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土耳其盐湖土耳其在盐湖没有停车,云落和纳兰涩琪的车停在这个小镇,周喜肯主要是让云落和纳兰涩琪远眺哈桑雪山。雪山距此地很近,站在大街上就能清晰地看到,可惜电线电灯杆太多,没有一张好照片。
在安卡拉时,街上的妇女虽然戴头巾,但衣服的颜色并不都是黑色。这儿较偏僻,妇女的服饰以黑色长袍居多。云落用英语跟下图中的姑娘打招呼,她也用英语回答,很友好。土耳其妇女土耳其土耳其妇女土耳其到达卡帕多奇亚,天色已晚。
周喜肯为了满足大家想见石林奇观的愿望,让司机将车停在精灵烟囱傍边,拍拍夜景。卡帕多奇亚的夜晚太冷,风很大,不敢久留,驱车去旅馆。精灵烟囱夜景卡帕托西亚这就是云落和纳兰涩琪住的“洞穴旅馆”,房间很大。
卫生间也大,还有客厅。按书上和旅行社的推荐,奥斯曼民居和洞穴旅馆都是推荐景点,但这个只能算洞穴式旅馆,姐妹们说银子没给够。只能住这样的了。不过,还算舒适,有一点土耳其风。今天的行程非常丰富。
为了让行程更清晰,按时间排序叙述。1,等待热气球起飞早4:30分,专车接云落和纳兰涩琪去热气球的起飞地点。因为气候不适合起飞。游客就地等待,云落和纳兰涩琪抓紧时间观赏周围的石林。卡帕多西亚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为十大地球美景之一。
是地球上最适合乘热气球的两个地方之一(另一个是肯尼亚)。下图是在等待热气球起飞的地方拍摄的奇形怪状的石林。据说,从空中俯瞰,卡帕多奇亚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月球表面类似,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
这种类月地貌的形成起源于附近三座主要火山(包括昨天云落和纳兰涩琪见到的哈桑火山)喷发的大量岩浆和火山灰,覆盖了整个卡帕多奇亚地区,岩浆在冷却、钙化、凝固后形成的风化岩层,最终将这里变成一个火山物质王国。
形成了高出邻近土地300米的台地。第一批火山喷发遗留下一层名为“石灰华”的软岩,随后发生的喷发则留下更为坚硬的黑色的玄武岩层。这种高密度物质形成了一个具有保护性的表面。减缓了下方石灰华被侵蚀的速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阳光的暴晒和风霜雨雪的侵蚀之下,松软的部分剥蚀殆尽,在地上形成峡涧沟壑,在地下形成暗流岩洞。比较坚实的部分残留下来,则形成千姿百态的岩石,其中,有壁立千仞的悬崖。有平滑洁白的石头波浪。
更多的则是像蘑菇、树桩、圆锥形的石笋、石柱以及奇形怪状的各种石林。卡帕多奇亚面积很大,东西大约为400公里。南北有240公里,石林景致在不同的峡谷有不同的奇观,所以游览卡帕多奇亚一般要四天三夜。
最少也得两天一夜。云落和纳兰涩琪大约两夜1天半,时间很紧。石林卡帕多奇亚石林卡帕多奇亚石林卡帕多奇亚太阳终于升起来了,但是,云落和纳兰涩琪仍在等待。气候仍不适合飞行,大家在晨光中自娱自乐。
卡帕多奇亚的第一缕阳光土耳其喜欢舞蹈的梅梅在晨光中首先起飞。她那件红色长裙很美,使她成为今天最抢眼的明星,众多像机对准她狂拍,其中有人要求与她合影。互换微信号码。其实,她这次衣服带少了。
只好将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而长裙恰好承托了她的美。等待热气球起飞卡帕多奇亚等待热气球起飞卡帕多奇亚左边这位是阳阳,她穿的是初冬的服装。这次只有她和她妹妹的衣服带的多,能抵御卡帕多奇亚清晨的寒冷。
