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他从末世来_分节阅读_第437节
小说作者:竹茶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9 MB   上传时间:2016-03-18 04:12:22

  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在通票上写下这天的日期。火车停靠过几站后,终于看见传说中的检票员。他在云落的票上“咔嚓”地打上日期。见云落一个异国的来坐火车,还问起云落要到哪里,提醒云落大约几点下车。

  不到九点到达科布伦茨的酒店,刚好遇上有空房可以提早checkin。放好行李后云落又乘火车到美因茨。

  美因茨(mainz)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它正对着美因河与莱茵河汇合的河口,距离法兰克福比较近,是一座大学城。有许多教堂与宫殿。

  从火车站出来一直走,沿着坡路上去。就能看见圣斯特凡大教堂。最迷人的景致先要数由俄罗斯犹太艺术大师马克?夏卡尔(marcchagall)在垂暮之年以旧约和新约故事为主题绘制的9扇灿烂辉煌的彩绘玻璃窗。

  在深沉的蓝色当中又加入了绿色、黄色和红色等色调,使这里充满神秘感,拥有一种中世纪的质感,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和解的符号。

  美因茨教堂是德国最华丽的教堂之一。其中大主教纪念墓碑和教堂博物馆收藏了很多珍贵艺术品。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7大选帝侯之一的美因茨大主教的坐堂,教堂非常雄伟华丽。内部众多历届大主教的雕塑甚为精美。

  教堂经常有管风琴演出。周六教堂外的集市规模很大,以食品。花卉为主,也有一些手工艺品。

  从美因茨到威斯巴登只需要十来分钟的火车车程,班次很多。

  威斯巴登是德国中西部城市,黑森州首府,这座城市拥有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德国威廉皇帝称威斯巴登为“北欧的尼斯”,民间则赋予她“别墅之城”的美誉。

  除了作为黑森州的政治中心,威斯巴登也是德国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素有“满城泉水满城花”之誉,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为人所知,威斯巴登这个地名就是由温泉名演变而成。

  从火车站出来,沿着两旁精美的步行而前,一座教堂出现在眼前。往教堂的方向走去,路过一条美丽的小巷子。

  早晨下了场小雨,微冷,裹着围巾出门,红红黄黄的叶子落了一地。秋意已经悄悄地来到科布伦茨。

  沿着河边散步,发现很多松鼠和小鸟的草地上奔跑觅食,镇民也牵着狗狗跑步,不时会遇见老人家骑着自行车锻炼。科布伦茨(koblenz)是德国西部城市。在摩泽尔河与莱茵河交汇处。为古罗马城镇。公元六世纪曾为法兰克王室驻地。早期即以商业著称。

  科布伦茨里最大的看点就是著名的“德意志之角”(deutscheseck)。这是莫泽河汇入莱茵河的地方。在这个迷你的三角洲上,一座威廉大帝的塑像,纪念曾经统一且强大的德意志帝国。

  莱茵河与摩泽尔河汇合之处在13世纪的时候由于德国骑士团的到来而获得了“德国之角”的名称。这里树立着一座威廉皇帝纪念碑,从1953年到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之前,这座纪念碑一直作为德国统一的象征。

  1888年德意志帝国的首任皇帝威廉一世去世以后,德意志帝国上下萌发出了为他建造纪念雕塑的想法,以感谢这位德意志皇帝在1864年、1866年和1871年的三场战争中为德国统一所作的战斗。

  德国各地纷纷申请在自己的城市建造他们皇帝的雕塑,科布伦茨也是其中之一。

  年轻的皇帝威廉二世在1891年最终决定选择位于莱茵兰的科布伦茨,塑像的具体位置选择在摩泽尔河和莱茵河的交汇处。

  建造塑像所需的一百万金马克由全国性的募捐筹集而得,1897年8月31日,威廉二世亲自为威廉一世雕塑揭幕,雕塑的设计者是德国建筑师布鲁诺?施米茨(brunoschmitz,1858年11月21日—1916年4月27日)。

  雕塑总高37米,其中骑马像高14米,雕塑中的威廉一世皇帝身着将军制服和迎风飘扬的大衣,身旁的天才一只手牵着骏马,另一只手拿着垫褥和皇帝的皇冠。雕塑前方雕刻有德意志帝国鹰鹫,它抓着蛇并喝叱着敌人。

