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180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显然,从606所发来的函件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两页。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重新开口道:

  “对方的说法是,发现了一种能够削弱飞机局部雷达信号反射特征的新技术,但需要在航空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才能正常发挥效果,并且还需要测试长时间维持效果的可行性,所以希望提前进行组合体协同测试……”

  这份函件是通过传真递送,而非由机要员携带过来的,因此密级有限,很多关系到具体技术的内容都无法写明。

  “削弱局部雷达特征?”

  杨韦脑海中闪过了很多种可能。

  但这个说法实在有些模糊,还不到做出更准确判断的时候。

  思索半晌之后,他最终做出决定:

  “你跟对方说,咱们微波测试团队的负责人今天正在所里开会,最晚后天就会回渝都,让他们先带一部分关键技术资料,还有详细的测试需求过去那边,先联合电磁中心把测试方案给确定下来。”

  “哦还有,记得把那份公函送到我这……”

  林孔二人此时正坐在办公室另一头的沙发上,没办法听到另一边高文广的声音,但即便仅通过杨韦的反应和只言片语,也不难判断出这通电话的主题。

  “杨总,航发那边……有新进展了?”

  待到杨韦挂断电话之后,孔成安试探着询问道。

  语气中除了期待和兴奋以外,似乎还夹杂着一丝丝紧张。

  毕竟在过去二十年中,华夏的航空项目研发,都是动力部门在给总体部门拖后腿。

  现在要是让别人拿着发动机等他们,那落差之下,还是难免让人感觉到有些压力。

  “确实有进展,但应该不是你想的那样……”

  作为老航空,杨韦一眼便看穿了后者内心的复杂想法,出言宽慰道:

  “就算常院士早就给涡扇10预留了升级空间,效率也不会这么高……再说新型号连高空台都还没上呢,哪可能就就这么开始定型流程?”

  他说着重新坐回到沙发上:

  “实际上,这次反而跟渝都那边的电磁测试工作有关,可能需要老林专门跑一趟……”

  这个时候,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三人之间的对话。

  高文广出现在办公室外面,手里还拿着一份没来得及装订的文件:

  “杨总,您要的文件。”

  杨韦接到手中,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可以离开,接着低头逐页翻阅起来。

  等到高文广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并消失在之后,林济洪接上了刚才杨韦没说完的话:

  “所以……需要我马上去渝都一趟么?”

  “对。”

  杨韦没有抬头:

  “明天你把刚才会上总结出来的东西布置下去,然后就去渝都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估计是和发动机尾喷口细节的处理方式有关,顺便也可以测试一下老孔那边几种尾鳍布置方案对于雷达反射强度的……”

  最后一句话明明快要说完,但他的声音却戛然而止。

  这一变化当即吸引了另外二人的注意力。

  “杨总?”

  正在本子上记录着后续工作安排的林济洪好奇地看向旁边。

  只见杨韦已经把文件摊开并翻到了最后一页,此时正盯着上面的内容出神。

  虽然好奇,但林济洪也不好随便凑过去看领导手里的文件,所以只好等着对方给出反应。

  好在杨韦很快就从一开始的惊讶中回过神来:

  “不,后天我和你一起去……”

  他深吸一口气,把手中的文件轻轻丢到茶几上。

  这下,林济洪总算是看清楚了——

  尽管这份函件发自606所,但是在署名栏上,除了按照惯例的刘永全以外,却还标着常浩南的名字……

  ……

  让杨韦没有想到,并且也有些失望的是,常浩南本人并没有出现在渝都。

  不过,刘永全还是带来了一份经过后者敲定的测试需求:

  “常总那边的项目现在正处于研发关键阶段,另外家里面还有些事情,所以暂时走不开……”

  尽管感到有些遗憾,但杨韦也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于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对方手中拿过技术文档。

  然而,刚把方向调转180°,甚至都不需要再往后翻,第一页里面的概要部分就让杨韦、林济洪、以及电磁中心这边的负责人张品生同时惊呼出声——

  “等离子体隐身?”

  这是前两者异口同声喊出的内容。

  接着对视一眼,都不出意外地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喜出望外的情绪。

  仅仅两天前的技术研讨会上,他们还在为解决气动和隐身之间的矛盾而进行痛苦的抉择。

  尤其是林济洪,甚至已经做好了在一些位置的设计上进行妥协的打算。

  结果,他这边刚做好心理建设,就有人告诉他说,已经不需要考虑一些细节部分的隐身问题了?