看来,到土耳其旅游,应该准备初冬、春天和初夏(海边较热)的衣服。阳阳对服饰比较有研究,这次出行的服装,以黑色为主,与土耳其妇女的衣服颜色比较一致,再加上一些很精致的小饰物,显得优雅大方。
前些天看了一篇帖子,时尚的女士们出国前要研究当地的服饰,所准备的服装与当地的妇女尽量相近,但又不失自云落的风格,真是佩服。当然这要有经济实力才行。云落和纳兰涩琪想飞卡帕多奇亚右边第二个是舞蹈家。
她的动作比其他人到位。等待热气球起飞卡帕多奇亚疯够了,梅梅代表大家来一个优雅的“谢幕”。等待热气球起飞卡帕多奇亚摄影师一直在捕捉摄影对象,她说,这两个人很有风度,远远的对着他们摄影,云落也跟着拍了一张。
等待热气球升空的人们卡帕多奇亚远处那白色的可移动房子是热气球公司给云落和纳兰涩琪提供热饮和小面包的地方,人们仍在这周围继续等待。等待热气球升空的人们卡帕多奇亚不一会儿,装着热气球的汽车开走。
组织者宣布,今天的气候,热气球不能升空。云落和纳兰涩琪傍边有六个福建人,昨天就来等候了一早晨,今天就要离开卡帕多奇亚,他们没机会从高空俯瞰卡帕多奇亚的奇观了。乘坐热气球的费用很贵,折合人民币要1000多。
但是拿了钱还不一定能坐上。今天热气球不能升空卡帕多奇亚2,洞穴式旅馆和地毯店洞穴餐厅和洞穴旅馆是卡帕多奇亚的招牌。距当地人推荐,来到卡帕多奇亚,如果你没有住过洞穴旅馆。没有在洞穴餐厅用过餐。
便无法体验卡帕多奇亚人的穴居生活。云落和纳兰涩琪最终选择11日升级版的行程,原因之一就是想住洞穴旅馆。云落和纳兰涩琪回到酒店,这是酒店大门。洞穴旅馆大门卡帕多奇亚洞穴旅馆卡帕多奇亚姐妹们与周喜肯合影。
他们身后就是云落和纳兰涩琪住宿的房间。周喜肯与姐妹们合影卡帕多奇亚酒店离城镇很远,顺着山势建在一个小山上,除了地势较高,可以观景以外。只能算是洞穴式旅馆。云落跟丁丁猫讲,这根本不是洞穴旅馆,不符合旅行社的介绍。
他很无奈地说,真正的洞穴旅馆设施没这个好。希望住洞穴旅馆的朋友们,在签协议时就要与旅行社讲定,一定要是真正的洞穴旅馆。洞穴旅馆卡帕多奇亚酒酒店远眺卡帕多奇亚酒店是自助餐,味道比桌餐好,菜品也多。
自助餐卡帕多奇亚洞穴旅馆每顿都有水果和甜点。那个碗里装的是甜点,白色上面放蜂蜜那种很好吃。有点像国内的凉糕。自助餐卡帕多奇亚早晨,这群羊出圈了,难怪昨晚觉得气味不对,云落和纳兰涩琪连窗户都不敢开。
出圈的羊群卡帕多奇亚参观景点前,途径地毯店,按协议必须进去,云落对叮叮猫说,云落和纳兰涩琪可是没有购买力的游客。叮叮猫说。没事,进去一下就出来。中亚的游牧民族史世界上最早懂得编织地毯的民族。
土耳其地毯编织艺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马可?波罗当年经过安纳托利亚高原时就曾赞叹其精湛的编织艺术。这儿的地毯有丝、棉、毛、麻四种,手工独特。地毯店的展示室,织毯女工在展示地毯的编织过程,很复杂。
编织一块地毯很费时,据说,一件2米x3米的丝毯。如果由两位女工负责编织,要耗去两年半的时间。地毯店卡帕多奇亚织地毯的女工卡帕多奇亚展示室陈列着大小不等、各种花色图案的地毯。这个墙上的小挂毯很精美。
但是价格比大的地毯贵,因为其丝线更细。小挂毯卡帕多奇亚地毯店小挂毯(局部)卡帕多奇亚地毯店这种缫丝的场面国内也有。缫丝女工卡帕多奇亚地毯店小挂毯卡帕多奇亚地毯店笑容可掬的周喜肯卡帕多奇亚进入这个大厅。
老板开始推销产品,但不让拍照。这儿的纯毛地毯是安哥拉羊毛,可随方向变色。据说。丝质地毯每平方米有1百万根蚕丝,其地毯的颜色也可随方向而变。地毯确实不错,但价格高的惊人。一块小六边形的丝质地毯,大约1.65平尺。
要价3600里拉,可7折,折合人民币约7500元。老板非常热情地讲解,还请云落和纳兰涩琪喝茶,谁也不打算买,又不好走。还是摄影师聪明,她第一个去上卫生间,大家看明白了也跟着去,一个接一个的溜出了地毯店。
