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年,原身姐姐被下到华北,本以为在家干耗着还不如去下乡建设,谢老太太还盼望着大姐能寄点口粮回来。
结果没多久,就收到了大姐的信。
信里大姐没说日子苦,可信上的泪印子却骗不了人。
谢母后悔心疼但没法子,只能在这次下乡热潮再次袭来时,跑前跑后为谢欣怡张罗。
没钱买工作,结婚是谢母能想到的唯一逃避方法。
谢欣怡其实也不想下乡,如果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谁愿意去喂猪劈柴挥锄头。
而且经过前世加班猝死的教训后,她穿过来就想躺平,绝不可能再虐自己。
但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整个相亲市场不景气,工作她又争不到,谢欣怡只能做最坏打算。
谢母哪能同意。
“下乡不可能,你想都别想!”谢母愁的紧,一张充满岁月痕迹却依旧柔美的脸涨的通红,“当初你大姐是没办法。”
搭进去一个女儿就够了,若再让二女儿也下了乡,那还不如直接要了她的命。
不想下乡,除非有工作或是找个有工作的男人嫁了,工作她是替谢欣怡找不来,有工作的男人她倒是能替自家女儿争一争。
“不就是这家不成吗,离下乡还有一个月,我再去庄子巷找冯媒婆试试。”
谢母发完火,又提高声线说了句硬气话,转身刚准备出门,却不想和风风火火闯进来的二伯母撞了个满怀。
“哎呦喂,三弟妹,你这么着急去哪儿,差点闪着我腰!”
一阵牙尖凌厉的酸话迎面而来,谢欣怡不用抬眸都知道是她那个见软柿子就想捏上一把的二伯母来了。
“二嫂,你没事儿吧,我....”
谢母满脸歉意的扶住比她胖两圈的水桶腰,在看见徐文霞并没大碍后松了一口气才问她来干嘛。
“我还能来干嘛,当然是给你家欣怡说亲来了。”
给她说亲!
徐文霞还能给她说亲?
平时半步都不朝他们这边走的人会专门上门来给她说亲?
谢新怡抬头看了看天,确定今儿太阳没打西边出来。
似乎看出她在想什么,徐文霞白了谢欣怡一眼,心里暗自咒骂几句,憋着一股恶气皮笑肉不笑地对谢母道:“你不是四处找人给欣怡说对象吗?正好,我这里有一个合适的人家。”
不等谢欣怡母女做出反应,又接着道:“人你们也熟悉,就我家婷婷的娃娃亲对象。”
“父母都在军区,小伙子现在是营长,人有上进心,把部队当成自个儿家,往后肯定能往上升.....”
好话说了一大堆最后又酸不溜啾的来一句:“人家可是住在省城大院里的呢!”
怎么可能不酸,要知道这门亲事当初可是定给她家宝贝小闺女的。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的一门亲事,徐文霞怎么突然改口要介绍给自己了?
作者有话说:
----------------------
已全文存稿,V前随榜单更,V后日六,有时也会万字掉落,小可爱们可放心入坑。
下一本写《八十年代家属院》,喜欢的宝子可以移步专栏收藏哦
文案:
云念好不容易上岸成功,不想一场车祸,直接给她干到了八零年代。
八零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
而此时的剧情刚走到:
她爸升职了!粮站站长!
她妈不当家庭主妇,要下海,准备拿书中反派求娶她时给的聘礼作本金。
聘礼被她妈拿去投资了,云念不愿嫁,最后隔壁竹马主动替她还了聘礼。
竹马傅幕行家最近有些不顺,坊间传言,她这个曾经的娃娃亲对象就是导火索。
第2章 替嫁
还能为什么?
不就是自家闺女不知抽什么疯,生了场病,醒来后一听说娃娃亲对象要来履行婚约,死活都不肯嫁。
闹也闹了,绝食也绝了,到底是自己心疼着长大的宝贝女儿,在反复确认打死也不嫁后就想到让谢欣怡来替的办法。
“反正当初立婚约的时候也没说定的是我家婷婷,欣怡也是谢家女儿,她去履行婚约也说的通。”
看来为了把婚事推到谢欣怡身上,二伯家愣是把八百年前的事儿都仔细回忆了遍,不然也不会说出定的不是她家婷婷这话。
堂姐有娃娃亲对象这事儿书里没介绍,谢欣怡还是从谢老太那里断断续续听来的。
总和在一起大概就是原身爷爷救过战友的命,战友为报恩就跟谢老爷定了娃娃亲,战友那边最小的孙子五岁,而谢家老二当时正好生下谢婷婷。
两边在那时候定下娃娃亲,虽没点名道姓说是谁,但谢家一直默认顾家孙子的娃娃亲对象就是谢婷婷。
而且在堂姐没生那场病之前,二伯一家逢人便说自家女儿日后可是要嫁去省城吃细粮,住洋房的。
眼下突然改口,想来肯定是遇到什么困难被逼的没法了。
这年代往前走十年,给孩子定娃娃亲的人家不少,大多是两家关系好,想亲上加亲,就把适龄孩子定做娃娃亲。
等孩子大了,若互相没意见就直接结婚,想着双方知根知底又省去了托人介绍的麻烦。
但也有些娃娃亲最后没看对眼,双方商量好,女方退了定亲礼便当没娃娃亲这回事,日后正常介绍对象便是。
其实谢婷婷若真不愿嫁给自己的娃娃亲对象,二伯母家完全可以效仿第二种情况和顾家商量废除婚约,根本没必要让她去替嫁。
而且以二伯母眼高于顶的性格和谢家历来的门风,如此好的事儿怎么轮都不可能轮到她谢欣怡身上。
除非......
