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当拆开信之后,他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信果然是林毅写给他的,不需要看信的内容,因为随同信件一起寄来的还有两张照片。
一张是小灵儿的个人照,看样子是在照相馆拍的。
照片中的小丫头坐在一个小木马上,正开心的笑着。
另一张是全家福,除了林毅外,照片上还有一个笑面如花的年轻女人,小灵儿被女人抱在怀里,正好奇地看着镜头。
看完这两张照片之后,周扬这才展开信纸看了起来。
信很长,足足有6页之多,周扬看了五六分钟才看完。
林毅在信上说,他现在已经回到了冰城,除了他和灵儿外,新婚妻子也跟着着他一起回到了冰城。
没错,林毅结婚了,妻子正是在化肥厂认识的那个丧偶的女人。
他们是过年的时候扯的证,主要是为了一起回东北,所以只领证而没有办酒席。
据林毅说,他现在不但回到了原单位上班,还是在教他所擅长的机械学。
而且上面为了补偿他,不但给他重新分了房,职称方面也给他提成了副教授。
另外学校这边也给他的妻子解决了工作问题,尽管只是后勤方面的临时工,但是总的来说也还不错。
眼下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回到冰城两个半月了,生活也安顿了下来。
因此给周扬写封信报一下平安,顺便将他们新的地址附上,以后有啥事可以通信联系。
看完信之后,周扬心里颇为高兴。
一方面他为林毅感到高兴,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他总算是从黑暗中走出来了。
想想他现在任教的那所学校,可以想象到,林毅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另一方面,周扬也为自己而高兴。
想想去年夏天林毅托孤求死,再想想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的笑容,周扬的内心非常的满足。
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更何况是救人性命!
虽然通篇林毅没有说谢谢,但是周扬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感激。
周扬并不图林毅报答他什么,但是能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随后,周扬伏在办公桌前,给林毅写起了回信!
…
青城某军事基地!
周扬这边高高兴兴接收人员物资的同时,青城这边却正在召开一场级别极高的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有装备部的姜老、杨老等一干老将军外,还有空天之眼项目部的聂南孙、杨东海以及各个军工单位的负责人。
放眼整个会议室,几乎清一色都是具有军职的干部,而且连一个旅、团级的军官都看不到。
待人员全部到齐之后,姜老轻咳一声说道:“都到齐了吧,那咱们就开始吧!”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都挺直了腰板,目光手聚集在了姜老的身上。
“今天把你们叫过来,主要是给你们安排任务来了!”
随后姜老看着聂南孙说道:“小聂,你将具体的情况和同志们介绍一下吧!”
聂南孙听到点名后,当即起身说道:“诸位都是隶属于军工生产部门,理应也猜到是啥事了,没错,就是要大家配合我们进行设备试制的!”
“我们项目部这边研究出了一款新式雷达,现在设计图案已经快完成了,接下来就需要在座的诸位协助,将设备生产出来…”
聂南孙的话音未落,就看到一个气质儒雅的老者开口问道:“老聂,据我所知你们项目部组建时间没多长时间吧,这么快就出成果了?”
“呵呵,是没多长时间,不过出不出成果和时间长短并没有多少关系吧!”聂南孙笑着说道。
“能说说是什么雷达吗?”老者再次问道。
然而聂南孙却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不行!”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的军工生产部门的负责人都吵吵开了。
毕竟让他们帮着生产,却连什么东西都不说清楚,这是啥意思?
难道是在防着他们吗?
一时间,这些军工部门的负责人都有点不太高兴了,会议室里瞬间嘈杂了起来!
这时,主位上的姜老接过了话茬:“都安静!”
“不公开装备的型号是最高层做出的决定,又不是他聂南孙的意思,你们吵吵啥?”
听到这话,众人都心神一凛,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到底是什么先进的雷达,竟然能惊动最高层。
姜老再次说道:“接下来,将会根据你们各个单位的生产水平和能力,给你们安排生产任务。”
“我不管你们手头上正有什么重要工作,只要任务下达,都必须将最精干的技术骨干给我抽出来,在最短时间内将交给你们的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能做到吗?”