下午去珠宝店(土耳其的珠宝比泰国差多了)时,,云落和纳兰涩琪有了经验,不喝茶,不多看,不多问,大约10分钟就出来了,这是后话。推销地毯卡帕多奇亚地毯店卡帕多奇亚3,标志性的精灵烟囱昨晚天色太晚。
周喜肯决定弥补一下,让云落和纳兰涩琪先观看精灵烟囱。他说,卡帕多奇亚的精灵烟囱很多,但这儿是标志性的精灵烟囱。周喜肯说精灵烟囱顶部的石头质地坚硬,下面的岩石质地相对脆弱,风化程度较快,经过两千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经过风雨的侵蚀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模样,当地人叫它精灵烟囱,其实也像蘑菇,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它起了许多名字。精灵烟囱卡帕多奇亚精灵烟囱卡帕多奇亚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一大三小四个精灵烟囱。
据传,中间那个大的是父亲,三个小的是他的女儿,父亲在守护着三个女儿。精灵烟囱卡帕多奇亚精灵烟囱旁的小店有许多纪念品,价格很便宜,可惜太重,不好带。只能饱饱眼福了。小礼品店卡帕多奇亚4,掀开格莱梅神秘的秘密今天参观的重点。
是格莱梅露天博物馆,门票20里拉。若要进黑暗教堂需另外购票,门票10里拉。“格莱梅”的意思是“让你看不到”,即让敌人看不到躲藏在洞穴社区中的基督徒。下图中的山岩是进入格莱梅露天博物馆的第一座岩石。
大约有7层洞穴,像这样的岩石。在卡帕多奇亚比比皆是。而格莱梅的神奇不仅仅是洞穴岩石,而在于它里面隐藏的秘密。格莱梅露天博物馆卡帕多奇亚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这松软的火山层上开凿,最终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地下大都市。
据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土耳其的先民赫梯民族就曾利用这儿松软的石灰岩,在此凿洞而居。公元190年以后,卡帕多奇亚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推崇多神教。对基督教进行残酷镇压,大批基督教徒来到地势险要。
适宜躲藏便于开凿的卡帕多奇亚,开始修建教堂,建立了小亚细亚的第一个基督郊区。公元4世纪,基督教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君士坦丁大帝及其继任人提奥多西皇帝意识到,可利用基督教来巩固帝国统治。
于是,改变政策,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这时,卡帕多奇亚成为传播与研究基督教教义的中心。基督徒们在山岩洞穴中修建教堂、修道院和其他宗教设施。形成松散的宗教社会。公元8世纪初基督教内部的教派纷争。
公元9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入侵,都使卡帕多奇亚成为基督教徒躲避异族和异教迫害的避难场所。几百年前后,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来到这里,建立了奥斯曼帝国,当地居民纷纷改信伊斯兰教,坚持信仰基督教的希腊人几乎全部撤离。
