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_分节阅读_第912节
小说作者:吃肉的熊猫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07-10 11:53:01

第1319章 接受采访

  “行啊,中规中矩的问题。”宋河扫了一遍。

  相晓桐敲键盘回复,记者也马上回了个OK的小表情。

  终于,直播间出现画面,端庄大气的女记者。

  “咱们也进。”宋河说。

  相晓桐再敲键盘,电脑摄像头打开,两人一齐出现在直播间内。

  “欢迎观众朋友们来到诺奖专访直播间!现在直播间已经有500万人,还在继续上涨!”记者喜气洋洋开口道,“让我们热烈欢迎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宋河老师和相晓桐老师!”

  “谢谢!欢迎大家!”相晓桐笑容明媚。

  宋河也点点头,“欢迎大家!”

  “首先恭喜二位斩获诺奖!”记者笑道,“二位事先对自己获得诺奖有预期吗?今晚公布的结果,对二位来说是惊喜还是意料之中?”

  宋河和相晓桐对视一眼,同时开口,“你先说吧。”

  “那我先说?”两人又异口同声。

  说完两人一齐笑了,宋河果断拿主意,“你先说我再说。”

  “好。”相晓桐点头,认真望向镜头,“我个人比较意外,倒不是意外获奖,而是意外获奖的原因。”

  “这次是表彰二位在脑神经领域关于神经肽传输网络的新发现。”记者道,“为什么会觉得这个原因很意外呢?”

  “因为这个成果太小了!”相晓桐说,“我刚刚看到的时候还愣了一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这个成果是好几年前,我们俩在实验室花了一星期漫不经心做出来的,微不足道的小发现,顺手发《细胞》上去了,当时完全没想过能拿诺奖,只是当一篇普通文章。”

  “所以我有点奇怪,明明我们发表过更大的成果,为什么会发给这个小成果呢?”相晓桐笑道。

  “原来如此!”记者笑道,“所以二位将来是不是有可能第二次拿诺奖?毕竟二位还有更大的成果。”

  “拿一个就行了,多拿也没什么意义。”相晓桐笑道。

  “据我所知,也并非所有诺奖成果都是费心费力做出来的大成果,也有短时间内轻松做出来的。”记者显然做了功课,“比如田中耕一,只是公司小职员,负责电气工程的研究,上司随意给了他一个生物大分子质量的测量仪器让他做,他只能零基础自学,学的马马虎虎硬着头皮上。”

  “当时普遍共识是,激光测量不能用在分子量上限1000的化合物上,但是田中耕一并不知道,依然选择用激光轰击化合物,又因为失误而偶然分离出了分子量超过1000的化合物,凑巧解决了世界难题。”

  “听说过。”相晓桐点头,“田中耕一当时解决这问题之后,还不觉得算什么大事,拿了公司奖金就过去了,依旧勤勤恳恳当小职员。后来有个教授无意间知道,建议他写篇论文出来,他就写了,写完也没当回事,直到很多年后他都快忘了这件事,又突然拿诺奖。”

  “是的,田中耕一拿诺奖之后,有记者给他打电话,找他报喜获奖,他因为听不懂英文还把电话给挂了,以为是什么推销。”记者笑道,“所以二位短时间做出的成果拿了诺奖,也会成为诺奖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宋老师的获奖心情呢?”记者又问。

  “我个人是比较惊喜的。”宋河开口,“我和她能拿诺奖,这我倒是不意外,不谦虚的说,我们俩水平摆在这里。我主要意外的是年龄。”

  “绝大多数诺奖,都是颁发给三四十年前的成果,得奖者都是些老头老太太。学术界一直传闻说,想拿诺奖的第一秘诀是养生,得足够能活,很多学术造诣很高的人和诺奖失之交臂,就是因为死的太早了,排队还没排上。”

  “所以我一直以为得排队等个二三十年,至少也得十年八年之后,才会冷不丁拿一个奖。没想到今年就拿了。”宋河解释,“诺奖给我插队了,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当然高兴还是比较高兴的。”

  “他应该是历史上年龄最小的诺奖得主。”相晓桐指了指宋河。

  “是吗?”记者惊讶,“宋老师好像并不喜欢抛头露面,外界对您也所知甚少,甚至不知道您的年龄,包括奖项宣布时甚至没有您的照片。”

  “我不算太年轻,只能说还凑合吧。”宋河道,“我确实不喜欢抛头露面,尤其拿了诺奖就更不想露脸了,会给生活带来很多困扰,走在大街上没准会被认出来。”

