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_分节阅读_第369节
小说作者:大沧月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08 MB   上传时间:2025-01-24 12:24:58

  话音刚落,就听张根旺开口问道:“那咱今年是准备咋训练,是整个大队一起训练还是各村训练各村的?”

  “李支书的想法是各村训练各村的,要是整个大队一起训练,八个村子加起来将近2600人,吃饭住宿都是个麻烦事,还不如各村负责各村的,我们大队这边盯着点就是了。”

  随后王平再次说道:“另外,咱们公社也没有那么多武器装备,因此只能一个村一个村的轮训了!”

  “嗯,也只能这样了,大冬天的也确实不太适合将这么多人集合起来!”张根旺道。

  “对,所以我的想法是咱村先训练,左家村、闫家店、大五号等村依次进行就行!”

  “嗯,我看行!”

  王平再次说道:“这次训练还是老规矩,不分男女老少,上至60岁、下至16岁的青壮年都必须参加!暂时由我担任训练总指挥,负责统筹调度。周扬同志、李建国同志从旁协助。”

  “另外,张根旺同志负责后勤保障,民兵训练期间,伙食以及其它物资全都由队里供应。”

  “要是大家没意见的话,那下午我就向公社打报告,明天领装备,后天就开始训练!”

  “我没意见!”张根旺道。

  周扬对民兵训练的事也不太懂,立即表态道:“我也没意见!”

  “就这么办吧!”梁峰道。

  “我同意…”

  …

  见大家都没有意见,王平再次说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咱们再说说生产队的工作安排!”

  “不少同志都在关心今年生产任务的安排以及人员的调配,尤其是那些新来的知青,他们不大了解咱们村的情况,所以这段时间不少人向我打听这事。”

  “所以,今天咱们就趁这个机会,商量一下如何分配人手!”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周扬。

  毕竟当初同意收留那些知青就是他的主意,再加上眼下的周扬在村里的威望无人能及,因此众人都想听听他的意见。

  “周知青,你是咱四队的队长,也是知青代表,先说说你的意见!”王平道。

  周扬当即轻咳一声,然后站了起来。

  只是他并没有说自己的想法,而是转头看向一旁的崔前进问道:“前进同志,你是村里的知青队长,先说说知青们的大体情况吧!”

  崔前进也不怯场,当即说道:“眼下我们两个知青点共有78名知青,其中男知青46人,女知青32人!”

  “这些知青们的婚姻状况以及学历什么的,你们都统计过吗?”周扬再次问道。

  “统计过,已经结婚的有26人!”

  接着崔前进继续说道:“至于学历的话,其中大部分人都读过小学,但读完初中的却只有46人,读完高中的则是只有17人!”

  周扬点了点头说道:“其实这事我这段时间也一直在考虑,随着村里的产业不断地增多,我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有活一起干,有肉一起吃了,在分配人员之前,我们必须对村里的岗位进行细化!”

  岗位细化?

  听到这话,除了闫耿东、王平等个别几个人外,其余人都是一脸的懵逼,根本听不懂周扬在说什么。

  “妹夫,你要细化啥东西,我们咋听不懂?”李建国皱眉道。

  周扬笑了笑说道:“就是将村里所有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然后再确定这一类的岗位需要多少人,且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胜任!”

  看到众人还是一脸的疑惑,周扬再次说道:“根据我们村目前的情况来看,所有岗位大致要分成4类,一类是主管农业种植,一类则是负责家畜养殖,另一类则是负责饲料厂、骨粉厂的生产,最后一类则是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沼气池的日常维护等等!”

  话音刚落,就听李建国说道:“这不就是村里让谁种地让谁放牲口嘛,原来这就是岗位细化!”

  这下其他人也都听明白了,只不过大家没有想到周扬会将村里的岗位划分得这么细,竟然有四类。

  “周知青,咱村这么多人,那到底谁分到哪一类?”王平问道。

  周扬当即回答道:“虽然劳动不分贵贱,但营生却有轻有重,多少会有差别,因此我的意见是所有人按照特长进行工作分配。”

  话音刚落,就听王平说道:“周知青,你的意思是会种地的就去种地,会养牲口的就去养牲口,是这个意思吧?”

  “对,首先得保证,不管是分配到什么岗位上的人,都能胜任这个工作!”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其次则是要讲究公平,咱们村今年会增加大量的管理性质以及服务性质的岗位,比如说羊场负责人、养鸡场厂长,兽医站站长、学校校长,此外还有负责机器维修的、财务统计的、学校教学的等等。”

  “这些岗位相比于下地干农活,肯定要轻松不少,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人争抢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立下规矩,除了既定的村干部以外,剩余的所有领导岗位以及技术岗位,都必须得凭本事争取,大家同意吗?”

  在村里待了五六年的时间了,周扬很清楚村里的事情看似没有多大,但是却非常的繁杂。

  一旦涉及到社员们的切身利益,必须得处理好,一个不慎,就可能引起相当尖锐的对立矛盾。

  尤其是涉及到普通社员和知青,更得谨慎点。

  而避免产生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先把规矩立好,所有人按规矩办事。

  王平点了点头说道:“嗯,我觉得这个这个主意不错,有能力你就上,没能力你也不要有意见,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周扬当即问道。

  “只是这样一来咱们本村人不就有些吃亏了,毕竟咱们村里读过书的娃可不多,肯定比不过那些知青!”