基督教在这一地区的渐趋消弭。直到1907年。法国神父纪尧姆?德热法尼翁来到这里,发现了山岩和石柱上那些奇特的教堂和修道院,那些大量的宗教壁画。他像着魔一样进行勘察和研究,于1925年发表专著《拜占庭艺术的一个新省份。
卡帕多奇亚的岩石教堂》。从此,卡帕多奇亚受到西方宗教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其罕见的人文价值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课题。从远处看,除了那些灰白的岩石,你完全看不出什么异常,而秘密却在那些不起眼的岩石下。
看见中间那个白色的岩石了吗?就那么一点地方就隐藏着好几个教堂。格莱梅露天博物馆卡帕多奇亚这是白岩石下其中一个教堂的入口。周喜肯给云落和纳兰涩琪详细介绍了阿尔巴苏教堂、苹果教堂、圣芭芭拉教堂、圣乔治教堂、权利教堂、蛇教堂、圣巴西里礼教堂。
开始还能记住,后来太多了,记不住了。整个卡帕多奇亚现有150多个教堂和修道院修建在山岩、石柱和地下城内,格莱梅露天博物馆只有30多座教堂。由于风雨的剥蚀和人为的破坏,许多教堂和修道院都已严重残损。
岩洞中的壁画也荡然无存。就连一般人不敢亵渎的那些圣像,也几乎都失去眼球。当地朋友说,有些人认为,把圣者的蓝眼珠研成粉末,可用作增欲催生的春药。因此,许多人物画的眼珠子都被抠掉了。多少人类智慧的结晶。
就这样败坏在少数人愚昧的手中。在洞穴教堂中得以幸存的壁画,有一部分比较完整,这些教堂艺术价值较高,是格莱梅坚定信仰的最好见证。洞穴教堂格莱梅露天博物馆云落和纳兰涩琪正在苹果教堂的入口排队等候。
苹果教堂里的壁画是格莱梅教堂中壁画保存最好的教堂之一。教堂很小,但里面有4根柱子、8个小圆顶、1个大圆顶、3个半圆形壁龛,其壁画颜色偏红,与“苹果”名称很相符。为保护壁画,格莱梅的各个教堂内都有专人监督,不许拍照。
不许大声说话,所以无教堂内的照片。去国内许多地方旅游,对文物的保护没有这么严格,云落和纳兰涩琪是否应该借鉴一下?苹果教堂入口格莱梅露天博物馆这个好像是进入格莱梅博物馆的第一个教堂,因为排队的人多。
周喜肯一般是让云落和纳兰涩琪先看人少的,后看人多的,尽量节约时间。洞穴教堂格莱梅露天博物馆洞穴教堂格莱梅露天博物馆对面那三座岩石也是格莱梅的重点所在,有教堂也有修士们的住所。
格莱梅露天博物馆卡帕多奇亚参观的人很多,各个洞口都要排队。据说,信仰基督教的欧美人每年有几十万人前来格莱梅参观和考察,研究当年基督教的兴衰史。参观的人群卡帕多奇亚路遇一群可爱的土耳其少年。
第一二〇〇节 禅
那位老师邀请云落和纳兰涩琪合影。看见云落和纳兰涩琪身后排队的人没有?今天这儿基本都是欧美人,亚洲面孔很少,所以,土耳其人喜欢邀请亚洲面孔合影。大家开玩笑,土耳其人喜欢云落和纳兰涩琪的矮鼻梁和单眼皮呢。
热情友好的土耳其少年卡帕多奇亚各个教堂门口都要排队,凡是看见不排队的洞穴,就是修道士们的住所。这是其中的一个住所,他们在松软的岩石上挖出床、壁橱、灶台等等,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自己的信仰。
洞穴住所卡帕多奇亚这儿还是两居室的套间呢。洞穴住所卡帕多奇亚看见那儿排长队的人了吗?从那儿上去就是黑暗教堂。去黑暗教堂黑暗教堂是格莱梅博物馆唯一还要另外付费的教堂,其价值就是在于教堂内保留着大量的湿壁画。
黑暗教堂卡帕多奇亚黑暗教堂在下面一层,这是黑暗教堂上面的洞穴。洞穴教堂卡帕多奇亚因为是自费,只有云落和纳兰涩琪三个对壁画感兴趣的人进去了,后来听云落和纳兰涩琪说壁画真不错,其他姐妹也进去了。
周喜肯一直守在入口处,图中,梅梅和舞蹈家也进去了。黑暗教堂入口卡帕多奇亚黑暗教堂也不能拍照,云落很想保留那些精美的壁画。后来,周喜肯带云落到出口处的商店买到一组有关教堂的明信片,他担心云落分辨不出那张是黑暗教堂的壁画。
