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001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当然,ESA作为航天主管机构,肯定要有相应的监督权……但只要这个市场能够开放,那无论具体做些什么,都是纯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那就有一百种办法可以绕开监督……”

  多尔丹很快捕捉到了对方的重点。

  并不是前面说的民间资本。

  而是商业行为。

  “你希望航天产业商业化?”

  他一改刚才不停兜圈子的说话方式,直接命中本质。

  这样迅速的转变反而让坎德尔有些措手不及。

  “不是我希望……而是你需要。”

  他仍然希望用不疼不痒的方式应付过去:

  “只要是ESA深度参与的项目,NASA获得消息的速度肯定比你这个局长更快……与其这样,还不如让ESA只当个甲方,好歹可以让NASA和你一块糊涂。”

  然而,多尔丹却没那么容易糊弄:

  “伯纳德……”

  他露出了一个有些怪异的笑容:

  “我知道你在离开ESA之后,除了挂名顾问和荣誉教授以外,主业一直都是独立分析师……”

  最开始,多尔丹把坎德尔请过来,确实只是抱着问计的想法。

  但从后者说起商业航天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意识到,对方其实同样有求于自己。

  被直接点破的坎德尔笑容僵在了脸上。

  但也只是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好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如果再死撑着不承认,那就要影响友谊了:

  “我确实有很多客户,希望NASA或者ESA能够启动航天产业商业化进程,比如启动一项商业轨道运输服务……你知道,互联网泡沫之后,很多热钱都没有很好的去处,如果一直空转的话,时间长了风险很高……”

  “但这对于你,以及整个ESA来说也不会有什么损失,ELDO派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NASA的控制,获得他们想要的多方合作,而商业化之后,相当一部分订单必定会交给美国企业,ESRO派系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他们都满意,你这个局长自然也能坐的更加安稳……”

  “而你这个中间人,也可以从里面拿到巨额抽成。”

  多尔丹直接开口,打断了对方的画饼。

  “确实。”

  对此,坎德尔也没有否认:

  “所以,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不是坏事。”

  其实所谓商业航天,说穿了也很简单。

  就是外包。

  乍一听,感觉不像是个好词。

  但是,对于像是NASA或者ESA这样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变得臃肿且低效的机构来说,外包,反而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因此,多尔丹也没有马上拒绝,只是单独思索了一会:

  “商业化……恐怕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这个回应,看似偏向负面。

  但其实却留足了余地。

  “所以……也不是要一步到位。”

  坎德尔笑道:

  “首先,可以从一些简单的项目开始,顺便还能试试华夏人的深浅……”

  多尔丹仍然没有点头。

  但他的眼神中,却已经出现了些许松动……

  ……

  商业航天,自然不是几个人几句话就能推动的事情。

  常浩南自然也无从得知,自己看似不相关的几个动作,甚至会影响到航天产业的格局。

  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他几乎都泡在火炬集团,对几种典型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测试。

  以常浩南目前的理论功底,加上来自系统的小小助力,这项任务倒是没有难度上的问题。

  就是工作量确实比较惊人。

  近三十年来学界提出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即便只考虑有应用价值的,也不少于两手之数。

  再结合常浩南提出的三种改进思路……

  就算能通过理论直接排除一部分,剩下的也绝不是个小数目。

  好在对于整个自适应加工技术来说,这套算法是一个相对孤立的部分,只是用于对不同类型工件的装夹方式进行确定,并不会影响到机床硬件和工控程序的开发。

  直到12月初的一个晚上。

  常浩南结束短暂的休息,按照惯例走进机房。

  但这一次,出现在他面前的却并非一众研究员不停穿梭忙碌的景象。

  而是包括魏永明在内,十几号人围坐在一台电脑前窃窃私语。

  一时间,甚至都没人注意到从外面进来的常浩南。

  最后,还是他自己凑过去问了一句:

  “有什么进展么?”

  突然从身后传来的声音,把其中好几个吓得一激灵。

  魏永明也赶紧起身:

  “常总,比对结果出来了。”

  虽然看到这副架势的时候,常浩南就猜到肯定是有了突破。

  但是直接突到终点,还是比较出乎预料的:

  “全出来了?”

  “没错。”

  魏永明直接把旁边刚刚打印出来的一份报告塞进常浩南的手里:

  “14号样本,一种用全局最好位置和粒子个体最好位置的高斯采样取代粒子速度更新公式的粒子群算法,还有22号样本,是一种经过降维优化的遗传算法,这两组测试的结果明显好于其它组别,实际上也好于我们最开始的估计,只是它们二者之间孰优孰劣还没有定论……”

  经过优化的粒子群算法,本身就是常浩南事先比较看好的对象。

  当然结果也没有让他失望。

  至于另外一个……

  “不用定论了。”

  常浩南飞速看了看最后的结果:

  “拿到生产端,实际测试一下看看!”

  实际上,他倒也不是非得比出个高低——

  在只剩下两种选择,而且性能还在伯仲之间的情况下,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我全都要”。

  让客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使用哪种算法即可。

  而之所以提出要做生产测试,只是恰好赶上了而已……

  “老杨那边的硬件适配也完成了?”

  魏永明手上整理资料的动作一滞。

  别看他和常浩南要负责工控系统,以及装夹定位算法两个部分,但软件层面的东西,只要理论基础扎实,加上思路理顺,反而能够比较稳定地肝出结果。

  反倒是硬件方面。

  机床不是家用电脑,远没有后者那么好的兼容性。

  在工控系统更新之后,往往需要花很大功夫进行适配。

  尤其是整套动作系统大部分来自意大利,所以中间还要和他们进行对接。

  而意大利人的效率……

  只能说懂的都懂。

  “也是巧了,昨天才通过的验收……”

  常浩南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

  出于软件适配硬件的原则,生产测试,自然得安排在火炬-C.B.法拉利公司的车间里进行。

  正如之前杨卫华所说,自适应加工原型机是在一台MS45T三轴CNC加工中心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因此从外形上看,似乎和旁边的同款产品没有任何区别。

  但在机床启动之后,需要导入的生产数据却比老型号复杂了很多。

  三轴加工中心,生产不了过于复杂的曲面。

  比如铣叶轮的流道时,铣刀要伸到流道内,如果主轴上没有摆头、或者工作台上没有转台的话,就无法完成加工。

  因此,常浩南只是提供了一个典型的铝合金飞机结构件作为测试对象。

  装夹定位算法本身的复杂程度很高,不可能通过机床本身完成计算。

  但MS45T允许外接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不足。

  “测试开始!”

  随着常浩南一声令下,一众技术人员便分别开始了准备工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0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1/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