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他从末世来_分节阅读_第499节
小说作者:竹茶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9 MB   上传时间:2016-03-18 04:12:22

  这座酷似灯塔的海中建筑其实是一家只在夜间营业的餐厅,关于它还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据说当年爱女如命的国王听巫师算命说女儿长大后会命丧蛇口。便发疯似的四处寻找没有蛇的地方,最后将女儿放在这个海上小岛的小城堡中。

  不让任何人接近。岛上的确没有蛇,女儿平安长大,却爱上了常来送食物的卫兵。两人情投意合暗中往来,一日卫兵送来一束花。

  嗅花香的公主被藏在花束中的毒蛇咬了一口,最终没有逃过宿命。后来,这座岛屿就被当地人称做“蛇岛”,这个曾经住着宿命难逃的美丽公主的小房子后来也被改成了一个夜间餐厅。很多关于土耳其的宣传海报都印有它在夜间的图片。非常漂亮。

  在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马尔马拉海同时也是重要的豪华邮轮集散地,坐拥两块肥美的旅游资源。各种度假产业都收获颇丰。

  下了游轮,纳兰涩琪和云落就到马尔马拉海沿岸的一家西餐厅用午餐,餐厅面朝大海,景色自不必说,虽然这几天下来纳兰涩琪和云落还是独爱中餐,但这里的装修。桌椅,菜式和餐具摆设都很特别,偶尔领略下当地特色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吃,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西餐的正确上法是吃掉一道摆一道。纳兰涩琪和云落的用餐过程就停滞在这道生菜上,一直想着主菜怎么还不上。

  结果发现服务生正等着收空盘子,望着这一盆盆没有酱料的生菜,说实话,确实太干有点吃不下去,西方人才真算得上节俭,连配餐的蔬菜都必须吃完,想想国内那些所谓台面上的吃吃喝喝,不晓得浪费了多少珍馐美食。

  鸡肉是此次旅行餐饮方面的主旋律,云落发现土耳其餐和埃及餐还是有不少共同点,都是先上汤,然后吃生菜(或者小菜),接着是主食(由主菜,米饭和配菜组成),最后是水果,这和欧洲国家的吃法相类似,但却又有其独特之处。

  用餐过后,纳兰涩琪和云落来到卡姆利山,俯瞰伊斯坦布尔市全景。卡姆利山(camlicahill)位于伊斯坦布尔的亚洲部分,是伊市的制高点,眺望的是欧洲部分,景致非常优美。秋日在山坡上慢慢散步的感觉很好。

  在看了一早上的美丽海景之后,云落已经开始迷恋上了由白到蓝的渐变色天空和湛蓝且纯净的海水,再加上有绿树红顶白墙的映衬,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于是心情大好。

  沿着山坡向下看,浓郁的绿树在色彩斑斓建筑的簇拥下,映衬着红色的瓦顶,蓝天下格外艳丽。山坡底部就是穿过城市的海峡,更远处就是马尔马拉湛蓝的海水。看着这样的画面。

  除去远眺,卡姆利山本身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纳兰涩琪和云落发现不少当地人到山顶上野餐,享受美好的阳光和午后时光。这里也是伊市青年情人喜欢出没的地方,所以又叫情人山。但对于纳兰涩琪和云落这些过客,情人这样的称呼是不能引起其他遐思的。

  盘山路上沿途会有很多贩卖工艺品的小商铺,这些工艺品上写满了纳兰涩琪和云落读不懂的文字,在这里还经常会看到很多叫“纳扎尔”的各种小玩意儿。

  它的结构十分奇怪,是在一块较大的蓝色玻璃里套着一块较小的浅蓝色玻璃,浅蓝色玻璃里还嵌着一个“黑眼球”模样的黑色小玻璃块。大概是由于它的通体显现出兰色,又像一只眼睛的缘故,华国人称之为“蓝眼睛”。

  土耳其人特别喜欢“蓝眼睛”,相信它能“辟邪”。大概因为它是一种模仿邪恶之神眼睛的蓝色眼状护身符,人们相信用此可以吸引邪恶之神的注意,逃避厄运。

  据说蓝眼睛的出现是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从前有位富翁盯上了一头从他家门口经过的肥牛,他便对妻子说:“没有看见比这头肥牛更美妙的东西了。”

