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大沧月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08 MB   上传时间:2025-01-24 12:24:58

  “光出打井的钱可不行,县里还得给我们配一些水泵电机之类的配套设施!”张汉吾再次说道。

  “行,这事我应下了!”

  “那行,我这就回去问问打井队的同志们!”

  “去吧,等你的好消息!”

第183章 农场的长远规划

  东泉农场管理处办公室!

  张汉吾回来之后,就派人将周扬请了过来,然后他将上午和黄县长谈话的事说了一遍。

  随后,张汉吾有些担心的说道:“小周,叔这牛逼算是吹出去了,要是打井队的同志留不下来,以后叔都没脸见老黄了!”

  周扬笑了笑说道:“打一口井200块钱,我想李局没道理不想挣这个钱!”

  尽管打井队隶属于县水利局,他们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为县里的乡镇公社以及各个生产队打井,但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创造一些收益。

  而得来的这部分钱,一般不会上缴财政,而是会归入本单位的集体账户,最后会当成职工福利发下去。

  最重要的是,一眼井200块钱真心不便宜了,在这个买东西按分角来计算的年代,200块钱的购买力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高。

  “那这样的话,实在是太好了!”

  周扬笑了笑说道:“张叔,你先别高兴,这事成不成我还得和田主任以及李局说说,现在我们还是规划一下农场后续的发展吧!”

  “后续发展?”

  “嗯,张叔你不会觉得解决了缺水问题,东泉农场就算是高枕无忧了吧?”

  “这…”

  “远的我先不说,就说说村民们那破破烂烂的窝棚咋过冬?”周扬当即问道。

  “每年秋收之后,他们都会将苞米的秸秆捆成草捆放在窝棚外面,然后再在上面垫上一层土,也还能凑合过去!”张汉吾道。

  “正常年景确实挨一挨就过去了,但是一般来说夏天大旱,冬天必然是爆冷,而且还可能下暴雪,就他们这些窝棚,我看够呛能撑得住!”

  周扬之所以说这事,完全是因为他知道今年冬天塞北地区将迎来数十年难得一见的极冷寒冬。

  很多地方的气温都达到了几十年来的最低温度,而且快过年的时候还连续下了十多天的暴雪,白灾延绵上千公里。

  这一年饿死的人不多,但是冻死的大有人在。

  而东泉农场这边的情况显然也不太乐观,母亲的几根脚指头就是在这一年冻掉的。

  据父母亲后来提起这事,依旧心有余悸,称他们这还算是好的了,很多人都是睡着睡着就没了,等发现的时候尸体都变成硬棍了。

  “这…那这该怎么解决?”

  “盖房子!”

  “盖房子?”

  张汉吾整个人都惊呆了,盖房子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那都是大事情,这需要的钱可是海了去,可不是打井的这点钱所能相提并论的。

  “张叔,说实话,东泉农场这里的土地实在是太贫瘠了,就算是有水,产量也不会太高,所以你们想要吃饱穿暖还得另想办法!”周扬道。

  “啥办法?”

  “发展副业!”

  “你说的是养牲畜,这倒是个办法…”

  话音未落,就听周扬摇了摇头说道:“养牲畜发展畜牧业倒是一个出路,但是见效太慢,只能慢慢来!”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建议是建厂子!”

  “厂子?这里啥也没有,能建什么厂子?”张汉吾惊讶地问道。

  “谁说啥也没有,这里有土!”

  “土?”

  “对,我看到南坡哪里有大片的黏土区,那里虽然不适合种庄稼,但却是制作砖瓦的上好材料。”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现在农场缺水的问题基本上算是解决了,我的想法是你们可以在南坡那里建一个砖瓦厂,将那里的黏土利用起来!”

  听到周扬的话,张汉吾眼睛顿时一亮!

  是啊,砖瓦厂确实是眼下最适合他们的厂子了,烧砖制瓦本身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设备也比较简单,以他的关系很容易就能搞到。

  更为重要的是,张汉吾明白了刚才周扬提议建房子的事情。

  建房子最大的开销便是地皮和砖瓦的费用,地皮肯定是不要钱的,如果自己能把砖瓦厂建起来的话,那前期生产出来的全都用来自己盖房子。

  这样一来,砖瓦的费用也就节省了下来!

  等到后期自己不用了,生产出来的砖瓦便可以拿来卖。

  以砖瓦的利润,足够养活他们这两三百号人了!

