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242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我也这么觉着……”

  实际上别说是毛道雷达站那边,就连他都难免感觉到有些挫败。

  但话说到一半却戛然而止——

  他从对方的话语中听出了些许弦外之音。

  八九两个月的试射不安排对抗,意思是再往后的试射还要继续?

  果然常浩南一边走出食堂一边说道:

  “等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再尝试一下新的预警原理……”

  郭林舟车劳顿半个晚上,这会儿又刚吃完饭,本来还觉得上下眼皮有点打架。

  结果听见这句话登时就清醒了:

  “要不然……我们到会议室细说?”

  ……

  这一趟,郭林本身就是带着疑惑来的。

  所以他带来了相当多一部分的技术和运行资料,

  “我们分析过去年西太平洋观测X51A试飞时候的记录,原始数据中多普勒频移导致的三维成像畸变率超过47%,但好在弹道稳定而且没有黑障问题,依靠多基站部署方式和我们积累下来的特征参数还能够实现稳定跟踪。”

  他的钢笔尖戳在复印纸上某个剧烈抖动的波峰处:

  “而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这个速度的两倍以上,即便沿用多基地部署形式也并不乐观,再考虑到其他干扰因素,期望半年时间就解决是否激进了一点?”

  如今已经是6月中旬,而刚才常浩南和梁彦刚说的是,年底还会安排两次发射。

  那满打满算也就是半年功夫了。

  “半年解决问题确实太夸张了。”

  常浩南抬手向下压了压,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我的计划是,在年底之前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验证新技术是否具备可行性,如果可行,那么明年再考虑转正成为正式项目……至于真正通过验收投入使用,那恐怕不是近两三年的事情了……”

  郭林的嘴张了张,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刚才这句话里的信息量确实很大。

  如果连常浩南都说一个项目最近两三年无法完成,那说明规模恐怕远远超出常人想象。

  然而郭林很难想象,以华夏目前的建设效率为标准,哪怕是7010这种规模的雷达,恐怕也不值得对方说出这种话来。

  但思虑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先讨论另一个更具体的部分:

  “也就是说,你已经有思路了?”

  常浩南摸了摸鬓角没来得及清理的胡茬:

  “其实不算是最近的思路……很久以前就想到过,只不过当时觉得过于夸张了,所以一直都没真正拿出来说,直到最近才觉得客观条件相对充分了一些……”

  说实话,电科14所在短短不到半年间建起一座中等规模的固定相控阵雷达,即便考虑到有7010工程留下的设施基础,也确实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才让一个本来已经被他抛到脑后的计划死灰复燃。

  常浩南打开自己的电脑,然后把屏幕调转角度,对准郭林和刑牧春的方向:

  “去年对X51A的那次探测,本质上是运用了基于匹配傅里叶变换的超高速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对目标速度和初始距离的搜索实现与回波信号的匹配处理,从而消除了回波相位中高阶项对相参积累的影响……但因为设备和工期的限制,没有实现对回波包络的跨距离单元走动校正。”

  刑牧春几乎没怎么接触过雷达领域的工作,这会儿基本只是听个热闹。

  但郭林却若有所思地想了想:

  “可我们已经应用了Keystone变换法?”

  常浩南摇摇头:

  “严格来说,应该是没有专门实现包络走动校正。”

  他说着滚动鼠标滚轮,把屏幕上的文档切换到其中满是计算公式的一页:

  “Keystone变换法针对的是长时间积累的微弱目标,而偏偏高超音速武器并不能让雷达获得足够的积累时间,所以效果不佳是必然的。”

  郭林一脸“你在逗我”的表情:

  “可这是高超音速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怎么可能获得足够的积累时间?”

