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盛昭帝和凌戈这对天家父子坐在銮驾里,都商谈了些什么内容。
百官只看得到,当銮驾抵达到宫殿门口之前,盛昭帝是带着满脸的笑容从銮驾上走下来。
而凌戈虽然脸上笑容淡淡,但从其神情,也能看得出他放松的心情。
因为天幕上的许三九还尚未结束视频,盛昭帝和凌戈他们索性便待在宫殿外,继续观看起天幕上的内容来。
许三九这一期的视频主题,依然是和凌戈的身世相关。
她此刻正提及到凌戈的母亲,所以凌戈和盛昭帝的眼神都瞬间变得认真了起来。
【上一期的视频评论区里,三九我注意到,围绕盛武帝陛下他的母亲凌宝云,评论区里起了些小争执】
【有网友觉得凌宝云实在是目光短浅,她在怀了盛武帝以后,竟然不是想着把盛武帝生在皇家,而是选择了让盛武帝流落民间】
【持这种看法的网友,大多都是觉得凌宝云拖累了盛武帝,认为凌宝云若是将盛武帝生在宫中,那盛武帝之后也就不用花费那么多年时间打天下】
【我个人觉得,这种看法,着实是有些过于上帝视角了】
【我们今天是回望历史,所以才会知道盛昭帝他生前一直都是个公认的绝嗣皇帝,盛武帝是他一生中的唯一血脉】
【但凌宝云怀上盛武帝那会,盛昭帝虽然膝下也无子,但他那时到底还年轻,我记得是连三十岁都不到】
【而当时的后宫争斗其实异常凶险,各方人马都迫切希望自己能怀上盛昭帝的第一胎】
【有个小妃子因为自己两个月没来经期,再加上夏天暑热,时常食不下咽,有一种想要反胃的感觉,便误以为自己是怀上了龙胎】
【因为怀孕的头三个月,孩子是最不稳定的时候,她担心其他人会在这期间对自己下手,所以便想偷偷瞒住怀孕这事,打算等孩子月份再大些,再将消息对外公布】
【结果,她的心思却被其他人给暗中发现了,于是,没过半个月,她便成了荷花池里一处肿胀的尸体】
【因为凶手将这事情做得天衣无缝,而且太医尸检时,也并没有发现这小妃子怀有什么身孕,所以当时人人都以为这小妃子就是因为一时脚滑,摔进了荷花池中,才不幸溺亡】
【但凌宝云她当时就是那小妃子的贴身婢女,她和那小妃子感情很是要好,所以知道那小妃子误以为自己怀孕的事情】
【她知晓那小妃子生性怕水,又不会游泳】
【但这样一个向来不敢靠近水池边的人,却被人发现溺死在了荷花池中】
【这事怎么想,都知道那小妃子肯定是因为孩子的事情,而遭到了人暗害】
听到许三九这番叙说,盛昭帝努力回忆了一下,试图想从记忆中想起这小妃子的事情。
但很快,他便发现,自己确实是对这事毫无印象。
他望向自己的贴身太监魏平,询问道:“魏平,你记得这事吗?”