  被富翁盯住的肥牛倒地毙命,他的妻子便把肥牛肉割下来带回家。人们把故事里富翁的眼神称为“嫉妒的眼神”,相信这种眼神具有巨大的“可怕的力量”,是它杀死了牛。

  土耳其人认为最容易受“嫉妒的眼神”伤害的是小孩、美女和那些脱颖而出的人,因为小孩弱小,而美貌和成功都容易招人眼红。而“蓝眼睛”能把“嫉妒的眼神”吸引住,等“蓝眼睛”碎裂就说明灾难已经被其化解。

  在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地区,“蓝眼睛”能“辟邪”的观念至今仍非常盛行。当你路过土耳其人的家门口、后院你可以看见“蓝眼睛”,而孩子的肩膀、牛的额头,女孩子的首饰上也都可以看见“蓝眼睛”。

  那是因为为了“辟邪”,人们通常把“蓝眼睛”置于他们认为“嫉妒的眼神”最可能出现的地方。

  行程中纯风景的部分到卡里姆山就结束了,接着纳兰涩琪和云落到达塔克西姆广场,这里不仅有不少著名的建筑,还有热闹的商业街,可以买到相当便宜的土耳其特产(街上真是聚集了不少“土”特产专卖店),而且还不用砍价,走过路过千万不能错过。

  前往塔克西姆广场的路上看到的古城墙,其实这样的古迹在伊斯坦布尔随处可见,有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景点一直在车窗上轮番上演,或许纳兰涩琪和云落正在不断进出曾经的古城,那些辉煌的岁月,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了,徒留这些残垣断壁供后人凭。

  在伊斯坦布尔,不堵车绝对是一件新鲜事,他们宁愿一直被堵在路上,也不愿像华国的某些大城市一样在道路上设置很多高架桥。

  也许这样的执着才令古城风景能够保持如此的纯粹,虽然外形看上去并不一定很美很现代化,但让纳兰涩琪和云落不管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这座文化古城的独特气质。

  塔克希姆广场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贝伊奥卢路。这个饱经沧桑的城市广场见证了无数重大事件和激动人心的时刻,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中心。塔克西姆广场北面宽广的开阔地带曾经是一个大型蓄水池。

第一〇九二节 微微的情愫

  紧邻广场矗立的高大深棕色建筑是阿塔图尔克文化中心。广场西面是塔克希姆公园,这里曾经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一个大型炮兵营。

  穿过共和国大道便到了炮兵营的阅兵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片宽阔的空地被保留了下来。近年来,星级酒店和高楼大厦在这里拔地而起。

  塔克西姆广场附近有一段被纳兰涩琪和云落导游称为贫民窟的地方,这里经常会有小偷和强盗出现,南希一直让纳兰涩琪和云落小心提防,想起在罗马的某条街导游也给过类似的忠告,还好现在华国人出行不再随身携带大笔现金。

  (有时候想想很多奢侈品即使用麻袋把现金装过来也买不起,而且华国还有外汇管制……),小偷扒手自然不再钟情于纳兰涩琪和云落,只要足够小心,行走还算安全。

  虽说这个广场也是用来纪念建国元首的,但如果拿它同咱四海市的**广场相比不太合适,**广场是在封建社会的标志性建筑。

  故宫的一座城楼上悬挂了新华国开国元首的照片和开创新社会制度的标语,象征意义完全不同,广场其实并不大,但在旁边有不少繁华的商店街,十分热闹。

  广场南面矗立着环形独立纪念碑,用来纪念共和国的创建者——万千土耳其民众无比敬仰的国父凯莫尔。栩栩如生的青铜浮雕将这位国父当年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每到重大节庆日,总会有许多土耳其人自发送来花圈,类似纳兰涩琪和云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土耳其的烤肉披萨饼特餐,相信许多饕餮看到此图都很有想法,不过其实味道真的都蛮特别,小尝了一下著名的正宗土耳其肉夹馍。里头加了好多香料,不习惯特调口味的人并不会觉得特别好吃。