  以此表现威廉一世的威严。雕塑底座上方刻着科布伦茨诗人马克斯?冯?申肯多夫“给祖国的春天问候”。

  登上威廉皇帝纪念碑眺望德意志之角,可以看到黄色和黑色的河水交汇的景象。从纪念碑下来,不远处就是赫茨耶稣教堂。教堂始建于1900年,1903年建成。是一座新罗马式天主教教堂。

  到赫茨耶稣教堂的时候正好是正午,教堂不开放。但在教堂外有一片草坪,开着很多花,午后坐在树荫下的长椅看书,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旅行方式。

  离开宁静又美丽的科布伦茨,坐上火车沿着莱茵河到达科隆。从科隆火车站出来,科隆大教堂竟然毫无预兆地出现在眼前。

  科隆大教堂(k?lnerdom,全名hohe),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

  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

  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本想在科隆逗留一天然后出发到明斯特,可是周末的明斯特酒店的booking都满了,于是在科隆多待了一天。

第九五七节 有风吹过心田

  早晨起来推开窗,雾气渐渐散去,蓝天逐渐出现。穿过大街小巷到莱茵河边,一路上遇到美丽的彩虹楼,画画的少年,运动的少女。科隆周末充满活力。

  莱茵河边看见一座高耸的教堂,就是大圣马丁教堂。

  大圣马丁教堂建于12世纪-13世纪,以其宏伟壮观的四分基塔顶和三叶草状的地面形状闻名。大圣马丁教堂是科隆12座古罗马教堂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在科隆大教堂建成以前,大圣马丁教堂一直是科隆的代表。

  直至今日,大圣马丁教堂和科隆大教堂的并肩而立,依然是莱茵河畔一道绚烂的美景。

  从河边往科隆大教堂走,会经过路德维希博物馆。

  路德维希博物馆建于1976年,德国著名的艺术资助人彼得?路德维希(peterludwig)夫妇先后给这家博物馆捐赠了774副毕加索的作品。该博物馆是除了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和巴塞罗纳毕加索博物馆外,收集毕加索作品最多的博物馆。

  同时还收藏了大量的现代艺术作品,收藏有有达利(dali)、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里希特施泰因(lichtenstein)以及沃霍尔(warhol)的作品。博物馆还有一个摄影博物馆agfa-foto-historama,收集了前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摄影作品。

  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图片和照相机博物馆,是摄影爱好者的好去处。早上从科隆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德国的自行车之城——明斯特。

  从明斯特火车站出来,对面就有公交站台。德国的公交车时分段收费的,单程1.6欧以上。

  明斯特(munster)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部的一座集古典建筑艺术和自然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美丽古城。除了和大教堂,明斯特还拥有德国规模第四的大学。近5万名大学生令这座城市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氛,城中处处是咖啡馆,酒吧和夜间俱乐部。

  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车是明斯特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这座只有三十万人口的城市拥有约五十万辆自行车,被称为德国的“自行车之都”。每天有十万人骑着自行车来来去去。

  环绕内的道路禁止汽车通行,在这条环城林荫道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成为欧洲城市绝无仅有的景观。

  无数教堂勾勒出了明斯特的天际线,是这座城市鲜明的特点,它很早就有“北部罗马”之称。明斯特人有这样一句俏皮话:“不论是下雨还是钟声响起——当它们同时发生时,就是星期天了。

  明斯特大教堂是旅游者必到之处。她是该州最大的教堂。今天游客看到的部分原建于13世纪,为罗曼和哥特式风格,二战中摧毁后于五十年代复原,教堂内部制造于中世纪晚期的华丽天文钟让人一饱眼福。

  它的日历一直设定到2071年,教堂塔楼的一对绿色铜顶从远处便能望见。

  明斯特大教堂是少见的采光明亮的教堂。在教堂里参观时,一位不会英文的德国大叔用德语跟云落说了很多话,指着一扇紧闭的大门,似乎是让云落进去。推开大门。只见一条长廊,大叔跟过来指向另一扇门。云落纳闷地走过去,发现原来教堂里有一个漂亮的墓园。

  明斯特大教堂连接着prinzipalmarkt广场。prinzipalmarkt广场是明斯特的中枢,广场两旁林立着三角墙的贵族式城市住宅,住宅的拱廊下市雅致的服装精品店和咖啡厅,广场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市政厅。

  从明斯特到柏林要转一趟车,到达柏林已经是正午时分了。从柏林中央火车站转s线到酒店,一出火车站就看见建筑物的墙上满是各种各样的涂鸦。

  作为首都,柏林在德国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在沉重的二战历史以外,柏林还是德国的艺术中心之一,还有更多的博物馆展示着德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艺术瑰宝,博物馆岛(museuminsel)就集中了许多精华。