  “所以我改进了一种新的变换方法。”

  常浩南指着那一页的下半部分说道:

  “可以让多个天线捕捉到的信号进行累加,从而满足累计时间的条件。”

  郭林的眼睛稍微眯了眯,这次没有马上开口,而是认真盯着电脑屏幕瞧了一会儿:

  “但双基地雷达也就罢了,多基地雷达实际很难提供足够的同步率,叠加起来的累积误差还是会大到难以接受的程度……”

  常浩南直接用笔帽敲了敲桌面,语气中带着兴奋:

  “所以我说的是多个天线,而不是多部雷达。”

  稍作停顿之后,又继续补充道:

  “高超音速运动目标的回波包络中距离走动通常是包络变化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在解决了时间累积的问题之后,就只需要校正走动项。”

  或许是因为当局者迷的缘故,郭林听罢靠在椅背上思索了好一会儿,仍然没有给出回应。

  反而是旁边只是随便听听的刑牧春猜到了什么:

  “常院士刚才说跨距离单元……意思是要给同一部雷达设置多个距离很远的天线?”

  其实这完全是根据字面意思硬猜,但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效果。

  “没错。”

  常浩南直接给出了进一步的结果:

  “具体来说,是间隔154.08km,或者154.08km的整数倍……当然也允许有一定误差,只是偏差越小,校准走动项的难度越低,精度也就越高。”

  都说到这一步了,郭林再怎么样也肯定明白了。

  只是仍然有些难以接受。

  “让两两间隔上百公里的几部……甚至十几部天线归属同一部终端进行控制?”

  他下意识看了眼会议室另一端墙上的华夏地图。

  即便只应对北边一个方向,恐怕也是个规模难以想象的超级工程。

  “所以我暂时管它叫……千目巡天!”

  突然被妹子约了,还要请一天假

  如题。

  但确实也不好推脱。

  咳咳——毕竟这个日子对吧。

  总之,我有罪。

  or2

第1380章 同位素生产反应堆

  金城西郊的半山坡上,核工业504厂车间的蓝色彩钢瓦屋顶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彭觉先推了推眼镜,望着车窗外掠过的铁丝网与警示标志,突然开口: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的警卫营连自动步枪都配不齐,好些用的还是五六半。”

  旁边正在翻阅笔记的韩陈峰闻言抬头。

  透过侧窗玻璃,能看见岗亭里士兵胸前的81-1式突击步枪正泛着幽蓝的反光。

  他撇了撇嘴,心说现在好像也没紧跟住时代的步伐,毕竟连盛京那边的地方军区都已经开始换装更新型号的突击步枪了。

  韩陈峰不懂轻武器,但那种新枪的弹匣位于握把后面,哪怕是纯外行也能一眼认出差别。

  不过还没等开口,副驾驶位置上负责接车的一名武警中校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提前解释道:

  “其实早就已经换95了,只不过门口明哨的主要功能是震慑和警告,使用下来发现新枪太短、塑料感太重,而且持枪的时候因为手臂遮挡从正面看不见弹匣……总之威慑力不足,导致哨兵口令甚至举枪示警的频率大大增加,所以就专门留了一批老枪站岗时候用……”

  韩陈峰神情有些古怪地点了点头。

  这些内容其实只能算是闲聊,也不存在什么相不相信。

  只是确实有点难以想象,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才需要哨兵频繁举枪……

  他本以为90年代的辽省已经非常夸张了。

  但这么一看,确实还是小巫见大巫。

  为了避免有人驾驶车辆冲卡,厂区入口附近的一段道路特地设计得蜿蜒曲折,让车速始终提不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核心厂区的全貌才呈现在众人面前。

  “你们连冷却塔都伪装过?”

  韩陈峰指了指远处几座突兀的圆柱体建筑,塔顶飘散的白雾在夕阳下泛着诡异的淡紫色:

  “我在外面看还以为是个烟囱……”

  彭觉先点点头:

  “确实借用了一些视觉上的错位技巧……”

  说话间,车队已经在第三道检查前面站停下,而地下工程的入口也终于真正显露——混凝土浇筑的斜坡向地底延伸,坡道末端矗立着一道铅钢复合闸门,闸门顶部的辐射计量表闪烁着绿光。

  “这下面埋着的可是国家级机密。”

  他刷完通行证,转头对刚刚换好防护服,正在佩戴剂量计的韩陈峰低声道:

  “去年有商业卫星拍到冷却塔,非说是我们在搞钚增殖堆,外事口拿着假图纸跟他们扯了三个月,最后硬说是马铃薯淀粉生产线……”

  韩陈峰差点没笑出声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2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2/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