就替云落在明信片后面写好中文。这儿的照片是明信片翻拍的。黑暗教堂同样修建有圆顶、石柱、拱门、壁龛,所有有空隙的地方,都布满壁画,其色彩十分艳丽。这儿只有一个窗户,光线昏暗。黑暗教堂也因此而得名。
也正因为如此,壁画的色彩保存良好,鲜艳如昔。黑暗教堂的壁画几乎都是圣经故事,包括《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被犹大背叛》、《祈祷图》、《天使报佳音》、《进入伯利恒》、《基督诞生》、《最后的晚餐》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黑暗教堂壁画卡帕多奇亚下图靠近入口,在洞穴上方。云落被画中那多彩逼真的服饰吸引,抬头久久观望。一位白人女士提醒云落,云落的围巾掉下来了,同时给云落打手势,告诉云落,这是12门徒,很友好。
黑暗教堂壁画注意到上下图中,一些人物的眼睛没有?许多人物画的眼珠子都被抠掉了。尽管如此,黑暗教堂仍然不失往日的精湛。是卡帕多奇亚最美的教堂之一。刚才一直在下小雨,这时雨过天晴,云落和纳兰涩琪站在黑暗教堂的平台上。
俯视周围的灰白色岩石。洞内华美的装饰、笔法细腻的圣画、优雅的圆形廊柱,与洞外这荒凉的山谷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卡帕多奇亚那些大大小小的岩石中,不知有多少洞穴,不知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最后几个洞穴,参观的人不多。也无人看守。这是洞内实景,没有黑暗教堂和苹果教堂华美。但,可略知一二。教堂内部用赭红色的颜料画出线条和几何图案,以象征对上帝的崇敬。今天看来很简单,但不失给人视觉美。
这是云落参观的最后一个教堂,也无人看守,其壁画更复杂一些。拍两张与大家分享。出了格莱梅露天博物馆的大门,顺着山坡往下走50米,在停车场的对面,就是这个纽扣教堂。事前查过攻略,知道这个教堂是博物馆最大的教堂。里面的壁画很传神。
主要是描述基督的一生,其色彩的运用也令人叹为观止。很想进去一睹为快,但是刚才云落和纳兰涩琪进黑暗教堂,有几个不感兴趣的姐妹等在外面,这会儿不好让她们再等,只好作罢。有时间的朋友可以进去瞧瞧。
纽扣教堂对面的精灵烟囱,里面明显是空的。周喜肯说蘑菇谷这样的精灵烟囱更多,午餐后就去,云落和纳兰涩琪在这儿匆匆而过。两位土耳其美女与梅梅和舞蹈家合影,注意到她们带围巾的方式没有,整个头部都要遮住。
不像云落和纳兰涩琪一般要露出头发的前半部,云落和纳兰涩琪进清真寺时就被要求这样系围巾。路过格莱梅外的小商品店,这儿的东西比其他景点贵,因为游客多。今日午餐,周喜肯安排了土耳其特色土罐炖肉。
下图是厨师现场打开土罐,上图右下角是从土罐中舀出来的炖肉。公平的讲,食材很新鲜,味道一般。5,奇妙蘑菇谷云落和纳兰涩琪终于来到蘑菇谷。大家眼前一亮,太美了!云落和纳兰涩琪行程的第一稿,尽管也是11日行程。
但是,在卡帕多奇亚的时间只有一天两晚,因此,没有蘑菇谷、骆驼岩和猎人谷。行程第二稿加上了这三个景点,周喜肯还说,明天还要给云落和纳兰涩琪一个惊喜。如果不来蘑菇谷,云落一定遗憾。这儿的风景如此奇妙。
那一排排的蘑菇状的石柱全是多头式的、戴尖帽的,非常有趣。云落觉得它们就像是在这个广场上操练队列的头戴“高帽”的士兵,神奇的站在那儿。这两个干嘛呢?好像在接吻。从不同的角度,你会看到不同的奇观。