  1.柏林是一个非常开放自由的城市,它没有很强烈的宗教传统,而且由于外来人口的融合,和当代文化的冲击,柏林这座城市有了十分特立独行的作风。如果你在路上看见奇装异服、行为怪诞的人,不必惊奇。

  当然,礼貌和安全起见,在没有进行沟通的情况下,请勿随意拍摄陌生人,以免起不必要的麻烦。

  2.柏林的100路和200路巴士,发挥着旅游巴士的作用,以普通公交的车资,方便地来往于景点,也可以坐在车上,观赏城里最精华的风景。

  3.在柏林的一些著名景点,会有很应景的“人物”,比如说勃兰登堡门前的卡通熊,查理检查站的美国大兵等,和这些人物合影是要收费的,1欧至2欧不等,就和那些卖艺的行为艺术家差不多。

  4.柏林是“熊城”,市徽市旗上都有熊的标志,全城各处也有熊的塑像,在熊身上绘以各种有意思的图案。

  到柏林第一个要去的景点必定是柏林墙。柏林墙的遗迹主要有三段,除了最著名的东边画廊以外,还有查理检查站以西约200米的niederkirchnerstra?e上的一段,和在北火车站(nordbahnhof)附近的bernauerstra?e上的一段。

  东边画廊上的涂鸦,是当代艺术家们的杰作,最出名的。莫过于“兄弟之吻”(bruderku?)。这出自于一张真实的政治新闻照片,是民主德国建国30周年期间,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烈日涅夫访问东德。在签订了两国未来的长期合作协议之后,如兄弟般的拥抱和亲吻。

  奥伯鲍姆桥(oberbaumbrucke)是柏林的施普雷河上的一座双层桥梁,地铁u1线从桥上驶过,建筑师和政府官员ottostahn将其设计成北德哥特砖砌建筑式样,运用许多装饰元素,例如尖拱、十字拱、徽章,是该市的地标之一。

  它连接过去被柏林墙分割的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和克罗伊茨贝格两区。1994年重新开放通车,已经成为柏林统一的重要标志。

  离开东边画廊,转s线到博物馆岛。

  柏林博物馆岛。是一个把五座博物馆集结在一起的小岛。建于1824-1930年之间。因文化和建筑的纪念性意义,在1999年被unesco定为世界遗产。

  五座博物馆分别是:柏林老博物馆同其后的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及佩加蒙博物馆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馆岛。

  喜欢博物馆的可以买博物馆通票,比单买便宜很多。

  穿过桥,看见一座绿色圆顶的建筑物就是柏林大教堂。大教堂建于1894年-1905年。曾经作为王室的专用教堂。内饰极其华丽,它的室内金碧辉煌,装饰着线条复杂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画,甚至柱头都是镀金的,地上建筑有4层,最高处高达114米。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也是德国的国家标志。

  这座建成于1791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以雅典卫城城门为蓝本。门顶上是张开翅膀的胜利女神驾驶四轮马车的铜像,女神手中的权杖上。有橡树花环、铁十字勋章和展翅的鹰鹫,这一切都象征着战争的胜利。

  勃兰登堡门正面朝东,其以东的区域是柏林老城的核心所在,这也是唯一仅存的柏林城门。

  勃兰登堡门立于此地的二百余年,见证了德国历史的兴衰。东西德分裂时期,柏林墙即竖立在勃兰登堡门的西面,几十年中再无人通过。如今的城门和周围的巴黎广场(pariserplatz),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完成的最近的一次修缮。

  维尔茨堡在旅行计划里并没有太重点,可是刚踏进这座城市,云落就开始喜欢上它了。

  维尔茨堡是浪漫之路北面的起点站。美茵河(main)从维尔茨堡的老城中流过,河上有十五世纪遗留下来的老桥,河边还有城堡要塞,这是维尔茨堡最经典的风景。美茵河的另一边就是维尔茨堡的,有皇宫、教堂、市政厅等建筑。

  在美茵河的西岸,玛丽恩山(marienberg)上的这座古堡要塞,是维尔茨堡的标志。

  这座中世纪风格的城堡,在十七世纪时被改造为巴洛克风格。城堡的内部,现在被用作为两座讲述地区和主教家族历史的博物馆。在玛丽恩城堡脚下的山上,是大片的葡萄田。通往城堡的山间小径还是玛丽恩山上的“葡萄田徒步健行小径”(weinwanderweg)的一部分。

