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李可灼朝对方问。
“李老师,你卖这个衣服别人怎么付钱呢?是把钱汇过来给你吗?如果遇到骗子收钱了不给寄衣服怎么办呢?
而且就算是真的,但这样买东西会不会太麻烦了呢?有这个时间我直接去商店买一件衣服不更好吗?”
听到这个学生的话,李可灼想了想笑着说道:“这个很好解决。”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金钱也可以以数字形态出现,我们都知道,钱存到了银行中就是一串数字,只是这个数字随时可以兑换成钱而已。”
“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就不需要用现金来购买东西了,只要你在网络上购买东西,并且收到东西确认无误后,你的钱就会以数字的形式直接被银行转给另外一个用户,这样我们就不必要很麻烦的汇款了。”
“李老师,你这样的想法应该可以实现,但是怎么能够保证金钱的安全呢?”一个学生朝李可灼问。
“保证金钱的安全,这需要国家制定法律来维护,总之车到山前必有路,安全的问题总有办法解决的,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嘛!”李可灼说道。
“李老师,我看过你的,你的中,有一种叫移动电话和二维码的东西,用移动电话扫描一下就能付钱,你能解释一下这其中原理吗?”一个学生朝李可灼问。
听到这个学生的问题,李可灼想了想说道:“移动电话,这个东西也跟超级集成电路有关系,我的设想中,随着指甲盖大小的集成电路能够容纳几千万上亿晶体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摄像头,液晶屏,信号接收器等等东西组装到一起制造出一部移动电话。”
“至于二维码,我是在条码的基础上想到的一种更加复杂的二维的条码。”
“当移动电话的摄像头拍摄当二维码时,超级集成电路芯片马上就能解读出一串很长的数字编号。”
“这个编号,就是另外一个用户的账号信息,我们用移动电话收集到这个信息后,就能用自己的账号往这个用户账号中转移数字货币,等于拿钱买东西一样。”
最后李可灼说道:“如果我设想的这两种东西都能够出现的话,我们以后出行可能都不需要带现金了,只需要带着一部移动电话就行了。”
听到李可灼的话,一个学生举手发问:“李老师,如果你说的那种超级集成电路能够实现,那么我相信移动电话是可以做出来的,只是这个电话做出来肯定非常重,你确定用带着那么大一个移动电话不累吗?”
“这位同学,你问的很好,如果仅仅以现在的技术,就算有指甲盖大的超级集成电路,那么结合其他的东西制作出来的移动电话也肯定会很大。”
李可灼说道:“但是,随着时间发展,技术的越来越先进,我相信很多东西都可以做到微型化的。”
“一开始的计算机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有一座房子那么大,而且性能还不咋地。
再看看现在的个人计算机,只有电视那么大,性能却要比原始计算机强大无数倍。”
“所以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总会把移动电话做的只有巴掌那么大甚至更小的。”
“如果这样的移动电话出现,我们可以叫它手机,因为一只手就可以拿的手机。
这样的手机,我们可以用来打电话,写信,拍照,听收音机,听音乐,看电视,看新闻,玩游戏,网络购物,叫外卖,等等等等……”
最后李可灼说道:“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世界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会从衣食住行等等各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就像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所以我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将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就在这时,一个学生举手。
“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李可灼朝那个举手的同学示意。
李可灼听到李可灼的话,那个学生说道:“李老师你好,我叫曹伟,我是复大新闻系的学生,你说互联网将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么我们学习新闻专业的,在互联网上能够做什么呢?”
听到这个学生的问题,李可灼想了想说道:“新闻专业的话,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报纸行业很可能会渐渐式微,甚至是逐渐被淘汰掉,因为如果有计算机和手机的话,人们完全可以用手机和计算机来看新闻。”
“虽然报纸很可能式微甚至是淘汰,但是新闻专业却永远不会淘汰,因为人们需要看新闻。”
最后李可灼朝曹伟说道:“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新闻行业很可能会由传统报纸转到互联网上,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做一个收集各种新闻的门户网站,当人们想要看新闻的时候,直接可以打开你的网站,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
ps:这章是昨晚太热失眠码出来的,昨晚热的睡不着。
最后,感谢给我打赏和投月票的兄弟们。
现在距离两千月票还差一百多张,最后一天了,月票要过期了,大家能不能把月票投给我?谢谢大家。。
------------
第229章 太棒了
“李老师你好!我是机械工程系的学生,我叫刘俊辉,你说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么请问我们机械工程系的学生与这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关系联吗?”一个学生朝李可灼提问。
听到这个学生的话,李可灼想了想说道:“机械工程系,与这第三次工业革命当然有非常大的关系。”
“大家应该听过数控机床吧?就是把机床和计算机结合的产物,这种机床国外已经研究了三十年,咱们国家和别人的差距相差最少二十多年,主要是什么原因大家都清楚。”
李可灼说道:“如果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被制造出来,那么更加复杂的数控机床就会出现,咱们国家不奋起直追的话,被拉下三十年的技术代差都是很有可能的。”
“这也是让我很着急的一点,咱们国家的国企体制僵化,根本没有任何一家国企去研发这个数控机床。”
“我说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不服气,你们会觉得数控机床有什么了不起吗?普通机床也能完成数控机床能够完成的加工。”
“那么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当数控机床的技术先进到一定程度后,是普通机床望尘莫及的,比如它可以同时控制好几个轴以及刀具加工出最精密的零件。”
“像一些我国最顶尖的设备零件制造,用普通的专业机床加工,可能需要好几个师傅花费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而用数控机床的话,却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当别人用数控机床制造一架飞机只需要几天时间,而你用普通机床制造一架飞机却需要花费十几天甚至是一个月时,这其中的战略性差距就很明显了。”
“所以说,数控机床代替普通机床在未来是必然的趋势,这对我们国家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那么等到我国数控机床的技术和国外技术越拉越大时,我们到时候就只能花高价向别人够买机床了,因为你不买的话,你的产品成本根本竞争不过别人。
而且就算是买,你也买不到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人家考虑到战略安全等原因,只会卖给你他们淘汰了一两代的产品。”
“所以在座的机械工程系的同学们,还有计算机系的同学们,以及与机床相关领域的同学们,我希望你们有一部分人未来能够从事到数控机床的研发中去,为咱们国家的数控机床撑起一片天天来……”
哗哗哗!