完全可以放开思路,自由想象。在距离卡帕多奇亚600多公里处,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东南部,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内姆鲁特山,它以峰顶耸立的人头巨像著称,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儿的巨人头像头戴高帽。
这与蘑菇谷的石柱头顶有些相似之处,云落想,应该是受了这蘑菇石柱的影响吧。有的蘑菇石柱很大,据说,最大两个蘑菇石顶部的直径有30多米。上图中间那个石柱直直的,头部尖尖的,像一个粮仓。
在这些高耸入云的烟囱石帽子下,一样有洞穴。一样有教堂。这会儿太阳出来了,这是最高的三头蘑菇,骄傲地挺立在阳光下。这个石柱像一个马蹄。这些蘑菇石柱,外形完整,里面不少都是空的,故而当地人称其为精灵烟囱。
像这样的烟囱怪石群。在卡帕多奇亚共有十处,每处形态大同小异。这儿可以随便拍照,刚才在格莱梅大家没过瘾,现在一阵狂拍。敬业的周喜肯为了拍一张好的照片,干脆坐在地上为姐妹们拍照,精神可嘉。
这些“士兵”三三两两的呆在广场傍边。好几处图片上都有这个镜头。这个像一个瘦瘦的领队带着一对胖胖的士兵在前进。刚才,周喜肯为了给云落和纳兰涩琪拍照,干脆躺在白色的岩石上,团友们很感动。纷纷要求与他合影。
这不,几个镜头一起上,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来几张正面的吧。周喜肯说要带云落和纳兰涩琪去看一处洞中奇观,云落和纳兰涩琪从下面一幅图中“瘦子士兵”绕过,来到蘑菇石的后面,这儿有好几个洞穴。
云落和纳兰涩琪应该从图中左边那个洞口上去,但是,这儿正在为一个土耳其歌星拍纪录片。不让过。经过周喜肯与对方交涉,还是让云落和纳兰涩琪过了。周喜肯将云落和纳兰涩琪一个一个扶上岩洞。
下图的照片就是在他告诉云落和纳兰涩琪的拍摄位置。在岩洞中拍摄的。回来后发现,与云落买的那本书上的照片,取景基本一样。在岩洞中观赏精灵烟囱,蛮有趣的,别有洞天。云落和纳兰涩琪从岩洞中下来。
正好他们的拍摄完成,叮叮猫第一个冲上去与土耳其美女歌星合影。地道的“追星族”。中土两国美女合影。梅梅是学外语的,与美女歌星交流没有困难,她们交谈得多亲切啊!离开蘑菇谷时阳光灿烂,来到骆驼岩却下起了下雨,天气不给力。
在格莱梅。云落和纳兰涩琪看到的是灰白色圆锥形岩石林。在蘑菇谷,云落和纳兰涩琪看到的是白色石柱顶着黑色帽子,状如蘑菇的石林。而骆驼岩却是一片红色。卡帕多奇亚一区一景,名不虚传。骆驼岩,又名迪夫里特山谷。
是侵蚀地貌最明显的山谷,这儿有卡帕多奇亚地区形状最奇特、分布最集中的火山石锥群。卡帕多奇亚之所以被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是因为格莱梅那极具人文价值的教堂文化和这些千奇百怪的岩石群。
而土耳其人在卡帕多奇亚石林中大力推崇的景点之一,就有这块骆驼石。它确实像一只昂首的骆驼,行进在这红色的山丘上。骆驼岩卡帕多奇亚这块圆锥形石柱上有好几种“动物”呢,像青蛙?像蛇?换一种角度,又不一样了。
骆驼岩卡帕多奇亚这个高大的岩石,像极了一个美女,梳着高高的发髻,俯视着山坡上的动物。骆驼岩卡帕多奇亚骆驼岩卡帕多奇亚上了山坡,“动物”更多了,那儿有两只鸭子。骆驼岩卡帕多奇亚这儿的火山锥一个紧挨着一个。
形状非常像蒙古包。骆驼岩卡帕多奇亚骆驼岩卡帕多奇亚骆驼岩卡帕多奇亚下图第一、二个火山锥是不是像熊?而第三个则像蛇了。骆驼岩因为其石林的形状中像动物的较多,又被称为“动物岩层”骆驼岩卡帕多奇亚在卡帕多奇亚。