  张根旺也附和道:“就是,咱村里都是些大老粗,有啥本事,哪能争得过那些知青!”

  李建国也说道:“对,要不了几年咱八宝梁村就是知青们的天下了…”

  本村大部分的干部都觉得周扬这个这个想法不太好,纷纷出言反对!

  一时间,整个办公室嗡嗡声大作,宛如一个喧杂的菜市场!

第499章 眼光长远

  周扬没有做声,他仔细听着众人的意见!

  从这些村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话里,不难听出他们都有些顾虑。

  周扬也知道他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从个人能力上来看,确实本村的老百姓真的比不过这些知青。

  毕竟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是和他的受教育水平以及个人经历有极大的关系,相比于村里的普通社员,知青们在文化水平方面就有着先天的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周扬开始的时候不说自己的想法,而是要问崔前进知青们的文化水平的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在文化水平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差距,但这差距并不算特别大。

  正因为如此,周扬才动了岗位细化的念头。

  毕竟眼下的八宝梁村就像是一个集团公司,想要发展就必须做到任人唯贤,更不能让外行领导内行。

  见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周扬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我理解大家的顾虑,但是也请大家不要过多的担心,社员和知青各有长短,并不是说知青就一定比咱八宝梁村的社员们强的。”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就拿种地来说,绝大多数的知青比不过村里人,因此各个生产队下面的小组长肯定是轮不上知青们的!”

  “再比如说各个养殖场,知青们有几个懂养殖的?显然,在这方面普通社员也是有优势的,我说这些大家都认可吗?”

  话音刚落,张根旺则是皱眉道:“话是没错,但是种地养牲口本就是最累的活,这也不用争不用抢吧!”

  “就是嘛,我们想的是把那些比较轻松的岗位留给村里人…”

  周扬当即说道:“咱们村不缺乏轻松的岗位,但是这些岗位就算是让给普通社员,他们能干得了吗?别的不说,大家都知道崔知青现在负责沼气池的维护,我就问大家,随便换一个社员能干得了这活吗?”

  不等众人开口,周扬便再次说道:“不能,不但干不了,贸然过去甚至于容易把命丢在沼气池,毕竟那里的很多气体都是有毒的,进出沼气池都要特别的注意!”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再比如说白知青,他今年后半年一直负责饲料厂和骨粉厂的机器设备的维修维护,这活换了别人能干得了吗?”

  “还有刘知青,她这后半年一直跟着梁会计记账算账,没有她的帮助,咱每次分钱分粮哪能那么快就把账算好!”

  听到这话,众人都沉默了。

  是啊,轻松的岗位确实不少,但问题是就算让给普通社员,他们也干不了。

  这也是周扬一个月前力主留下那些知青们的原因,在他眼里,八宝梁村不但缺劳动力,更缺技术人员。

  作为大队支书的王平知道自己必须表态了,不然周扬的压力太大了。

  他轻咳一声,然后起身说道:“周知青说得对,咱们不能光想着把轻松地岗位留给村里人,这样是不对的!我同意按周知青说的那样,凭本事争岗位!”

  周扬再次说道:“另外大家要明白一点,我们现在的目的不是给大家分红利,而是想把咱们村建得更好,创造更多的财富,年底分更多的钱,这就得将每一个合适的人都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

  听到这话,张根旺猛吸了两口旱烟锅,然后说道:“道理大家伙都明白了,但现在该咋做呢?”

  周扬当即说道:“简单,现在咱们就将全村所有的工作岗位列一个表,比如说管理岗有多少,种植岗位需要多少,养殖岗位又需要多少,然后将表贴出去,让大家自己去报名!”

  “然后呢?”

  “然后我们统一审核,合适就留下,不合适的重新调整!”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大致将人员调配好之后,我们再从各自的岗位队伍中进行选拔,提拔合适的人当负责人!”

  “我看行!”王平道。

  “我没意见!”张根旺道。

  “我同意…”

  见大家都没有异议,随后周扬便亲自主持,对八宝梁村所有的岗位进行统一划分。

  经过两个小时的商量,八宝梁村所有的岗位都被细化了出来。

  根据村里的土地田亩以及各个产业的相关情况,大家伙对所有岗位所需的数量进行了细化和统计。

  经统计,八宝梁村今年至少需要280名种植人员、105名养殖人员、45名厂房员工以及20名各类技术人员,合计450人。

  这只是按照最保守的数据统计的,如果真要细算起来的话,所需要的劳动力岗位可能会更多。

  但是即便是如此,村里依旧无法满足。

  眼下村里的情况是,算上那些新来的知青,总人口也不过473人。

  这还包括了所有的老弱病残幼,刨掉这些没有劳动能力的,全村所有壮劳力不超过380人。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眼下村里的产业布局进行人手分配的话,村里至少还有70人的劳动力缺口。

  这么一分析,所有人看向周扬的眼神都充满了钦佩。

  年前那些知青们来闹事的时候,大家伙心里那叫一个气啊,都觉得这些知青是来打秋风的,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们。

  唯独周扬一人力主收下他们,而且还放出话来,有多少要多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9页  当前第3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11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