  “原来如此,宋河老师喜欢低调。”记者道。

  “对,低调一些。”宋河点头。

  “相老师刚刚提到,这次获奖成果是几年前做的一个小成果,二位最近有什么大的科研项目正在进行吗?”记者询问。

  “最近我没什么生物方向的项目。”相晓桐道,“主要在补数学,数学方向我遇到瓶颈了,闲暇时写写书。”

  “我主要忙前沿科技大学药学院的事情,学院刚建立起来,我从早到晚全是活儿。”宋河说,“闲暇时间跟她一起写写书,她写主要部分,我蹭着补充一点。”

  “哦?二位合著同一本书吗?”记者好奇,“方便事先透露一下书的大概内容吗?是生物医学科研的教学书?或者两位也都是数学家,在写数学书?”

  “是经济学的书。”相晓桐笑道,“跨界写书,也说不好能不能写完,主要是预测技术爆炸对人类经济的影响。”

  “对,像冬眠技术、长寿药技术、梦境城市技术。”宋河道,“这三大技术,我们认为会造成人类经济的剧变,恰好我们是技术开发者,懂技术的走向,所以试着写写预测。”

  “诺奖得主的书一向非常畅销,听上去内容令人期待!尤其梦境城市技术,似乎已经有很多经济学家在关注了,也有一些理论提出来。”主持人道,“但目前为止,梦境城市还没有任何消息,能透露一下开发进度吗?”

第1320章 诺奖得主的忠告

  “不好说。”宋河笑道,“一直在开发,但技术难关确实难以逾越,什么时候能正式推出还是个未知数。主要是我们初期目标定的太大了,至少做10万人容纳量的城市。”

  “10万人?”记者吃惊,“意思是可以有10万用户,戴上控梦头盔后进入同一座梦境城市?”

  “对。”宋河点头,“什么时候做到10万水平,我们就正式上线梦境城市功能,现在倒是不着急,因为很多人还没买到控梦头盔,头盔产能也还不够。”

  “是这样。”相晓桐补充道,“梦境城市会成为一场巨大的造富运动,一旦这项功能推出,立刻会有很多人因为梦境城市而发家致富。”

  宋河点头,“所以我们希望,等梦境头盔更普及一些,再开启梦境城市功能,如此一来留给普通人的机会更多。”

  “我看到弹幕已经在刷非常期待了。”记者笑道,“我们期盼早日推出梦境头盔功能,不过接下来的采访我们先回到诺奖话题上来。”

  “二位老师认为,想拿诺奖最重要的是什么?”记者询问,“我想也有很多学者希望拿到这一奖项,二位或许可以传授一下经验?”

  “运气吧。”相晓桐笑道,“运气占了很大比重,努力只是更靠近好运气一些,还是希望大家放平心态,踏踏实实做好研究,名利会随之而来。”

  “我觉得,其实不要唯诺奖论。”宋河却认真道。

  “虽然诺奖颁发给我了,我非常感谢,但也有一些实话我要说一说。”

  “太多人把诺奖看的过重了,觉得好像是一个封神的头衔,诺奖得主似乎就在学术圈高人一等,没拿诺奖就差一点,不是这样的。”

  “首先诺奖并不是绝对公正的评判,它只是一小撮评委的评判,那一小撮评委的口味是有很大随机性和偏颇的。”

  “诺奖甚至也不是绝对正确的评判,历史上出过很多岔子。”

  “比如密立根油滴实验,拿了物理学奖,后来证实是造假,筛选掉了很多密立根觉得不顺眼的数据,搞得同行们复现实验时以为是自己出了问题。”

  “额前叶切除术,拿了生理学医学奖,后来证实是很糟糕的手术,造成一堆人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最后被医学界废弃掉了。”

  “乔斯林·贝尔,一个人微言轻的小研究生,成果被赖尔和休伊什窃取了,后者拿了74年的物理学奖。”

  “这种例子可以轻松数出一打,诺奖经常出错。”

  “文学奖、经济学奖和和平奖一直有极大争议,我们普遍认为理科方向的奖更权威一些,但这些年来无论是生理学医学奖、化学奖还是物理奖,都闹过不少笑话,有时候一些莫名其妙不沾边的人拿奖了,经常明明有更重磅的成果却迟迟拿不到奖。”

