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周扬再次说道:“首长,这次嘉奖方案就这么定了,我没什么意见。不过我觉得,我们也该制定一套完整的奖励制度了,您老觉得呢!”
陈老眉头一皱,当即说道:“你要对国内的嘉奖制度做出调整?”
周扬摇了摇头说道:“不是,那样做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一时半会也搞不出来,我的意思是咱们镰刀计划内部制定一套完整的嘉奖制度,就像各个企业的内部制度条例一样。”
“您老也知道,咱们镰刀计划主要是对外,三分之二的同志是在国外执行任务,如果全部照搬国内的制度来管理这些人,这显然不适合。”
“不说别的,单单就说工资待遇来说,咱们国内即便是一级工资待遇也就每个月五百多块钱,但现在远威公司一个扫地的老阿姨一个月也不低于两千港元,普通白领至少4000港元,难道我们还给自己的同志按照国内的标准发工资吗?”
陈老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说说你的具体办法!”
“我的想法是,按照功劳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分别分为个人的和集体的,并按照立功等级给予相应的奖励,除了要给予现金奖励外,还要可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工作待遇等方面享有一定的礼遇!”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就比如说个人一等功,我们可以明确规定,只要荣立个人一等功,就可以获得奖金10万元,职务晋升一级,并颁发功勋章、荣誉证书!”
陈老略作沉思,随即说道:“这事虽说是我们镰刀计划内部的事情,但却影响到了上面正在讨论的一件事情,所以暂时就不要讨论了,等我向长老会汇报完了,再议这事!”
听到这话,周扬心里一动,他突然想起了明年即将发生的一件大事,那就是要恢复军衔制。
算算时间,上面现在应该已经在讨论这事了,难怪陈老要暂停这事的讨论。
“那行,这事以后再议,不过闫耿东同志这次是带着投资任务来的,他们的投资领域将会涉及商场、酒店、医药、基础设施等行业,还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趁着大家都在,我们讨论一下详细的方案吧!”周扬再次道。
陈老点了点头说道:“我看行,趁此机会我们也明确一下各单位各部门的任务!”
“好。”
第1563章 劳资蜀道山!
京城陆家!
周扬、陆正军、闫耿东三人围坐在餐桌旁,餐桌上摆了五六样下酒菜,还有两瓶茅台酒以及一壶茶!
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一个大大的砂锅。
将砂锅放到餐桌上之后,女人一边解着围裙一边说道:“菜上齐了,你们吃吧,我去一趟老宅!”
“行…”
不等陆正军说完,周扬便急忙说道:“嫂子,那你就和我们一起吃吧,这么多菜我们也吃不了啊!”
闫耿东也附和着说道:“是啊,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没和弟妹一起吃过饭呢!”
陆正军的妻子杨红霞随即笑了笑说道:“你们几个难得聚一次,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至于一起吃饭的事也不急,听老陆说静蓉嫂子这次也回来了,咱们抽时间一起聚聚,这次就算了!”
陆正军也笑着说道:“等一下咱们难免要谈到一些工作上的事,红霞在这里也不大方便,下次咱们聚会的时候带上家属,再把老杨叫上,肯定特别热闹。”
见他们两口子都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周扬和闫耿东也不好再说什么。
“嫂子,那让我的警卫员送你吧!”周扬道。
“不用,就几步地的事!”
接着杨红霞再次说道:“对了,厨房里我给你们熬了小米粥,就在灶台上放着,喝完酒每人都喝上一碗!”
“谢谢嫂子!”
杨红霞说了句“客气了”,然后就穿上厚衣服出了门!
待人走后,周扬笑着说道:“老陆,咱每次小聚就把嫂子弄走,这让我们怪不好意思的!”
陆正军当即说道:“有啥不好意思的,这么多年不都这样吗,去老杨家或者是去你家都这规矩,我家咋就特殊了!”
“再说了,咱们聊天的时候难免要谈及一些机密,女人在家里确实不方便!”