  厨房里还有不少帅气的厨师,见到纳兰涩琪和云落都挺热情,街上有不少类似华国快餐配给的小吃店,居然都可以刷卡消费,有的也收美元。其实不换里拉也可以很便利地走遍伊斯坦布尔。

  街头卖彩票的摊点,真正的摇奖,在喧闹的街市上随处可见,看来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信奉“中奖改变命运,彩票照亮人生”的人。

  在这条商业步行街上你可以有很多收获,这里跟amoy的中山路有些类似,除了各种品牌店之外,也有售卖土耳其的各种特产和小吃,最重要的是价格比纳兰涩琪和云落之后去的大巴扎要便宜很多。也不用努力砍价。

  一定要抓住机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因为这里的主要受众还是伊斯坦布尔当地居民,而在大巴扎逛的几乎都是外地游客。看到街道上方的灯饰,让云落想起了在瑞士因特拉肯的那个夜晚……

  在伊斯坦布尔真能发现不少亚欧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快餐式的小店,街上的民居建筑,各种占道经营……某一瞬间云落觉得仿佛自己依然置身华国。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样貌确实完全不同于东方人种,云落的错觉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文化交融点生活的他们都非常热情淳朴。纯亚洲人的过分礼貌和纯欧洲人的极度排外都让人觉得有些走极端,但两种文化在这里最终达成了和谐,让纳兰涩琪和云落充分感受到了他们对纳兰涩琪和云落来访表现出的真诚欢迎。

  红茶向东,咖啡向西,也许这里甜得发腻的软糖,特色苦咖啡。黏黏的奶油冰激凌,各种奇怪口味的茶饮和加了混合香料的食物能够略微反映出土耳其人那可爱的个性。

  在伊斯坦布尔的行程只有短短两天,第一天初略感受了别具特色的亚欧风情,第二天纳兰涩琪和云落从寻访古迹开始了解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文明。

  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与华国有关的部分有:这里连接了当年的丝绸之路。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阻断了亚欧贸易之后,又繁荣了纳兰涩琪和云落的海上丝绸之。

  清晨打开酒店的窗户,拍下了伊斯坦布尔的第一抹阳光,远处是美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身边是即将建成的shoppingmall,如果日后有机会再次拜访土耳其,希望能够再到这里看看。

  这种有多个宣礼塔的大清真寺在伊斯坦布尔随处可见,虽然这里的穆斯林相对开放,但整座城市依然充满了伊斯兰的宗教气息,不过一般的清真寺最多只有4个宣礼塔,接着纳兰涩琪和云落要参观的蓝色清真寺却有6个宣礼塔。

  蓝色清真寺(bluemosque)其实是通称,得名于伊兹尼蓝磁砖的光彩,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素檀何密清真寺(sultanahmetcamii),它是回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aga的作品,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旧市街的观光中心。

  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建于17世纪,大圆顶直径达27.5公尺,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圆顶30个小圆顶,大圆小圆煞是好看。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圆顶周围有六根尖塔。

  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据说只有回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坍。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是该寺的重要看点。

  雄伟壮观的清真寺在秋日暖阳照耀下熠熠生辉,门楣上的文字是阿拉伯语,据说土耳其之前的官方语言一直是阿拉伯语。

  1928年之后,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建立共和国后着手改革国家的语言,用以标志新国家与旧有奥斯曼帝国旳分别,才有了现在的土耳其语。

  清真寺里不可或缺的宣礼塔。且各具特色,从土耳其回来之后云落曾认真观察过身边的清真寺,发现几乎都没有宣礼塔,可能因为清真寺太小,华国只有在可以看到宣礼塔,还能自由进出清真寺。

  在埃及。女性必须要包住身体和头发才能进入清真寺,而在土耳其,除了祈祷时间之外都可以自由参观,不需要包头,但必须包住裸露的部分,规矩从西向东,慢慢转变。

  进入清真寺之前在台阶上看到的黑猫,已经有些年岁了,胡子斑白。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来访的游人,相当威严可敬,果然受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影响,连这里的猫儿都极具贵族气质。