任何景点总能看见这样的蘑菇石。说实话,不管专家如何推崇这儿,云落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蘑菇谷,这是老百姓的眼光。骆驼岩卡帕多奇亚骆驼岩卡帕多奇亚7,探险乌其萨离开骆驼岩,汽车将云落和纳兰涩琪拉到乌其萨要塞旁的小山顶上。
乌其萨要塞,又名乌其萨堡垒,乌其萨就是“第三个堡垒”的意思。卡帕多奇亚一共有三个堡垒:于尔居普、殴塔希沙和乌其萨要塞,三个堡垒中乌其萨的地势最为险峻。乌其萨要塞挺立在一个平原上,由几个圆锥形的巨岩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洞穴社区。
据说,在外敌入侵时,社区居民可以躲上数月不必外出,因为他们平时就在洞穴社区存有大量的水和粮食。看见对面山顶上那面土耳其国旗了吗?倘若你能爬上去,因为乌其萨要塞的地势比周围高出许多,视野开阔。周围山谷一览无余。
是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也是观看日出的绝佳去处。云落和纳兰涩琪没有爬峭壁的实力,只能叹为观止了。乌其萨要塞卡帕多奇亚这个山顶上没有卫生间,一下午了,姐妹们内急。善良的周喜肯到这个小店打听,人家说要喝水才行。
周喜肯与叮叮猫一人买了一杯土耳其红茶。才解决了大家的方便问题。大家觉得这儿拍照不错,又开始留影了。周喜肯和叮叮猫根本没有喝他们买的红茶,而是被几个姐妹作为道具拍照,并喝了。
乌其萨要塞卡帕多奇亚在卡帕多奇亚所有景点,都有这种挂满蓝眼睛的小树,寓意是去凶辟邪,游客都喜欢在树下留影祈福。蓝眼睛卡帕多奇亚善良的周喜肯担心云落和纳兰涩琪爬不上那座山岩,又不想让云落和纳兰涩琪乘车下山。
决定找一条小路下山,让云落和纳兰涩琪从不同角度欣赏乌其萨美景。云落和纳兰涩琪拍照时。他去对面探路,这会儿跑步回来。周喜肯探路卡帕多奇亚梅梅很年轻,精力好,也去对面拍照。从她后面的洞穴可以看到。
乌其萨堡垒的洞穴民居很有特色,不少都带有阳台。后来,云落和纳兰涩琪还看到,有的门窗还装有落地玻璃窗,还住着人。远观乌其萨民居卡帕多奇亚周喜肯大步跑回来。为云落和纳兰涩琪节约了不少时间。
周喜肯探路卡帕多奇亚云落和纳兰涩琪从刚才喝茶的小店下面的一条小路往下走。云落问周喜肯:“能走通吗?”他回答:“能,就是路不太好走。”云落说:“那麻烦了。”周喜肯笑道:“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这点困难怕什么?”
呵呵,他连这个都知道,有点华国通的意思。下山的路卡帕多奇亚下山时,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这儿的景致与山上又有不同。许多小圆锥山岩,上面布满洞穴。乌其萨要塞卡帕多奇亚这块山岩被开戳得像一张怪脸。
怪脸卡帕多奇亚阳光太给力了。后面的照片大都是蓝天、白云。乌其萨要塞卡帕多奇亚乌其萨要塞卡帕多奇亚这个圆锥山岩上大约有六层洞穴,有的还像错层哦。岩石洞穴卡帕多奇亚摄影师正在给团友摄影。
她最辛苦,一路给姐妹们拍照,自己的照片很少,从无怨言。是一块儿出行的好伙伴。姐妹卡帕多奇亚半山腰开始有树了,风景更加丰富。一路风景卡帕多奇亚一路风景卡帕多奇亚下山的路卡帕多奇亚这是下山的路。
路上除了云落和纳兰涩琪根本没有人。下山的路卡帕多奇亚游人很少卡帕多奇亚怪石奇观卡帕多奇亚怪石奇观卡帕多奇亚团友们一路观景一路拍照,恋恋不舍呢。一路风景卡帕多奇亚一路风景卡帕多奇亚最不好走的路到了。
坡度较陡,路上全是细沙,几乎一步一滑,走在最前面的朱朱滑了一下,手掌着地,擦伤了。路不好走卡帕多奇亚周喜肯和叮叮猫赶过来搀扶姐妹们。这个路,对年轻人可能没什么困难,对云落和纳兰涩琪这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