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一点。
走廊尽头的大教室,门锁轻响,两位白老师推开大门,一左一右站在门口,打量整间教室。
这间教室似乎没有启用过,连桌椅都没有,空空荡荡溜冰场般一马平川的大房间,窗户紧闭,电动窗帘连塑料包装膜都没拆。
地上一层肉眼可见的灰尘,门一开空气流动,阳光照耀下灰尘纷纷扬扬腾起,犹如一阵旋风卷起发亮的雪。
杨玉和袁天罡刚要进屋,见到满屋灰尘又望而却步,杨玉眨眨眼,伸腿进去踩了一脚,地板上清晰的鞋印。
“这教室能坐好几百人吧?就这么一直空着?”杨玉站在门口伸头探脑,“好浪费啊!建这一个教室好多钱呢!”
“开玩笑,院长是缺钱的人吗?这种没启用的空教室应该有不少,都是为以后做准备的,学校不断扩招,课程类型越来越多,慢慢的各教室就填满了。”袁天罡道,“这不咱们就来填这间教室了。”
“好多灰,今天下午不用干别的了,全员大扫除吧。”杨玉笑道。
“这叫什么话!”左边的白老师回头,“一点灰尘而已,十分钟搞定!”
“十分钟?”杨玉一怔。
“清灰用不了十分钟,放狗!”右边的白老师说。
嗡嗡的响声传来,袁天罡和杨玉回头,只见走廊尽头成群结队冒出几十个乌黑发亮的扫地机器人,阵仗堪比盗墓片里的尸蹩倾巢出动,来势汹汹!
两人连忙后退,几十个扫地机器人风驰电掣冲到教室门口,一个急刹减速,随即缓缓滑入教室,向前移动。
转眼间,一大群扫地机器人全进入教室,两个白老师默契地同时关门。
下一秒,屋里响声大作!
袁天罡和杨玉趴在门板玻璃上往里窥探,扫地机器人们以飙车般的速度散开,在教室里横冲直撞地狂奔,吸尘功率开到最大,轰隆作响的动静像有一架战斗机在屋里发动!
满地灰尘被掀起又快速吸走,短短三分钟时间,厚厚一层灰尘消失,露出牛奶冰面般的白色地板!
紧接着,众多扫地机器人在房间中心集合,最大的一个扫地机器人掀开顶盖,伸出修长的机械手,一个个取出其他机器人的集尘盒,放进自己的储藏槽里。
“我靠?咱们学校的扫地机器人啥时候这么高级了?”杨玉吃惊。
“建院之初就有,平时你们见到的白色机器人是日常清扫用的,这种黑色的是开荒集群。”白老师在一旁抱着胳膊解释,“开荒意思是房间的第一次打扫,灰尘多碎渣多,普通机器人容易坏掉卡机,只能用这种凶猛的开荒集群来干。”
“这些我一次没见过。”袁天罡也有点吃惊。
“当然,装修时用的多,校区投入使用后,开荒集群基本就闲置了,偶尔这种新教室启用再出山亮相一次,平时作为机器人储备力量隐藏起来。”白老师解释。
“学校还有机器人储备力量?”杨玉一惊,“突然感觉咱们院比表面上复杂的多啊!”
“院长当初上千亿重金砸下来,你说学校地下有密道迷宫我都信。”袁天罡道。
“有的。”白老师忽然说。
俩神童发懵,不可思议扭头望着他。
“学校地下还真有东西啊?”袁天罡问,“多大规模?都是什么?”
“四个体育馆那么大吧,具体藏了什么我也不清楚,地下是另一台超算的地盘,我们数据不连通,偶尔有些同事会调岗到地下去,去了之后就没消息了,没一个回来的。”白老师摇摇头,“可能是些应急救灾物资、超算机箱、备用电站之类的,你们感兴趣可以问问院长。”
俩神童交换眼神,这肯定得问问,四个体育馆的地下空间太夸张了,这么大的事儿在学校里从未听说过。
“这消息你不需要保密吗?怎么给我们说?”袁天罡想起什么。
“院长刚刚给你们批了最高权限,我知道的一切都可以告诉你们。”白老师解释。
屋里的声音变了,两个神童又往里看,扫地机器人们刚刚完成第二次吸尘,开启了拖地模式,伸着圆圆的旋转拖布来来回回,地板很快亮的像镜子!
