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盛昭帝的贴身太监,在凌戈没出现之前,魏平心中其实也和盛昭帝同样很是担忧。
这些年来,他在帮盛昭帝办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得罪过一些人。
而纵观历史,像他们这样的皇帝贴身太监,能得个善终的归宿,终究是少之又少,更多的都是下场凄惨,甚至是死无全尸,曝尸荒野。
原本,见盛昭帝只能从卫王和鲁王这俩人之中挑选,他虽然没有明面上表现出自己对卫王和鲁王的态度,但心中却对自己的未来很是悲观。
可凌戈的意外出现,却让他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
魏平并不指望自己还能像盛昭帝执政时那样地位显赫,他只盼着自己能够安然平静地度过晚年。
……
【正是靠着盛武帝的耐心教导,石北他们才顺利积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而石北也确实没有辜负盛武帝的赏识,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和高明的经商能力,为盛武帝创办的那个自强商号赚到了数不胜数的财富】
【盛武帝当初在打天下时,其军费来源,有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来自于自强商号】
【不过,因为石北很是低调,所以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石北其实和盛武帝的联系很是紧密】
【直到盛武帝解除海禁,石北的自强商号第一个拿到了朝廷颁发的海洋贸易许可证,那些东南沿海的豪商,这才意识到自己原来一直被石北给蒙在了鼓里】
【不过,那个时候,即使那些豪商悔到肠子都青了,也已经无济于事,一个个还是逃不过被盛武帝抄家灭族的惩罚】
天幕下,庭院中,一众豪商听到“抄家灭族”这四个字,瞬间都脸色各异。
有人是惊得当场瞪大眼睛,也有人是露出了忐忑恐慌的神情,当然也有人是神情平静从容,好似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但袖下的手却是悄悄在发颤着。
“石老板,您知道我老陈胆子小,向来不敢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若是我蒙受了冤屈,我拜托您,您可得千万帮我向圣上陈情一番啊。”
一个陈姓丝绸商人这时突然出声,打破了院里尴尬凝滞的气氛。
而在他说话以后,那些此刻心中其实对石北意见颇大的豪商,也纷纷争着抢着开口,甚至许下丰厚条件,只希望石北能在未来帮自己说说情。
面对这些人的讨好和奉承,石北反应则很是冷淡,他直接扬声说道:
“各位老板,你们不必惊慌失措。当今圣上向来以民为本、英明果断,他绝对不会故意冤枉好人,制造冤假错案。只要咱们大家都清白无辜,就大可以把心都放回肚子里。”
听到石北这个回应,豪商们虽然纷纷应是,但很多人心中却是依然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他们无不无辜,他们自己难道不知道吗?
此刻,不少往日里往寺庙捐赠了大笔钱财的豪商,都纷纷在心中求神拜佛,祈祷许三九待会可千万别在天幕上点到自己的名。
而在精致庭院之外的世界,很多老百姓则是面露好奇和探寻的目光,想知道这些豪商到底都干了什么,才会让盛武帝气得将他们都给抄家灭族了。
第78章 直播8:断人财路,犹如……
天幕上,许三九望向镜头,说道:
【宝子们,如果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生意最暴利,相信很多人的脑中,肯定都会浮现出“走私”或者“垄断”这两个词】
【而如果将“走私”和“垄断”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那能赚到的利润,绝对就更是泼天的富贵了】
【所以,在盛武帝放开海禁之前,当时东南沿海的周刘郑陈这四家,就是靠着垄断秘密航道,进行海洋贸易的走私,才得以日进斗金、赚到盆满钵满】
听到许三九提及这些事,在场的众多豪商中,包括石北在内,没有人脸上出现意外之色。
因为这个情况,只要是在东南沿海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能听到一些风声。
而且,今天带头组织这场宴会的,正是刚才被许三九提及的周家。
至于刘郑陈这三家,此刻也同样在现场。