闫耿东笑了笑说道:“我和周扬倒是没什么,就是怕我们走后你要跪搓板儿!”
“不可能的事,咱在家里是啥家庭地位,哪用得着跪搓衣板儿,不会是我们那个小嫂子天天让你跪搓衣板儿吧!”陆正军笑着说道。
“怎么会呢,静蓉温柔的很呢…”
话音未落,就听周扬直接接口道:“要说别的我还信,但小嫂子温柔这事我得打个问号!”
“为啥?”陆正军疑惑地说道。
“你也不看小嫂子的外公是谁,那可是老梁那个老炮仗,我可是和老梁搭档了7年多,那老头的火爆脾气我可是领教过的。”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而且我还知道老梁的闺女,也就是老闫的那位岳母大人,当年也是一位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红娘子,是真正和小鬼子厮杀过的狠人,这样有着深厚“底蕴”的家庭,正常情况下培养出的都是女汉子女将军吧!”
陆正军看了一眼闫耿东,随后说道:“老闫,你说的温柔怕不是“劳资蜀道山”…”
闫耿东顿时满头黑线,虽说他家那位小媳妇儿的性格确实很强势,但也不是这两个损货形容的这么莽啊!
“你俩行了哈,还劳资蜀道山,真把我家蓉蓉当成悍妇了?”
“还蓉蓉,老闫你啥时候这么肉麻了?”陆正军笑着说道。
周扬故作惊叹的说道:“千年铁树开花难,这老光棍要是开窍了,一般人还真受不了!”
“哈哈哈…”
谈笑过后,闫耿东随即转移话题道:“不说这些有的没得了,我们订购的上百亿美刀的仪器设备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运抵了港岛,接下来就要想办法运往鹏城了,老陆你和老杨那边做好接收的准备了吗?”
“问题不大,只要不是集中抵达港口的话,我们都能轻松应对,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你们订购的那些仪器设备运抵港口之后,必须尽快让上面的人运走,港口那边的仓库非常的繁忙,不可能长时间占用!”陆正军道。
周扬当即接口道:“这事我会和陈老以及宋部长说说的,这批仪器设备主要是给军方的研究院以及军工企业用的,只能让军方的人出手了!”
“这样的话,想必问题不大!”陆正军道。
“嗯!”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老陆,今后远威集团将会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目前最重要的一笔投资就是羊城到你们鹏城的高速公路,这个项目正式完工至少要投入100亿人民币,你们鹏城以及粤省省政府那边可得全力配合啊!”
“没问题,这对我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只是老闫他们投资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儿啊,不会真需要30年吧?”陆正军道。
不等周扬回答,就听闫耿东笑着说道:“30年就30年吧,反正是支持国家建设,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周扬笑了笑说道:“你们啊,真以为我这是借着投资的名义白嫖老闫他们吗?”
“不是吗?”
“当然不是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条高速公路可是一个聚宝盆啊,远威公司投资这条公路并拿下30年的收益权,收益绝对超乎你们的想象!”周扬道。
要知道远威公司现在投资建设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广深高速啊,这条公路全长只有120公里,但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大量的车流量。
千禧年之前的收益可能不会特别的夸张,但等到千禧年之后,这条高速公路的收益就会大爆发,毕竟这条高速的日均车流量超过了62万辆,特别是节假日等高峰期,车流量更多。
根据后世的政府公告,广深高速的年收入超过30亿元,平均每公里创收约2500万元,就这水平,那些拦路抢劫的都得甘拜下风。
“真的假的?”陆正军一脸不信的说道。
而旁边的闫耿东也是如此,他们都不相信一条高速公路能有这么赚钱。
“真的假的以后你们就知道了,我现在要和你们说的是远威公司接下来的投资方向和基本原则!”周扬道。
听到这话,闫耿东和陆正军都变的认真了起来。
“老闫,我让远威集团到大陆投资,不仅仅是想要借着投资的名义将咱们在国外赚的那些钱转回来,更重要的是需要你们来阻挡外资对我们民族企业的蚕食和打压,我需要你们以侵略者的身份完成反侵略的重任!”周扬道。
侵略…反侵略?
