”
“你的中医执业执照是自己亲自考的吗?”
“你在实习的时候有出过什么要命的差错吗?”
“在惠民堂的这半个月,你没有天天熬夜苦读、用心学习吗?”
“没有!”
对于所有抛出来的问题,柳梦溪只有一个相同的答案:没有。
所以,她在紧张什么呢?
自我安慰好之后,柳梦溪的身上立即出现了熟悉的自信,让人的目光忍不住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