魏平作为宫中太监第一人,不得不说实在是职业素养超强。
面对盛昭帝的询问,他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回禀主子的话,确实是有这么一个事。当时皇后娘娘还让人彻查了一番,但确实是没发现奸人谋害荀常在的线索,所以最后便以意外为由结了案。”
凌戈站在旁边,听到盛昭帝和魏平的这番对话后,不禁对“后宫是个吃人的地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那小妃子就因为这么一个误会,所以就死得无声无息。
即使如今知道她是被人所害,但时隔这么多年,想要查出当年的真凶,又谈何容易。
凌戈转头望向盛昭帝,说道:“父皇,既然今日三九姑娘在天幕上提起,不如就让宫中再重新勘查下此案吧?这样一来,也好让那位荀常在于九泉之下,能有个安慰。”
盛昭帝事实上对这个命案并不是那么在乎。
他脑海中此刻甚至都回想不起那荀常在的模样。
但听到凌戈头回向自己提出请求,他当即便点了点头,道:“过了这么多年,也确实是该给她一个交代。”
盛昭帝望向魏平,说道:“魏平,听到了吗?这事就交给你来办,尽快将凶手给缉拿归案。”
凌戈也不希望因为这事而给宫中造成冤假错案,于是,在听到盛昭帝朝魏平发下的命令后,他又朝盛昭帝说道:
“虽然这个荀常在确实可怜,但到底是过了这么久的时间,若是查不出真凶,其实也是合理之中的事情。”
盛昭帝没听出凌戈话中的潜在意思,以为凌戈只是单纯感慨,但魏平这个人精儿却是立刻就领悟到了凌戈心中的担忧和顾虑。
他依然恭敬地低垂着头,但眼眸中却是不由飞速闪过了一抹动容。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这是魏平此刻心中对凌戈最深刻的感受。
作者有话说:
【引用出自马一浮的《旷怡亭口占》】
第53章 直播5:只见贼吃肉,不……
江陵城,温家小院。
当听到许三九在天幕上提及那小妃子的命案后,温母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朝儿子温容感慨道:
“后宫如此凶险,也难怪那位凌夫人要特意将孩子生在民间。对于一位真正在意孩子的母亲而言,再多的天家富贵,其实都比不上自己孩子的平安更重要。”
温容虽然没有孩子,但却是赞同地点了点头,因为他能够理解这种感情。
倘若有人让他在母亲的性命和公卿之位里二选一,他肯定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母亲这边。
再显赫的公卿之位,也注定代替不了挚亲之人的存在。
而许三九随后在天幕上说出的内容,也恰好应合了温家母子的这番对话。
【宝子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们当时是盛昭帝的母亲凌宝云,你们在发现自己怀上了盛昭帝的血脉之后,难道心中就不会害怕自己也步上那小妃子的那条死路吗?】
【那小妃子尚且是自己一人,但凌宝云她如果被奸人害了,那可真就是一尸两命了!】
【天家富贵当然人人羡,但也得有命才能享到福呀!】
【所以,凌宝云她在西桀乱军闯入城内时,借着众人慌乱逃窜的时机,装作失足掉入河中,这其实是她为了保住自己和孩子性命而做下的无奈之举】
【她一个小小婢女,在宫中一没靠山、二没家世,就算怀了龙种又能如何?】
【她若是真跟着盛昭帝的队伍重新回到宫中,她腹中怀着的孩子指不定都撑不到出生,就已经被人害死在胎中了!】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孩子真的顺利生了下来,谁又能保证他可以安然长大呢?】
【后宫里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多了去了,应该不会有人真的以为后宫很好混吧?】
听完许三九这番话,对盛昭帝当年跑到西北边关御驾亲征一事还有记忆的朝臣,一个个都默默低垂下眼,好似此刻脑子空空,根本没有回想起什么事情。
霍英则是一脸的坦荡荡,觉得这事细究起来,自己问心无愧。
毕竟,盛昭帝御驾亲征这事,是他自己本人提出的主意,当时其实连孟谦都强烈反对这事。
而盛昭帝心中,其实一直将当年御驾亲征这事当作自己年轻时的黑历史。
现在骤然听到许三九在天幕上提及,他眼神中不由就浮现出了几分尴尬。
因为他当年搞出这么一出事来,主要就是想压制霍英,所以才扶持另一个武将。
谁曾想,那武将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还害得他也丢了好大一个脸,不得不赶紧把霍英从京师重新调回到西北边关来救急。