两个白老师打开门,收工的扫地机器人们鱼贯而出,又朝着来时的方向撤离。
“能搬点白板和投影仪过来吗?”袁天罡问。
“要几套?”白老师问。
“12套白板,投影仪要四个,大概多久能送来?我们下午可能会用。”
“马上。”
话音刚落,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
众多白老师像是凭空出现的,浩浩荡荡扛着巨大的白板大步赶来,二话不说往教室里搬。
不到三分钟,12块白板整整齐齐在大教室里围成一个大圆,移动式的小投影仪放在教室中间,迅速开机,向每一块白板射出投影进行视觉定位,这样所有白板既可以书写,也可以放投影,相当方便。
白老师们又拿来几百把小凳子,哗啦哗啦摆在教室里。
“阵地交给你们了,有需要随时打电话,院长给你们的权限快拉满了,任何需求我们会第一时间赶过来。”白老师扔下一句话,带着众多同事离开。
袁天罡和杨玉迈入教室,四下查看,教室像被清洗过一遍,和十几分钟前开门时脏兮兮的教室完全不像一个地方!
走廊传来说话声,一群刚吃完饭的神童大步迈入教室,有人二话不说抄起马克笔,动手在白板上书写。
“为什么非得全部用电调控呢?记得我昨天给你们说的那个材料吗?不同温度区间内它是这种阶梯曲线的性能,咱们完全可以用它做判定件儿!正好把散热系统放在旁边……”
第一波赶来的同学刚开始讨论,走廊里又有交谈声,第二波吃完饭的神童也赶到,进门后立马占了一块白板,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
“老刘那方案根本不行,你们看第一级,提高频率要求它电阻尽可能小,但到了第二级必须增大功率,电阻又要尽可能大,你没法又大又小嘛!”
“怎么没法啊?记得相院长讲过的工程师罗斯吗?罗斯当时改进结型晶体管也是面对这种电阻既要大又要小的情况,最后不就是很简单的在三层晶体管外多做一层,实现外延工艺吗?我这个件儿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改!”
“你咋改啊?你这又不是结型晶体管,你这是个判定器!压根不切实际!”
转眼间,第三波神童又匆忙迈入教室,也占了一块黑板开始讨论。
“我是怎么想的呢?这个件儿的加工流程想进化,可以参考类似于MOS场效晶体管的加工过程!最早MOS场效晶体管栅极漏极对不齐,当时有人说额外加一层固定,后来法金的方案压根不用额外添加什么,改改制作顺序就行了,先做中间栅极,两边源极漏极可以自动对准!”
“那你想怎么改制作顺序呢?没法改嘛!”
“直接改是没法改,换材料之后就有办法改了!你看啊,这是……”
神童们一波波迈入教室,教室里不到十分钟热闹的像菜市场!
各白板被占满了,嘈杂的交谈声此起彼落,所有人赫然已进入工作状态,开始认真讨论制造各种新硬件。
拍掌声突然响起,袁天罡站在教室中间。
全场快速安静下来,所有人转身面向袁神。
“宋院长刚刚给我发来消息,给大家宣布一下!”袁天罡摸出手机。
“仿脑超算的升级,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
“第一个要求,更聪明的超算!包括同等体积和能耗下更强的算力,更强的逻辑推理和各项分析能力!”
“第二个要求,更可控的超算!随着超算越来越聪明,它很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变化,包括对人类隐瞒真实想法,欺诈人类,重写自己的程序,不执行命令等等!”
“宋院长说,第二个要求目前比第一个要求更重要!也是我们研发的重点方向!”
“今天下午大家自由讨论,轮流介绍自己做新硬件的想法,所有人互通一下灵感!”袁天罡放下手机,扫视全场,“谁想做什么硬件,自行找感兴趣的同学组队,明早上课时咱们提交一个初步的分组名单给院长,明不明白?”