  窗户的彩绘玻璃据说都来自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的burano岛(玻璃岛),在阳光和灯光的交相辉映下,显得格外迷离梦幻。

  当云落初次见到如此美景,惊叹于繁星般的吊灯的同时,也被欧风华丽的彩绘玻璃深深吸引。这又何尝不是一个亚欧文化融合的见证呢?在伊斯兰教中人可以直接与神对话,心想身在此情此景下祈祷。

  会不会感觉更接近真神安拉?地毯也是绝世美物。花纹刺绣精细,如梦似幻的场景,更增添了蓝色清真寺神秘的氛围。

  整个清真寺的内壁用2万多枚的伊兹尼克(iznik)瓷砖作为装饰,主色调为蓝色,非常美丽。这些瓷砖不光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还和建筑整体相融合。延续着美丽。正因为如此,人们亲切的称其为“蓝色清真寺”。

  在蓝色清真寺西侧就是竞技场的遗址,广场上矗立着3根立柱。最南侧的是高达25.6米的带有浮雕的“迪奥多西一世方尖碑”,这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从埃及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运来的。

  “蛇之柱”因为运输中折断,仅8米高。这是君士坦丁一世从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运来的。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为纪念波斯战争而建的。团友戏称这是天津大麻花,初看确实有点。

  近处的八角形建筑为“德国之泉”,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赠送的……据说屋顶上藏了不少用阿拉伯语书写的谚语。

  蓝色清真寺的对面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依然可以看到宣礼塔,如果不说这是东正教的教堂,云落依然会觉得它是个清真寺,它和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都是难得保存至今的东正教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东罗马皇帝justinian统治时期(公元532年——公元537年),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作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圣索非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

  圣索非亚教堂恢宏无比,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非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的古迹门票喜欢做成钥匙状,这些古老的建筑就是打开了解曾经辉煌过的古文明的钥匙,现在已经是著名的宗教博物馆。

  这座教堂比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要更加恢弘,更具有东方民族特色,参观的游人如织,门前的公园似乎也有不少当地人坐在躺椅上闲聊,在古迹中徜徉休闲的感觉也很惬意。

  进入教堂参观,立即被这里精致的建筑风格惊呆了,屋顶上除了有圣母和基督的壁画,在柱子上还悬挂有许多镌刻了阿拉伯语的巨型圆形牌子。

  亚欧文化冲撞又有了如此美好的体现,很多之前觉得格格不入的东西在这里居然感觉相当融洽,让云落更加相信,最美的艺术皆源自于宗教。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参观比较轻松,不用再包住手臂,还可以随意走动。圣母和基督的形象都很有当地人的特征,要想让宗教走入人心,差不多的样貌会让他们感觉亲切许多。

  在教堂外闲逛时碰到一对亲密的情侣,他们似乎是自由行,正拿着地图探讨,刚好被云落抓到这个经典的场景,这里的氛围似乎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旁若无人,只身在彼此的世界里……

  上午的游览结束后,纳兰涩琪和云落跟着导游穿过了许多条曲曲折折的小巷才找到吃中餐的地方,自从用过那次当地餐之后纳兰涩琪和云落就坚决要求食中餐,这对很少有华国游客光顾的土耳其来说有点困难。

  于是纳兰涩琪和云落的用餐地点被改在了一家景点附近的韩国料理店,原本以为只能吃吃泡菜和冷面,后来才发现他们也兼做中餐,服务员和厨师依然是当地人,还是完全看不到亚洲人的影子。

  古迹群附近的小巷子都很有特色,圆石路面,普遍较窄,大车基本上很难通过,街道两旁除了咖啡厅就是民宿,如果有机会来伊斯坦布尔自由行,在这里租个小房间,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在去餐厅的路上,看到了当地人正在玩儿足球,土耳其的足球是国民运动,不论男女老幼都很喜欢,土耳其航空的广告都是邀请国家队的足球明星来代言,就跟乒乓球和羽毛球在华国的地位差不多。

