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的建设费用应该是够了,至于订购设备的资金再攒就是了,反正从建厂到生产线安装,至少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百八十万也就个把月的时间而已!”李长青道。
“那倒是,放心大胆的干吧,我们这边绝对不会给县里拖后腿的!”周扬道。
“好。”
几人正聊着,却看到李倩端着几个碗走了进来,看样子是准备张罗碗筷子。
柳云龙见状,急忙下地帮忙:“你上炕待着就行了,有啥事交给我就行了!”
李倩也不矫情,随即将手里的碗交给了柳云龙,而后坐到了炕上。
看到这一幕,李长青不由得点了点头。
女婿显然不是因为自己来了才刻意表现的,这一点从自家闺女理所当然的样子来看,显然这种事情她已经习惯了,平时女婿应该就经常这么做。
而且女婿看向自家闺女的眼神,时刻都是眉角下垂,嘴角上扬,而女儿同样一脸的幸福,显然是嫁对人了。
军人的干练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柳云龙的操持下,很快碗筷什么的就张罗好了,而此时锅里的饭菜也都做好了。
随着大鲤鱼的出锅,柳家的午饭也正式开始了…
第994章 要知青
吃完午饭,老李两口子就返回了县城!
李幼薇惦记着家里还没有收拾的福利品,因此也同周扬带着孩子离开了柳家。
路上李幼薇高兴的和周扬说了今天发放福利品的盛况,听着自家媳妇儿激动地说着分了多少米面粮油,分了多少日用百货,周扬的心情也很高兴。
其实李幼薇分了多少东西周扬是知道的,因为印刷厂也是隶属于研究所,他们那边发放的福利品和研究所那边是一模一样的。
再说了,这些福利品都是周扬让乔卫国带人采购的。都有点啥东西周扬心里最清楚不过了。
但是看着自家媳妇高兴的样子,周扬并没有打断她的话,不时还附和上几句。
回到家,两个小的已经睡着了。
进门后,李幼薇便叮嘱文辉和宝儿先去写寒假作业。
自从恢复高考且今年村里考上两百多大学生,村里的社员们对自家娃儿的学习更加重视了,强烈要求老师们多给这些孩子们多留点寒假作业。
而老师们自然也不会拒绝家长们的要求,于是乎这些孩子们就感受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双重关怀。
趁着孩子们写作业的空档,李幼薇和周扬当即收拾起了这些福利品,该分类的分类,该放起来的放起来,忙得不亦乐乎。
两个人的福利品加起来可不少,单单猪肉就一下子多了四十多斤,另外还有两只鸡以及10斤鸡蛋,还有大量的其它物资。
两人忙碌了好一会才将这些福利品处理好,随后周扬便着手做起了腊味。
在这个没有电冰箱的年代,想要长时间保存肉类只有三种方法,即风干、腊味以及腌制!
在塞北,最常见的是做成风干肉或者是腌猪肉。
一方面是制作风干肉和腌猪肉比较简单,不像腊肉那么麻烦,另一方面是这里的气候更适合制作风干肉和腌猪肉!
只是周扬比较喜欢吃腊肉,因此每年家里要是有多余的肉,他们一般都会做成腊肉。
今年也不例外!
厨房里,周扬将八角放入锅中,小火进行煸炒。
等炒出香味儿后,接着放入花椒、茴香等,继续慢慢用小火翻炒,直至炒脆。
接着找来捣缸,将炒脆了的香料倒入捣缸里面捣成粉末,并加入盐巴装碗备用。
而后周扬便将处理好的猪肉、猪蹄子以及猪头弄出来,并把炒好的香料粉末均匀地抹在新鲜的猪肉上…
刚刚将肉腌制好,周扬正准备去整点茅草,等肉腌制好之后就进行熏制。
正准备动身,周扬就听到大门外面有动静传来。
起身一看,发现是虎子带着老宅的几个弟弟妹妹跑了进来。
除了李家的这些孩子之外,大门口还站着一帮小娃娃,都是村里娃。
推门进来,虎子看到厨房里的周扬后,当即主动打招呼道:“姑父,我们来找宝儿和文辉玩了!”
“这大冷天的准备去哪玩啊?”周扬笑着问道。
“去小河沟那边玩冰车车,我爹给我们做了好几个呢!”虎子一脸得意的说道。
屋里的宝儿也听到了虎子的声音,鞋子都没穿就跑了出来,高兴的说道:“虎子哥,你来了,舅舅是不是把冰车车做好了?”
“做好了,咱们赶紧走吧!”