陆正军和闫耿东都被周扬的话给搞懵了,两人全都傻傻的看着周扬,满脸的疑惑。
“老周,你这说的都是啥啊,你说的侵略者不会是那些外资吧?”陆正军道。
“对,你们难道没有发现,这几年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了吗?”周扬道。
“知道啊,但对外招商引资不是我们主动做的吗,他们怎么会变成侵略者,那他们要是成侵略者了,那我们这些搞招商引资的又算什么?”陆正军皱眉道。
周扬沉声道:“那些外资虽然是我们通过正规渠道引进来的,他们的到来也确实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随着这些外资的进入了,我国原有的那些国企竞争力越来越弱,现在国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国企处于破产边缘,另外还有三分之一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越来越多,这种状态还会持续下去,且还会越来越严重,届时我们的民族企业将会迎来一场浩劫,至少有80%的国有企业会倒闭破产!”
此话一出,闫耿东和陆正军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看向周扬的眼神也都齐齐的变了。
第1564章 万亿美刀的牛逼!
听到周扬说,将会有80%的国有企业将会破产,闫耿东和陆正军都被吓到了。
他们很清楚国有企业在整个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占到全国城镇居民人口的一大半,如果80%的国企破产了,那这数亿工人的衣食住行该如何解决,他们的社保以及其他社会福利又该如何保障。
正如周扬说的那样,一旦这事真的发生了,那绝对称得上一场浩劫。
震惊过后,陆正军当即说道:“老周,80%的国企破产,这不太可能吧,国家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闫耿东也附和着说道:“我也觉得可能性不大,眼下国企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还没到过不下去非要破产的地步,这些年偶尔能听到一些国企破产的消息,那也不过是少数,要说大规模的国企破产,我也不太相信…”
周扬叹了口气说道:“国家确实也不希望这么多国企破产,但没办法,真到了那种地步,上面也没办法,甚至于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还需要国家有计划的组织国企破产!”
“国家组织国企破产,这怎么可能?”陆正军目瞪口呆的说道。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你知道现在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是怎么维持运转的吗?”
陆正军作为一市之长,管的就是这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当即说道:“政府兜底,以财政手段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周扬点了点头说道:“你是市长,自然应该知道政府兜底兜的可不仅仅只是工人工资,眼下的国企还喂职工提供了许多福利和待遇,如职工医院、工人子弟学校、电影院、食堂、宿舍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最重要的是职工干部的养老问题,这些本应该是企业需要承担社保责任,但当企业财务状况不佳无法支付社保费用时,国家不得不采取财政手段来弥补,这必然导致财政赤字。”
“要是一两家企业出现问题,政府兜底也无所谓,但是当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个地区绝大多数的国企中的时候,国家无论补贴多少都无法填满这个无底洞,到时候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组织企业破产,让工人下岗再就业!”
说这些的时候,周扬想起了一首熟悉的歌——《重头再来》。
这首歌就是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90年代末期下岗潮的景象,反映了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后社会经济变革的现实。
虽然有时候很想问一句,凭什么让数亿老百姓几十年的辛苦化为飞灰,凭什么让他们重头再来,但遥想当时的情况,政府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企业不破产,工人不下岗,国家的身上始终要背负巨大的包袱,如此负重前行,怎么能追英赶美,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遗憾吧!
陆正军沉默了,他在想前段时间去省政府开会时听到一组政府报告,据主持会议的黄副省长说,粤省国企面临巨大的困难。
目前重点监测的14个工业行业中,纺织、有色、军工、煤炭、建材等5个行业整体亏损,其余5个行业差不多能做到盈亏持平,只有4个行业还能维持下去,也仅仅只是能维持下去而已。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31个省市区有12个整体亏损,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亏损6599户。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被逼到死角”,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