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几张分布图,是恒河猴进入麻醉时引发的脉冲,顶部的脉冲密度函数可以用来估算神经元发放概率的时间变化……”
“从脉冲的形状来看,明显在深睡和麻醉时存在差异,麻醉的响应延迟约100毫秒,深睡是80毫秒,并非单一的脉冲配置……”
“低频位置的编码方案,看上去眼熟,但我不记得在哪见过了,大家可以帮忙找一找,如果能找到,会是重要的参考!”纪天和用红笔圈出一副图。
宋河伸手拿过那幅图,眯了眯眼,“蝗虫!”
众人瞬间把目光投向他。
纪天和愣了愣,“老师您的意思是……”
“蝗虫嗅觉系统的触角叶投射神经元,和这个很像,你搜了看看。”宋河快速道。
纪天和连忙敲打键盘,在电脑上一阵搜索,很快一篇论文搜出,神似的图片出现在众人面前。
“还真是!”纪天和眼神雪亮,“我记忆里的应该就是这篇!”
围观的团队成员暗暗咋舌,宋老师的论文阅读量完全是个迷,他几乎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大家所需的论文,比搜索引擎还管用!
宋河没在意周围人的目光,手撑在桌边,饶有兴趣地翻看打印出的数据纸。
用了短短两分钟,他大概明白了红笔标记的思路。
“所以你认为是时间编码?”宋河问。
“像,但应该不是。”纪天和摇头,“可能是时间编码的变种。”
宋河深以为然地点头,黑科技蓝图都点明过了,是全新的编码方式,绝不可能是传统的时间编码。
“你看这些神经元的发放,和系统中局部场电位的震荡是同步的。”宋河伸手指着一张图,“每个脉冲靠拢到正弦LFP的相位发生。”
纪天和连连点头,“LFP是局部区域总体活动的电场,可以看作突触末端的电活动变化,所以只需看PN1和PN2在一组LFP周期中四分之三的发放情况……”
“错!”宋河斩钉截铁地否定,拿出另一张图,用手指重重敲了敲,“看过海马体位置细胞的节律相位进程吗?”
“没……”纪天和茫然。
宋河从一旁抄起一支笔,扯过白纸来徒手开画。
白纸上迅速出现几张数据图,起伏精准,刻度线笔直,漂亮地犹如打印机新鲜印刷出的图样!
围观人群看傻眼了,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隐隐有几声卧槽响起。
大家还是头一次见到宋河施展这种绝活,他的手简直像打印机一般精确,最关键的是,能毫不迟疑画出这种精确的图片,说明宋河把论文里的数据图背下来了!
纪天和整个人愣了,还没反应过来,听到宋河继续往下讲。
“你看数据从左向右移动时,脉冲爆发的时序类似于theta周期的较早相位转移,知道这有几种含义吗?”
纪天和听到问句,刹那从发愣中清醒,“两种!这里能用的,应该是重叠的发放时间顺序在每个周期内保留!”
“对!”宋河笑容欣慰,又扭头看看旁听的其他人,“听懂的举手?”
稀稀拉拉只有三四个人举手,其他人一头雾水,如听天书。
“听不懂吗?听不懂的话,这篇论文不给署名了!”宋河说。
瞬间,所有人慌忙举手!
宋河笑了笑,皮一下很开心,随后收敛表情,继续和纪天和交流。
“到这个位置。”宋河翻出另一张图,“咱们可以参考海马CA1区域接收CA3区域和外膝状皮层的主要输入!”
纪天和忽然脸色一变,醍醐灌顶,“对啊!一种特殊情况的多路复用编码,神经振荡时的不同来源输入,分割为每个输入驱动!”
“但是这里是反高斯曲线。”宋河皱眉。
纪天和又被浇了一盆冷水,郁闷地盯着图样。
围观群众们面面相觑,大家彻底听不懂了,完全不明白宋河和纪天和的情绪变化是怎么回事,但没人离开,气氛隐隐有种高手过招的感觉,似乎进度已经十分接近结果了!