刚才最开始打趣石北的那个刘姓丝绸商,就是掌管刘家的家主。
不过,这位刘家主如今已经没有心思再抱怨石北隐瞒自己的事情了。
他和另外那三个家主,虽然早在刚才听到许三九介绍盛武帝会解除海禁时,心中其实就已经有预感,但真的听到自家被许三九在天幕上点名,他们四人瞳孔中还是霎时间充满了惊惧。
他们四家在东南沿海或许能称得上一声“土财主”,但让他们与盛武帝这样大权在握的天下之主为敌,那简直是如同螳臂当车一般荒唐。
天幕上,许三九此时在继续介绍着关于周刘郑陈这四家的情况:
【在盛昭帝统治时期,当时大盛政局还算清明,所以周刘郑陈这四家还不敢将走私海洋贸易这事直接摆到台面上来】
【但等到卫王统治东南沿海的那十年,他们直接连卫王这个关节都砸重金打通了下来,让卫王也成为了他们利益链上的一环】
【于是,在那十年间,他们四家的走私贸易堪称是一帆风顺,规模越做越大】
【等到盛武帝统一南北时,周刘郑陈每家私下拥有的经商船只,甚至已经多达两百余艘】
天幕下,周刘郑陈四家的家主,听到许三九只是说这些,脑中紧绷着的那根弦这才微微松了些许。
他们想着,反正他们如今走私的规模还没有那么大,而且盛武帝显然也是支持放开海禁的态度,那盛武帝就算现在想要处罚他们违反海禁的行为,应该也不太可能严重到“抄家灭族”那样的程度。
他们大可以私下里和盛武帝谈谈条件,然后再从家族里找一些替死鬼推出去受罚。
然而,还没等他们心中松一口气时,许三九接下来说出的话,直接就把他们吓得差点当场心脏病发作。
【在那个时候,所有想要从海洋贸易里分一杯羹的人,都必须附属在周刘郑陈他们四家,听从周刘郑陈他们这四家的命令】
【如果有人想要单干的话,那么当他的商船进到海里时,最先迎来的不会是官府的打压,反而会是海盗的残酷洗劫】
【相信聪明的宝子,听到这里,肯定就已经猜到,这些海盗,事实上其实是周刘郑陈他们四家在海洋上的打手,或者也可以称作是私人武装】
【当时盘踞在小鸦岛上的孙吉海盗集团,就是因为有周刘郑陈他们四家在背后支持,才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除海王寨之外,东南沿海第二大的海盗势力】
天幕下,听到许三九突然捅出孙吉来,周刘郑陈四家的家主瞬间瞳孔都紧缩了一下。
石北的眸中也飞速闪过了一抹思索,同时身体不由暗暗紧绷了起来。
他们如今正身处周家的地盘上,若是周刘郑陈四家破罐子破摔,打算与他们来个鱼死网破,到时局势可就有点不妙了。
其他的豪商此刻心中也都产生了和石北一样的担忧。
有人意图想要偷偷离开,但他刚试着迈出两步,就立刻有个膀大腰粗的小厮拦住了他的去路,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回到原处。
在场众位豪商注意到这一情况后,更是纷纷心都沉了几分。
……
【孙吉所掌控的海盗集团,一开始不过就是个数十人的小团体,但在搭上周刘郑陈四家的船后,他的势力就开始迅速膨胀了起来】
【不过,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拿人钱财,帮人消灾】
【周刘郑陈这四家豪强可不是什么老好人或者冤大头,他们之所以愿意资助孙吉那么多钱财,就是希望孙吉能够帮他们实现海洋贸易上的垄断】
【而孙吉也确实是按照他们的命令,多次以海盗的身份,帮他们下狠手铲除了试图染指海洋贸易的竞争对手】
【甚至,在卫王统治东南沿海的那近十年时间里,所有想要参与海洋贸易走私的商贩,都必须向周刘郑陈这四家购买天价的通行令牌才可下海】
【在这种情况下,盛武帝决定全面解除海禁的这条政策,自然是会招来周刘郑陈他们四家的强烈反对和阻挠】
【周刘郑陈他们四家原来之所以能够靠海洋贸易获得暴利,是因为他们打通了官场从下到上的各个关节,同时掌控了沿海的所有航道】
【而一旦盛武帝他解除了海禁,那他们四家之前所掌握的那些优势,就都会遭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周刘郑陈这四个既得利益者家族,就打算联合其他之前也参与了海洋贸易走私的商贩,一同给盛武帝使绊子,迫使他继续保持原来海禁的政策】
【因为当时盛武帝正在东南沿海地区推广红薯苗的种植,所以这四个家族就将主意打到了红薯苗的头上,他们希望通过在种植红薯这事上作梗的方式,迫使盛武帝无暇顾及海禁那边的事情】
【这四个家族当时还不知道石北是盛武帝的发小,所以在举办密谈会时,还把石北也给一起邀请了过来】
【有了石北做内应,他们打算对红薯进行造谣的阴险计划,自然是很快就传到了盛武帝的耳中】
天幕下,刚才打趣石北的那个刘家家主,此刻听到这里时,忍不住斜睨了石北一眼,阴阳怪气地开口道:
“石老板,你可真是对圣上毕恭毕敬,比我家养的看门狗还听话呢!”