  维尔茨堡的市政厅建筑中,比较古老的一个部分,被称为“grafeneckart”,它就坐落于主座教堂到美茵河老桥的当中,是一桩红褐色的建筑,有一座55米高的塔楼,墙面上还有很多古老的装饰。

  这座建筑始建于1180年,也有了八百多年的历史。而如今实际办公的市政厅,是在这幢老楼背后的建筑中。

  在维尔茨堡吃完一顿丰盛的早餐,到河边散散步,然后把行李寄存,出发到罗滕堡。维尔茨堡到罗滕堡一个多小时火车,要转一趟专线车才能到达。

  罗滕堡的全称,是rothenburgobdertauber,即陶伯河上的罗滕堡,用以区分德国境内其它称作罗滕堡的地方。它是“浪漫之路”和“城堡之路”的交汇点,也是巴伐利亚境内慕尼黑以北游客最多的城镇。

  罗滕堡出名,在于它是德国中世纪小城中的精华,没有受到战争的摧毁,更在最近20年中得到尽力的修护。它保存良好的老城,完整地再现了中世纪的风貌。

  小城里石巷蜿蜒,房子古朴,更有城墙和 塔楼守卫,还有迷人的花园与陶伯河的流水,非常美丽有意境,时 光仿佛在此停滞,充满了童话的氛围。

  罗滕堡是个比较纯粹的旅游城市,景点以外,城内主要就是以纪念品店、餐馆咖啡馆和旅馆民宿为主。老城不大,可以步行到达所有景点。

  如果想欣赏一个安静的小城,最好能在城里住上一晚,这样,就能在大批游客没有出现的清晨和傍晚,仔细地打量这个古老而美好的小城。

  罗滕堡有一种特色甜食,称为“雪球”(schneeball),这是一种经过油炸的面食,再裹上糖粉或者是巧克力,能够代表是送给情侣的一份甜蜜。

  罗滕堡城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在老城的南端,石板路在这里一分为二,呈“y”字形,且顺着地势有不同的坡度。小路两边是美丽的传统木框架房子,还有一个小小的喷泉。这里是罗滕堡特色街景的缩影。

  在集市广场(marktplatz)一边的罗滕堡市政厅,有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混合风格,这幢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登上52米高的钟楼平台,一览小镇全景。同时,以市政厅为背景的集市广场,也是圣诞市场的中心。

  来德国之前,曾经在德国生活过的朋友都向云落推荐海德堡,加上歌德的一句“云落把心遗落在了海德堡”,让云落对这座城市充满期待。

  整座海德堡老城就是一张大画卷。背景的青山,内卡河的绿水,刻满历史沧桑的古堡残垣,和尖顶错落、石径幽深的老城,所谓童话不过如是。

  尤为特别之处,就是那已然残毁的古堡,它不完整、不精致、于断壁中埋下岁月的故事,却也已被时光抚慰,以缺憾之美打动人心,仍不失王者之风,亦成了海德堡的标志之一。

第九五八节 天使泪滴

  而风景以外,海德堡还拥有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共有28000名学生,是德国的大型学术研究机构之一,学科范围覆盖埃及研究和计算机语言等多个专业,拥有全德国在医学、法律及自然科学领域最优秀的师资。

  它既是德国浪漫主义文艺的发源地,又培育了许多摘取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在青色的王座山(k?nigstuhl)上,红色沙石所建的海德堡城堡,虽已残毁,却仍不失王者风范,俯视着山脚下的海德堡老城和内卡河。

  海德堡的景点集中在老城,蜿蜒的内卡河串起了两岸的主要景点,与内卡河平行的主街是欧洲最长的步行街,沿路有各种景点、餐饮和购物场所,是老城的中心。海德堡的景点可以在一天之内步行逛完,但这个城市更适宜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内卡河在海德堡穿城而过,紧贴着老城,在青山河谷间,与老桥、城堡相映相辉,组成完美的画卷。河的南北两岸都有供行人散步的河岸,尤其是北岸,有草坪和花园,是休憩赏景的好去处。

  老桥的正式名字为karl-theodor桥,是1788年修建这座巴洛克式石桥的选帝侯的名字。这已是自古罗马时期以来,在这个位置上的第九座桥梁,也是现今海德堡地区内卡河上最古老的桥。

  桥上的雕塑南端为选帝侯karltheodor,北端为智慧女神(为歌颂选帝侯对艺术与科学的支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3页  当前第4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7/7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他从末世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