  下午的游览重点放在了土耳其老皇宫,这是一座神奇的皇宫,里头的藏品非常丰富,由于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特殊,展品都来自东亚到西欧,应有尽有,其中各种宝石和金饰数量之多,雕刻制作之精美令纳兰涩琪和云落眼花缭。

  瞠目结舌。可惜皇宫太大,纳兰涩琪和云落的停留时间太短,完全无法将这座巨大的博物馆全部浏览一遍,于是走马观花,择其最优者而观之,最悲催的是土耳其段的导游全程没有对展品和历史有任何讲解。

第一〇九三节 那是美好的

  几乎全是自由活动,而出租的讲解器有各种语言版本,甚至还有日语,但就是没有中文,难道他们不晓得中文的受众有多少么?世界观真是太狭隘了……

  纳兰涩琪和云落一路上对这些珍贵藏品和精致的各式建筑赞叹不已,却只能依靠粗浅的英文去认展品边上的介绍,总算是知道了一些它们的来历。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故宫(thetopkap?palace)坐落于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充满历史遗迹半岛的海角,可以俯瞰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围绕整座宫殿的城墙、靠近陆地一侧的大门和最初的一些建筑都是在1451年到1481年。

  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统治期间建造的。除了以上一些建筑,该宫殿目前的整体布局还包括在后来几个世纪里增加的一些新建筑群。

  托普卡帕宫(thetopkap?palace)从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到1856年以来,一直都是历代奥斯曼苏丹的寝宫和办公场所。此外,它的恩德仑部分(enderun)成为一所学校,仍具有重要地位。

  皇宫大门,上面涂满了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写出来环环相扣,跟画图似的,不仅有内涵,外形也颇有装饰效果。

  老皇宫的门票,看着挺眼熟,和圣索菲亚大教堂门票的设计类似,依旧是一把钥匙开启古老文明的模样。

  皇宫的门廊里堆了不少遗迹的残骸,从这些精美的雕花还是能感受到他们曾经的辉煌,当年强盛的土耳其帝国,是多么的不可一世。

  苏丹的寝宫和议事厅的穹顶都有精致的包金花纹和壁画,很有伊斯兰风格。中间有一个香炉状的吊坠,异常精美,在皇宫的很多房间内都明示了不许拍照,但在藏宝室之外云落还是忍不住拍了不少照片,总想把这些美好的东西留在相机里带回。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盛直接导致了丝绸之路的衰败,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却始终没有停止。在这座为当时强大的苏丹建造的皇宫里,不同的建筑风格比比皆是,也许统治者的野心已经囊括了整个欧亚,集东西方的优点于一体,身在伊斯坦布尔,时刻都有迷离的错觉。

  秋日的暖阳照耀着纳兰涩琪和云落,度过了一段闲散的午后时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老皇宫里漫步参观。

  这里更像是一座大学校,以珍贵的宝藏和古老的文明吸引各地学生们前来学习深造。遗憾的是之前没做好功课。有许多知识都没能在现场了解到,只能多拍一些照片留待之后翻书查阅了。

  离开托普卡帕宫,进入到最后一个主要行程,到伊斯坦布尔的大市场参观购物。伊斯坦布尔大市场起源于拜占庭时代的市场,经过反复改建和扩建,现在占地二十多公顷,共有各种店铺4000多家。

  伊斯坦布尔大市场的核心是始建于15世纪后半叶的两座屋顶为陈列排布的穹顶的商场,此后。两座商场逐渐被有拱顶的街道相连并逐渐形成网络,发展成今天大市场的规模。虽然伊斯坦面尔大市场为摊开的平面布局。

  各部位的形态多次重复。但由于进行了清晰的区域划分,内部格局井然有序。这一特征也反映在建筑结构上:道路上部的拱顶架在两侧店铺的拱顶之上,以便用高侧窗采光;店铺的拱顶高度划一,与道路上方的筒拱相垂直。

  这虽然好像是个购物点,毕竟是市场,但到达之后才发现这也是个美好的景点。各处均精雕细琢,不管是商品,还是建筑,皆独具体色,自成一格。穹顶上挂的画好像是某个作品展,都具有极其丰富的色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3页  当前第4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9/7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他从末世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