魏平作为盛昭帝的贴身太监,当年自然也跟着盛昭帝去了西北边关。
所以,他在听完许三九的话后,脑中也霎时间回想起了,当年确实是有小太监跟他禀告,说有个宫女在西桀军攻进城中时,意外掉进河中,而且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魏平当时忙着平息盛昭帝的怒火,觉得这不过是件小事,便让人不用再管了。
事后,见盛昭帝直到回宫,也没主动找过这宫女,他自然就更是将这事给抛到了脑后。
现在想来,这落水的宫女,肯定就是盛武帝他母亲,那位凌宝云夫人了。
天幕上,许三九笑嘻嘻地道:
【三九我说话直,不喜欢藏着掖着】
【如果听到这里,还有人依然觉得凌宝云她没将盛武帝降生在宫中,是不识时务的话,那我只能衷心地祝愿这些野心家们,一个个都能穿越到古代后宫去,看看自己能不能平安活过一个月】
【毕竟,你行你就上,不行别叨叨!】
许三九的话,显然引起了弹幕中不少网友的共鸣:
【我估计这群对凌宝云指指点点的人,真要是放到古代后宫里,都得吓到跟鹌鹑似的缩头缩脑】
【我感觉很多人真的太小看凌宝云了,她可不是什么弱质女流!光冲她敢怀着龙胎就跳河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她这人的行事很果断决绝,而且能及时抓住时机,不会因为犹豫踌躇而错过机会。单是她这一点,就足以吊打这世间的绝大多数人了!】
【前面的朋友,你还漏说了一点,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凌宝云她可是靠着伪装寡母的身份,还独自将盛武帝抚养到了七岁,甚至还给盛武帝攒下了一小笔家产呢!虽然三九上期说盛武帝在街头当过几年乞儿,但我觉得他那个时候说是童工可能更合适些,因为他晚上还会带着他在街头收下的那帮小弟一起回家中休息,并不是真的无家可归,只能流落街头】
【说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我感觉这群在网上吐槽凌宝云的人,就是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哈哈哈哈,三九可能不知道,有一段时间,还真的流行过穿越到凌宝云身上的同人文】
【笑死,我也看过,这些文的设定通常就是让女主穿越到凌宝云身上,然后“凌宝云”就在后宫中母凭子贵,各种大杀四方】
【救命,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我了!我以前也看过一本,当时把我给膈应得不行,因为那作者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受什么刺激了,本来开头写得还挺正常,但等盛武帝和孟皇后结婚以后,她突然就把“凌宝云”写得跟个极品婆婆似的,花了整整两百多章写“凌宝云”如何跟“孟皇后”进行婆媳斗争,然后“盛武帝”就跟个无能的中年男人一样,夹在中间,两边都不是人,甚至还出了轨】
【哈哈哈哈哈,这不就是我爷奶最爱看的家长里短婆媳剧吗】
天幕下,看到许三九和弹幕里网友对凌宝云的态度都颇为赞赏,盛昭帝想了想,望向凌戈问道:
“要不,朕让人把你娘的坟迁进皇陵中,这样她往后也能享受到皇家的香火供奉。”
凌戈没料到盛昭帝竟然会突然提出这么一个建议来。
他从刚才与盛武帝的接触中,其实能感受到盛武帝对他娘的态度,是带着些不满和意见的,只是顾忌着他的存在,所以才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
凌戈知道盛昭帝如今这个提议,应该是出于好意,但他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母亲已经入土为安多年,况且她如今下葬之处,乃是她生前特意挑选的长眠之地,若是贸然迁坟,恐惹得她老人家泉下不安。”
事实上,凌宝云当年因为走得急,所以后事都是凌戈一人独自操持完成。
她的下葬之地,自然也是凌戈帮着她选的,选了一处依山傍水的清静之处。
凌戈心中知晓,他母亲这一生,其实都不曾真的把盛昭帝当作丈夫看待过。
盛昭帝提出来的下葬皇陵,她肯定也是不稀罕的。
她如果真的向往皇宫那些荣华富贵,那她就不会在怀着他的时候,就毅然决然地跳河求生了。
而且,即使在她临死之前,她在将那块玉佩交给他时,也只是告诉他,让他遇到急事可以将玉佩给变卖来换钱。
盛昭帝本来以为自己的这个提议一出,凌戈应该会很高兴地答应下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