石北好像根本没看到那刘家家主此刻望着他的阴鸷眼神。
他在听到刘家家主的话后,甚至还勾起嘴角朝那刘家家主笑了笑,开口回道:
“刘老板,滴水之恩,尚且需要涌泉相报,更何况圣上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若是没有圣上当年的帮助,我石北一个流浪街头的孤儿,今天可站不到你刘老板的面前。”
石北丝毫不觉得自己为凌戈通风报信的行为有什么问题。
在他看来,他这些年来,欠凌戈的恩情属实是多到下辈子都还不清。
如果能有机会帮上凌戈的忙,那他自然是得竭尽全力帮凌戈一把才对。
而刘家家主看到石北此刻那副淡定从容的模样,心中则更是一时间恼怒到了极点。
天幕上,许三九这时还在继续说着:
【虽然盛武帝提前知道了周刘郑陈这四大家族打算对红薯进行造谣的事情,但因着周刘郑陈这四个家族当时在东南沿海的势力很是庞大,所以有关红薯的各种负面谣言,依然很快就在东南沿海流传了开来】
【其中有一则流传最广,且影响最大的谣言,就是说红薯之所以如此高产,是因为它是吸食土地肥力的妖邪之物,如果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了红薯,那么土地来年便会因为诅咒而荒芜贫瘠,成为不毛之地】
【这种谣言,在咱们今天看来,肯定很多人会觉得很可笑】
【毕竟,红薯已经是历史极其悠久的粮食作物了,但在当时的东南沿海,很多百姓一生都不曾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思维非常闭塞,所以自然很容易相信这样的谣言】
【很多原本从衙门免费领了红薯苗的村民,在听说了这则谣言以后,就都吓得急忙用烈火把红薯苗给烧毁了】
【至于那些已经把红薯苗种植到田地里的农民,则是纷纷重新把红薯苗从地里给拔了出来】
【而除了广泛传播关于红薯的谣言外,周刘郑陈这四个家族还花重金收买了不少读书人,让他们从各个角度写文章,对红薯进行全方面的抨击】
【因着这四大家族的种种手段,原本在东南沿海推广得很顺利的红薯苗,一夕之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妖物】
【在四大家族看来,盛武帝原先那么重视红薯苗的宣传和种植情况,现在东南沿海这边出了岔子,那他的注意力肯定会转移到红薯苗那边的事情上】
【然而,让四大家族没有料到的,是盛武帝他竟然对东南沿海的红薯苗谣言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
【三九我个人认为,四大家族当时走这步路,其实真不算是太聪明的样子】
【东南沿海本就是鱼米之乡,盛武帝在那边推行红薯的种植,只是想为当地老百姓增加一些粮食储备而已】
【而且,当时北方其他地方早已推行了多年的红薯种植,所以大盛的粮食产量和储备量其实是远比从前增加了许多】
【就算东南沿海地区的老百姓拒绝种植红薯苗,这其实也并不会对盛武帝以及整个地区的粮食局势,产生太大的影响】
天幕下,皇宫里,凌戈听到这时,突然轻笑了一声。
飞在他身边的小蓝球系统听到凌戈的笑声,顿时朝凌戈疑惑问道:“凌戈,你不生气就算了,怎么还笑了起来啊?”
凌戈在心中回复他道:“天幕上的东南沿海,是最晚种植红薯的地区,但这一世,东南沿海因为气温适宜的缘故,反而会是最早种植红薯苗的地区。如今有了天幕的宣传,接下来,红薯苗在东南沿海的推广工作,肯定会进展地更加顺利。”
凌戈前几天就已经从系统仓库里,拿出了小蓝球系统之前奖励给他的那批红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