随着李可灼的话落,大礼堂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其中有一些学生,眼神都热烈了起来,此时此刻的他们,就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一般。
特别是刚刚询问李可灼问题的刘俊辉,更是捏紧了拳头,他暗暗决定,自己毕业一定要去研究数控机床。
李可灼的讲座,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六点多才结束,讲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
演讲结束的事实,大礼堂中的掌声更是持续了好几分钟不绝。
李可灼不仅讲了新闻行业和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还讲了其他各行各业将会在互联网出现后面临的变化。
晚上七点多,李可灼和刘晚清他们是被复大校领导们亲自送离学校的。
“李大哥,你今天太棒了。”在李可灼回到招待所后又送刘晚清回家的路上,刘晚清忍不住兴奋的朝李可灼说着。
“我哪里棒了?”李可灼笑着问。
“你演讲的太棒了,听了你的演讲后,我才意识到计算机有多么的重要。”
刘晚清没有说出来的是,通过这次演讲,她发现李可灼的魅力更加吸引她了。
与此同时,李可灼离开了复大,但他的演讲给复大学生们留下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息。
“如果真有李老师说的那种能够容纳上亿晶体管的超级集成电路,他说的未来情况还真有可能实现。”
“但是我实在是无法想像,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材料,才能让指甲盖大小的集成电路拥有上亿晶体管。”一个学生朝另一个学生说道。
“李老师说咱们国家和欧美国家都在研究这种技术,想必应该是真的,毕竟李老师和钱老认识,说不定是从钱老那里听来的。”另一个学生说。
很多学生,都讨论着李可灼今天演讲的东西。
最后搞得没有去大礼堂听讲座的学生也都好奇不已。
这时候,那些在听讲座时记了笔记的学生们就成了香饽饽。
“李老师预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后形成的互联网?那要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上实现不了呢?”
“我觉得这件事说来说去,都是建立在超级大规模集成电路能否实现的问题上,我觉得就算了能够实现,没有几十上百年的发展根本不可能。”
很多没有现场听李可灼演讲的学生,虽然得知了李可灼演讲的内容,但是大部分人都对此表示怀疑。
他们实在是不敢相信指甲盖大小的东西能够容纳上亿晶体管。
晶体管有多大啊?最小的都有豆子那么大,指甲盖要容纳上亿晶体管,这要把晶体管做的多小才行啊。
而且这么多晶体管,怎么才能焊接在一起?
产生这种想法的学生有很多,他们都是没有什么见识的学生,要知道国外都已经集成十几万的晶体管了。
倒是复大的校长钟为民,在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向上面打听国内是不是在研究什么超级规模集成电路。
如果是真的,那么他就决定,要把复大的很多学科重量级调整一下了。
如果是真的,他就会加重计算机专业的权重,多招收一些计算机软硬件方面学生。
如果是假的也没关系,他也决定要向上面申请,要研究数控机床,并且还要大量招收关于数控方面的学生培养,
并且还准备让机械工程系和计算计系合作研发数控机床。
“老钟,帮你打听了一下,咱们中科院确实在研究超级集成电路技术,这项技术要是研究成功,很可能让晶体管的数量达到千万级别。”
电话中,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朝钟校长警告说道:“这项技术的保密级别并不是很高,所以我才能告诉你,但你不能随便告诉其他人,否则后果自负。”
ps:这个月最后两个多小时了,月票还差56张,大家还有没有月票?投一下吧,让我多拿一百块了,奖金吧,谢谢大家。
------------
第230章 超越的机会
“老朋友,你明确的告诉我,这项技术能够成功吗?”钟为民朝电话那头问。
“理论上是百分百能够成功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电话中的声音说道。
“那这种集成电路最多能够容纳多少个晶体管?”钟为民继续问。
“理论上,容纳上亿晶体管没有问题,甚至可以更多。”
“你确定吗?”
“确定!”
得知中科院真的在研究超级集成电路,而且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后,这给了钟为民很大的心里冲击。
如果超级规模集成电路能够实现,那么李可灼说的互联网也是必然出现的。
而互联网的出现,很可能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导火索,它会改变社会各个行业的生存模式。
所以第二天,钟为民就召开了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