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稳住别浪_分节阅读_第374节
小说作者:跳舞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 MB   上传时间:2025-01-25 13:22:30

  但从那辆预备的小卡车,以及车辆的自身的扛撞强度,再加上行车时候的速度……

  陈诺认为,宋承业并不是想弄死老蒋。

  他自己还在车上呢!

  制造点车祸,然后让老蒋哪怕是受一点点皮肉之伤……

  就可以取消掉今天的比武!

  是了,他的目的是阻止这场比武。

  这是陈诺的判断。

  从动机上来说,宋承业这么做也是有充分理由的。

  宋家二房,三子夺嫡。老大宋志存,老二宋高远,才是这场争夺的主角。

  老三宋承业因为年纪轻,他出生的时候大哥二哥已经成了气候。

  在这场争夺家产继承权的斗争中,毫无疑问宋承业是处于劣势的。

  那么,这场比武一旦分出胜负,而且很有可能,宋志存赢面更大!

  分出胜负后,宋家赢了,老大就要成为继承人!

  宋家若是打输了,老大灰头土脸名声扫地,那么得益的也只是老二宋高远!绝对轮不到他宋承业。

  这么看来,这场比武不管结果是输是赢,对他宋承业都没好处。

  唯一对他有益的情况:就是取消这场比武。

  让老大和老二继续缠斗,拖延时间!

  宋承业最大的劣势就是年纪轻,接管家里的产业时间短,根基不深。

  所以站在他的立场上,他最希望的是这场争夺战继续拖延下去,而不是尽快分出结果!

  陈诺觉得自己的判断没错。

  ·

  不过,这个宋承业有点东西啊!

  为了制造车祸,并且把自己撇清关系,居然自己也在车上!以身犯险!

  够狠的。

  ·

  宋家在HK的武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本来么,HK地皮少,寸土寸金,早些年宋家的产业还没有做大的时候,在HK的老武馆自然也不可能开的很大。

  一栋看起来很老破的楼房,周围的建筑也都是一个色调,楼宇上横七竖八的各种招牌。

  这栋楼里两层是宋家的武馆——停车站在门前的时候,宋承业特别介绍过,这是宋家在HK最早的一间武馆。

  后来宋家产业做大的,道场都开到M国去了,但是为了保护传统,这家看起来有点破败的老武馆非但没有搬迁到更好的地段,反而将它保留了下来,还努力扩建了一些。

  如今,占据了两层楼。

  进门的时候,堂屋做的很漂亮,清一色的仿古的家私,八扇的屏风,陈诺看了一下,玉石料子的。

  门口,也有宋家的人接着,是那位宋家老二,宋高远。

  若是不知道的话,单纯从外貌上看,可能别人会以为宋高远才是宋家这一代的练武扛把子。

  他的外貌太像练武的了。

  身材高大魁梧,肩膀宽厚,双臂很长,全身肌肉将身上的西装撑的鼓鼓囊囊的。

  四方脸,浓眉,薄嘴唇。

  但宋高远的履历却并不是如外貌这样的。

  这个家伙今年四十多岁,早年是港大毕业的,然后去了M国读书,进修的是企业管理。

  而且,陈诺也知道,宋高远其实对于宋家的功夫,练的并不是很精深,他那壮硕的身材,完全是因为平日里喜欢运动,喜欢健身。

  他最喜欢的运动是帆船。

  练武功,对宋高远来说,仿佛从来都没有太大的兴趣。

  这些资料,都是陈诺通过东田会长派人搜集来的。

  宋高远对老蒋的态度很客气——看得出来,是那种故意做出来的客套,眼神并没有什么热情。

  而且,他的普通话并不好,简短的几句话,只能勉强听出来是很官方的问候。

  宋高远的出迎,仅仅只是代表了宋家的态度,对这场比武的重视以及礼节。

  寒暄了两句,宋高远很快就带着几人进入了武馆。

  比武的地方在二楼。

  “这里是演武场。平日里,门内的师兄弟们可以在这里切磋。而且,本地的一些武术界的交流比赛,我们有时候也会承办,在这里举行。”

  宋承业仿佛对路上的车祸已经彻底释怀了,神色很轻松,对老蒋一行人介绍这些,然后还轻轻叹了口气:“武术势微,如今HK能找到举办武术比赛的地方不多的,这个老武馆的场地条件还不错,所以武术界的朋友,有比赛,都愿意让我们承办。

  但也只能承接一些小型的比赛。

  若是大型比赛,还是要跟政府去租用体育馆才行。”

  陈诺一行人看着这个演武场,数百平的一个大厅,楼层的高度很高,超过了普通的楼宇。

  装修很很简单,甚至有点老旧。

  中央摆了一个仿佛拳击台一样的擂台,不过不是方形的,而是八角形的。

  周围是三面看台,不过规模很小,看起来也就只能坐下百十个人,而且很挤。

  擂台上的灯已经打开了。还有穿着宋家武馆服装的弟子在上面清洁和打扫,用两个擦拭擂台上的地板。

  而在台下的观众席上,却已经几乎坐满了。

  这让陈诺微微一皱眉:“这么多观众?”