宝儿没有立即答应,而是看向周扬说道:“爸爸…”
“去吧,不过得注意安全,尤其是注意那个冰凿子,别伤着人!”周扬叮嘱道。
“好。”
说完,宝儿便高兴的回到里屋,叫上文辉就要出门。
看到自家闺女这急匆匆的样子,李幼薇当即让她穿好衣服,戴好手套和帽子,眼下这天气去室外玩,可得做好保暖措施才行。
好在文辉比较懂事,听到出门,就早早地将两人的棉衣以及手套、帽子都准备好了。
直到收拾得妥妥当当,这才带着宝儿,跟着虎子他们离开了周家。
孩子们离开之后,周扬和李幼薇打了声招呼后,也带着陈北玄出了门。
不过他不是去研究所,而是直奔李家老宅而来。
…
李家老宅!
李丰年正跨坐在炕沿边抽着旱烟锅,呼吸之间,铜质旱烟锅里的火星也跟着一闪一闪的。
同时,地面上已经落下了不少黑褐色的残渣。
旱烟不同于卷烟,这玩意儿燃烧过后没有那么多烟灰,但是却会在烟锅头里面留下一层残渣,有时候这玩意需要专业的工具才能搞下来。
而在李丰年旁边,王平和张根旺也都斜挎在炕沿上,每人面前放着一大碗茶水。
“老李,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趁着那些知青还没有离开,咱们得早做准备!”张根旺一手拿着旱烟锅一边说道。
王平也附和着说道:“是啊,等知青们都离开后,村里会算账的就只剩下梁峰一个人了,光靠他一个人就算是累趴下也忙不赢啊!”
李丰年先是抽了口烟,而后吐出一口烟雾后问道:“那你们两是啥意思,让我从公社那边给你们调些人过来?”
“公社的干部咱肯定是用不起,你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大队调一些知青过来!”张根旺道。
王平则是说道:“我听说福沟大队有一百二十多名知青,今年虽然也都参加了高考,但好像没有考上几个,看能不能将他们全都弄到咱们村?”
“还有薛家洼大队,他们那里好像也有一百多人,要是一起弄过来就更好了!”张根旺道。
李丰年笑了笑说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想前几年听说公社的干部们要在咱们村里建知青点,大多数人都不乐意,就怕人家知青们来了之后抢咱们的口粮,社员们一个个对知青们很不待见。”
“再看看现在,这才几年的光景,知青们就要走了,你们又不乐意了,特意跑来让我给你们找知青!”
王平笑着说道:“那还不是因为以前大家伙都苦,我记得前几年咱们村一年到头也就只能分三百多斤粮食,大半年的时间都得挨饿,哪还有余粮养活外人!”
张根旺接口道:“一年分300斤已经是好收成了,我记得有一年咱们村遭了灾,交完任务粮之后,每人只分到了18斤小麦。”
“大年二十九蒸馒头还得掺三成棒子面,三十吃顿包子,大年初一包饺子,过了初二就见不到白面了。再看看现在,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谁说不是,前几年的日子真的是太苦了,村里人自己都没吃的,那还能养活得起知青们。”
接着李丰年再次说道:“好在这几年咱们的日子总算是好了起来,家家户户不但粮食满仓,还能分到不少钱…”
正聊着,几人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顺着窗户向外望去,竟然看到周扬带着警卫员小陈大步走了进来。
几人见状,当即停止了交谈,视线全都定格在了周扬的身上。
第995章 老张要建学校
李家老宅
周扬推门进来后,看到王平和张根旺也在,当即笑着说道:“你们也在啊!”
王平当即笑了笑说道:“我和根旺叔来和你爹唠点事,你咋过来了?”
“我也有事和我爹说说…”
话音未落,就听李丰年指了指自己旁边的位置说道:“来,坐下说,顺便拿个碗过来!”
“好勒!”
说着,周扬从碗柜里拿了一个大碗出来,同时搬了一个木头凳子来到了炕沿边。
周扬在李家老宅从来都不客气,来到炕沿边后便自己拿起炉子上的大茶壶,先是给其他人将碗里的水续满,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碗水。
趁着周扬倒水的功夫,李丰年抽了两口旱烟锅后说道:“刚刚王平和你根旺叔找我说知青的事了!”
“知青咋了?”周扬疑惑的问道。
王平当即接过了话茬说道:“咱们村的知青这不都考上大学了,不出意外的话开春后他们就要离开村子,去上大学了。而这些知青现在基本上全都是村里的管理岗、技术岗,包括财务、老师以及拖拉机手什么的,这些人一下子全都走了,对村子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所以我和根旺叔以及咱村的其他村干部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从外面再搞点人回来!”
周扬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准备咋搞?”
“我们想能不能通过公社这边,将其他大队的知青们都弄到咱们村来,这样不就将这事解决了!”王平道。
听到这话,周扬的眼睛顿时一亮,和他想到一块了。
自从得知知青们全都考上了大学后,周扬就在想这事。
毕竟一下子少了这么多的劳动力,必须想办法将这个空缺补上,不然必将影响今年的生产。
但正如王平他们考虑的那样,很多岗位必须要有文化的人才能担任,这就有点麻烦了,所以他也想到了其他村的知青。
只是恢复高考之后,这些知青们都想着考大学回城,来了未必能安心上工,且很可能刚来没多久就会再次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