纪天和抓过一张白纸,在纸上狂写公式。
宋河眯眼,也拿起笔,却不写公式,而是盯着纪天和刷刷写下的新鲜笔迹。
纪天和写下一条,宋河便抬起笔,粗暴地划掉。
纪天和愣了愣,再写一条,宋河又抬笔杀掉。
写下,杀掉,写下,杀掉,写下,杀掉……
气氛逐渐焦灼。
纪天和脑门冒汗了,迟迟不敢下笔。
围观群众继续一脸懵,他们看不懂纸上的公式,但看两人你来我往的动作,也能明白大概局面:纪天和在试着解题,而宋河则不断否决判零分!
“再想想。”宋河鼓励道,“给你个提示。”
说完,宋河抬笔在纸上画了一道实线,又在底下画了一道虚线,两条线的形状都犹如迫击炮弹道。
纪天和恍然大悟,表情如中雷击,连忙在纸上写下一个新公式!
宋河满意地露出微笑,放下笔拍拍他的肩膀,“写论文吧,全新种类的虚实时间编码,写完给我,我投给《细胞》!”
顿了顿,他又补充:
“你挂第一作者!咱们实验室的人,名字按贡献排在后面!”
纪天和脸色惶恐,连忙拒绝,“怎敢我挂一作!老师您是不是几分钟前就算出答案了?应该您挂一作!”
宋河也不再推辞,“那就你我共同一作,你名字放前面,另外再给我挂个通讯作者。”
纪天和还想说什么,但宋河拍拍他肩膀离开,意思是就这么定了。
喉头滚动一下,纪天和脸颊微颤,突然大声道,“谢谢老师!”
他激动地快自爆了!
做研究十多年了,上过顶刊,但名字却一直排在末尾,默默无闻。
来这间实验室区区几天,竟然拿到了顶刊论文的一作!
人生中第一篇顶刊一作!
此刻纪天和只觉得各种激素在脑袋里狂喷,再胡思乱想下去恐怕要当众失态了,于是连忙转向电脑,把注意力集中到写论文上。
宋河喝了口水,眼前翻出黑科技蓝图,进度条涨到60%!
最后一步弹出,占短眠药研发的最后40%!
第358章 请假一天
昨天的“作者有话说”部分我连发了两个请假条,但据说很多读者从来不看“作者有话说”,为了避免不知情的读者老爷苦等一晚,在此开个单章请假条。
今天没有更新啦,得等明天。
大周六的不更新,我很内疚。
我内疚得哭了,真的,不骗你们。
但实在没办法,一来今天有重要事情,二来连续更新太久了,身心俱疲,我需要调整一下状态和节奏。
扯点废话吧。
这本书其实筹划了很久,有大半年的时间。
但发书之前,我却想把它扔了。
当时我手头已有七万多字的存稿,而且反反复复修改了四五遍,部分章节多次推倒重写,改的肝都要爆了。
那段时间我洗脸时照镜子,白眼珠里全是血丝。
万事俱备,准备发书的时候,我却突然取不出书名。
我从早上开始取书名,前前后后取了大概五十多个,然后在那踌躇。
踌躇到下午,我崩溃了,兴奋变成沮丧,沮丧变成绝望,整整一天我竟找不出一个满意的书名,每个书名都让我有种差劲的感觉。
记得有本教编剧理论的书,曾经说过,如果你的剧本不能用一句恰当的话概括出来,这个剧本必败无疑。
当时我也是这种感觉,我已经写了六七万字,做了后续几十万字的大纲,竟然取不出一个简单的书名,说明这本书是失败的,应该干脆利索地毙掉!
决定把这本书毙掉之后,我心怀万念俱灰、自暴自弃的心情,上床睡了一觉。
睡醒之后,我爬起来准备写新书。
写了半天,不在状态,我的心思还在这本书上,我还想把这个故事写下去。
于是一咬牙,摆烂吧,找个差不多的书名发上去,成绩爱咋咋地!