  “所以不要迷信诺奖,它是一小撮人评判出来的,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同时经常出错。”宋河道,“不要有金池长老的心态,空挣了几百件袈裟,怎么也得有这一件,这种心态只会徒增烦恼。”

  “是的。”相晓桐点头附和,“我和宋河都把诺奖看的比较轻,得了高兴高兴,没得也无所谓。”

  “将来我可能考虑自己掏钱办一个奖。”宋河说,“奖金堆的高高的,争取做到比诺奖更公正一些,花时间塑造奖项的声望。”

  “得,诺奖评委会现在肯定后悔把奖发给你了,你刚拿了奖就要夺人家饭碗。”相晓桐吐槽。

  两人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

  “二位是生物学医学领域的权威,对于未来生物学医学的发展,有什么展望吗?”记者继续发问。

  “我认为,生物学和医学进展,会进入一个爆炸阶段。”相晓桐说,“像量子物理学的黄金时期一样,会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横空出世,剧烈推动技术进展,宋河可能只是第一位,但你们也看到他的成就了,人体冬眠、控梦头盔、返老还童药,这些杰作的诞生都有他的身影,这才仅仅是开始。”

  “毫无疑问。”宋河点头,“我在前科大遇到一些非常棒的年轻人,聪明的不可思议,我隐隐有种预感,未来十年二十年时间,医学进步速度会猛烈到让我们震撼!”

  “是的。”相晓桐点头,“我不知道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还是某种天降大任的偶然,能隐约感觉到天才们即将井喷,就像库恩所说的,科学的革命时期和科学的平常时期。”

  “科学发展不是匀速的,是到某个临界点后猛烈加速,加速完了漫长停滞,停滞久了又猛烈加速。”宋河附和,“就像牛市熊市一样,熊市久了,突然牛一下子,现在医学领域进入牛市了,很可能是疯牛。”

  “说到这个话题,宋河有个比较激进的预测。”相晓桐说。

第1321章 庆功宴

  “什么预测?”记者好奇。

  “延长人类寿命。”相晓桐道,“宋河去年和我聊起,他说未来三四十年内,人类永生技术就能攻克,寿命限制将会消失,衰老会完全可逆!”

  “最乐观的情况是这样。”宋河点头,“当然这三四十年的说法只是预测,也或许会像可控核聚变一样,永远只差五十年。”

  两个诺奖得主又笑了起来,今晚二人的心情相当不错,人逢喜事精神爽。

  ……

  药学院食堂,角落的餐桌。

  卢庚认真看电脑上的直播,忽然开口,“刚刚宋院长说,他在前科大遇到一些非常棒的年轻人,是不是在说我们?”

  “是……是吧?”虞半梦脸色泛红,隐隐兴奋,“我觉得应该是!”

  “没有吧?咱们才刚开学一个来月啊!没准是说脑院那边呢?”查信然嘴上冷静,脸色也忍不住激动,“不过咱们努努力,肯定不比脑院学生差!”

  “不看了!”卢庚扣上笔记本电脑,“回去写申请,通宵写出来,明早找院长批科研项目!”

  “一起一起!”虞半梦也起身,隐隐有打鸡血之色,“生物大爆炸!”

  “走!”查信然也相当干脆。

  三人备受鼓舞,斗志昂扬离开食堂,目光前所未有地坚毅。

  走在路上,三人颇为意气风发,睥睨路上遇到的所有学生。

  没错,大家都是前科大的学生,但学生和学生之间有天壤之别!

  不是谁都能被宋院长表扬鼓励的,也不是谁都能得到宋院长亲自指点的,诺奖得主的弟子也常常成为新的诺奖得主,哪怕他们暂时还籍籍无名!

  走着走着,三个年轻人兴奋的压不住步子了,直接小跑起来!

  ……

  院长办公室。

  “采访时间快结束了,最后一个问题。”记者笑道,“二位获得诺奖后,有什么庆祝活动吗?”

  “庆祝活动?”相晓桐微笑,“还没想这个问题呢,要庆祝吗?”

  “我庆祝过了,给药学院学生每个人发了一个666的红包。”宋河笑道,“让学生们沾沾喜气。”

  “会不会准备一场庆功宴之类的?还是等12月正式颁奖时去斯德哥尔摩吃诺贝尔晚宴?”记者笑道。

  “我们俩够呛会去。”宋河摇头道,“上回她去参加陈奖颁奖,结果遇到恐袭,我们俩都吓够呛,短时间内不打算出远门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0页  当前第9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2/13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