“能!”众人齐声说道。
“很好!”
接着姜老继续说道:“另外,今天会议内容列为最高保密级别,严禁外泄,你们私下也禁止讨论,明白吗?”
“明白!”
“好,聂南孙同志,现在分配任务吧!”
“是!”
随后聂南孙从面前的一摞档案袋中拿起一个,然后说道:“唐永亮同志,这是你们鹿城一机厂的任务,请务必保管好所有的图纸!”
“是!”
“王刚同志,这是你们电科6所的任务…”
第594章 磷肥生产成功了
三天后!
云山县通往宁市的砂石路上,一辆崭新的吉普车快速飞驰着,溅起阵阵尘土。
车上除了柳云龙和周扬外,后座上还有大哥周平、嫂子塔娜以及乌日娜。
今天,他们准备前往丰县化肥厂,去探望一下父亲。
周扬顺便还要为村里,向丰县的化肥厂订购一批化肥。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得先把乌日娜送到宁市火车站,这姑娘今天要回青城。
经过商量,乌日娜已经决定来八宝梁村当老师了,因为爱情!
不过,这毕竟是人生大事,需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同时也得回学校办理一些手续。
也正因为如此,本来准备多在村里待一段时间的乌日娜,决定提前返回青城!
将乌日娜送进火车站,并买好车票,周扬让她自己在车站候车。
随后众人继续赶路,前往化肥厂。
化肥厂这边,周亚文并不知道两儿子一个儿媳妇已经在来探望他的路上了。
此时的他,正在生产车间正紧张地观察着设备的运行情况。
经过大半年的研究,他们已经搞明白了那套磷肥的新技术,高浓度磷复肥进入了试验生产阶段。
如果试验生产没问题,且产品质量合格的话,那么这套来自于漂亮国的高浓度磷复肥技术他们就算是彻底的吃透了,就能大规模的生产这种高浓度磷肥了。
随着设备缓缓停运,技术人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将生产出来的散装成品取了一部分过来。
周亚文接过还有些烫手的灰白色的粉末状肥料,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气味。
“酸味很浓,是磷肥没错!”周亚文确认道。
“老周,浓度达标了吗?”化肥厂主任张玉和有些激动地问道。
“这个看不出来,必须进行化验才行!”
“那还等啥呢,赶紧化验!”
紧接着,众人立即拿着生产出来的样品,赶往实验室。
回到实验室之后,周亚文亲自上手操作,对这些样品的含磷量进行检测。
在周亚文检验的时候,实验室外面的几十号人都紧张的看着他,包括张玉和在内的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忐忑。
要知道为了这套磷肥生产技术,他们不但花了五万多块钱的巨款,而且还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去研究它。
眼下产品总算是试生产出来了,但是品质如何还不确定,因此所有人的视线都紧紧的聚集在了周亚文的身上,等待他最后的“判决”。
这万一生产出来的磷肥含磷量不够的话,那可就亏大了。
突然,实验室里面的周亚文有些激动地喊道:“68…68…68%!”
听到他的话,包括张主任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后则是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根据行业标准,按磷肥中所含有效磷的高低可分为低中高三大类:
当p2o5<20%的时候,为低浓度磷肥!
介于60%<p2o5>30%为中浓度磷肥。
只有p2o5>60%的时候,才可以称为高浓度磷肥。
国内也不是不能生产磷肥,事实上建国之初我们就意识到农业是立国之本,因此也特别注意肥料化工行业的发展。
所以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率先在金陵建立了第一家磷肥厂。
但当时我们的磷肥生产受到技术、资金和资源的多方面制约,发展非常缓慢,国内磷肥工业中,过磷酸钙等低浓度磷复肥占磷肥总产量的95%。
先进的,且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的高浓度磷肥我们几乎无法生产,即便是能生产一些,成本也极为高昂,根本无法大规模的生产。
所以,眼下全国上下急需一种先进的,可以大规模生产的高浓度磷肥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