  杨韦的想法也差不多。

  虽然还没看后面的具体内容,但如果等离子体隐身真能投入应用,那么无疑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设计过程中的约束条件,相当于把飞机研制难度凭空降低了几个数量级。

  并且除去技术方面的利好以外,也让他更容易管理整个研发团队。

  而坐在二人旁边的张品生,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

  他当然也看到了等离子体隐身这个令人震惊的关键词。

  但紧随其后地,下一行就出现了更让他震惊的内容:

  “你们要在我的微波暗室里面启动发动机?”

  看见这个测试要求的时候,张品生觉得自己眼前一阵发黑,怕是血压都要拉满了。

  坐在侧面另一张沙发上的刘永全点头:

  “我们的等离子源是由发动机工作过程产生的,所以必须先启动发动机,还有相应的磁控设备,才能进行后续测试……”

  “不行,这绝对不行!”

  张品生态度坚决地拒绝道:

  “大型微波暗室是直接用一间机库改装出来的,内壁周围全都安装了精密的电磁吸波锥,测试过程又是全封闭进行……如果让一台发动机在里面工作,那根本等不到一轮测试结束,整个设施就全都要报废了!”

  如此激烈的反应,杨韦和林济洪也从喜悦当中被拉了出来:

  “是啊刘总……”

  前者面色稍显凝重:

  “除了微波暗室的耐受能力以外,我们的测试模型是个真的模型,只有尺寸和外形是1:1还原的,内部连空间结构都没有,最多只能把发动机给安装进去……如果要想启动的话,那还需要在外部额外安装供油供气和控制设备,这些也不可能在微波暗室里面完成……”

  “……”

  一时间,会客厅里面的气氛陷入了僵持之中……

第1305章 研发一代,预研一代

  张品生面色不善地跟另外几个人对视了一会儿。

  接着,或许是觉得这样一直对峙下去不是个办法,也或许是因为眼角的余光瞟到了文件首页上常浩南的名字,总之他率先打破僵持,把旁边放着的技术文档拽到跟前,语气也稍稍缓和了一些:

  “无论从技术还是安全角度,我都不可能允许你们在微波暗室里启动发动机……不过我们在雷达测试领域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或许可以根据你们的具体需求拿出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除了把资料带过来的刘永全以外,其它所有人都被概要里面的“等离子体隐身”这个关键词给搞了个开幕雷击,甚至还没来得及细看后面的关键内容。

  现在被张品生这么一提醒,才纷纷回过味来。

  随后,便是一阵翻阅纸张的哗啦声。

  相比于从差不多二十年前就开始琢磨隐身技术预研的航空器总体设计单位,航发领域基本上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考虑降低信号特征的问题,而且研究重点还集中在红外信号上面。

  因此,经过刘永全转述出来的内容可能并不准确。

  还是直接看书面的需求文件来得更靠谱。

  果不其然,文件中详细写明了等离子体鞘层的产生和控制方式,以及最为原本的测试目的——

  “在发动机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工作状态下,测量并对比不同磁控算法所对应的RCS(σ)-角度(θ)关系曲线,尤其注意飞机尾部(80°-100°区间范围内)的变化情况,以确定磁控等离子体鞘套的体积覆盖和频率覆盖精度……”

  张品生把最后一小节内容逐字逐句地念叨了一遍,又低头思索片刻:

  “也就是说,这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对比,并不特别追求数值本身的全面性?”

  刘永全点头:

  “参与测试的发动机本身只是在涡扇10A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技术验证型号,并不是会交付给第四代战机项目的最终产品,所以RCS结果没有太多实用价值,只要能验证几种控制方案的效果即可……”

  说到这里,或许是担心对方理解过度,于是又在后面补充了一句:

  “当然偏差也不能过于离谱,至少得保证数量级是正确的……另外,虽然不需要像美国lintek5000系统那样给出覆盖从L到Ka的全波段扫频测量,但也必须保证测试信号的波长选定在2.5cm到7.5cm之间,带宽不能超过0.2cm……”

  还没等他把这些内容说完,张品胜原本僵硬的表情就明显放松了下来: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替代方案……”

  包括杨韦在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过来。

  甚至让大场面见得不多的张品生感到了一瞬间的紧张:

  “咳咳——”

  他清了清嗓子:

  “这个事情老林应该知道……早年间我们还没有这个大型微波暗室和扫频测量雷达的时候,为了保障歼7IIS和歼8IIS进行大规模外场全向散射测试,在老园区的后山顶上改造过一个动态测试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1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0/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