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高明表现卓越,升任运输科科长一职,享科长级待遇。
“这次李护国能升副科长,全靠高明!”软秋喜滋滋地把副科长那几个字摸了又摸:“要不是高明让李护国直接听厂长安排,这次升职哪轮得到他。”
陈蕴轻咳了两声,拉着软秋钻出人堆,压低声音提醒:“自己心里知道就行,让人听到不好!”
“光顾着高兴了。”软秋是真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乐呵呵地拉着陈蕴非要去食堂:“我请你去食堂搓一顿,等屋里能住人再摆一桌请你们两口子。”
经历那么多事李护国总算能分辨关键时刻该听谁的话,上次抓扒车贼在厂长赵峰面前算露脸,这次救灾又表现亮眼,早晚都会往上走。
高明肯定自扒车贼一事结束后保卫科管理权会从副厂长转移到团委手中,刘从武历来被划分到罗有茂那边,赵峰肯定要在其中安排个厂长这边的人。
李护国当然就成了最佳人选,只要抓着机会表现立功,升职板上钉钉。
“请客的事你先别忙活。”陈蕴扯着软秋袖子,小声问道:“没瞧见关于房屋重新分配的问题?”
从灾后第四天起厂子就从省城住建部申请了几位地址专家对厂子重新进行地质勘测。
不仅是为了预防以后会出现同样情况,也是要为接下来建立新家属楼做准备。
大雨中被淹没的不止十栋家属楼,李卫红他们那片屋子同样被冲垮大半,还有陈蕴曾经看过的两层红砖小楼也满目疮痍。
水泥厂加班加点赶工,建筑队已经在选定的第一个位置打起了地基。
要陈蕴估算,最多三个月第一批人就能搬进新家属楼了。
“你家李护国现在是副科长,完全可以向团委重新申请干部家属楼。”
公告板上明确说明厂干部的住房分配标准为两室一厅,李护国够资格重新申请新住房。
软秋眼睛一亮,那可比刚才看到李护国升职还来的高兴。
她搬到陈蕴那住就是因为邻里矛盾,眼下不正是大好机会……
“走,去房务科。”
“让高明和李护国去……”陈蕴舔了舔干得起皮的嘴唇,能感觉到潮热从脚底逐渐往脖颈上爬:“我好像发烧了。”
“……”
强撑着忙完所有手头工作的陈蕴倒下了,发烧来势汹汹,将她拍倒在办公室小床上。
因为怀着孕许多药不能乱吃,只能强撑着给自己进行物理降温。
等依靠免疫力撑过这场重感冒,已经是一个月后。
陈蕴总算知道……穿越者并没有钢铁身体。
路边春天才种下的不少小树被烈阳晒得像是得了病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在枝上打着卷,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水泥路也被晒得滚烫,没走几步就陈蕴就赶忙挪到树荫下喘口气儿。
八个月的孕肚加重了炎热,陈蕴每天夜里都几乎是在热汗洗礼中醒来,一天冲几遍凉都不嫌多。
本来和李护国走在前头的高明赶快小跑折返,大蒲扇使劲扇了起来。
“我都说了让你在办公vb大吃一团室休息,太阳这么大路又远。”
“好不容易房子分下来了,我怎么也得亲自去看看。”
历时半年,陈蕴申请的新房子总算竣工,房务科科长赵青第一时间就通知高明和李护国去选屋子。
三个月前竣工的两栋筒子楼先紧着职工安排,最后才轮到干部楼。
“十栋那房子是咱俩选的吧……”高明笑着把陈蕴嘴角被打湿的碎发捻起别到耳后,又递了水壶过去:“结果连个影儿都没了。”
河水退去后高明和陈蕴回十栋去看了看,原先房子的位置就剩下些残垣断壁,只能透过铁架子依稀看出房屋的位置。
“那也得去。”陈蕴摆摆手坚持。
新房屋是三层的小楼,规格都是两室一厅,到底长什么样陈蕴非要亲眼看到才能放心。
“不管你家选哪我们就选隔壁。”软秋乐呵呵地扶着陈蕴,这半年以来笑容都没断过。
心情一舒畅对李护国自然就温和许多,两口子最近这段时间比结婚前还火热。
“走。”陈蕴单手扶着腰从树下走出:“早一天选好屋子早一天搬进新家,我真是受够了住办公室的日子。”
住办公室那就等于公私不分家,晚上七八点的时候突然来个病人其他大夫没法看都得转到她这儿来。
成天生活在消毒水气味中,着实不是什么好体验。
“到了。”
一栋三层红砖楼映入眼帘,顶上盖着崭新的机制红瓦,外墙刚刷的半截灰白,二楼三楼还是红砖墙面。
每层楼能看到六扇窗户,如果是两室一厅的规格,那每边都应该是三户,每层六户。
顺着一条刚修的水泥路往房子面前走,陈蕴眼前瞬间一亮。
