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364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屏幕上的图像突然变成了白灰相间的条纹图案。

  海军出身的张晰和王志瑾很快分辨出,这似乎是某种海底地形图。

  只不过只有浅水部分。

  “这是基于‘海洋’系列卫星技术开发的新功能。”袁孝康解释道,“通过增加雷达处理模块以及调整信号合成算法,我们首次实现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对浅海区域的穿透性成像。”

  他一边说着一边来到屏幕前,在几处最明显的条纹前挥舞手臂:“不同密度的条纹代表水下沙脊、潮沟和浅滩,在30米水深以内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米级。”

  张晰瞬间意识到了这个功能的价值。

  “这对于潜艇作战来说有很大价值……”他早年间在035常规潜艇上面当过差,对水下的事情比较熟悉,“可以大大降低海底测绘的工作量和难度,尤其是接近他国的区域……”

  “理论上,这套系统还能探测到浅水区的水下设施……”袁孝康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他的目光锁定在屏幕一角,“等等……”

  另外几人也随之屏住呼吸。

  他迅速放大了一个区域。

  在吕宋海槽边缘,一条长约2.5公里的异常条纹清晰可见,与周围自然形成的水下地形截然不同。

  “这可不像是自然形成的。”袁孝康凑近屏幕,“我屏蔽了45米深度以下区域的信号,海槽和海沟部分理论上应该是一片空白才对……”

  作战室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这个意外的发现。

  袁孝康快速输入命令,调出了该区域的历史卫星数据作为对比。

  “上个月海洋4号的卫星图像还显示这里什么都没有。”袁孝康皱起眉头,“说明不可能是水下地形。”

  实际这个结论是明摆着的——

  不可能有一道薄薄的沙脊横亘在深海区域。

  战情中心重新安静下来。

  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没有人能给他提供帮助。

  几分钟后,还是程俊红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这个功能是在海洋系列卫星基础上开发的,那不如联系一下国家遥感中心,让他们来进行一下分析?”

  被学院拉去当苦力了,请一天假

  如题。

  本科同学如今都当上我的辅导员了,也是奇妙的体验……

  延……延期一天

  明天,明天一定把苍龙号给找出来(▽д▽)

  or2

  给组织上干事果然就怕被借调(指我那同学)。

  不是自己嫡系是真往死里用啊……

  ————分界线————

  虽然书友群没了,但是给本书粉丝发了300张推荐票红包,投推荐票就能领。

第1528章 水下小人

  “国家遥感中心?”

  张晰轻轻揉了揉有些胀痛的额头。

  没有事先通气的军地协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容易,涉及到很多程序上的问题。

  “本次任务的关键是测试无侦8侦察机本身的飞行性能以及突防能力……”他有些迟疑地开口道,“从目前的情况看,任务已经超规格完成,真的要为了一个异常的雷达数据去协调其它地方部门么?”

  稍后,他又提出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案:

  “考虑到‘对抗-北方’演习舰队已经撤离相关海域,可以让星城号编队在返航途中派一艘船去看看……如果那里真有什么特殊的水下地貌,那么舰壳声呐的探深功能肯定可以发现异常。”

  此时,就连最早提议的程俊红也有些迟疑。

  中高频电磁波终究不可能在物理上穿透大厚度水体,所以合成孔径雷达探测海底地形说白了还是依靠特殊的功能模块结合反演算法,很可能因为某些大气信号波动导致探测结果出现误差。

  “不用那么麻烦。”就在气氛陷入僵持之时,前方不远处的袁孝康突然开口,“海洋系列卫星的星载SAR也是我们集团开发的,无非负责不同模块的可能不是同一个研究所而以,但总归比对外协调其它单位来得方便。”

  程俊红这下也反应过来,电科集团的研究员就在旁边,自己去找遥感中心反而是舍近求远了。

  他快步走到袁孝康身边:“那袁工,你还能不能想起来,具体是哪个单位负责的数据处理算法部分?”

  “这个得查一查……我记着当年研制海洋一号的时候中途受挫,涉及到的人和部门都有点杂。”后者从公文包里抽出笔记本电脑,在旁边找了个地方坐下,“不过大概跑不出九所、二十五所或者……”

  话到一半,声音却戛然而止。

  “怎么了?”

  程俊红和张晰几人好奇地凑上前去。

  “真他……真是见鬼了……”

  袁孝康强行把爆了一半的粗口给圆回来,然后把笔记本电脑调转180°。

  只见方案负责人一栏赫然签着三个字——

  常浩南。

  张晰和王志瑾都干了大半辈子海军,一下子当然反应不过来这人是谁,但程俊红在几个月前才刚刚参与过人家的项目,这会儿也跟着一起傻了眼。

  “啊?”