二伯母她心里有鬼!
谢家跟顾家有娃娃亲,顾家老爷子又一直身居高位,谢家最困难的时候连玉米馍馍都吃不饱,厚脸皮的二伯家会做出什么事,谢欣怡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想到。
二伯家拖着不解除婚约,临到头才让自己替嫁,若谢欣怡猜的没错,谢家这些年从顾家拿的好处一定超过他们所能偿还的程度。
而且从二伯母的态度来看,定亲礼他们肯定也不想退。
那么一大笔钱,搁谁谁愿意退。
不止不愿意退,说不定还花出去了不少,早些年他家老大老二娶媳妇聘礼给的足,不用谢婷婷的定亲礼,还能用什么。
退不起定亲礼,这婚约就不能解除,谢婷婷不愿嫁,二伯家便只能拿当初定的不是他家闺女来说事。
而事实也确如谢欣怡想的那样。
谢婷婷阴晴不定像变了个人,顾家那边来接人的日子又越来越近,徐文霞愁的紧,这些天嘴上连起了好几个水泡。
也不知小闺女哪根经搭错了,放着好好的人家不嫁,还吵着闹着要去下乡。
她和老谢轮番劝解,可小闺女轴的跟牛似的,死活不肯嫁。
要知道就顾家这条件,可是他们几辈子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生在军区,工作稳定,父亲又居高位,住洋房,吃细粮,完全就是最佳结婚对象,现在却要拱手让给谢欣怡,徐文霞心里很是不甘心。
但不甘心又能如何,自家女儿拿命威胁,她再不甘心也得让。
“顾家两天后来接人,谢欣怡,你替不替你姐去嫁?”
语气商量里带着威胁,明明有求于她们,却一副施舍成全的模样,谢母半张着嘴,愣愣地看了看徐文霞,又回头看了看站在身后的女儿,一时没了主意。
顾家她听老三说过,条件好的根本不是他们能肖想的,若不是因为老爷子的关系,两家可以说是几辈子都不会有交集。
若欣怡能嫁到这样的家庭,确实算是一门好婚事。
但就是吧,她有次无意间听大哥跟二哥提过,顾家那小孙子性子不怎么好。
不仅不务正业,还是个不服管教的刺头。
就她家欣怡这性格,过去了指不定会被欺负成什么样。
谢母担忧,拿不定主意,而这时一直站在她身后没说话的谢欣怡却一拍定板,“替!”
干嘛不替!
吃细粮,住洋房,老公还不常回家,不嫁,难道真等着被下乡?
她不知道谢婷婷放着这么好条件的人不嫁吵着闹着要去下乡的原因,她只知道,过了顾家这个村可就没有其他更好店的道理。
他们不是算盘珠子打的响吗?他们不是既要钱又要名声吗?
那她就趁着这个档口好好跟他们算算帐!
“二伯母,顾家当初给的定亲礼不少吧?”谢欣怡话题猛地一转,缓缓来到方桌前坐下,面上带着温和的笑,言语却很犀利。
徐文霞才站稳的身子微微一颤。
没敢直视她,眼神闪躲搪塞,“能有多少,前些年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前些年什么情况?”谢欣怡不打算罢休,继续追问,“什么情况那也有个数吧。”
“那么多年了,这...这...谁记得住。”徐文霞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实数。
难得看到二伯母心虚,谢欣怡憋着笑,又问:“钱记不住,那这些年收过什么礼总记得吧?”
又是夺命一问,徐文霞只能继续装傻,“什么礼,我可没收过礼。”
要收也是老太太收的,关她什么事。
再说了,这和她谢欣怡有什么关系?
回答完,徐文霞才反应过来自己掉进了鬼丫头的陷阱,当下扯着脖子怒斥道:“你别净扯些有的没的,你就说这婚你替不替吧?”
回答不出来就狗急跳墙,看来二伯母的道行还是这么浅。
谢欣怡冷嗤摇头,也不跟徐文霞绕弯子了,“既然婚是我替的,那是不是顾家给的定亲礼也该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