“明白!”声音震天响。
第1617章 抛弃二进制?
早上五点,宋河懒洋洋坐在电脑前,审阅新生报到的工作安排。
提前两周,奚雁凡已安排各专业班主任们联系到了所有新生,新生奖学金早就发下去了,需要帮忙订的机票火车票也办齐了,电话卡银行卡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到,早就被亢奋的新生们在网上晒过八百遍。
除了这些常规工作,还特意让学生们填了一个调查问卷,内容里包括一条:希望在开学典礼上看到谁?
没错,今年依旧有演唱会形式的开学典礼,地点还在药院体育馆,优先让药院、数院、脑院、火箭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进场,剩下的后排位置再开放给其他院。
学生们投票选出的尽是些超一线歌王歌后,宋河成功把得票数前十名的巨星全请到了,甚至没花什么钱,白嫖来的。
巨星们听说是来前科大药学院的开学典礼,荣幸之至,分文不取,一来这是跟宋河结交关系的绝佳机会,二来这场表演的全球观看量必将轻松破亿,他们打算带自家娱乐公司的新秀来伴唱,趁机露露脸,能在此等全球瞩目的场合登台,一晚过后年轻新秀们身价能轻松翻倍!
但今年巨星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宋院长不会出现在药院开学典礼上,他们很难有机会和乘黄创始人见面寒暄。
开学当晚宋河真正要去的地方,是新建的星际探索学院。
星际探索学院的开学典礼没有演唱会,也没有锣鼓喧天烟花璀璨的隆重仪式,而是宋河和相晓桐亲自出席的问答讲座,讲座全程将会无比冷静理智,花几小时解答新生们的问题,并宣布星际探索学院的一系列重大消息。
问答讲座是否要搞直播或视频录制,宋河还在考虑,要看具体内容有没有必要公开。
桌上手机震动,打断他的工作。
袁天罡:“对不起院长,少年班全体同学今天想请假一天,明天再上课!”
宋河诧异,眉毛高高挑起,一时没反应过来。
“怎么了老公?”
相晓桐不知何时睡醒了,安安静静蜷缩在被窝里,昨晚她早早睡下,此刻似乎满血满蓝,摆脱了连日以来熬夜改卷的疲惫,眼睛重新亮起来。
“袁天罡说他们要集体请假一天,我问问为啥。”宋河说着,在手机上回复了一个问号。
等待片刻,解释来了。
袁天罡:“昨天我们一起聊超算升级方案,很多人想法绝妙,聊兴奋了,实在停不下来,有些同学半夜一点回去睡觉,在床上翻来覆去死活睡不着,两点又爬起来重回教室,有些人压根没注意时间,一直在教室里讨论,不知不觉所有人就通宵了,我们现在还没聊完,但很多人累了,去听课的话可能跟不上。”
袁天罡:“对不起院长,我没及时给现场降温,气氛火热过头了,以后我一定注意。”
宋河想了想,“可以,放假一天,让大家吃过早餐都回去补觉。你跟杨玉带着早餐来我办公室吃,说说你们一夜时间聊出来什么。”
袁天罡:“谢谢院长!还用给您带饭吗?”
……
半小时后。
宋河和相晓桐坐在办公桌后等饭,两人依偎在一起,在电脑屏幕上翻阅学院文件。
门忽然被敲响,谨慎礼貌的三声。
夫妻俩立马从依偎状态解除,正经地拉开一点距离,板板正正坐好,宋河点一下鼠标,办公室门自动打开。
袁天罡和杨玉喊着院长好进门,手拎一大堆早餐袋子,小跑过来放在桌上,拆开袋子把打包盒一字排开,简简单单的八种小菜和点心拼盘。
“坐,边吃边聊。”宋河拿起筷子。
“谢谢院长!”袁天罡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过去,“这是我们暂时分的工作小组。”
宋河接过纸扫了一眼,分组非常有意思。
常规情况下,分组就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