  宋高远扭头看了一眼陈诺,再看了看老蒋,眼看老蒋没说话,就不搭理陈诺了。

  而宋承业却笑道:“我们宋家在HK的武术界的招牌还算有点分量,而HK武术界平日了也很少会有这种交流切磋比试了,有一个比武,武术界的同道都会给面子过来观摩一下的。”

  陈诺看着看台上的这些“武术界同道”,忍不住嘴角一扯。

  不少人身上都是绣龙纹凤的,距离陈诺此刻站的地方最近的地方,坐着的几个人,很扎眼的一双大花臂。

  武术同道?

  社团同道才对吧!

  不过社团是HK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练武的人和社团总有牵扯不清的关系,这也是历是造成的。陈诺上辈子看过一个数字,在HK,大大小小的社团,有几十万人。

  全HK才几百万人。

  看着看台上的一些人,明显看外形和打扮,要说他们不是古惑仔,怕是连小孩子都不信!

  随后,宋家两兄弟引着老蒋一行人去见了今天观摩比武的一些HK的武术界的一些所谓的同道宿老。

  在擂台的正前方,是一排座位排开了,坐着一些明显看来就在端着架势的人。

  倒是很默契的,都是穿着唐装。

  最年轻的怕也有四十开外,还有的头发都全白了。

  宋家两兄弟带着老蒋等人走过去,一个个见过认识。

  这些人大多都不太会说普通话,不过气势拿捏的很足,都和老蒋抱拳,态度也自然不会很亲热,倒是颇有点倨傲的感觉,甚至隐隐的带着一点敌意。

  其实,从老蒋等人一走进这个演武场的时候,观众席上就已经开始骚动了——大概是看出了老蒋等人就是今天跟宋家老大比武的大陆高手。

  HK人的排外和对大陆的鄙视在这里得到了很集中的体现,从老蒋等人走进来开始,观众席上就开始出现了一些起哄的声音。

  各种“北佬”“仆街”等喝骂甚至恐吓的声音不觉。

  老蒋和宋巧云的脸色其实一直都不太好。

  不过陈诺倒是觉得很正常:宋家是HK本土的武馆,老蒋是外来的,本土的观众当然帮着本地人了。

  这就跟足球比赛一样,本地观众当然帮主队的。

  京城工体比赛的时候,观众不也一样用国骂来招呼客队嘛。

  这些HK武术界的头面人物,对老蒋的态度的敌意,自然也容易理解了。

  虽然语言交流不太通常,但是宋承业表现得很主动,他的普通话很好,挨个介绍,并充当翻译,老蒋算是和这些今天在场作为比武见证的这些大佬都认识了一圈。

  什么练蔡李佛的,练洪拳的,练咏春的……

  顺便说一下,这个时候在HK,练咏春的有不少,但并不是主流。

  咏春的红火,要到2008年,郑子丹的《叶问》大火之后,才在数年之间陡然流行起来。

  那个系列的电影的大卖,把叶问这个其实在武术史上并不算很重要的人物,直接推上了神位。

  叶问这位老先生呢,是武术家,但真的算不上是什么宗师。布鲁斯李也确实跟叶问学过,但小龙先生一辈子拜过很多人学艺,最后博采众长,在自成一家。

  叶问先生只是其中之一。

  只是电影毕竟是电影,导演和主创为了取材,从故纸堆里找出了叶问这个人物来,做了艺术加工和夸张的表现,加上娱乐业的传播度,最后把一个原本名气不太大的武术家,弄成了一代宗师了……

  在介绍和见面的过程里,那位练咏春的同道代表,在本土的那些位里,显然也不是靠前的,地位并不是很出众。

  陈诺看着这位咏春的武术家,心中叹了口气:等着吧,过几年你就风光了。

  不过看着老头子一头白发的样子,怕是等到叶问大火,咏春流行的时候,他也已经老了吧。

  赶不上好时候了。

  ·

  见过了各位同道,宋家两兄弟就请老蒋等人坐在了擂台下准备好的一方的位置上了。

  国内比武,不像是欧美人的拳击赛,还要准备拳手休息室——没这个传统。

  一行人就在擂台的南脚坐下,这里距离擂台很近,一步之遥。

  老蒋坐在最左侧,身边是宋巧云,然后是陈诺张林生依次排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8页  当前第3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1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稳住别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