她看到有工人正在另一边砌围墙,好像是给一楼每家专门砌个院子。
“高明。”陈蕴高兴看向高明。
“都听你的。”高明眉梢一挑,脸上笑意染了几分无奈:“你选几楼咱们就住几楼。”
走进楼道,走廊上飘散的全是油漆味,绿色木门估计才刚刷油漆没几天。
赵青说要月中才统一通知房号,分到哪见就是哪间,大部分人都没有选择权利。
厂长和团委几家都已经安排到另一栋屋子面积更大的新家属楼,这栋编号为三十六栋的家属楼里有一半都是普通职工。
要么是此次灾害中失去房屋的表现优异者,要么就是家里人口众多又排队许久的。
“一楼还挺凉快。”
“先看楼上还是楼下?”高明笑问。
“三楼你们去看,我和软秋去二楼看看。”
楼梯建在入门处,走过楼梯是水房和公共厕所。
每间屋子的布局和大小都差不多,只有两边打头的屋子多了个侧阳台,不过那阳台窄得人都站不上去,有和没有并没多大区别。
屋子正方形,两间卧室在正前方,客厅采光依靠走廊的窗子。
所以一走进去客厅很暗,只有推开卧室门才亮堂些。
“三楼和二楼差不多,就是屋顶要高些。”
高明和李护国很快从三楼下来,三楼一走进屋里就能感觉到屋外的热气翻涌着从窗口冲进来。
两个大男人就站了会就被热得直流汗。
家属楼外的树刚种不久,想要等到能遮阴挡阳恐怕得三五年才行。
所以两人匆匆看了眼就赶忙下楼,不等陈蕴提就已经否了选三楼的心思。
“去一楼看看。”
一楼和二楼三楼布局完全一模一样,根本没有必要细看。
陈蕴在走廊转了一圈都没发现厨房的影子。
高明跟砌围墙师傅一问才得知,各家都在走廊做饭,做饭的台子过两天才砌。
“难怪走廊尽头没有墙,我先前还以为还没来得及封。”软秋说。
其实说白了这栋家属楼就是面积稍微大点的筒子楼,为了加快建造进度,只能舍去一部分额外空间。
陈蕴耸耸肩:“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就选一楼。”
“我同意。”软秋举手。
陈蕴选了间离窗最远的屋子,不然一到做饭油烟全往屋里飘。
“那我就选隔壁这间。”
在有限的选择下陈蕴很快就做完决定,拿到钥匙后很快就住了进去。
搬家这天,天气依然炎热。
“还好咱俩早早就订好了家具。”
大雨过后,需要冲洗买家具的人得排出二里地去,家都没了的人都在等着新房屋安排下来。
陈蕴早在商店回恢复营业的第二天就去商店先预定家具,厂子里补贴的家具票就一张床一个衣柜,剩余家具都是高明从省城拉回来堆在运输队车棚里的。
“沙发怎么放?”
高明从在黑市买回一长一短两个竹编沙发,坐着除了有点夹头发外,夏天比拉毛绒沙发要实用得多。
有张宏民赔的那一千五百元,两口子置办家具相当豪迈。
“小的靠小卧室墙,大的就放墙边就行……茶几就放两个沙发中间。”
陈蕴叉着腰,像是个将军那般指挥着高明摆放家具,高高隆起的肚子让她的摸样看着有些滑稽。
小卧室的墙壁高明敲掉了一部门,花钱改成了窗子。
这样一来客厅的采光问题就完全解决,推开窗子就能给客厅通风。
就是陈蕴很奇怪高明又找木匠打了张架子床,竟然这么早就要为没出世的孩子布置起房间。
“小陈妹子!”
“大娘!”
这道声音听了一年把早已熟悉,陈蕴不用回头就知道喊她的人是马老娘。
“我刚才还说跟房务科的人打听打听你搬哪去了呢!”马老娘背着手走进屋里,兴高采烈地环顾了一圈屋子:“没想到咱们又成了邻居,这回住得更近”说着转身一指对门。
“这么巧!”
雨停之后,马老娘和杨菊花都被安排到了俱乐部暂时居住,陈蕴以为他们已经在前两批中分到了屋子,没想到转眼一瞧又成了邻居。
“不止我,杨菊花也在。”马老娘又往楼梯口一指:“老胡家在二楼,这么一看……好像就在你家楼上。”
“可真是太赶巧了。”陈蕴笑得真心实意,说着就要去对门看张桂香:“晚上咱们几家人打平伙好好热闹热闹。”
是到了这一世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那种安静读书仔细钻研学术的类型,陈蕴喜欢热闹喜欢八卦。
“先收拾屋子,等忙完再聚。”马老娘乐呵呵地拉住陈蕴:“你家为啥比家亮堂那么多?”
“我家把这间卧室的墙壁敲掉了安了窗子,外头的光自然就能照进屋里。”
“改明儿我也让马志刚这么改。”
马老娘觉着陈蕴两口子不愧是文化人,脑子就是比他们转得快,人家觉得黑立刻就想法子解决,而不是像他们一样只晓得埋怨屋子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