  “好好好,这真是一个绝好的主意!”张汉吾激动的说道。

  周扬再次说道:“打水井建砖瓦厂只是第一步,等厂子建起来之后,就可以分出一部分劳动力烧砖制瓦,让村民们不必全都守着这些贫瘠的土地糊口!”

  “同时你们也可以利用砖瓦修建房屋和牲口圈,然后再发展畜牧业。这样一来,种地可以收获秸秆喂牲口,牲口拉下的的粪可以用来肥地,也能吃肉卖钱,整个农场就彻底的盘活了。”

  听到周扬对农场的规划,张汉吾是又惊又喜。

  如果按照周扬规划的这样搞的话,用不了多少成本,但是收益却相当的可观。

  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的给周扬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一脸感激的说道:“小周啊,你真的是我们东泉农场的大恩人,没有你的话,我们这200多口子人真不知道该咋活啊!”

  “张叔,你可别这么说,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我爸妈,毕竟他们也都住在这里!”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而且我爸妈一直和我说,他们能在这里坚持这么长时间,除了相互之间互帮互助外,您和安队长他们是功不可没,这个恩情他们都记在心里!相比于您和这些战士们所做的一切,我这点微末之功又算得了什么呢!”

  “小周,话虽如此,但是你对东泉农场的帮助我们会记得的!”张汉吾认真的说道。

  “张叔,我回去给你们弄个发展方案,你呢将这个方案拿到上面去申请,上面要是同意了,那就照方抓药就行了!”

  周扬知道这里不是一般的农场,任何东西都必须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

  他们现在说得天花乱坠,要是上面不点头的话,那也不过是水中月雾中花,看得着摸不着。

  “行,你的方案一出来,我就去县里找相关领导汇报情况!”张汉吾道。

  “嗯!”

第184章 老许病好

  晚上,趁着吃晚饭的时候,周扬找到了正在南坡工地现场的田野。

  然后和他说了黄县长想要请他们给县里其它地方打井的想法,想听听他的意见。

  得知这事后,田野也不知道该不该答应。

  原本他们这次过来就是单纯的帮忙,想的就是打完井就回去,没有久待的意思。

  但是正如周扬说的那样,200块钱一眼井,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平时他们给各个乡镇打井,打好之后顶多人家送他们点鸡蛋或者是果蔬之类的东西,钱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给的。

  只有给那些工厂企业打井,对方才会给钱。

  当然了,前提是对方主动请他们去,而不是县里安排的政治任务。

  但即便是如此,打一口井的报酬也不超过150块钱。

  化县这边虽然不太好出水,机井的深度通常要比云山县深一点,但是一眼井200块钱,还是很划算的。

  思之再三,田野决定请示一下局里。

  毕竟局里要是真想挣这个钱的话,那就不能单靠他们一支打井队。

  要知道就他们这速度,即便是不算勘测水源,两天打一眼井那也是快的了。

  而现在已经快八月份了,打不了几眼井,地里的庄稼就都旱死了。

  因此,局里想要接下这个活的话,那就得继续往这边派打井队。

  反正云山县水利局单单成熟的打井队就有5支,而现在他们也没有多少活,要是都派到这里的话,倒是可以在入秋前狠赚一笔。

  听完田野的意见后,周扬答应明天让张汉吾送他到县城,然后利用公安局的电话联系一下李长青。

  虽说现在还没有得到田野等人的确切回答,但是以周扬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这事应该没问题,除非李长青他们那边抽不开身。

  回到父母所住的窝棚,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陪着小丫头玩了一会之后,周扬让李幼薇哄着宝儿入睡,而他则是拿出纸笔,借着微弱的油灯,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他得在天亮前,将东泉农场后续的整体规划制定出来,然后再由张汉吾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不然的话,单靠几眼水井还是拔不掉这里的穷根儿!

  既然事情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周扬索性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好好给他们规划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这一写就是整整三个小时,当周扬落笔的时候,早已经是凌晨了。

  此时南坡那边柴油机的轰鸣声依旧,看样子打井队的同志们又要奋战到天明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是纯朴的,是有信仰的。

  不管日子多苦,大多数人的眼里有光。

  他们懂得感恩,更懂得奉献!

  就拿眼前的这些打井队的同志们来说,这次任务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义务帮忙,其实没必要这么拼。

  但是当他们了解到东泉农场的现状后,主动加班加点,甚至于第一天晚上还是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奋战到天明的。

  这种大公无我的胸怀以及敬业精神让周扬非常的感动,也让他深受感染。

  下午的时候,周扬专门叮嘱过张汉吾,让他们千万要注意南坡这边的情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9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11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