  周围安静下来,只剩下技术人员偶尔敲击键盘或鼠标的哒哒声。

  几秒钟后,程俊红才再次确认道:“不是重名?”

  实际上,过去很多人在看到这个名字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如此。

  “后面写着航空动力集团。”袁孝康飞速将设计方案翻到第三页,“估计不会有那么巧。”

  “……”

  又是一阵沉默过后,张晰两人也差不多回过味来了,意识到眼前这应该是个熟人。

  “去个加密视频通话?”

  他试探着提醒道。

  “现在凌晨两点四十……咱们不睡觉人家也要睡觉的。”程俊红翻了个白眼。

  他其实知道常浩南的工作习惯,但大半夜哪怕是领导给下属打电话都是容易挨骂的行为,更别提还是求人家帮忙了。

  “我们整理好数据,也顺便休息一下,等天亮之后再联系常院士……”

  ……

  当时针指向9点整的位置时,程俊红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拨通了那个加密号码。

  经过几次转接之后,视频通话终于接通,常浩南一边给实验服扣上扣子一边坐到椅子上,看起来毫无倦意。

  “程总师?”常浩南也没想到从南海舰队接过来的视频通话中会出现程俊红的面孔,手上的动作明显顿了一下,“这么早,有急事?”

  “常院士,抱歉打扰您休息……”简单寒暄一番后,程俊红就进入正题,“昨天晚上,我们用无侦8进行了一次海上侦察和突防测试……”

  “海上突防……”常浩南面露欣喜:“意思是乙号方案已经可以执行任务了?”

  他最近一直在怀柔科学城和火炬实验室两头跑,自然没工夫关注区区一次多国联合演习。

  至于无侦8的乙号方案,在通过几轮试飞收集到足够的发电数据之后,也没必要继续跟进。

  没想到这区区小半年功夫,整个项目进展神速。

  “呃……其实是有突发情况……总之,具体情况请袁工跟您说明好了。”

  早已跃跃欲试的袁孝康赶紧来到摄像头前面:

  “常院士,得益于飞机整体发电能力的提升,我在海洋系列卫星的星载SAR基础上为无侦8的SAR开发了新的水底探测功能,这次飞行也顺便对相关海域的浅水区进行了一次水下地形探测,但对结果分析之后,在吕宋海槽区域内发现了异常雷达回波,想请您帮忙分析一下……”

  “……”

  “总之,我马上把具体的开发情况,还有这次飞行的侦察结果发到您那里……”

  袁孝康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把文件分别打包,准备进行专线加密传输。

  但动作却被网线另一边的常浩南隔着屏幕打断。

  “等一下。”

  袁孝康重新抬起头。

  “我猜,袁工你应该是在原有SAR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速度聚束作用模块,又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归一化灰度变换和三尺度散射模型?”

  袁孝康双眼猛地瞪大,过了好半天才呆滞地点了点头。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在想,对方是不是一直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研发进度。

  如果是,那又是不是说明自己有可能飞黄腾达……

  就在他想入非非的时候,旁边程俊红赶紧重新接上话题,以免冷场:“您看过我们的侦察载荷设计?”

  “那倒没有。”常浩南摆摆手,“其实我在最早设计海洋一号时就考虑过让SAR具备水下探测功能,只不过当初的雷达设备已经濒临超重,再加上平台限制,才不得已删除了速度聚束作用模块。”

  一句话,直接让袁孝康梦想破裂。

  好在他心理承受能力尚可,很快回过神来:

  “也就是说,原本星载SAR上面的倾斜调制模块和流体调制模块,都是您专门保留下来的?”

  常浩南点头:“这两个模块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可以强化对大型舰艇尾迹的探测能力,最后还是决定保留下来了。”

  此时此刻,袁孝康的心中只有敬佩。

  他之前还窃喜过,自己发现了一个前面无人注意到的升级窗口。

  结果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后发现那窗口是别人早就留出来的。

  “总之,在信号处理之前进行归一化灰度变换确实可以保留浅海区域的水下地形特征,但无法完全过滤掉水体内部的水动力波,因此会带有大量噪音信号。”常浩南总结道,“只需要再额外进行一次高斯过滤即可。”

  听到这里,袁孝康的表情重新严肃起来:“但我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也设定了高斯滤波的门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3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4/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