结果写到现在,手感还不错,承蒙读者老爷们的厚爱,成绩也还可以,因此我很后怕,万一当时真把这书毙了,新开的书会是什么样子?
有个地方叫“刘秀跳”,是高山上的一处深涧,据说当年光武帝刘秀骑马被敌兵追赶到此地,面对能摔死人的深涧,刘秀没有绕路,而是一咬牙纵马跳了过去,有惊无险跳成功了,后面的追兵不敢拼命跳,于是眼睁睁望着刘秀逃走。
后来位面之子刘秀战胜穿越者王莽,成了东汉的开国皇帝,这地方也流传成了著名景点,游人到此莫不感叹:人生的生死成败,往往就在一念间。
学霸文和黑科技文是个考验,我翻了大量同题材的小说,开局都过于吓人,什么手搓可控核聚变,手搓歼星舰,手搓戴森球,手搓六代机……看上去比钻木取火还容易。
我不知道这些东西该怎么手搓出来,我还是倾向于找一些理论支撑,把研发黑科技的过程写的尽可能真实一些。
写制药,我参考了奥吉·奥加斯的《猎药师:发现新药的人》,凯瑟琳·埃班的《仿制药的真相》,斯科特·卡尼的《人体交易》,郭永学主编的《制药设备与工艺验证》,修志龙主编的《生物化学》、威廉罗森《抗生素的故事》、朱莉娅·恩德斯《肠子的小心思》以及比尔·布莱森的《人体简史》、唐炳华主编的《分子生物学》。
写数学,我参考了高中数学课本,考研的一堆数学教材,丘成桐的《我的几何人生》、布鲁斯·谢克特的《我的大脑敞开了》。
写炸药,我参考了杨利的《新型火工药剂理论与技术》、张立国的《矿山爆破实用技术细节详解》、张相炎的《装甲车辆武器射击》、尹建平的第三版《弹药学》、崔庆忠的《黑火药设计与制造技术》,梁增友的《炸药冲击损伤与起爆特性》,还有一些公开的特殊文件,例如《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等等。
最近正在集中精力写脑,主要参考马修科布的《大脑传》,正打算进一步搜集一些脑子有关的书,恰巧我认识一个姑娘,如今在爱丁堡大学的神经科学实验室忙,她给我推荐了《知觉之门》、《意识探秘》、《神经科学原理》,后续可能我会买来读一读,也可能图省事直接让她帮我列关键知识。
除了参考书,扒论文也必不可少,上述的参考书其实我完整看完的不到一半,更多的时间我用来扒论文,先看摘要,再看引用论文,又是扒着扒着便开了十多个窗口,头晕眼花,不知道刚刚看到可以写的部分在哪个窗口了,只好挨个回去找一遍。
除了参考书和论文,还要感谢诸多给我提供帮助的高材生同学们,他们天各一方,学着不同的专业,但很热情地给我提供了相当多的专业材料、可用论文、奇闻异事和个人心得,他们的丰富经验是我查资料所不能获取的,有些实验室八卦非常有意思,甚至颠覆三观,但很遗憾我不能全部列入小说里去。
除此之外,搜索资料的时候往往还有意外之喜。
我误打误撞混入了一个清华搞AI的群聊,在里面潜水,看一堆大神们讨论交互式神经网络,询问周末作业,通宵彻夜甩出各种天书般的名词,凌晨两三点为了一道小题彼此唇枪舌剑。
我本以为自己能潜伏到地老天荒,但哈士奇注定无法在狼群里久留,后来他们竟然在群里挨个收作业。
一个貌似留学到麻省的大神问我讨要作业,我灰溜溜地解释道歉一番,表示马上退出,大神竟然宽恕了我,表示群里只是一个讨论初级课堂作业的地方,并不涉密,宽宏大量允许我留下白嫖知识。但我脸皮薄,还是连连道歉后离开了。
我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个05年的国内数学论坛,黑色的界面,一堆网名杀马特风格的网友在里面交流数学前沿,围绕一个问题竟然能交流数百页之多,其中许多数学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在数学界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